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了孩子後,開始懂如何當別人的孩子。

更新於 2020/08/15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生日的時候,你們習慣怎麼過呢?是找朋友一起吃大餐慶生,或是安排個小旅行,讓自己好好放鬆?似乎無論怎麼安排,選擇留在家,回去好好抱抱母親,都不會是其中一個選項。
以前的我,也是這樣的一個人。陶醉在與朋友慶生的氛圍裡,享受著,收不完的禮物與祝福,甚至就算被父母唸說:「早點回來,不要玩這麼晚!」還會感受極度不爽,心想,這是我的生日誒,為什麼還要管這麼多。
就這樣過了三十多個年頭,到了這一年,心態改變了,因為,我有了一個孩子,生他的那一天,我本來還有一個飯局,要去吃一間很想吃的蔬食漢堡,結果一早起來,發現羊水破了,就這樣被送進了醫院,我就像是跳進兔子洞裡的愛麗絲,生產過程會發生的事情,完全不知道,就這樣一個一個親身自己去體驗,越接近生產時,陣痛越來越厲害,痛到,我飆淚了,那個淚水,直直流,我記得,最後護士進來檢查開幾指時,她問我說:「你是感動而哭?還是太痛了?」我說:「很痛,真的痛到受不了了,我沒有想過,是這麼痛。」那一天,剛過中午的陽光,是那種,讓人會迫不及待衝出戶外的耀眼,整片掃進房內,照耀在護士身後,她握著我的手:「不哭,無論如何,這是一個很棒的天氣,你的孩子選了一個很好的時間,要來跟你見面了,我知道,你很不舒服,但是你要知道,孩子也在裡面努力著,所以你不孤單,你還有我們,現在,你準備好了嗎?我們要進去產房,要生下他了。」
生下孩子的那天夕陽,那一刻,你真的會相信,生命的奇蹟,是會如此感動。
當我被推出房間,要進去產房前,門外,有父母親以及老公,我用手把臉遮起來,不想讓自己的哭臉被看見,但是,我卻看見,母親臉上的擔憂,她一邊說著:「唉,我也想哭了,那真的很痛,生孩子真的很痛⋯⋯」的確,生孩子的痛,無法言語,就是真的痛到不行,但在那個當下,我第一次認真地覺得,自己從來都不知道母親的辛苦,原來,我這麼地不孝順。
生下後,從身體的恢復,到帶孩子的種種,每一個過程,都像是不斷歸零的碼表,無論你前面衝得多快,只要一下,就會被按下開關,重新來過,那樣的辛苦,令我很難想像,母親是如何拉拔我們長大的。
如今,孩子也已經快滿一歲了,在他的滿月生日,我想要說的是,重要的從來不是過生日本身,而是一份對母親的感謝,因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會記得自己是怎麼長大的,而能如實地成長,都要歸功於父母的養育之恩,以及,生日當天,母親努力生下自己的過程。
回顧這一年,有甜有苦,我的人生,因孩子而大轉彎,卻翻起了一個精彩的章節,朝向原本的夢想,遇見了生命中的貴人,願意好好地提拔我,不禁慢慢地回想,為什麼自己的人生會到現在才走到想要的方向,前面那些歲月,卻是跌跌撞撞,常常遇到不好的人,現在,才終於明白,每一個人,會來到這個世上,源頭是來自於父母,如果沒有他們,不會有我們,而如果我們忘了本,不懂得溯源感恩,那麼就像是斷炊的鍋具,是無法煮成一鍋好米的。
在這一年來的時間,我感恩自己的孩子,教我重新歸零,低頭看見那些未曾看見的事情,重新認識自己的父母,並感恩所有的事情,然後,終於明白,為什麼泰國的白龍王曾說過:「每個人都來問,自己的事業、愛情要如何才能順?我說,那你對自己的父母孝順嗎?如果你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懂得心存感激,那你如何在外面發展得順利。」
如果可以,在慶生之餘,打個電話,或是給父母一個擁抱,真心地謝謝他們的養育,因為,一路走來,實在不容易,每一個細節,每一份責任,若非親身走過,無法體悟到背後的辛苦。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與孩子之間的相處,不應用教育二字框架著,而是回到人與人之間,心的交流,放下原本思維,與孩子成為自然而然地相處,會發現,原來無形之中,問題不在只是問題,而是一份邀請,邀請你加入未知的領域,好好地探索,好好地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做自己,這三個字成了許多人的口號,為了這幾個字,不惜在家裡掀起巨浪,也要不顧一切地朝這些奔去,但卻忘了,我們在成長過程中,無形中,被家人、社會等無形框架,給綑綁了,自己,早已就在這些浪花中,被推得遠去了,如果要找回自己,那應該要先釋放掉那些曾被壓抑的所有。
無論到幾歲,過了多久,隨著身份的改變,步入婚姻後的雙方,難道就要變成以家庭為重,犧牲自己的樣子嗎? 我,對這點抱持著懷疑,卻又無法相信自己,能夠在這一片汪洋中,游出要的生活樣貌。
做自己,這三個字成了許多人的口號,為了這幾個字,不惜在家裡掀起巨浪,也要不顧一切地朝這些奔去,但卻忘了,我們在成長過程中,無形中,被家人、社會等無形框架,給綑綁了,自己,早已就在這些浪花中,被推得遠去了,如果要找回自己,那應該要先釋放掉那些曾被壓抑的所有。
無論到幾歲,過了多久,隨著身份的改變,步入婚姻後的雙方,難道就要變成以家庭為重,犧牲自己的樣子嗎? 我,對這點抱持著懷疑,卻又無法相信自己,能夠在這一片汪洋中,游出要的生活樣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喬安納與說書人見面了!睽違已久的兩人錄音。 遇到了情緒勒索的情人,不管怎麼做,對方仍不滿意且充滿指責,令人感到很挫敗與罪惡感。 即使分手後,仍走出不健康的關係,怎麼辦呢?
