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就是化深刻為淺俗?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Photo by Brandi Redd on Unsplash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罷科舉、設學堂,整個中國教育結構,徹底翻新。
學堂本身就是反傳統的,一切向西方學習。這一點不必再強調。
學堂教育的另一性質,則在於它的淺易。因它是公眾教育,所以有些學堂又稱「公學」。是針對普通大眾的,故為普通教育,「普通云者,不在造就少數之人才,而在造就多數之國民」(光緒三十二年學部《奏請宣示教育宗旨折》)。因此其教材及教學內容都要淺易。所以只讓學生「學作日用淺近文字」。
當時輿論也都主張如此,如次年《時報》便主張「小學者,授人以淺近之普通知識與淺近之普通文字者也」,故宜「毅然刪去講經讀經一科,將經籍要義並諸修身科目,復撰讀本,以授普通知識與普通文字」(五月廿二日)。
五四運動,放在這個時代環境中看,似乎就可以看成是普通、國民教育向大學高等教育的延伸。
因為中小學教育雖然改了,大學畢竟不比中小學,社會期待較高,博學碩儒又仍群聚講貫於其中,是講經典、重博學深入者之根據重地。像桐城古文派的一批耆宿,如吳汝綸、姚永概、姚永樸、馬其昶等,就在北大。他們所講,終究仍是古昔至深極奧之文學。校中林損、陳漢章等經史名家,又豈肯以淺俗文學相教授?
胡適、陳獨秀等人,正是處在這種氣氛底下,才激發起了改革,擬「推倒陳腐的鋪張的古典文學、推倒迂晦的艱深的山林文學」,建設平易通俗的國民文學。
他們那追求國民文學化的文學革命,遂在許多地方都體現著國民教育的氣味。
1917年,胡適發表《文學改良芻議》,提出八事:「一曰須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須講求文法,四曰不作無病之呻吟,五曰務去爛調套語,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講對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語。
得到陳獨秀的支持後,接著胡適又發表了《建設的文學革命論》,強調要建設「國語的文學,文學的國語」,宣稱二千年來的文言文早已死去,只有白話文學方可依循發展,謂宜多翻譯西洋文學名著以為模範。
錢玄同及劉半農繼起,認為「世界事物日繁,舊有之字與名詞既不敷用,則自造名詞及輸入外國名詞,誠屬勢不可免」(劉半農《我之文學改良觀》),「廢漢字,以拼音文字代之」「廢漢書,悉讀西文原書」(錢玄同《中國今後文字問題》)。
這些言論,跟國民教育實在關係密切。胡適的主張,其實就是國民教育對於小學生寫作文的要求。
只求以四民常用之詞句,備應世達意之用,自然不可無病呻吟、堆垛典實、套用熟調、摹仿古人。而且也一定要言之有物,不避俗字俗語。
特別是「須講求文法」一條,歷來論者都不明白胡適為何特舉此為說。但若溯考小學堂之作文教學,即知胡先生正有所取義於斯。
《奏定初等學堂章程》即規定中國文學課程「當使之以俗語敘事「,實際教學時,則是以口語教學生連綴成文。因此對於如何符合文法地構成文句,甚為重視,故「中國文字科下注云:講動靜虛實等字法,並句法章法綴法書法」。
