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是我原來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創新學習力》發出的文章,主要是想仔細回顧當時榮獲 ATD 全球人才發展創新大獎的心路歷程。真的沒想到,這篇文章後來會引起了這麼多朋友的轉載和分享。
當時沒說太多,主要是覺得剛拿到一項得來不易的世界大獎,應該低調謙卑一點,勝不驕敗不餒,實在不宜太高調。
現在差不多過了兩年,也該是時候,可以好好說一說這段難忘的經歷和幾點感想了....
2018 年 5 月,我前往國聖地亞哥市,參加全球最大人才發展協會 ATD (Associate for Telent Development) 的年度大會,領取 ATD 頒發的當年度「人才發展創新大獎 (Innovation in Talent Development Award)」
ATD 全球最大的人才發展組織
企業人力資源和培訓界的朋友,對於 ATD 應該都不陌生。ATD 成立於 1943 年,會員來自 120 多個國家,任職於各種規模的機構和行業。簡單來說,ATD 就是目前全球最大規模的人才發展組織。
ATD 2018 大會現場 Global Village
2018 適逢 ATD 成立 75 週年紀念,大會還邀請到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擔任主題演講,吸引了來自 90 多個國家,超過一萬名以上的專業人士與會。
記得當時的晚宴,是包下了已經退役的航母–中途島號,我和來自世界各國的朋友,在這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佔有非場重要歷史地位的中途島號上,一起度過了愉快又激情的狂歡派對夜晚….
如果你還沒參加過 ATD 的全球大會,那就好比一位虔誠的伊斯蘭教徒,從沒有到過聖城麥加朝覲,是一樣的概念。
我第一次參加 ATD 是 2001 年。2018,是第六次了。只是和前幾次只是抱著學習的心境不太一樣,這次,我是來領獎的。
ATD 人才發展創新大獎
ATD 人才發展創新大獎,評選標準極高,是由專家委員會經過非常嚴謹提名評選,主要表揚在人才發展領域持續創新,並積極影響全球人才發展創新的機構,全球每年僅錄取 1 至 2 名。據說,也被稱為全球人才發展和培訓界的 「奧斯卡獎」。
華人企業中,僅有騰訊公司獲獎過,我應該算是全球第二個榮獲 ATD 人才發展創新大獎的華人企業組織代表吧。可想而知,當時的我有多興奮了。
或許你會覺得,為了這獎項,我應該是準備多時,焚膏繼晷,志在必得。但其實,說實話,並沒有。我當時根本就不覺得自己有機會獲獎。
只是,當時也沒有更好的選擇了。
為了說服更多人相信我的理念和作法是對的,我深思後覺得,最好的策略,或許就是拿到一項世界大獎,來證明自己堅持的模式才是對的。
那幾個月,我一直在網上搜索著,到底世界各國有什麼適合的獎項可以申請?可大部分都是要執行好幾年以上的成果,或要一定規模的項目才有機會啊!
對於只有執行一年左右的計畫,我連參賽的資格都沒有。
此時,ATD 人才發展創新大獎,引起了我的注意。
因為這個獎項,不用限制執行了幾年,也不用看計畫的人次、家數、等等 KPI 數字,只在乎你的模式夠不夠創新,能不能持續發展。
太好了,就是它了 !
其實,當時的我,也沒有別的選擇了。
準備申請文件過程
於是,在距離截止日剩下大約不到一個多月的時間,我召集同仁,組成工作小組,告訴大家,必須啓動 “Turbo” 加速工作狀態,全力衝刺,針對 ATD 人才發展創新大獎所需要的各項規定,標靶式地蒐集所有相關文件及相關信息,按照提案計畫書的格式,撰寫申請獎項的英文計畫書文件。
團隊同仁們非常努力,但來來回回,我還是改了數十個版本。其實我們積累的文件和工作內容非常多,重要的倒不是蒐集內容,而是剛好趁這個機會,好好把所有的內容和文檔,梳理梳理,整理整理。
終於,在農曆新年假期前一天,我終於鼓起勇氣,按下 “send” 鍵,寄出申請獎項文件給 ATD 總部。我知道世界上高手如雲,但我對自己很有信心。但即便如次,對於能不能獲獎,我卻一點把握也沒有。
對於自己無法掌握的情勢,牽掛再多,似乎也沒什麼用。反正,我很快就忘掉這一切,立馬開始準備前往日本旅遊過年的行李了。
在日本愉快的旅遊途中,我沒怎麼在意 ATD 這件事,但每天我都會看看社交媒體和網站的流量數據報表,很詭異的,在那一段過年期間,流量爆棚,而且都是來自美國、英國、德國…等等歐美國家。
我心想,網站不是被駭客入侵了?但左看右看,怎麼看怎麼不像。
但當我一聯想到 ATD,突然驚覺,該不會是來自世界各國的評審委員,正在查看我們的網站和 Facebook 吧?現在事後諸葛看來,確實就是。
我在國外,收到了確認得獎的信函,當時還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不管過程如何,獲獎的,並不是我個人,而是這一個項目,和一整個團隊。
接著就為各位簡單介紹一下這個得獎的項目吧。
DIGI+Talent 跨域數位人加速躍升計畫
