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未來學習科技發展的必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我在 2010 年首度於北京一場大型論壇上發表了「驅動未來學習科技發展的三種主要力量」一文,獲得非常多次的轉載和分享。

文中主要闡述學習科技大致上往三種方向前進:第一是以「量」取勝,主要是以學習內容或學習資源的豐富度與多樣性為主。第二是以「質」取勝,主要是以令人讚嘆的精緻動畫或擬真技術為主。第三則是以「互動」取勝,強調人機互​​動和人際互動在學習的應用。

從 Content is King (內容為王) 以及 Context is Queen (情境為后)和 Collaboration is Key (互動為要),大概就可以描繪出學習科技發展的三大主要方向。
企業學習科技未來發展趨勢的必然

企業學習科技未來發展趨勢的必然

多年後,學習科技 (EdTech) 的發展早已不可同日而語,但整體方向仍然依循這幾個維度前進。套用凱文‧凱利(Kevin Kelly)的說法,或許我們可以生物學的角度來觀察「學習科技」這個新物種,未來朝向更高等、更智慧的方向演化,顯然也是一種必然。

過去幾年來,學習科技 (EdTech) 已歷經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可能遠勝過去十年來的總和。但激情過後,該是回顧反思的時刻。未來學習科技將朝什麼方向發展?對於人類的學習又將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賦能 (Enable; Empower) 與智能 (Intelligent)

依循上述三個維度,我們就能看出學習科技未來發展的必然性。但值得我們再進一步深思的是,學習科技飛躍成長速度越來越快,人類的學習思維、學習行為、學習習慣,是不是也能跟上這樣的速度飛躍成長?

這個問題到目前為止我也沒有答案,但在幾場大型論壇演講中我提出未來學習科技發展的兩項核心概念,或許可以協助我們探索其中的可能。這兩項核心概念就是 :「賦能」(Enable & Empower) 與「智能」 (Intelligent)。

一、 先說賦能。這裡所謂的「能」主要是指 : 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就是指學習科技必須協助人類以更智慧的方式進行學習。

未來的學習科技,將會大量提升人類的自主學習能力。未來的學習科技,不論是現在我們所能理解的微學習、移動學習(M-Learning)、翻轉課堂…等,一直到即將到來的穿戴式裝置、泛在學習(U-Learning),這些學習裝置或科技,未來都將可讓人類以更快速的方式學得更好。以學習語言為例,以往我們可能需要拿著英文字典死背單字和片語,但現在,只要下載一個及時語音翻譯的App,就可以同時對著手機講出中文,自動語音辨識輸入,手機會及時翻譯成數十國語言,幷透過語音合成(TTS) Text-to-speech技術直接說出完整會話。學習世界各國語言,竟得如此輕鬆和有趣。只要能善用科技,不論是學習語言或是其他技能,都將易如反掌。

二、 再說智能。未來的學習科技本身將更具備智慧化及自我學習的機制。人工智慧領域最重要的機器學習 (Machine Learning) 與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 將讓機器的學習更加快速,達到更加智能化的境界。未來將是乘載著高度人工智能的無人機、無人車、無人工廠…大行其道的世界,人類的生活、社交、工作型態都將開啟全然不同的樣貌。

然而,這也正是人工智慧之所以讓各界憂慮的地方。有科學家認為2045將是「奇點年」(Singularity Year),也就是機器的學習能力將大幅超越人腦學習能力的關鍵時間點。不論各界如何爭論,30年後,學習科技的發展應該就超越我們現在所能想像的境界。在你我的有生之年,或許就可以看到這樣的新世界。

多樣性與跨界學習

凱文‧凱利(Kevin Kelly)在《科技想要什麼》中指的科技體(technium)有其獨特的演化方式,和生物學的演化進程很類似,都包含了幾個特質: 更有效率、更多機會、更高的複雜度、更多樣化、更高的自由度、更有知覺能力、更有結構…等等。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說,DNA的「多樣性」(Diversity) 一直是很重要的概念。

除了我所說的「賦能」和「智能」的兩個核心概念之外,多樣性的「跨界學習」也是學習科技非常重要的未來發展趨勢。例如腦神經科學、奈米科技、量子物理學、認知心理學…等等學科,未來與學習科技的深度結合應用,確實是指日可待的方向。

未來隨著各種感測科技的進步,人類的視覺、聽覺、甚至是觸覺、嗅覺、味覺,都將有可能成為激發人類學習潛能的「用戶接口」,未來在學習科技上,所謂的「用戶體驗」都將更有別於目前我們所認知的定義。未來學習科技的演化將會超越我們現在眼前所能理解的想像。而這樣的跨界應用,必然會在未來的學習科技領域取得更大的成果和更快速的發展。

結 語

科技的發展一日千里,演化進程之快有時會令我們無所適從,但學習科技的發展趨勢,的確是有其必然性的,就是朝向解決人類學習時的兩大問題演化--- 解決與突破人類在學習時間和空間上的各種限制。