當時輿論,亦對此格外強調,《時報》即主張「文法則由各品詞,以至單文;由單文以至複文」。另因英文課甚重,據趙憲初回憶,南洋公學附小須讀《納氏英文法》四本(《我所知道的南洋模範中學》)。可見文法教育在整個小學堂教學中是極為吃重的,教中文,實際上便是學習著教英文的方法,由文法入手。
依學制規劃者的觀念,大學也還是要講求文法。故《奏定大學堂章程》明定中國文學研究法為中國文學門之主課,其內容之中,便應講授「東文文法」「泰西各國文法」。胡適特別把這點提出來,正符合政策,可以充分錶現學堂教育的特性。
其實中國古代哪有文法?所謂文法,是清末馬建忠仿效西文文法造出來的。小學堂視此為學文秘徑,刻意強調,直到現在。
胡先生八不主義中又有「不講對仗」之說。胡適本人固然不喜歡律詩,但這一點亦小學堂教育之特色使然。《奏定初等學堂章程》即曾云:初等小學堂讀古詩歌,須擇古歌謠及古人五言絕句之理正詞婉,能感發人者。唯只可讀三四五言,句法萬不可長。每首字數尤不可多。……但萬不可讀律詩。高等小學堂中學堂讀古詩歌五七言均可。……其有益於學生,與小學同,但萬不可讀律詩。學堂內萬不宜作詩。
《奏定高​​等小學堂章程》《奏定中學堂章程》也都抄這段話。我們不知為什麼訂定學制者如此重視這一點,反復強調,而且用了「萬不可」這樣的字眼。但學堂教育必因此形成了新的傳統、新的特色,不作律詩、不講對仗了。
如此八不,目的是要建設國語的文學、文學的國語。這「國語,自然也是學堂教育的重點。
光緒廿八年(1902年)吳汝綸就向張百熙推介了「言文一致」的日本教育,主張推行簡筆字、實施國語教育:「中國書文淵懿,幼童不能通曉。不似外國言文一致。若小學盡教國人,似宜為求捷速途徑。近天津有省筆字書,自編修嚴範孫家傳出。其法用支微魚虞等為字母,益以喉音字十五、字母四十九,皆損筆寫之,略如日本之假名字。婦孺學之兼旬,即能自拼字畫,彼此通書。此音盡是京城聲口,尤可使天下語音一律。今教育名家率謂一國之民不可使語言參差不通,此為國民團結最要之義。日本學校必有國語讀本,吾若效之,則省筆字不可不仿辦矣。」
此文所提「言文一致」之原則,後來成了五四文學運動中的主要觀念。省筆字也被發展出來,形成後來漢字拼音化、文字簡化的運動,影響至於今日。
光緒廿九年(1903年)張百熙、張之洞未採用吳汝綸發展的簡筆字的建議,但採納了他發展國語之主張,於《學務綱要》中明定:「各學堂皆學官音。」後來的國語運動,便是在這個基礎上展開的。胡適的主張,亦是如此。他所採取的文學語言,亦以北方官話及依此而形成的元明清白話文學為基底。
胡適的白話文學史,另也有一大半有取於先秦以迄唐宋之淺易詩詞歌謠。這部分,顯然也還是可看出有中小學教育的痕跡。
《奏定初等小學堂章程》云:「小學中學所讀之詩歌,可相學生之年齡,選取通行之《古詩源》《古謠諺》二書,並郭茂倩《樂府詩集》中之雅正鏗鏘者,及李白、孟郊、白居易、張籍、楊維楨、李東陽、尤侗諸人之樂府,暨其他名家集中之樂府有益風化者讀之。又如唐宋人之七言絕句詞義兼美者,皆協律可歌,亦可授讀。」
這樣的書單與教學內容,和胡適所選取的作品不是非常非常雷同嗎?這未必是胡適沿用它,但我們可以合理推想:此種小學堂教育所培養出來的文學感性、品味及欣賞能力,對胡適實有深遠之影響,使他在面對我國文學傳統時,主張不用典、不對仗、不避俗字俗語,講求文法,且較為欣賞樂府歌謠諺語。
五四運動發生不久,1918年《北大日刊》便展開徵集歌謠的活動,後來出版了《歌謠彙編》《歌謠選粹》,則更可見此類影響並不只在胡適身上起著作用。
除了體制之外,討論小學堂與五四文學運動之關係,還得看風氣。
前面說過,學堂基本上是洋氣的,因此光緒廿九年張百熙、張之洞等人奏請遞減科舉時,便提到反對者認為「停罷科舉,專重學堂,則士人競談西學,中學將無人肯講」。
