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報鴛行舊,鷦鷯在一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杜甫冒死從長安逃歸鳳翔肅宗行在,飛奔肅宗,皇帝感其忠心,授左拾遺,長安收復後,回京任原職。758年5月,因房琯案直諫忤旨,幾近一死,外貶華州司功參軍,永別長安。759年,關輔大飢,杜甫對政治感到失望,立秋後辭官,經過一段顛沛流離的逃難生活,經秦州、同谷,於年底到達成都。在泰州期間做一組詩,泰州雜詩二十首,最後一首,對現狀的憤慲,對政治的心灰意懶,都達到了頂點,從第一句嘲諷肅宗,「真是賢明聖主啊,哪需要我這個閒雲野鶴的垂暮老頭的微薄心力。」,可以看出杜甫是多麼的意興闌珊啊,最後一句,「跟朝廷故舊同事告白說,我就如那渺小的鷦鷯一般,只求在天地間有那麼一小枝野草能築巢棲身,安身立命也就心滿意足了」,不過考慮到這首詩反諷味道如此濃厚,或許很多話都是反問疑詞,或許在詩人的內心深處,還藏有對國家,對人民關懷與服務的熱忱,只是時不我與,無可奈何罷了,千年之後,古今雖異時,人們對世事的失望與無力感,想必心情是一般無二的。

桃蟲


raw-image


詩經小毖:「肇允彼桃蟲,拚飛維鳥。」,桃蟲,鷦鷯的別名之一,意思是本來是小鳥,孵化後一飛起來,卻是大鳥。這是鳥類世界奇異行為之一,稱為托卵寄生,也就是說自己不孵蛋,把蛋下到別種鳥的巢裡,讓別人代為養育。寄生鳥會把蛋下到比自己體形小的鳥的巢裡,這樣他的鶵鳥便可以稱霸鳥巢,掠食自保無虞,順利成長。有一句耳孰能詳的成語叫「鳩佔鵲巢」,這裡的鳩指的是杜鵑鳥,而鵲體型亦不小,可能是雀的通假字。因為雀相對較小。另外一句成語,「鷦鷯生雕」,一說杜鵑的羽色似雕鷹之屬,古人誤認,另一說,鳥類中不只杜鵑有托卵行為,一些小型鷹隼類(註一)也有這種行為,故臺灣鄉野亦傳說:「芒丹丟仔生四粒卵,一粒會孵出鷹仔子kiann2」。(台語)」,古詩中也有對此的描述,如(宋·梅堯臣)送崔秀才 其一

晨風無定巢,遠寄鷦鷯枝。天寒鼓翼健,粒食寧所窺。(註二)
大澤多羣羽,翱翔各有時。今子振衣去,焉能久迍ㄓㄨㄣ羈。

鷦鷯,現代鳥類命名上,卻出現混亂,原來的鷦鷯命為鷦鷯鶯,簡稱鷦鶯,在中國分布6種,惟幾乎棲息於華南一帶;秦嶺山區亦只分布1種,在海南島有2種。台灣分布3種(註三),其中灰頭鷦鶯分布較廣,棲息於低海拔山區至平地普遍的留鳥。而現代鷦鷯指的是另外一 種鳥,學名:Troglodytes troglodytes 英文名:Winter Wren ,屬於較高海拔的留鳥。