所周知,數位經濟 (Digital Economy) 對未來產業與經濟的衝擊無與倫比。台灣也正在積極推動數位轉型 (Digital Transformation),各產業對於AI 人工智慧、大數據、IoT 物聯網、Fintech 金融科技、AR/VR智慧內容等領域的數位人才需求非常殷切,傳統的培訓模式顯然無法趕上業界的需求。
因此,我在 2017 提出「DIGI+Talent 跨域數位人才加速躍升計畫」的構想。這是台灣首度集結產官學研各界能量的創新人才培育模式,鏈結了全台灣百餘所大學校院、數十家研究機構、超過 100 家企業投入,共同培育來自商學院、工程學院、農學院、文學院….等等不同科系的大三至碩士班在學生,使其提早具備各種跨領域數位能力,快速接軌數位經濟產業。
2017 年培育了 350 名跨領域研習生,重點研習領域包括:網絡服務/電子商務、智慧聯網、智慧內容、數據科學與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五大類,協助學生可以提早接觸數位經濟產業,具備實務經驗與創造職涯價值,也使企業盡早發掘優秀人才。吸引近千名各大學院校大三至碩士班在學生報名,各界回響非常熱烈。
參與的研究機構也橫跨多項產業,包括:工業技術研究院、中華經濟研究院、生物技術開發中心、石材暨資源產業研究發展中心、印刷工業技術研究中心、自行車暨健康科技工業研究發展中心、車輛研究測試中心、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商業發展研究院、科技實驗研究院、資訊工業策進會、電信技術中心、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及鞋類暨運動休閒科技研發中心等,集結逾 100 家合作企業,超過 300 位以上業師 (Mentor) 投入共同培育研習生,這是台灣首度大規模集結產官學研各界資源,共同以創新模式培育數位人才的大型人才發展計畫。
有別於傳統的產業人才培訓機制,這個計畫並不只是在教室上課,而是設計了許多創新的人才培育模式。包括實務研習、混成式培訓、國際大廠學習資源等作為特色,讓學生在校期間就能透過專題實作讓自己成為產業人才,是全球首創的數位產業人才加速培育模式。
計畫中稱為「研習生」的意義是指學習、實習、職場體驗、業師指導、實作專題、MOOCs 大規模在線公開課程、學習社群…等多種模式的混合培育機制。六個月的研習期間,不僅需要完成各種研習任務,也要求完成 MOOCs 大規模在線公開課程的研讀,可說是世界首創的「數位經濟人才加速器」創新人才培育模式。
計畫創新特色
DIGI+Talent 計畫的培育模式有許多創新的人才發展模式,包括面授集訓、在線直錄播、在線社群、實體成果點評等多元方式。
其中,學習資源以跨域數位網絡學院 (DIGI+Academy) 為核心,計畫特色是非常重視實作的 Maker 精神,所有研習生被要求必須合作完成一項「實作專題」,2017 年總共產生了 200 件以上高質量的實務專題作品,包括智能感測衣、自拍機器人、面相性格 AI 分析系統、魚菜共生 IoT 系統、 VR 射箭選手訓練系統….等許多令人驚艷的成果。
我特別將計畫的培訓模式稱為 6P+4C 培訓模式。6P 指的是 : Practice (實作)、Problem-Solving (解決問題)、Project-basedLearning (項目導向式學習)、Peer Learning (同儕學習)、 Participate (參與)、Pitch (競賽);4C 指的則是 Collaboration (合作) Community (社群), Care (關懷), Certification (認證)。
另外也值得一提的是,為了維持如此大規模培訓體系的質量,我特別要求同仁開發一套名為 TMS 的培訓管理系統。在六個月的研習期間,會由業師仔細在 TMS上紀錄與評估所有研習生的抗壓力、創新力、組織力、溝通力、同隊協作力、領導力、學習力….共 12 種軟實力的表現。
因為我認為,所有學習到的最新技術都會過時,但自主學習的精神、不以自我為中心、重視團隊合作的學習態度,才是未來跨領域數位人才最重要的學習素養。
莫忘初衷
我在 2017 為了推動 DIGI+Talent 計畫,可說是費盡了洪荒之力。大家所熟悉的各種培訓理論與實務方法,不論是微課、慕課、微學習、Kirkpatric 學習效果評估、教學設計….等等,大概全都派上用場了。過程中,不知經歷了多少次的質疑與挑戰,承受了不知凡幾的巨大壓力....
當時,申請 ATD 大獎的動機,不是為了得獎,而是為了抗衡這些阻力和壓力。
只是沒想到,最後,我真的得獎了,而且是好幾項世界大獎!
這項計畫非常榮幸在 2018 年獲得WCIT (世界信息科技大會) 頒發的「傑出公共服務獎Public Sector Excellence Award」,之後又榮獲 ATD 2018人才發展創新大獎。身為計畫主持人,能在一年內連拿兩項世界級大獎,我真的感到非常榮耀、非常開心。
如果您想瞭解更多的詳細內容,歡迎持續關注本專題,我們下次再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