不負責任書評:從《性感槍手》小說窺見台女文化的愛慕虛榮與被愛妄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小說《性感槍手》作者陶曉嫚,鏡文學出版,2018。
如果說渴望被愛是人的天性,那麼不斷地不斷地渴望自己值得被愛則是一種妄想。
這部台灣於2018年出版的小說《性感槍手》與其說是作者陶曉嫚作為一種報導文學式對八大行業的考察與紀錄,不如說正反映出台女文化中,典型的「被愛妄想症候群」與愛慕虛榮。這樣說,雖然是站在男性視角下對於台女文化的考察,但也難免被懷疑為某形式上的「厭女主義」。
這部打著以女權主義作為社會關懷的類型小說,表面上看似在抨擊資本主義將女性身體物化的交易體系,「這個世界先笑貧、再笑娼」,不如說是作者身為台大經濟系畢業後,又身為《新新聞》週刊媒體八卦式的報導文學。筆者認為透過小說幾個人物,大致可以點出台女文化中扭曲的價值觀,以及愛情商品化的嚴重問題。
先從小說的主角人物談起,以「槍手」職業維生的宋梁韻,綽號「涼圓」是作者刻意安排的「良緣」諧音,暗示著渴望透過良緣來改變自身命運的酒店小姐,卻無奈因為自己性格底下的「被愛妄想」給變成了「斷送良緣」。其實,這又何嘗不是台女文化中的真實寫照呢?雖然以男性視角來反思女性處境問題多少有失公平,但男性於此意識形態底下又何嘗不是受害者?
本書作者陶曉嫚
在看似以幽默風趣及諸多術語的書寫裡頭,其實我們看到的不外乎是台女文化中弱弱相殘的典型宮廷劇戲碼,更多的是台灣男性在此愛情市場裡的失勢,及台女文化中典型的「灰姑娘症候群」。劇中的角色無一不是展現出人類性格中「被愛妄想」的缺陷,無論是主角在渴望從男友身上找尋愛情的拯救、無法面對自己原生家庭的自卑、抑或是酒店小姐透過掌握客人的金錢來滿足自己空虛的安全感,都令讀者在閱讀的同時無不感到唏噓與惋惜。渴望被愛無非是人類的共同天性,不論男性與女性,都希望自己擁有被愛的權利。但在資本主義的邏輯底下,愛情已經不再純粹,而淪落為利益計算與救命的一根稻草時,我們就不得不放棄以愛情作為一種拯救的癡心妄想。
日本社會學家山田昌弘,就曾在《「婚活」時代》一書裡清楚分析當代的婚姻市場,已經不再是兩性可以自由戀愛,或女性仍舊活在過去童話故事裡,女主角灰姑娘仙杜麗拉麻雀變鳳凰的角色,並指出其日本社會正面臨嚴重的「婚活」現象,也就是女性的戀愛對象選擇,考慮的並非是男性是否自己所愛所求,更多的則是以男性的社經地位及職涯規劃作為第一優先考量的交往條件。這種女性的刻板印象中的「被愛妄想症」不論是韓劇或電視影集的洗腦,都使得婚姻市場失衡加劇,同時兩性也無意識的將自己的身體與生命價值物化的傾向。
日劇《月薪嬌妻/逃避雖可恥但有用》逃げるは恥だが役に立つ。2016。
2016年台灣新聞媒體曾大幅報導在日本造成轟動的日劇《月薪嬌妻》,也正迎合台灣婚姻市場女性「婚活」的集體現象,事實上,這個問題並非是在2016才出現,早在台灣政府大幅引進東南亞勞動力、泰國、印尼、菲律賓的男性作為低階勞力的密集同時,私人的人力仲介公司也正大幅引進外籍新娘,大舉由經濟落後地區的東南亞移民流入台灣勞動力市場及婚姻市場,不但造成整體勞動低薪的社會問題,也使得婚姻市場混亂加以惡化。或許站在那些政策制定者的立場來看,一切自由經濟的市場流動不過是一種必然且開明的政策,但短視近利誤以為以低薪勞工填補台灣勞動力短缺及滿足羅漢腳渴望傳宗接代的慾望,造成的是往後更大的社會問題,於是台灣「新住民」的人口也就逐年不斷攀升,瞬間一躍成為台灣族群的第四大人口。
