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台灣「和中政策」的兩難與未來(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近日隨著美、中情勢的持續探底,兩岸關係也陷入更為緊張的狀況,中國宣布將在台灣鄰近海域進行實彈演習。過去主張「和中、友日、親美」政策的前總統馬英九公開表示,台灣不應該單方面挑釁,挑起兩岸衝突,應該用對話來取代對抗,向對岸釋出善意。同時馬英九還特別指出,如果台海爆發戰爭,美國不會馳援台灣,台灣政府不應該過份依賴美國,而讓整個台灣陷入戰火的危機之中。國民黨的不分區立委吳斯懷也表示,台灣不應該單押美國一邊,應適時向美國說不,婉拒軍購與聯合演習,避免走向「親美抗中」的路線,而讓台灣的處境越來越嚴峻。

近來前總統馬英九與國民黨不分區立委吳斯委,相繼批評蔡英文政府的中國政策。

近來前總統馬英九與國民黨不分區立委吳斯委,相繼批評蔡英文政府的中國政策。

綜觀來說,馬英九與吳斯懷的看法是秉持過去「事大主義」的思維,認為在台灣無力與中國進行軍事對抗下,應該採取外交手段與對話的方式,降低兩岸的緊張關係,建立彼此溝通管道,釋出善意以強化互信基礎。除此之外,台灣再與美、日兩國維持良好的關係,保持與這幾個大國的相等距離,用都不得罪的方式,在夾縫中求取小國的最佳利益。過去馬英九執政時,在外交與兩岸關係上大體就維持著這個主軸,這也是國民黨長期以來的中國政策立場,因此才會認為現在民進黨政府與美國的關係快速升溫,反而令台灣陷入危險之中。

國民黨這種「和中政策」有其理論的基礎,在過去馬英九八年執政中,也曾發揮一定的功效,只是隨著國際情勢的改變,這樣的「和中政策」正面臨很大的挑戰。首先就本質上來說,這樣的「和中政策」完全建立在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之下,那就是台灣對中國釋出善意時,中國也會有善意回應。正常來看。這似乎是個不用多做思考的問題,因為對中國來說,兩岸關係和緩也對中國有利。過去在馬英九主政期間,對中國採取交流對話的溫和政策時,中國的回應除了在經貿方面讓利,安排大批陸客來台旅遊,也在台灣參與國際組織方面給予了更大的空間。

但問題在於,中國往往藉由台灣的善意,對台灣進行滲透與統戰活動,這也是馬英九這個「和中政策」最被質疑與詬病的一點。畢竟對中國來說,統一台灣是他們長期以來的目標,惠台政策與經濟讓利,都是想要利用中國龐大市場的優勢,在磁吸效應下進一步控制台灣。而在政治上的收買拉攏,則是要培養未來可以為中國發聲的台灣政治人物。中國希望利用這種刀不刃血的方式,和平統一台灣並不是什麼陰謀,而是路人皆知之事。在這種情況下,馬英九的「和中、友日、親美」政策有其施行上的困難之處,因為在中國的各種統戰手段下,台灣其實很難維持與這幾個大國等距交往。換言之,「和中政策」一定會讓台灣被快速拉向中國這一邊。

馬英九與國民黨常常駁斥外界對他們「親中」的批評,這種看法並非是惡意抹黑,而是一個客觀的事。畢竟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中國之所以給予台灣經濟讓利,一定是有所圖,中國花費鉅資進行統戰活動,當然會有成果,那些兩岸論壇與交流活動,就成了國民黨「親中」的鐵證。問題在於,中國的讓利與善意回應會不會有圖窮匕現的一天,這答案已經很清楚,香港的情況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中國過去給予香港的經濟優惠更多,進行的滲透活動更廣,收買的香港政治人物更多,最後終於推出港版國安法,徹底撕毀了一國兩制的承諾。

中國會不顧一切違反對香港的承諾,很重要的一個關鍵,在於香港過去一年多以來的反送中示威,對於中國共產黨來說,是個很大的壓力。中國共產黨非常擔心香港的遊行抗議變成一種示範,傳到中國各城市,進而危及中國共產黨的政權。對於中國共產黨而言,維持政權才是最重要的事,過去有所謂「穩定壓倒一切」的說法,這衍生出來的「維穩」工作,其花費甚至還超過中國的龐大軍費支出。中國共產黨政府無法容忍香港的抗議活動,又如何能容忍台灣的民主制度?萬一有一天中國共產黨認為台灣的民主選舉與言論自由已經危及中國的政權穩定時,中國還能對台灣維持善意嗎?

