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OO 7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親愛的OO

我想寫一封簡短的信,儘管想說的那麼多。

嗨,距離上一封信已經是三個多月前的事情了,現在我正在聽Control T的《來自我自己》,我喜歡女聲像一條絲一樣纏繞這首歌,也像魚兒在珊瑚礁之間打轉。

嗯,這段時間,我畢業了(從一個講出來別人也不知道在幹嘛的系,但想想也挺正常—如果說我讀「歷史」,別人回答:噢,我明白了。不對,你好像沒有明白,因為我們對這個詞的認知不一樣)。

七月我還不想找工作,硬著頭皮投了幾封履歷,來信來電告知我面試的機會,但我不想,不想動、不想回覆、不想認識新的東西。你知道的,在這裡,爸媽每天早上八點固定出門運動,狗狗每天下午五點固定吵著散步,禮拜三固定不會有垃圾車,禮拜六固定上教會。我在家裡只會注意那些「固定」是什麼,卻選擇忽略那些不動聲色的移動,比如媽媽因為「累積的」疲累而掛點滴,但我卻納悶為什麼會「突然」這樣。

我擔心舒適的一切被破壞掉。如果我不在意,那個洞就不會越破越大;人的注視變成火藥,足以穿洞,這想法就如同中古時期對煉金的迷信。於是我撇開眼;同一個時期,我發現我喪失了觀看的能力。

八月,我對自己的寬容合情合理的消退,顯然是得找工作了。每周投幾封履歷,然後每天打開信箱,更換兩個帳號,信箱裡卻只有Dropbox廣告信或是網購出貨的告知信。

歌曲來到好樂團的《他們說我是沒有用的年輕人》,今年七月剛在Youtube上發行,八月底的現在觀看人數已破百萬,大家都跟我一樣是衝著那顆會跳舞的草莓人來的嗎?草莓人有夠可愛。從《我們一樣可惜》、《我愛你,卻不能拯救你》到今年的《他們說我是沒有用的年輕人》;從安靜聽你說話、拍拍你的肩膀到跟著你一起罵世界幹你娘的好樂團。不,後者並不是這麼強烈的情緒,後者是自責,是自卑而內化所有批評(無論是否針對自己),藉由否定自己而達到認同。

我是,比我不是好。說我是個爛人,比說我不是個好人好。

我是,我就是,我就爛。


這樣好嗎。你允許我,這樣看自己嗎?

親愛的,我覺得我會給你寫信,是自以為你了解我,更甚於我;並且,你愛我,更甚於我。我有這份篤定,所以寫信,所以忘記自卑。


愛你的OO 八月二十七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思頻的沙龍
13會員
29內容數
我想像你那裡很安靜, 我戴著耳機, 不算耽溺地寫。
陳思頻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5/18
我的信像是一台台紙飛機,從高樓的窗外射出,再一台台墜落,可是我不要往下看,我只要看它起飛的瞬間,機身脫離手的瞬間,朝著某個方向推進的瞬間,無形的力施展的瞬間,然後我就轉身,回到自己的房間去。
Thumbnail
2020/05/18
我的信像是一台台紙飛機,從高樓的窗外射出,再一台台墜落,可是我不要往下看,我只要看它起飛的瞬間,機身脫離手的瞬間,朝著某個方向推進的瞬間,無形的力施展的瞬間,然後我就轉身,回到自己的房間去。
Thumbnail
2020/05/18
最近我在讀一本名叫《滌這個不正常的人》的書,作者是廖瞇。我不知道怎麼談,或許你可以去想「不正常」之於你自己的意思,或是「奇怪」、「異類」、「怪」,你可以去想這個詞所對應的你所認識的人或你自己,然後再去想「不正常」是指哪裡不正常?具體的事蹟是什麼?給你自己的感覺?不正常需要變為正常嗎?
Thumbnail
2020/05/18
最近我在讀一本名叫《滌這個不正常的人》的書,作者是廖瞇。我不知道怎麼談,或許你可以去想「不正常」之於你自己的意思,或是「奇怪」、「異類」、「怪」,你可以去想這個詞所對應的你所認識的人或你自己,然後再去想「不正常」是指哪裡不正常?具體的事蹟是什麼?給你自己的感覺?不正常需要變為正常嗎?
Thumbnail
2020/05/18
那晚失眠一直滑著手機,發瘋似的,滑著IG和FB,像要找些什麼填補自己,卻只是在人群間奔波,擁擠卻沒有半個熟識的面孔。同樣的訊息來回上下看了好幾遍,卻無意要投入太多的心力去關心一個人或一件事情。我放下手機闔上眼,不一會兒又再度拿起──不明所以。C說是癮。
Thumbnail
2020/05/18
那晚失眠一直滑著手機,發瘋似的,滑著IG和FB,像要找些什麼填補自己,卻只是在人群間奔波,擁擠卻沒有半個熟識的面孔。同樣的訊息來回上下看了好幾遍,卻無意要投入太多的心力去關心一個人或一件事情。我放下手機闔上眼,不一會兒又再度拿起──不明所以。C說是癮。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