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感到害怕,進而去思考的《人偶輓歌》(無劇透)

2016/09/21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還記得那個年代,網路尚未普及,口耳相傳的鬼怪傳說、坊間流行的恐怖故事,伴我們渡過充滿好奇心的青春歲月;隨著閱歷漸長,粗糙濫製的文字已無法滿足我們,但是當初那又怕又愛看的閱讀經驗,卻讓人難以忘懷。
《人偶輓歌》讓我重拾當年的感受--明明很怕,卻想一直翻下去--而且還有些感動,因為裡頭共同的回憶,絕非不同文化作家所能觸及。
  懷舊復古的氛圍,魔幻寫實的手法,讓你深陷其中,不可自拔。
  那份幽微陰暗的情感執著,才是恐怖故事讓人最害怕的地方,這卻不是隨便人都能寫好。本書作者哲儀厲害的是,他沒用什麼煽動的詞語,卻讓人覺得「好毛」,這就是功力。
  從疑心生暗鬼開始,再來「國防布」罷凌排擠,另一條線則以慾望作餌。誰能沒有慾望?讓兇手得以趁虛而入,一步步掌控。
  「心靈工作坊」實在是個有意思的存在,把內心赤裸裸地坦現,以尋求幫助,但誰知是不是驅虎逐狼?說到這個,還有觀落陰、乩童之類的,感覺也是能融合心理驚悚、本土推理的好題材。
  「或許,當人偶會比當個人類要來得輕鬆得多吧?只要聽命行事,完全也不用思考,也不需要承擔種種的痛苦、折磨……」(p.76)
  是不是,你也曾這樣想過?明知道這是很危險的想法,可是當你已經走投無路、疲累不堪的時候,哪裡還有精神力氣堅持下去,就只好任人擺佈,畢竟當個人偶比較輕鬆。事實上,現在也有很多人過著行屍走肉的生活,任政府、任公司、任你身邊的人擺佈,有時候不是不願意,而是真的累到無法思考。
  會這樣想的自己很恐怖,讓你這樣想的社會,或許更恐怖。
  《人偶輓歌》的可貴也在這裡,它讓你感到害怕,進而去思考:
  「人」是什麼?如何證明你是存在的,而不是虛無?
  當全世界都忘記你,或者,所有關於你的記憶都是假的,
  那什麼是真的?你,是真的嗎?
  前陣子才重溫野澤尚《沉眠的森林》,將近二十年前的日劇了,現在看起來還是很經典,關於人心、人的存在,還有催眠。
  而2014年華語片有一部講催眠的電影,片名《催眠大師》,原名《催眠檔案之徹夜未眠》,由台灣導演陳正道執導,徐崢、莫文蔚主演,很精彩,值得一看。(可參考他人心得:心硯〈催眠大師——沈睡在底心下的痛,奢談放下〉)  
  不過我要老實承認幸好能參加這次試讀,因為《人偶輓歌》的封面讓我很不想放在書櫃裡,要不是有參加試讀,很可能會錯過一本好書和一位好作者。(順便再叨唸一下思婷《死刑今夜執行》,也是封面拖累作品的例證。)
  是說,不知是否經過多次修改之故,雖然會想一口氣看下去,讀起來卻沒有一氣呵成之感。而每個段落的小標題,也影響閱讀節奏,讓讀者情緒抽離。
  還有,我發現現在很多小說喜歡在前面放一段「楔子」,功能大概是引導讀者進入閱讀模式?常常要讀完整本再回頭重讀「楔子」,才能知道它在說什麼。不過這種手法看多了之後有點煩膩,畢竟說起來拿掉也不會影響故事整體,特別是當作品本身結構已經屬於多層次型的時候(多線交錯、劇中劇、穿插書信等等),何況本作前面醫院的案件其實可以獨立成為小故事,如此不如直接展開正文,才不會有「一直被侍者上菜打斷用餐,卻遲遲吃不到主菜」的感覺。
  讀完全書回頭看前面既晴導讀(這篇導讀寫得真好,娓娓道來、情理兼備,寫到哲儀的時候更是真摯感人),才知道當年台灣推理有這麼一段歷史,這麼一段「被放棄」:被放棄的寫作、被放棄的師法流派。
  他們蟄伏數年,重出江湖,當年的時不我予,總算也等到風起。
  讀友們,讓我們用新台幣熱烈歡迎他們的回歸吧!
========= 相關連結 ==========
========= 講座資訊 ==========
【金車文學講堂】
講師:哲儀
講題:推理小說教會我進入社會的5堂課
日期:2016 / 10 / 01(六) 14:00-16:00
地點:金車文藝中心南京館(台北市南京東路二段1號3樓)
主辦單位:金車文教基金會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50會員
297內容數
冬日迎春戲雪,古道潑墨行俠。 在巷弄裡,與自己的靈魂對話。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