還是為了不要刺激中國,台灣未來也應該放棄民主選舉與言論自由?

這並不是危言聳聽,中國利用經濟制裁的方式,控制台灣商人、藝人與部份政治人物的言論,這早已是台灣社會司空見慣的事。我們現在甚至已無法分辨台灣一些人所主張的「和中政策」,是真心認為這有助於台灣未來的發展,還是為了自己的政治或經濟利益,而做出的違心之論。民主選舉與言論自由已經是台灣社會的最重要共識,中國利用各種手段來影響台灣的選舉,也不是秘密。未來如果台灣為了捍衛民主選舉與言論自由,採取手段來反制中國的介入與滲透,那是不是也算主動挑釁,破壞兩岸關係?

台灣對中國釋出善意,不一定代表中國也會一直以善意回應,因為中國很多的對外政策,都是出於中國內部的政治需求。除了香港的情況外,最好的例子就是對日本的態度。中國在平日拉攏日本,以爭取日商投資,引進先進技術,但是在有需要時,卻又煽動激進的民族主義,以歷史問題來放任反日活動,轉移國內的各種社會矛盾。未來如果有一天,中國內部開始要求民主改革,呼籲應該學習台灣的自由選舉與時,中國共產黨政府會不會開始猙獰的面孔,開始視台灣為敵人,不止收回所有的善意,還反過來希望徹底控制或摧毀台灣的民主制度與言論自由。