對於此種批評,張之洞等人一方面要與之對抗,肯定辦學堂的必要性,一方面也不免回過頭來,要求「學堂不得廢棄中國文辭」、「戒襲外國無謂名詞,以存國文、端士風」「近日少年習氣,每喜於文字間襲用外國名詞諺語,如團體、國魂、膨脹、舞台、代表等字,固欠雅馴。即犧牲、社會、影響、機關、組織、衝突、運動等字,雖皆中國所習見,而取義與中國舊解迥然不同,迂曲難曉。又如報告、困難、配當、觀念等字,意雖可解,然並非必須此字。而捨熟求生,徒令閱者解說參差。……夫敘事述理,中國自有通用名詞,何必拾人牙慧?」(《學務綱要》)
這裡顯示了兩種態度,一種即是那習氣濡染下的少年,不但外國名詞諺語襲用於不自覺之中,甚且借用「外國文法,或虛實字義倒裝,或敘說繁複曲折」。後來如傅斯年主張「直用西洋文的款式、文法、詞法、句法、章法、詞枝和一切修辭上的方法。……務必使我們做出來的文章,和西文近似,有西文的趣味」(《怎樣做白話文》),即是此類風氣之波衍。
另一種態度,則是認同張之洞、張百熙的。認為中國既有通用名詞,何必襲用洋文。劉半農就是個例子。劉氏擔任國立北平女子文理學院院長時,曾禁止學生間互稱「蜜斯」,規定以「姑娘」代替,引起軒然大波。
《北平晨報》甚至出過一期《蜜斯和姑娘專號》來討論此事,《世界日報》《大公報》也都有人撰文抒論,亦有人開玩笑謂當把「蜜斯特」改稱為「姑爺」。劉半農乃辯解云:「女子稱謂之名詞,國語中並不缺乏,為保存中國語言之純潔計,無須乎用此外來譯音之稱呼。」(1931年四月一日北平世界日報)他的說法,又多麼像張之洞、張百熙呀!
例子我不多舉了。總之,五四運動的許多問題,要從清末民初的中小學堂教育去看,才能理解是無疑的!
五四運動,曾被類比為西方的啟蒙運動(Enlightenment)。我也同意這種類擬,但所謂啟蒙,或許應該另做解釋。因為:啟蒙,中國傳統上就指針對小孩子的開蒙之學,一般稱為「蒙學」,用以啟蒙。而五四運動之興起,便可視為清末小學啟蒙教育向大學的延伸發展;其內涵,也不脫蒙學教育之色彩。
啟蒙教育,是使人認識世界的初級階段教育,所以要將復雜的世界簡化為淺易的教科書,將之編組為一套淺易知識,授予接受啟蒙的小朋友。五四運動後所出現的《白話文學史》《中國哲學史》《中國小說史略》等等都具有這種性質。把各種知識及傳統事物,重新簡化,構成一個簡單的系統,俾便掌握。
晚清之啟蒙教育,本身又是對傳統私塾義學蒙館的反動,具有改革舊制、講授新學,以使被啟蒙者認知世界新局勢,接受現代新觀念之作用。如此啟蒙,亦正為五四運動之鵠的。
在這種教育改革運動中,不只蒙學堂、小學堂屬於啟蒙教育,整個新式學堂教育體系,其實就是著眼於啟蒙的。因為改制的起因,就是感到國民普遍無知,以致國力衰微。惟有推動教育改革,充分啟蒙,方能使一般國民「知書」「達禮」,進而強化國力。
因欲使民知書,故啟蒙教育須提供基本知識,例如使人民識文字懂算術,略曉史地理化等等。因欲使民達禮,擺脫椎魯粗俗的生活,故啟蒙教育又須提供國民基本教養課程,以達到強國的目的。
五四運動具有完全相同的性質。因欲使一般國民均能享用文學、使用文學,故提倡白話文學、國語文學;因欲使一般國民都能具有文化教養,故五四運動頗致力於改造國民性,認為當時男女仍多獸性、奴隸性,須漸漸轉移風氣。而其目的,則也是希望藉此以強國。
這也可謂以淺俗進行整體社會的教育改造。古人反對「以艱深文其淺陋」,五四新文化諸公的努力則是「化深刻為淺俗」,要把一切都「拉下神壇」。
然而,它提倡之新道德新思想,係參酌西方而得來的,不免被反對者指摘:「不奴隸於中國,轉奴隸於外人」。它那簡易淺顯的文字文學及思維,又到底是啟蒙了理性,還是把大學辦成了小學蒙館呢?