其實,有做過人口統計研究的人都知道,台灣島自古以來就一直是個移民社會,除了移民的問題之外,最嚴重的不外乎是最令台灣人精神錯亂的「殖民思維」。光是稍微研究一下台灣殖民史的資料就知道,被日本統治將近五十年的台灣人,多少有著崇尚日本母國的懷舊心理,更可怕的是在美援時期1,將美國資本主義文化入侵的意識形態,視為拯救台灣經濟的一大奇蹟,但台灣人念茲在茲的卻是國民政府來台所造成通貨膨脹以及官商勾結的腐敗文化,卻忽略中國傳統底下固有的文化根源及自我認同。
這本小說,除了勾勒面貌姣好的涼圓親自葬送自己的良緣之外,更大地諷刺著台灣男性身為台灣男性在婚姻市場失衡的自我價值。書中兩位與女主角關係密切的男性,其中一位是身為警察男友的林道儒,另外則是作為涼圓恩客的勞點,兩位男性皆具有台灣中產階級象徵代表的公務員身份,可見女主角(抑或作者眼裡)台灣的男性僅存可以搭得上邊的就只存在著月收入中位數的公務員,其他的人都是「奧懶叫」或是「鹹豬手」?在閱讀的同時,深感悲哀的是,台女文化中將金錢視為本位的價值觀,無論是在小說書寫當中,沒有錢就滾蛋的心理變態,或是看似在嘻笑辱罵「男性沙文主義」的台詞對話裡,認為男性想佔便宜或白吃白喝的觀點,都述說著身為女性的安全感,完全是建立在金錢的價值體系之上,女主角最後也因此而失去男友的信任感。
回過頭我想拿《月薪嬌妻》中的新垣結衣來比對小說中的台女角色,就發現日本雖然存在著所謂的「婚活」現象,但我們仍舊可以看到金錢在女性角色身上所扮演的,只是一個自我價值的認同、及女性自主權的展現;相比之下,台女文化的角色裡,幾乎沒有一個不是患了嚴重的「公主病」,每個女性角色都自以為是童話故事裡的公主,等待王子(富二代)來拯救自己悲慘恐怖的人生,完完全全是婚活的另一個極端。
筆者認為,台灣的性別平權並未落後日本,甚至女性在職場上所扮演的角色可說常常是眾人注目的焦點,但將女性自我落入慾望的苦海裡掙扎的價值觀,無非就是背後一股虛榮心作祟。我們看見,小說中的女性,無論是透過百貨週年慶的大採買、抑或是優雅姊妹下午茶、國外旅遊的自拍展現,不外乎全都是一種愛慕虛榮「被愛症候群」心態作祟,難道身為同樣時代的男性,就沒有被愛的渴望嗎?為何男性,在小說的描寫之下,就只能淪落為一種「賺錢的工具」,或是追求「理想/夢想」的縮影呢?
小說底下兩位男性就是典型台灣男性的悲歌,無論是努力追求夢想之後出國唸書的林道儒也好、還是為了愛而不惜付出一切金錢來追求「良緣」的勞點也好,悲哀的是在婚姻資本市場底下,弱弱相殘的結果不是兩敗俱傷就是全盤皆輸。
最終,我們看到小說的女主角帶著些許感嘆地望向離他遠去出國追求夢想的林道儒,丟棄因為肢體殘廢的中年公務員勞點,看似勇敢地離開了肉體行業的苦海,但事實上卻仍舊在哀怨的婚姻市場裡載浮載沉、渴望愛情。
山下昌弘。《婚活時代》日文原版,中文《婚活現象的社會學:日本的擇偶現狀》。
別忘了,渴望愛與被愛是人類共同的天性,不論是男是女,每個人都有被愛的權利與擇偶的自由,但是究竟是誰選擇了放棄自由,而選擇以金錢作為最後依歸,那就是個人的「選擇問題」。我們並不試圖在文章的結尾給出一個結論或評斷,而是希望能夠提出一個不同的想像空間。愛情,是否可以回歸最單純的心理感受?而屏棄複雜的利益計算呢?
注1:參見《美援年代的鳥事並不如煙》劉志偉,啟動文化,2012。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老實說,從讀開始讀社會學之後筆者就開始在關注私領域與公領域的問題,哈伯馬斯在《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早就討論過媒體轉型時代,私領域逐漸被侵蝕的問題。 「同志約炮」與否究竟是公領域還是私領域?若看「同志約炮」四個字看起來似乎是公共性的議題,那為何我們不公開討論「約炮」而刻意將焦點集中在「同志」呢?