空間方面,我們現在已經可以運用科技,可以在地球任何一個角落,非常方便地互向進行教或學的活動;時間方面,我們也早就可以在不同的時間基礎上進行我們各類的學習活動。只要掌握了這幾項關鍵,就可以洞察出學習科技未來發展的必然性。

要駕馭這些影響未來學習科技發展的三種主要力量,關鍵就是讓自己具備更強大的「創新學習力」 --- 也就是能夠善用科技工具和創新方法加速學習的強大競爭力。

未來必然是無人不學、無時不學、無處不學、無所不學的新世界,有人認為這是挑戰最大的時代,也有人認為這是最有機會的年代。一切的光明或黑暗,總是事在人為,存乎一念之間,讓我們一起共創學習科技的美好未來吧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未來的學習 X 學習的未來
51會員
68內容數
[未來的學習 X 學習的未來] 專注探討學習科技 (EdTech) 與生成式 AI 的相關主題與創新應用,內容包括:最新國際趨勢、專欄文章、推薦課程、實務案例、研究報告、工作花絮、電子書下載、Podcast、工具軟體....等。
2025/04/26
未來十年,具備 STEM 素養的工作者將毫無疑問地主導全球人才市場。STEM 早已超越了單純的學科知識傳授,其所強調的批判思考、問題解決、協作溝通與創新實作,正是邁向 21 世紀未來人才的基本能力。當 STEM 教育遇上生成式 AI,將會產生什麼樣的火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2025/04/26
未來十年,具備 STEM 素養的工作者將毫無疑問地主導全球人才市場。STEM 早已超越了單純的學科知識傳授,其所強調的批判思考、問題解決、協作溝通與創新實作,正是邁向 21 世紀未來人才的基本能力。當 STEM 教育遇上生成式 AI,將會產生什麼樣的火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2025/04/03
K12 覆蓋了一個人從 6 歲至 18 歲左右約十幾年的生涯,可說是每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基礎學習階段。想一想,我們的人生中有多少年少輕狂、刻骨銘心的青春記憶,都發生在校園裡?生成式 AI 和學習科技 EdTech 為全球 K12 教育帶來了什麼樣翻天覆地的變化?.....
Thumbnail
2025/04/03
K12 覆蓋了一個人從 6 歲至 18 歲左右約十幾年的生涯,可說是每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基礎學習階段。想一想,我們的人生中有多少年少輕狂、刻骨銘心的青春記憶,都發生在校園裡?生成式 AI 和學習科技 EdTech 為全球 K12 教育帶來了什麼樣翻天覆地的變化?.....
Thumbnail
2025/03/20
Nvidia 前幾天發表的 GTC 2025 是全球關注的 AI 大會,Jensen 黃仁勳先生的 Keynote Speech 更是萬眾矚目的焦點。但相信很多朋友和我一樣,沒能撐完 2 個多小時的直播....不過我們可以用 2 分鐘,以 AI 直接暴力展開所有的知識點,找時間再來慢慢消化吸收...
Thumbnail
2025/03/20
Nvidia 前幾天發表的 GTC 2025 是全球關注的 AI 大會,Jensen 黃仁勳先生的 Keynote Speech 更是萬眾矚目的焦點。但相信很多朋友和我一樣,沒能撐完 2 個多小時的直播....不過我們可以用 2 分鐘,以 AI 直接暴力展開所有的知識點,找時間再來慢慢消化吸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有一句名言,是由諾貝爾獎得Herbert Simon說的:「在訊息豐富的世界,唯一珍貴的資源是人類的注意力」。科技發展持續流動,是趨勢也無法抗拒。作者用現在進行式來描述這12項科勢趨勢。這12股力量,都在軌道上發展,但無法預測最終到哪裡?但是肯定的是:「必然」往哪幾個方向。
Thumbnail
有一句名言,是由諾貝爾獎得Herbert Simon說的:「在訊息豐富的世界,唯一珍貴的資源是人類的注意力」。科技發展持續流動,是趨勢也無法抗拒。作者用現在進行式來描述這12項科勢趨勢。這12股力量,都在軌道上發展,但無法預測最終到哪裡?但是肯定的是:「必然」往哪幾個方向。
Thumbnail
人工智慧 (AI) 是一種讓機器能夠學習和進行智能決策的技術,隨著這個領域的不斷發展,人工智慧正在成為越來越多企業和消費者的選擇。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工智慧已成為當今世界上最炙手可熱的技術之一。在現代社會中,人工智慧技術已被廣泛應用於許多領域,包括自動駕駛、智能家居、機器人等。在未來的幾年中,人工智
Thumbnail
