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軒醫師說:「小外星生物」,也來搶救COVID19 侵襲的地球🌍?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這個太有趣了。不是「小外星生物」的存在,而是「小外星生物」的樣子,我個人看起來,真的太可愛了。真的很像「小外星生物」!
今天唸文章,唸到這種「小外星生物」,可以對COVID19 事件的可能性的影響。
故記錄一下,自己的閱讀。


小外星生物叫 [ 噬菌體 ]

這是一種病毒🦠!而且専門殺細菌的病毒🦠!
這個很酷吧!個人覺得更酷的,還有有以下幾點:
1.寄生性的病毒
噬菌體並不具備獨立生存的能力,它必須要通過寄生在細菌內部才能夠存活,它的生存要依賴於細菌,繁衍同樣也要依賴於細菌。
2.不是人類所設計的
人類的歷史從南方古猿時代算起也不過300萬年左右,而噬菌體的存在已經有幾億年之久了。嘿嘿😁⋯⋯大家有沒有覺得,是古代外星生物留下來的小武器呢?

印度聖河守護神

當地人習慣於將死者遺體投入這條聖河,使之成為致病細菌繁殖的溫牀。一般水源被病菌污染後,會爆發霍亂疫情,但在印度聖河這裏,恆河兩岸的疫情卻較為緩和;任何新的疫情爆發後很快就會結束,而不是像野火一樣迅速蔓延。當地人認為是印度聖河守護神的保護。後來有一位法國科學家發現,所謂印度聖河守護神,實際上是一種名為"噬菌體"(bacteriophage)的病毒。噬菌體對人體無害,但卻能夠有效殺滅霍亂菌,從而在霍亂菌感染當地朝聖者之前將河水淨化。

為什麼噬菌體一定要依靠細菌才能存活呢?

因為噬菌體作為一種病毒,並不具備完整的細胞結構,其頭部只含有單一的核酸,所以噬菌體要依靠自己的尾部抓住細菌,再通過尾部的尾刺將頭部的核酸物質注入到宿主的體內。噬菌體的核酸物質進入到細菌之中後,會自動被細菌的核糖體轉錄表達,並複製,最終在細菌體內產生新的噬菌體顆粒,這些噬菌體顆粒最終組裝為很多新的噬菌體,隨後細菌的生命也就走到了盡頭,隨著細菌的溶解,細菌體內的噬菌體被釋放出來去尋找新的宿主。

噬菌體在降低COVID 19 患者死亡率的潛在作用

這次的研究報告,強調了噬菌體在降低COVID19 感染患者的死亡率潛在作用。
Covid19中導致死亡的間接原因是 : 先天性免疫系統(innate immunity)和 適應性免疫系統 (adaptive immunity) 之間的時序不暢,常常導致無法產生足夠的抗體。
進一步研究,肺部繼發性細菌感染,才是真正導致老年人的高死亡率。
所以導致COVID19 病人死亡,就是二者缺陷 :
1.細菌的生長和抗藥性
2.抗體產生被延遲和不足
我們可以額外製造:
1.合成的抗體
SARS-CoV-2病毒的合成抗體,可能會降低病毒🦠,但目前還有很多未知數。而且需要額外時間才能出現。
2.馬上用抗生素
肺炎的治療,第一反應,就是使用抗生素殺死患者呼吸系統中的細菌,無奈這些重病患者,又往往產生很多的抗藥性細菌,殺不死。
一個抗體不及,抗生素不足,不停的發炎反應持續大量進行,我們身體會引發了「細胞激素風暴」,毀滅多處的器官。

天然噬菌體是中間的救星

噬菌體可以實現,上面兩個目標。
1.協助殺死抗藥性的細菌,同時
2.予身體時間,產生足夠的抗SARS-CoV-2的抗體來殺病毒🦠。
病毒:紅色 、 細菌:紫色、噬菌體:綠色 、自然抗體:藍色 、人工抗體:棕色
A圖:年輕人 。當病毒🦠(紅色)感染,身體健康自然抗體 ( 藍色 ),可以快速產生,病毒🦠快速殺死,細菌 ( 紫色 ) 也根本沒有機會感染。
B圖:老年人。病毒🦠感染(紅色),隨即引起繼發性的細菌感染 ( 紫色 ) ,老年人足夠的抗體( 藍色 ) 無法及時產生,病人很快就死了。
C圖 : 病毒(紅色)🦠一感染,研究人員馬上予噬菌體 ( 綠色 ) 治療,可以有效快速控制細菌 ( 紫色 ) 致命的感染。也予足夠時間給老年人的自然抗體( 藍色 ) 有效的產生,一起殺死病毒(紅色)🦠。
D圖:病毒(紅色)🦠一感染,如果有人工合成的抗體 ( 棕色 )藥物馬上注射,殺死病毒(紅色),也禁止了細菌 ( 紫色 ) 繼發性感染,也協助身體抗體 ( 藍色 ),有足夠能力應對這些病菌感染。