世界上的一切都是被想像出來的。         這部片,今年(2020)初才剛上院線,並被列舉為各大奇幻影展的邪典作品,探討主旨為個體及社會的「審美價值觀」與「整形/型」。導演很顯然是站在批判整型手術的立場,並呼籲觀眾重新重視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自然美」。
《プラトニック・セックス》東寶,改編原著電影於2001年10月20日於日本上映。 如果願望能實現的話,這一切就會結束。——飯島愛        距離飯島愛的原著小說與電影的上映至今已二十年過去了,但這位女孩的傳奇性與死亡,至今仍在世人的心中產生迷樣與不可思議的秘密,究竟飯島愛的死與她的人生有什麼特別
熱風學術網刊。2017。 原文於熱風學術網刊2017九月刊第六期,2020修訂,談論的是青年人的貧困與精神貧困,大抵背景同步於出版界熱烈討論關鍵評論網厭世代專題中的時間,此專題集結為一本書名為《厭世代-低薪、貧窮與看不見的未來》2017月熊出版,現已絕版。 誰在乎年輕人的貧窮?年輕不是大有機會嗎?
現代人幾乎沒有機會對現狀感到厭倦,有別於上一代的知識份子,人們再也不必逃遁到過去或未來裡。我們因此得以透過分析與反思來了解自己的生活狀態,也更能認同它。然而,想要以同樣的方式指出並理解無數的類似發展,卻也是緣木求魚的事。想要反省自己的時代的人,總是只能在時代過去以後才能回顧它。
圖片來源為Art vs Reality臉書網站,此影片公開分享於youtube【Art vs Reality】網站Peter Drew編劇演出,Frazer Dempsey導演拍攝。2013。
老實說,從讀開始讀社會學之後筆者就開始在關注私領域與公領域的問題,哈伯馬斯在《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早就討論過媒體轉型時代,私領域逐漸被侵蝕的問題。 「同志約炮」與否究竟是公領域還是私領域?若看「同志約炮」四個字看起來似乎是公共性的議題,那為何我們不公開討論「約炮」而刻意將焦點集中在「同志」呢?
世界上的一切都是被想像出來的。         這部片,今年(2020)初才剛上院線,並被列舉為各大奇幻影展的邪典作品,探討主旨為個體及社會的「審美價值觀」與「整形/型」。導演很顯然是站在批判整型手術的立場,並呼籲觀眾重新重視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自然美」。
《プラトニック・セックス》東寶,改編原著電影於2001年10月20日於日本上映。 如果願望能實現的話,這一切就會結束。——飯島愛        距離飯島愛的原著小說與電影的上映至今已二十年過去了,但這位女孩的傳奇性與死亡,至今仍在世人的心中產生迷樣與不可思議的秘密,究竟飯島愛的死與她的人生有什麼特別
熱風學術網刊。2017。 原文於熱風學術網刊2017九月刊第六期,2020修訂,談論的是青年人的貧困與精神貧困,大抵背景同步於出版界熱烈討論關鍵評論網厭世代專題中的時間,此專題集結為一本書名為《厭世代-低薪、貧窮與看不見的未來》2017月熊出版,現已絕版。 誰在乎年輕人的貧窮?年輕不是大有機會嗎?
現代人幾乎沒有機會對現狀感到厭倦,有別於上一代的知識份子,人們再也不必逃遁到過去或未來裡。我們因此得以透過分析與反思來了解自己的生活狀態,也更能認同它。然而,想要以同樣的方式指出並理解無數的類似發展,卻也是緣木求魚的事。想要反省自己的時代的人,總是只能在時代過去以後才能回顧它。
圖片來源為Art vs Reality臉書網站,此影片公開分享於youtube【Art vs Reality】網站Peter Drew編劇演出,Frazer Dempsey導演拍攝。2013。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有一則現代寓言故事叫做"鍾情的臉龐",講述一名拒絕愛情的女子的愛情,她的愛慕者眾多,但因為她的拒絕皆求而不得。第一位愛慕者是運動員,遇見她後成為了人偶師。第二位愛慕者是藝術家,遇見她後成為了整體形象設計師。而最後與她相伴的那一位,極其普通平凡,甚至十分笨拙。 而這篇寓言故事實際上翻寫自知名的日本古老
Thumbnail
  作者:阿鏡   作品 一:字貓(R18)   類型:輕鬱、愛情   昨日和格友聊到車文,由於自己曾寫過,也很愛,所以也觀摩了不少這類大手們的創作。   有趣的是,男頻、女頻,寫法不太一樣,我個人較偏「情慾」的描寫,當然,和人設也有關。   我不敢說自己多會寫,情、慾有合一..
