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和一群書店主人聚集在即將於18日開幕的自心書房。我和蒔光古物書店的主人,面對書櫃滿滿的書,聊起了關於書的種種話題。
其中有個議題,現在想起還是覺得有意思。那就是在這個數位資訊蓬勃的時代,書究竟還能扮演什麼角色?
當然,這在閱讀產業是個老議題了,但是我想以創作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
過去許多音樂人,會將音樂專輯當成一個作品來鋪陳,傳達某種設計意念。而如今這樣的深意已經漸漸消失,更多人將音樂專輯視為多首歌曲的合集而已。
以音樂產業為例 網路科技讓音樂專輯的意義產生質變
我想到的是,我小時候聽音樂、追星的時候,我那時都會將Michael Jackson、周杰倫的專輯,像是閱讀小說作品一樣,把一整張專輯十來首歌曲完整聽完。
那個年代,還蠻講求專輯設計的概念、傳達的訊息等等,你聽一張專輯時會隨著每首歌曲的轉變,心境會跟著上下起伏。而聽完一張專輯後,你會覺得好像從這張專輯感覺到了某種訊息、感受到某種時代的氛圍。
但現在,隨著網路科技的快速發展,音樂產業已經有好大的轉變了。許多歌手是歌曲一製作好,就直接放上網路平台串流。而所謂專輯,也越來越像是將許多已發表的歌曲集結起來而已。
然後呢,聽眾的聽歌習慣,已經不太是將專輯完整聽遍,而是透過網路大數據,判斷你的喜好,然後隨機播放你可能喜歡的歌曲。
這裡不評價好壞,但科技對音樂的創作與閱聽,的確有很大的改變。
網路科技對閱讀產業的影響,不只是閱讀媒介的轉移而已
那,書籍創作呢?
我相信現在還是有很多創作者,會嘔心瀝血埋首寫一本書。但與此同時,也越來越多人是會在網路平台上,先連載一篇篇短篇的創作後,然後再集結起來,修改成冊。
然後,現代人已經習慣了網路的閱讀方式,所以也越來越多的創作者,會不經意地採用適合網路閱讀的書寫方式來寫作。
舉例來說,一個段落的文字,不要太多句數,不然會容易讓人不耐(例如本篇文章,每段盡量不超過3行字,但我文章寫太長了)。或是文字不要太雕,最好像日常的對話,而不是書籍閱讀的語氣。
網路科技對書的影響,不只是資訊取得的來源從書籍移轉到網路而已,他在創作的體裁、書寫形式上等,方方面面都有影響。同樣,我不說這是好是壞,畢竟時代在變,我們對於事物感知、感動的方式也在變。
但這些影響,將來會如何改變書店的樣貌呢?我腦袋鈍,還無法想像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