鷦鶯,台灣土名「芒丹(當)丟仔」,最早史料出於清領時期陳文達撰鳳山縣志(1719):「芒丹鳥,似蓽雀,形小,黃色。」而芒丹丟仔,多棲息於芒丹Mischanthus sinensis 叢生之原野(上圖);芒丹花開時飛舞於其上覓食,飛翔時,不斷地上下擺動著長長尾羽動作,丟咧丟咧(台語),因而得名。芒丹丟仔的築巢技巧很好,還勝於身手矯健的女工(舊時別名亦有女工巧婦之稱)。芒當丟仔對築巢的環境選擇並不苛求,任何草叢堆都可能成為牠們的築巢地點。它的巢很特別,側上方開口,像一個酒瓶形的布袋,所以也有「布袋鳥」的俗稱。台語名稱,芒丹(當)丟仔,字典中只有線頂有收錄「bâng-tang-á」一詞,漢字寫 「芒東仔」 ,中文翻成燕雀,這「當或東tang」,跟「丹tan」,應該是一音之轉,而比較棘手的是這個「丟」是甚麼音,有人說,尾羽上下抖動,台語的抖名之為 tiuh,教育典採「搐」字,不過「」字可能更合適,「抽搐」二字本就是同義複詞,搞不好還是同聲聯綿詞的一種呢(thiu-thiok)。抽 thiu,變成tiuh,聲韻學上比較合理。另外有人說,鷦鶯的鳴叫聲為D~~~與T~~~或其合音 tiu~~~。但如果丟不是tiuh音,而是tio5,那就有可能是另外一個字,,ㄊㄧㄠ ,或ㄊㄧㄠˋ,前者意思為雀行,顧名思義,鳥雀走路的樣子,一跳一跳的,後者亦通字。在台語中跳字,原本就有兩個音,tio5thiau3,台語說「tio5-thiau3」,是聯綿詞的一種,雖有兩個音,但字卻是同一個字,寫作「跳-跳」,比喻一個人好動,張揚或坐立不安。

合歡山松雪樓前的「鷦鷯」winter Wren , 聽一聽它那繁複多變的鳴聲,甚是好聽。



鷦鷯,這隻小小鳥,在文學哲理上,留給世人的印記是多面向的,「鷦鷯一枝」,語本莊子逍遙遊:「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比喻所求不多,安於平淡,又如西晉張華於鷦鷯賦裡所描繪的美德:「鷦鷯,小鳥也,生於蒿萊之間,長於藩籬之下,翔集尋常之內,而生生之理足矣。色淺體陋,不爲人用,形微處卑,物莫之害,繁滋族類,乘居疋游,翩翩然有以自樂也。」,不張揚於雕鷹,不顯露於孔雀,這是它於天地間自處生存之道。 但亦有兩種行為具有警世作用,其一,漢代劉向撰說苑善說篇:「鷦鷯,巢於葦苕,著之髮毛,建之女工不能為也,可謂完堅矣。大風至則苕折卵破子死者何也。其所托者使然也。」,其雖有巧工,築巢所託非地,地基不穩,易遭摧折。其二,被托卵寄生,借巢育雛,為人作嫁,以致遺患後人。 這樣具有高度教育意義的哲理,古人非常重視,於是在童子啟蒙書籍幼學瓊林中有這樣的內容,卷四·鳥獸類:「鷦鷯巢林,不過一枝。」,我想應該加上「巢於葦苕,著之髮毛,風至苕折,卵破子死。」,「借巢寄生,為人作嫁,養虎遺患,所托使然」。

  • 註一:依照現代鳥類分類,隼形目即是鷹形目(Accipitriformes),這一目中的鳥包括了漢語中常說的鳶,等。它們都是肉食性,其體型相差甚大,大者如鷹、雕、鷲、鵟,小者如隼、鳶、鷂之屬。
  • 註二:晨風:古鳥別名。一種猛禽。鳥綱鷲鷹目,隼類。即鸇。外形類似老鷹,羽毛呈青黃色,飛行速度很快,多捕捉鳩、鴿、燕、雀等為食。
  • 註三:台灣三種鷦鶯。
  1. 褐頭鷦鶯,學名:Prinia subflava ,英名:Tawny(黃褐色) Wren(鷦鷯) Wabbler(搖動者)
  2. 灰頭鷦鶯,學名Prinia flaviventris ,英文名: Yellow-bellied Prinia
  3. 斑紋鷦鶯 ,學名Prinia criniger 英文名:Striated prinia, Brown hill warbler(鳴叫者)

影音:

  1. 斑紋鷦鶯: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MSWzuyFdkc
  2. 灰頭鷦鶯: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gaCDYjgDV0
  3. 褐頭鷦鶯: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YRFJQdP2VA
  4. 鷦鷯: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w-NqhxwGWQ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omnobite的沙龍
64會員
970內容數
「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閩客粵雖偏居海隅,但漢文化淵源流長,始於中原黃河流域,語音雖異,但文字千年傳承不變,想聽保有完整平上去入的詩詞吟唱嗎?想知道閩語漢字書寫嗎?不妨入內一觀!
somnobite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16
宋孫光憲《酒泉子》詞之二 曲檻小樓,正是鶯花二月guat8。思無慘,愁欲絕tsuat8,鬱離襟kim。 展屏空對瀟湘水sui2,眼前千萬里li2。淚淹紅。眉斂翠tshui3,恨沉沉tim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_CH_DmMCws
Thumbnail
2024/12/16
宋孫光憲《酒泉子》詞之二 曲檻小樓,正是鶯花二月guat8。思無慘,愁欲絕tsuat8,鬱離襟kim。 展屏空對瀟湘水sui2,眼前千萬里li2。淚淹紅。眉斂翠tshui3,恨沉沉tim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_CH_DmMCws
Thumbnail
2024/01/13
接到方格子來信,謂「詩詞中的閩南語」專輯已然三個月未更新,恐有負訂閱者之所託!故,特此公告周知,個人已將對閩南語漢字探討的文章,改為無料分享!文章收錄至「詩詞中的閩南語二」中!其他無料的「米粒螢光」亦不定時更新!意味著個人在方格子發表的文章都將不再收費!感謝訂閱者三年來的支持,以後的更新頻率會變慢,
2024/01/13
接到方格子來信,謂「詩詞中的閩南語」專輯已然三個月未更新,恐有負訂閱者之所託!故,特此公告周知,個人已將對閩南語漢字探討的文章,改為無料分享!文章收錄至「詩詞中的閩南語二」中!其他無料的「米粒螢光」亦不定時更新!意味著個人在方格子發表的文章都將不再收費!感謝訂閱者三年來的支持,以後的更新頻率會變慢,
2023/09/21
中文的拐彎抹角,抹什麼角? 起因於,閩南語的peh-suann,這個peh ,教育部字典用造字「足+百」,由於字典沒收,而看到了另外一個字,「走+百」!字典: 莫白切,音陌bik8。越也。《玉篇》走貌。又《廣韻》《集韻》𠀤普伯切,音拍pik。風入水貌。 它的異體字,「䞟」匹陌切,音拍pik。
Thumbnail
2023/09/21
中文的拐彎抹角,抹什麼角? 起因於,閩南語的peh-suann,這個peh ,教育部字典用造字「足+百」,由於字典沒收,而看到了另外一個字,「走+百」!字典: 莫白切,音陌bik8。越也。《玉篇》走貌。又《廣韻》《集韻》𠀤普伯切,音拍pik。風入水貌。 它的異體字,「䞟」匹陌切,音拍pik。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出塞二首·其一 唐代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這兩句詩是杜甫詩歌中具有代表性的名句,展現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思想情懷。詩人以秦漢盛世為背景,對比現世的戰亂紛爭,抒發了對和平的渴望和對強大領導者的期盼。詩中所蘊含的家國情懷和愛國主義精神,至今仍具有強
Thumbnail