Panai唱柯智豪所寫的〈入漿〉。我曾經問柯董aka柯大aka豪神aka豪大大,歌詞裡的「花收變硬,免閣美麗,甘願入漿,我是你的,白漿飽穗, 不再花開。」是不是一種情慾描寫,他耐人尋味的表示,只要你願意,每首歌都可以情慾解讀,話是四兩撥千斤,表情倒是很興奮。 今天突然想起,「情慾的暗示」這件事,
Thumbnail
戀愛腦的人通常是感情中的理想主義者,對愛情懷抱著浪漫情懷,彷彿自帶一片甘蔗園,談戀愛時會透過各種方式不斷為感情注入糖分,希望感情能維持在全糖狀態。他們往往陷入感情很快、注重兩人間的情感連結,一股腦地付出、不計得失,容易在關係中把自己縮小,忽略許多關係中的警訊,陷入鬼遮眼的戀愛迷霧中。
Thumbnail
文章探討了中年女性的性慾和愛的情感,並透過歌曲《沐春風》的歌詞分析來解讀。對於中年女性的性情、性慾、以及社會上的角色扮演提出了深入而全面的觀點。
Thumbnail
你知道為什麼同樣是性別失衡的求偶焦慮,華人地區(中國跟台灣)的男人常常變成舔狗,日韓卻不會嗎? 你知道答案可能跟不同地區的女權發展有關嗎? 主要的原因跟 經濟下行、產業結構跟女權發展這三個因素有關,尤其是後者。本文除了講解三地的女權發展,同時也會說明相關歷史背景。
Thumbnail
「愛是一種感覺,你難道沒有感覺到?」 「沒有,我只感覺到你把我當作玩物,希望從我這裡得到情欲的滿足。」
Thumbnail
如果今天給有個機會,能夠外遇而且不會有任何代價,不會受到任何輿論及另一半的攻擊,那麼你會選擇外遇嗎?
Thumbnail
就跟你說youtube影片少看,這邊滿滿都是偏差的個人價值觀洗腦,像我這台也是。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有一則現代寓言故事叫做"鍾情的臉龐",講述一名拒絕愛情的女子的愛情,她的愛慕者眾多,但因為她的拒絕皆求而不得。第一位愛慕者是運動員,遇見她後成為了人偶師。第二位愛慕者是藝術家,遇見她後成為了整體形象設計師。而最後與她相伴的那一位,極其普通平凡,甚至十分笨拙。 而這篇寓言故事實際上翻寫自知名的日本古老
Thumbnail
  作者:阿鏡   作品 一:字貓(R18)   類型:輕鬱、愛情   昨日和格友聊到車文,由於自己曾寫過,也很愛,所以也觀摩了不少這類大手們的創作。   有趣的是,男頻、女頻,寫法不太一樣,我個人較偏「情慾」的描寫,當然,和人設也有關。   我不敢說自己多會寫,情、慾有合一..
Panai唱柯智豪所寫的〈入漿〉。我曾經問柯董aka柯大aka豪神aka豪大大,歌詞裡的「花收變硬,免閣美麗,甘願入漿,我是你的,白漿飽穗, 不再花開。」是不是一種情慾描寫,他耐人尋味的表示,只要你願意,每首歌都可以情慾解讀,話是四兩撥千斤,表情倒是很興奮。 今天突然想起,「情慾的暗示」這件事,
Thumbnail
戀愛腦的人通常是感情中的理想主義者,對愛情懷抱著浪漫情懷,彷彿自帶一片甘蔗園,談戀愛時會透過各種方式不斷為感情注入糖分,希望感情能維持在全糖狀態。他們往往陷入感情很快、注重兩人間的情感連結,一股腦地付出、不計得失,容易在關係中把自己縮小,忽略許多關係中的警訊,陷入鬼遮眼的戀愛迷霧中。
Thumbnail
文章探討了中年女性的性慾和愛的情感,並透過歌曲《沐春風》的歌詞分析來解讀。對於中年女性的性情、性慾、以及社會上的角色扮演提出了深入而全面的觀點。
Thumbnail
你知道為什麼同樣是性別失衡的求偶焦慮,華人地區(中國跟台灣)的男人常常變成舔狗,日韓卻不會嗎? 你知道答案可能跟不同地區的女權發展有關嗎? 主要的原因跟 經濟下行、產業結構跟女權發展這三個因素有關,尤其是後者。本文除了講解三地的女權發展,同時也會說明相關歷史背景。
Thumbnail
「愛是一種感覺,你難道沒有感覺到?」 「沒有,我只感覺到你把我當作玩物,希望從我這裡得到情欲的滿足。」
Thumbnail
如果今天給有個機會,能夠外遇而且不會有任何代價,不會受到任何輿論及另一半的攻擊,那麼你會選擇外遇嗎?
Thumbnail
就跟你說youtube影片少看,這邊滿滿都是偏差的個人價值觀洗腦,像我這台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