而更慘的是,萬一台灣真的長期奉行「和中政策」,不斷被拉向中國這一邊,已無法維持「友日、親美」的方向,台灣很可能會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與香港一樣被中國所控制,最後被併吞。這就是「和中政策」最大的風險,馬英九與國民黨人在推銷這個政策時,往往未說明這種作法的危險之處在哪裡。(未完待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Conan Yang-avatar-img
2020/08/24
馬英九復出正是時候? https://tw.appledaily.com/forum/20200824/T4COMKSQSRAQVIBZXZ3USDEPT4/
Conan Yang-avatar-img
2020/08/22
「防紅」條款是國民黨連敗後的止血劑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94441
Conan Yang-avatar-img
2020/08/19
解放軍機「中線穿越」對台傳達政治訊息 https://www.new7.com.tw/NewsView.aspx?t=&i=TXT20200819143630QJU
Taky Jam-avatar-img
2020/08/19
老馬的主張, 感覺跟李宗仁有87%相似
avatar-img
王臻明的沙龍
5.2K會員
426內容數
「假圖天國」將以即時深入解析軍事新聞與國際情勢的方式,討論新聞背後的意義與當前國際情勢的關係性,並以簡單清晰的方式說明各國間的利害關係與複雜恩怨。另一方面,我也會輔以歷史與戰史的介紹,闡述過去歷史戰事的來龍去脈,以及不同立場者對同一歷史事件的不同看法。
王臻明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4
即使前文談到全球化的終結,但在全文寫成之時,筆者也不認為,這個世界會像冷戰一樣,很快的分裂成為兩個互相敵對的陣營。因為在長期的全球貿易分工下,已很難一刀切開。不過川普向全世界國家課徵對等關稅之舉,卻成功達成這一點,從公布時引發的全球股災,舉世嘩然,到宣布暫緩九十天,與各國協商,卻又以中國採取報復手段
Thumbnail
2025/04/14
即使前文談到全球化的終結,但在全文寫成之時,筆者也不認為,這個世界會像冷戰一樣,很快的分裂成為兩個互相敵對的陣營。因為在長期的全球貿易分工下,已很難一刀切開。不過川普向全世界國家課徵對等關稅之舉,卻成功達成這一點,從公布時引發的全球股災,舉世嘩然,到宣布暫緩九十天,與各國協商,卻又以中國採取報復手段
Thumbnail
2025/03/20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先生曾在幾年前預言,全球化的浪潮將走向終結,取而代之的是更為分裂的世界。這個看法目前已經證實是正確的,在川普上台後所高舉的保護主義,更進一步加快了全球化浪潮崩解的速度。不過把這種情況全部怪罪在川普頭上,是不負責任的,因為全球化會走向末日,背後有其複雜的因素,川普的政策是果,而不是因
Thumbnail
2025/03/20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先生曾在幾年前預言,全球化的浪潮將走向終結,取而代之的是更為分裂的世界。這個看法目前已經證實是正確的,在川普上台後所高舉的保護主義,更進一步加快了全球化浪潮崩解的速度。不過把這種情況全部怪罪在川普頭上,是不負責任的,因為全球化會走向末日,背後有其複雜的因素,川普的政策是果,而不是因
Thumbnail
2025/02/25
如前文《俄烏戰爭結束後的另一場對峙》所言,個人認為俄烏戰結束以後會出現三種情況。首先是烏克蘭很可能快速回到戰前的親中路線,當時烏克蘭是中國重要的軍事技術提供國之一。中國會利用參與烏克蘭重建,提供建設經費的機會,再度拉攏這個飽受戰火摧殘的國家。其次是歐美國家為了鞏固北約的東翼安全,也會全力援助烏克蘭.
Thumbnail
2025/02/25
如前文《俄烏戰爭結束後的另一場對峙》所言,個人認為俄烏戰結束以後會出現三種情況。首先是烏克蘭很可能快速回到戰前的親中路線,當時烏克蘭是中國重要的軍事技術提供國之一。中國會利用參與烏克蘭重建,提供建設經費的機會,再度拉攏這個飽受戰火摧殘的國家。其次是歐美國家為了鞏固北約的東翼安全,也會全力援助烏克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台海能否安全?兩岸能否和平?上述問題的答案,向來是中國大陸說的才算。換言之,兩岸政府能不能展開政治對話或雙方人民能不能進行文化、經濟等交流,以上的主導權及決定權皆在北京政府,而不是台灣單方面即能影響或作成決定。
Thumbnail
台海能否安全?兩岸能否和平?上述問題的答案,向來是中國大陸說的才算。換言之,兩岸政府能不能展開政治對話或雙方人民能不能進行文化、經濟等交流,以上的主導權及決定權皆在北京政府,而不是台灣單方面即能影響或作成決定。
Thumbnail
最近一個月來,與台灣有關的外交事件有四項,分別是:宏都拉斯與台灣斷交、馬英九訪中祭祖、捷克國會議長訪台與蔡英文出訪友邦;這些事件對台灣是屬於對國際關係有重大影響的外交議題,但對中國來說卻是另一個武力展示的機會,除了國台辦與中國外交部等官方部會藉機拉高聲勢攻擊執政黨外,對內也同步操作民族主義情緒...
Thumbnail
最近一個月來,與台灣有關的外交事件有四項,分別是:宏都拉斯與台灣斷交、馬英九訪中祭祖、捷克國會議長訪台與蔡英文出訪友邦;這些事件對台灣是屬於對國際關係有重大影響的外交議題,但對中國來說卻是另一個武力展示的機會,除了國台辦與中國外交部等官方部會藉機拉高聲勢攻擊執政黨外,對內也同步操作民族主義情緒...