出塞二首·其一 唐代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這兩句詩是杜甫詩歌中具有代表性的名句,展現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思想情懷。詩人以秦漢盛世為背景,對比現世的戰亂紛爭,抒發了對和平的渴望和對強大領導者的期盼。詩中所蘊含的家國情懷和愛國主義精神,至今仍具有強
Thumbnail
友人留言:「文句可以很平實,不過流露的卻是無盡的情懷。」甚為有見。再舉杜詩一首絶句為例,這詩不但用了口語,也無太多技巧,却流露無限歡愉的情懷。
Thumbnail
友人留言:「文句可以很平實,不過流露的卻是無盡的情懷。」甚為有見。再舉杜詩一首絶句為例,這詩不但用了口語,也無太多技巧,却流露無限歡愉的情懷。
Thumbnail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1文章建安骨2,中間小謝3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髮弄扁舟。 📷 📷 📷 📷
Thumbnail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1文章建安骨2,中間小謝3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髮弄扁舟。 📷 📷 📷 📷
Thumbnail
宿游塘書懷二首 其一(明‧唐順之) 脈脈常多病,睢睢竟寡諧。 鷽鳩知份量,槁木任形骸。 蟲語喧清夜,藤花媚小齋。 逃虛何足嘆,心跡幸無乖。 https://www.youtube.com/embed/jLE0NhfCCsQ
Thumbnail
宿游塘書懷二首 其一(明‧唐順之) 脈脈常多病,睢睢竟寡諧。 鷽鳩知份量,槁木任形骸。 蟲語喧清夜,藤花媚小齋。 逃虛何足嘆,心跡幸無乖。 https://www.youtube.com/embed/jLE0NhfCCsQ
Thumbnail
白鶴(學名:Grus leucogeranus)是大型涉禽,略小於丹頂鶴,體長130-140釐米。站立時通體白色,胸和前額鮮紅色,嘴和腳暗紅色;飛翔時,翅尖黑色,其餘羽毛白色。而文學歷史上所謂的仙鶴,卻是指丹頂鶴而非此白鶴。有關鶴最知名的詩莫過於,唐,崔灝的黃鶴樓。創作的靈感來自神話傳說,明《列仙全
Thumbnail
白鶴(學名:Grus leucogeranus)是大型涉禽,略小於丹頂鶴,體長130-140釐米。站立時通體白色,胸和前額鮮紅色,嘴和腳暗紅色;飛翔時,翅尖黑色,其餘羽毛白色。而文學歷史上所謂的仙鶴,卻是指丹頂鶴而非此白鶴。有關鶴最知名的詩莫過於,唐,崔灝的黃鶴樓。創作的靈感來自神話傳說,明《列仙全
Thumbnail
一.國家興亡的感受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對於一個詩人,可能比一般人感受更為強烈。屈原在頃襄王二十一年(西元前278年)寫下了〈哀郢〉,對當時楚國所面臨天災人禍,表示哀悼。可以說頭一次毫不隱晦地將自給的愛國情懷表現出來。唐代張巡死守睢陽,說:「裹瘡猶出陣,飲血更登陴。」(〈守睢陽作〉)正是基於一份
Thumbnail
一.國家興亡的感受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對於一個詩人,可能比一般人感受更為強烈。屈原在頃襄王二十一年(西元前278年)寫下了〈哀郢〉,對當時楚國所面臨天災人禍,表示哀悼。可以說頭一次毫不隱晦地將自給的愛國情懷表現出來。唐代張巡死守睢陽,說:「裹瘡猶出陣,飲血更登陴。」(〈守睢陽作〉)正是基於一份
Thumbnail
自古偉大的詩人,都是歷經艱難,困苦,戰亂,貶遷,不得志,才能淬鍊出名垂千古的詩句。杜甫自幼即展露頭角,鋒芒四射,二十歲開始科考,一直到四十歲,才經由獻賦,得到皇帝的特許考試,獲取功名,但也只是掛名集賢院,等候分發,四十一歲第一次分發河西縣尉,辭不任,再等四年後,四十五歲,才接受率府胄曹參軍,管理倉
Thumbnail
自古偉大的詩人,都是歷經艱難,困苦,戰亂,貶遷,不得志,才能淬鍊出名垂千古的詩句。杜甫自幼即展露頭角,鋒芒四射,二十歲開始科考,一直到四十歲,才經由獻賦,得到皇帝的特許考試,獲取功名,但也只是掛名集賢院,等候分發,四十一歲第一次分發河西縣尉,辭不任,再等四年後,四十五歲,才接受率府胄曹參軍,管理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