噬菌體的幻想曲

噬菌體可以攻擊細菌,而減少抗藥性細菌的生長,如果又有人工合成抗體結合,應該就會減少了患者肺部,發炎性液體的產生,導致一堆呼吸症狀。
只是這個「小外星生物」,不容易入體內,他們一進入身體,其實我們身體的免疫系統早已先把這些「小外星生物」,消滅了一大半了
顯然這個「小外星生物」,還有幾百億年的進化🧬要走嗎?🤪🤪🤪也許科學家們,會提早讓它們實現,我們拭目以待。
如果你已經看到最後 : 【免費支持我】
幫我按下方的 [拍手五下],我有機會獲得內容創作的酬勞喔~
創作不易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881會員
    421內容數
    醫學博士 微創內視鏡重症醫師/專欄作家/古文愛好者/2023年全球傑出僑生2019年中華十大傑出校友2015年僑大60週年𠎀出僑生校友2012年師大𠎀出校友2023年中科大𠎀出校友👨🏻‍🎓。 日常生活中的健康,可以用科學來提醒大家... 「用生命看健康❤️,用生活過健康❤️」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NVIDIA研發中心選哪?黃仁勳「可能靠台北附近」 網笑:各大夜市先比一輪★ 「5168實價登錄比價王」原文連結 本周隨著2024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開展,重量級科技大咖紛紛抵台。 無論是前往校園發表演說、或前往展場發表會,替自家產品站台宣傳等,一言一行都備受外界關注。 輝達(NIVIDIA)創辦人黃仁勳,被外界冠上「AI教父」封號,「親民形象」
    Thumbnail
    avatar
    5168_E. Grey
    2024-06-07
    護理師荒醫院掀關病床潮?只想壓榨人誰要幹?急診室待床患者 有增無減 最近一年來,各大醫院均鬧「床荒」,急診室待床患者有增無減,平均得等上兩三天。原本癌友兩周一次住院化療,卻變成一月一次,這讓病家萬分憂心,焦急問著主治醫師:「這真的沒有關係嗎?」再者,刷手護理師、麻醉專科護理師嚴重短缺,開刀房運作也受影響,不少病家在預定開刀日的前一天,突然
    Thumbnail
    avatar
    Shan
    2024-06-03
    舞思愛新專輯《美感》 邀金曲製作人余佳倫、Yellow黃宣、職棒親弟、原式翻唱Ponay等強棒玩出獨一無二的美跨足劇場界和音樂界的阿美族歌手舞思愛,睽違兩年時間,推出第二張個人專輯《美感 Harateng no Pangcah》,從生活中重要的「感受」出發,展現阿美族生命經驗的多彩與繽紛。
    Thumbnail
    avatar
    風潮音樂 Wind Music
    2024-05-14
    臺灣妙妙廟(一)─軒轅教關渡黃帝神宮的「敬茶」傳奇   軒轅教創於1957年,1971年,因為關渡黃帝神宮的一杯敬茶,使得軒轅教教務大興!
    Thumbnail
    avatar
    樂風的民藝筆記
    2024-04-21
    高雄國小安親班【華鴻文理補習班】小一先修課程│靜態&動態活動多采多姿│幫助孩子學習不同事物│教室環境自然寧靜│老師親切​我家有女初長成~ 終於熬到她上小一,我能解放去上班!!不過在這之前要先找好安親班,完善的安親班環境和老師,我也才能安心工作。 這家【高雄華鴻文理補習班】是我在媽媽群組看到群友推薦的安親班,他也是文理補習班,如果女兒適應良好的話,基本從國小到國中都不用煩惱,不然常常換安親班也是很麻煩的~
    Thumbnail
    avatar
    享受人生在台南
    2023-08-27
    音樂|2022.10.15 黃宣 〈DEAD OR ALIVE〉 Zepp New Taipei 第一次聽完黃宣專輯時,心裡只覺得「天啊,太厲害了」,現在總算聽到他的Live(之前錯過好多次),內心感受還是相同,甚至現場表現更有餘裕。爵士底子紮實、Grooving行雲流水、即興驚喜不斷加上黃宣與樂手們的絕倫默契,讓人忘卻手機存在,自然而然地沈浸在音樂裡。
    Thumbnail
    avatar
    Veronica Li
    2022-10-18
    專輯簡評│YELLOW黃宣│《BEANSTALK》│當拿掉那些好的東西後,才會發現留下那些好的東西自然地走向更好的地方了解他是位極具天分並把握精進的創作者,加上聽了他以黃宣之名發行的作品之後,相信一定也會發現此張專輯幾乎是「飛躍性」地拉高了質感,《BEANSTALK》可以很柔軟地進入到聽眾的腦海中,呈現多元樣貌。
    Thumbnail
    avatar
    循聲入座
    2022-09-22
    黃曉明楊穎宣佈離婚,他們的婚姻遇到了什麼問題?幾年前,某富二代朋友來我工作室開會時,突然丟了一個重量級大八卦給我,還問我是不是真的......
    Thumbnail
    avatar
    Cherryyoko 櫻桃陽子
    2022-01-29
    黃梅院-昨夢軒二十八歲的織田信長與秀吉初次入京,信長為祭祀父親信秀而建立的菩提寺「黃梅庵」。
    Thumbnail
    avatar
    路人
    2021-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