人工智慧 (AI) 是一種讓機器能夠學習和進行智能決策的技術,隨著這個領域的不斷發展,人工智慧正在成為越來越多企業和消費者的選擇。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工智慧已成為當今世界上最炙手可熱的技術之一。在現代社會中,人工智慧技術已被廣泛應用於許多領域,包括自動駕駛、智能家居、機器人等。在未來的幾年中,人工智
Thumbnail
  這一個月如果你仔細注意目前科技趨勢,你就會發現ChatGPT已經占據了大多篇幅,幾乎將整個科技資訊帶向了人工AI智能的新境界,從前覺得遙不可及的,現在是一蹴可幾、垂手可得的地步.甚至決定了,你是否站在這次的浪頭上,讓財富流進.   
Thumbnail
  這一個月如果你仔細注意目前科技趨勢,你就會發現ChatGPT已經占據了大多篇幅,幾乎將整個科技資訊帶向了人工AI智能的新境界,從前覺得遙不可及的,現在是一蹴可幾、垂手可得的地步.甚至決定了,你是否站在這次的浪頭上,讓財富流進.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是整理了我在 2010 北京兩場論壇上的演講內容,後續被轉載引用的次數非常多。我當時的思路是,希望能夠將正在快速蓬勃發展中的 EdTech 各種技術,歸納於一個可長可久的整體架構中 --- 從過去看未來,至今的 EdTech 發展,也依然是在同樣的小宇宙中運轉著....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是整理了我在 2010 北京兩場論壇上的演講內容,後續被轉載引用的次數非常多。我當時的思路是,希望能夠將正在快速蓬勃發展中的 EdTech 各種技術,歸納於一個可長可久的整體架構中 --- 從過去看未來,至今的 EdTech 發展,也依然是在同樣的小宇宙中運轉著....
Thumbnail
人工智慧是一種可以藉由學習、感知、推理協助決策,採取行動並且幫助我們解決問題的資訊科技;人工智慧藉由大數據取得資料來源,經由機器學習進行資料分析,伴隨著而來的是五大趨勢:大數據Big data、人工智慧AI、資訊安全Security、物聯網IoT、雲端運算Cloud,簡稱BASIC。
Thumbnail
人工智慧是一種可以藉由學習、感知、推理協助決策,採取行動並且幫助我們解決問題的資訊科技;人工智慧藉由大數據取得資料來源,經由機器學習進行資料分析,伴隨著而來的是五大趨勢:大數據Big data、人工智慧AI、資訊安全Security、物聯網IoT、雲端運算Cloud,簡稱BASIC。
Thumbnail
我很喜歡這一段話:「那些感受到 AI 威脅的人,如何去接受 AI、向 AI 學習,摸索人類與 AI 的共存之道。從人類與 AI 的相處方式,我們可以發現人類的弱點及可能性。」細品後發現字裡行間充滿意涵。接下來會透過拆解此句來分享從中獲得的啟發。
Thumbnail
我很喜歡這一段話:「那些感受到 AI 威脅的人,如何去接受 AI、向 AI 學習,摸索人類與 AI 的共存之道。從人類與 AI 的相處方式,我們可以發現人類的弱點及可能性。」細品後發現字裡行間充滿意涵。接下來會透過拆解此句來分享從中獲得的啟發。
Thumbnail
AI讓科技加速發展,生活發生質變,但或許更多的不一定是期待,而是被淘汰的恐慌。當我們能做的事情,AI都能做的時候,我們該何去何從?我們還會被就業市場需要嗎?這本比爾蓋茲推薦的書或許可以看到一些曙光。
Thumbnail
AI讓科技加速發展,生活發生質變,但或許更多的不一定是期待,而是被淘汰的恐慌。當我們能做的事情,AI都能做的時候,我們該何去何從?我們還會被就業市場需要嗎?這本比爾蓋茲推薦的書或許可以看到一些曙光。
Thumbnail
我在 2010 年首度於北京一場大型論壇上發表了「驅動未來學習科技發展的三種主要力量」一文,獲得非常多次的轉載和分享。但值得我們再進一步深思的是,學習科技飛躍成長速度越來越快,人類的學習思維、學習行為、學習習慣,是不是也能跟上這樣的速度飛躍成長?
Thumbnail
我在 2010 年首度於北京一場大型論壇上發表了「驅動未來學習科技發展的三種主要力量」一文,獲得非常多次的轉載和分享。但值得我們再進一步深思的是,學習科技飛躍成長速度越來越快,人類的學習思維、學習行為、學習習慣,是不是也能跟上這樣的速度飛躍成長?
Thumbnail
這篇是意外翻到的,本來只貼在Medium,就再貼過來給大家分享。基本上這算是《精準學習》的讀後心得,不過今天再重看一次,還是覺得蠻有感的。
Thumbnail
這篇是意外翻到的,本來只貼在Medium,就再貼過來給大家分享。基本上這算是《精準學習》的讀後心得,不過今天再重看一次,還是覺得蠻有感的。
Thumbnail
人工智慧、機器學習、深度學習這三個名詞,都是最近經常被提起的行話;它們彼此緊密相關,但意義又不太相同,偶爾還會被誤用。本文就用白話來說明一下,這三個奇妙的東西到底是什麼。
Thumbnail
人工智慧、機器學習、深度學習這三個名詞,都是最近經常被提起的行話;它們彼此緊密相關,但意義又不太相同,偶爾還會被誤用。本文就用白話來說明一下,這三個奇妙的東西到底是什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