看看五四以來的大學、看看五四以來的思想界,你一定會有答案的。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創作者要怎麼好好休息 + 避免工作過量?《黑貓創作報#4》午安,最近累不累? 這篇不是虛假的關心。而是《黑貓創作報》發行以來可能最重要的一篇。 是的,我們這篇講怎麼補充能量,也就是怎麼休息。
Thumbnail
avatar
黑貓老師
2024-06-29
電影心得|真愛每一天(About Time)此刻就是最好的一刻現在Netflix又可以看《真愛每一天》了!在人生每個階段,都會想要一再回味的電影,就是寇蒂斯編導的《真愛每一天》,這是他最後一部執導的電影,也是獻給家人的作品。
Thumbnail
avatar
Peggy Jin
2021-05-27
現在就是改變的最好時刻 檢視求職履歷,不禁莞爾一笑,自己就像是前浪,被一波波襲來的浪頭推著走。
avatar
半百真精彩!
2021-01-27
為什麼一開口就是在吵架?認識常見會議 7 衝突,完美化解不踩雷 在公司的會議中,常會因為每個人的個性、情緒、溝通模式各有差異,而出現一些難以預料的麻煩狀況,不僅當事人覺得尷尬,也會讓會議陷入瓶頸。不過,如果懂得冷靜應對,這樣的危機往往也是轉機。這裡舉出幾項最常在會議中碰到的麻煩狀況,告訴你怎麼做才能巧妙地處理,讓長官和同事對你刮目相看!
Thumbnail
avatar
經理人
2020-12-31
化骨綿掌:女神就是真實的女人 哇我上一篇文章竟然已經是20天以前的事情了XD 最近我因為又領悟了一些新的東西,所以正在練功中,很多東西仍然還在整理當中。今天算了一波塔羅牌,在2020年前,關於了了完整的吸引內容,我以前大概只有了解骨架跟皮,所以2020年開始,我就不斷地在挑戰自己,讓自己可以讓肉慢慢地補足,更加地了解魅力、吸引
Thumbnail
avatar
文飛(Dana)
2020-04-07
此刻的煙火就是天明酒量奇差無比的我突然想買酒回宿舍喝。明明知道一罐五度的調酒就足讓我暈個半天。一個月前,我滿二十歲了。聽起來是個,不能再以青春當作狂妄的理由的年紀了。也是一個,你不能再逃避問題的年紀。
Thumbnail
avatar
SS
2020-01-01
有遊戲化就是潮、就是好嗎?大家好,我是遊戲人。遊戲化自從2008年被提出來,2010開始成為一門顯學。這裡利用兩個收集發票的app「發票存摺」和「發票怪獸」,來討論遊戲化的應用。有遊戲化就一定好嗎?
Thumbnail
avatar
遊戲人
2019-12-31
《牠 第二章》It Chapter Two | ★★★★ 恐懼,就是內心最深層不願面對的事對比《牠》第一集的時間點,27年前和27年後,《牠 第二章》的故事所呈現的時間感,今昔對比所呈現的「恐懼」意象,我認為是本片精彩迷人之處。史帝芬金在這個故事裡,所想要探討人們「最恐懼的事物」到底是什麼?或許就是潛藏在內心深處,那個我們不願意面對的事實。
Thumbnail
avatar
XXY
2019-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