Thumbnail
你甘願丈夫、妻子淪為工具,為了大老闆去賭上健康嗎?因為萬一有個三長兩短,很可能家庭失去經濟支柱,還不出學貸、房貸,但對方依舊是金字塔頂端的貴族… 家政夫的悄悄話提供 《內文開始》   聽眾朋友們晚安,自從孩子們不能到學校上課之後,家政夫終於能夠配合妻子的上、下班時間,擔任司機,讓我們夫妻倆暫
Thumbnail
有30多年的時間,在幼教領域陪伴家長與孩子們共同成長,覺得親子之間的關係,非常微妙也非常重要。當家長帶著愁眉來問我,孩子的無理取鬧,不聽話,讓他們疲憊不堪,很累。這樣的狀況層出不窮,我也曾在公開的親師座談會,或私下與家長晤談,共同討論找出最能適合孩子的方法~
Thumbnail
【1~2歲期間】拿起筆開始塗鴉,抒發情緒 大約18個月大的孩子會開始試著塗鴉。只要拿起筆,所有看得見的地方,無論沙發、家具、牆壁或是身上的衣服,都會佈滿各式各樣的塗鴉。這是孩子用來表達自己內心世界的一種方法,如同成年人只要情緒湧上來,就想哼唱幾句符合當下心情的歌詞旋律,是一樣的道理。 簡單塗鴉的
國泰世華銀行基金會講座報導集結成書「親子愛不礙」,  高效學習法─「如何開啟孩子專注金鑰匙」 國泰世華銀行基金會  親子公益講座大樹養成計畫  李偉文老師 牙醫師、知名作家  2015.7.3 臺北市立圖書館 國泰世華銀行基金會 報導  【講座內容】 和在座的各位一樣,李偉文老師也是關心孩子的家長。
  孩子上學後,已經開始學習當一名小大人了。雖然大人們總是囔囊著自己前在校的學業、成就多高。但是我們了解,這不代表你以後一定非走類似的路。別忘了,家裡這扇門永遠都是開的,我們是你永遠最佳的後盾!加油!
2018年, 由公視出資拍攝的電影電視劇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以下簡稱《孩子》)播出後取得熱烈回響 其傳達的中心思想 “尊重孩子自主權”卻讓部分家長苦惱: 這樣我該怎麼教小孩? 警告!!  以下有些微據透, 請小心服用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喬安納與說書人見面了!睽違已久的兩人錄音。 遇到了情緒勒索的情人,不管怎麼做,對方仍不滿意且充滿指責,令人感到很挫敗與罪惡感。 即使分手後,仍走出不健康的關係,怎麼辦呢?
Thumbnail
你甘願丈夫、妻子淪為工具,為了大老闆去賭上健康嗎?因為萬一有個三長兩短,很可能家庭失去經濟支柱,還不出學貸、房貸,但對方依舊是金字塔頂端的貴族… 家政夫的悄悄話提供 《內文開始》   聽眾朋友們晚安,自從孩子們不能到學校上課之後,家政夫終於能夠配合妻子的上、下班時間,擔任司機,讓我們夫妻倆暫
Thumbnail
有30多年的時間,在幼教領域陪伴家長與孩子們共同成長,覺得親子之間的關係,非常微妙也非常重要。當家長帶著愁眉來問我,孩子的無理取鬧,不聽話,讓他們疲憊不堪,很累。這樣的狀況層出不窮,我也曾在公開的親師座談會,或私下與家長晤談,共同討論找出最能適合孩子的方法~
Thumbnail
【1~2歲期間】拿起筆開始塗鴉,抒發情緒 大約18個月大的孩子會開始試著塗鴉。只要拿起筆,所有看得見的地方,無論沙發、家具、牆壁或是身上的衣服,都會佈滿各式各樣的塗鴉。這是孩子用來表達自己內心世界的一種方法,如同成年人只要情緒湧上來,就想哼唱幾句符合當下心情的歌詞旋律,是一樣的道理。 簡單塗鴉的
國泰世華銀行基金會講座報導集結成書「親子愛不礙」,  高效學習法─「如何開啟孩子專注金鑰匙」 國泰世華銀行基金會  親子公益講座大樹養成計畫  李偉文老師 牙醫師、知名作家  2015.7.3 臺北市立圖書館 國泰世華銀行基金會 報導  【講座內容】 和在座的各位一樣,李偉文老師也是關心孩子的家長。
  孩子上學後,已經開始學習當一名小大人了。雖然大人們總是囔囊著自己前在校的學業、成就多高。但是我們了解,這不代表你以後一定非走類似的路。別忘了,家裡這扇門永遠都是開的,我們是你永遠最佳的後盾!加油!
2018年, 由公視出資拍攝的電影電視劇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以下簡稱《孩子》)播出後取得熱烈回響 其傳達的中心思想 “尊重孩子自主權”卻讓部分家長苦惱: 這樣我該怎麼教小孩? 警告!!  以下有些微據透, 請小心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