Thumbnail
現在中國也仍然在朝統一努力,他們統戰策略也從未停過,試圖在無意間改變人的思想,對此我們所應該做的是明辨是非,在中國無形之手的影響下,確保自己能不被其干擾,在決策上才能做出真正有利台灣的事
Thumbnail
現在中國也仍然在朝統一努力,他們統戰策略也從未停過,試圖在無意間改變人的思想,對此我們所應該做的是明辨是非,在中國無形之手的影響下,確保自己能不被其干擾,在決策上才能做出真正有利台灣的事
Thumbnail
不要打仗,不是說給自己的總統、說給自己的政府聽;不要打仗,請說給國際社會、說給意圖侵略台灣的中國共產黨、說給意欲併吞台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聽。
Thumbnail
不要打仗,不是說給自己的總統、說給自己的政府聽;不要打仗,請說給國際社會、說給意圖侵略台灣的中國共產黨、說給意欲併吞台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聽。
Thumbnail
是說近期美國的智庫學者、軍方將領、國會議員、甚至是前任政府官員,都不約而同地警告,中國可能武力犯台,並提出各式各樣的時間表。再加上中國於10月初派遣大批軍機擾台,讓兩岸接近開戰的傳言甚囂塵上。中國派遣軍機大舉侵擾台灣的防空識別區,已引起國際的關注,擔心爆發戰事.....
Thumbnail
是說近期美國的智庫學者、軍方將領、國會議員、甚至是前任政府官員,都不約而同地警告,中國可能武力犯台,並提出各式各樣的時間表。再加上中國於10月初派遣大批軍機擾台,讓兩岸接近開戰的傳言甚囂塵上。中國派遣軍機大舉侵擾台灣的防空識別區,已引起國際的關注,擔心爆發戰事.....
Thumbnail
是說在拜登政府上台後,美、中關係未來將何去何從,兩國仍在彼此小心試探中。而在中國連續多日派遣大批戰機,侵擾台灣防空識別區的西南角後,美國國務院則發出了一份聲明,言明美國對台灣的支持仍是「堅若磐石」。不過在此同時,美國與台灣也出現了另外一種聲音,批評過去川普政府在美、中對抗時打台灣牌........
Thumbnail
是說在拜登政府上台後,美、中關係未來將何去何從,兩國仍在彼此小心試探中。而在中國連續多日派遣大批戰機,侵擾台灣防空識別區的西南角後,美國國務院則發出了一份聲明,言明美國對台灣的支持仍是「堅若磐石」。不過在此同時,美國與台灣也出現了另外一種聲音,批評過去川普政府在美、中對抗時打台灣牌........
Thumbnail
這種「和中政策」風險,在台灣並非沒有被質疑過,只是在激烈的言論辯論下往往被打為是不理性的意識形態,被稱為是逢中必反。但是無條件地相信只要台灣先釋出善意,中國一定會善意回應,無視中國的內部情況與信用紀錄,其實更是一廂情願。馬英九與國民黨人還故意忽略一件事,就是台灣可以推動「和中政策」的一個很重要原因,
Thumbnail
這種「和中政策」風險,在台灣並非沒有被質疑過,只是在激烈的言論辯論下往往被打為是不理性的意識形態,被稱為是逢中必反。但是無條件地相信只要台灣先釋出善意,中國一定會善意回應,無視中國的內部情況與信用紀錄,其實更是一廂情願。馬英九與國民黨人還故意忽略一件事,就是台灣可以推動「和中政策」的一個很重要原因,
Thumbnail
近日隨著美、中情勢的持續探底,兩岸關係也陷入更為緊張的狀況,中國宣布將在台灣鄰近海域進行實彈演習。過去主張「和中、友日、親美」政策的前總統馬英九公開表示,台灣不應該單方面挑釁,挑起兩岸衝突,應該用對話來取代對抗,向對岸釋出善意。同時馬英九還特別指出,如果台海爆發戰爭,美國不會馳援台灣.....
Thumbnail
近日隨著美、中情勢的持續探底,兩岸關係也陷入更為緊張的狀況,中國宣布將在台灣鄰近海域進行實彈演習。過去主張「和中、友日、親美」政策的前總統馬英九公開表示,台灣不應該單方面挑釁,挑起兩岸衝突,應該用對話來取代對抗,向對岸釋出善意。同時馬英九還特別指出,如果台海爆發戰爭,美國不會馳援台灣.....
Thumbnail
是說近來有一個非常甚囂塵上的的說法,認為美、中關係快速全面惡化,可能會讓台灣陷入戰爭危機中。這樣的說法雖然也不是毫無根據,畢竟中國共產黨政府在陷入國內危機時,慣於對外發動戰爭來轉移社會焦點。而毀棄一國兩制的承諾,對香港施重手,強推港版國安法的情況也還歷歷在目。認為中國會在這場危機中挺而走險....
Thumbnail
是說近來有一個非常甚囂塵上的的說法,認為美、中關係快速全面惡化,可能會讓台灣陷入戰爭危機中。這樣的說法雖然也不是毫無根據,畢竟中國共產黨政府在陷入國內危機時,慣於對外發動戰爭來轉移社會焦點。而毀棄一國兩制的承諾,對香港施重手,強推港版國安法的情況也還歷歷在目。認為中國會在這場危機中挺而走險....
Thumbnail
如果台海爆發戰事,美國會不會派兵救援台灣,一直是台灣政治人物很愛操弄,同時民眾也很關心的敏感話題。而美國到底會不會派兵救援台灣,之所以會變成如此曖昧模糊,倒也不是台灣內部的爭論與分裂所造成的,反而是美國有意為之,而這也是研究美、中、台關係所一定會學到的第一課,美國對台灣的戰略性模糊......
Thumbnail
如果台海爆發戰事,美國會不會派兵救援台灣,一直是台灣政治人物很愛操弄,同時民眾也很關心的敏感話題。而美國到底會不會派兵救援台灣,之所以會變成如此曖昧模糊,倒也不是台灣內部的爭論與分裂所造成的,反而是美國有意為之,而這也是研究美、中、台關係所一定會學到的第一課,美國對台灣的戰略性模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