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OO5:「陷進去」與「爬出來」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一歲多的姪子。
親愛的OO
最近我在讀一本名叫《滌這個不正常的人》的書,作者是廖瞇。我不知道怎麼談,或許你可以去想「不正常」之於你自己的意思,或是「奇怪」、「異類」、「怪」,你可以去想這個詞所對應的你所認識的人或你自己,然後再去想「不正常」是指哪裡不正常?具體的事蹟是什麼?給你自己的感覺?不正常需要變為正常嗎?如果我們愛的人,或許談愛太重,如果我們關心的人,他正在「不正常」,然後呢?
我還沒有看完這本書,我想就算我看完這本書,也不會有以上這些問題的答案。如果你有興趣,可以去書局翻翻找找。或許是因為讀了那本書,我的說話也跟廖瞇一樣了,句子很多,逗點很多,但嘗試說清楚。
恰好,這陣子屢次跟L談到他。
我跟L說,根據我以前的經驗,但這不見得能放在他身上,我的經驗是,就是「陪伴,然後讓他自己度過」。還是有點抽象,所以我的經驗是什麼?以前的日子我很封閉,那時我甚至不知道「封閉」這個詞可以用來形容我,直到聽到朋友轉述,才覺得這個詞可真適合我。雖然擁有基本社交功能,身邊一直都有朋友們的陪伴,但我的裡面是「關起來」的:表面是跟人應對自如,但是回到一個人的空間時又冷笑的覺得「那都是假的」,是這樣一個角色。仍能與人相處讓我覺得自己很「正常」,但一方面又覺得這個裡外反差很怪,我不會用不正常來解釋,就是很怪,我好虛偽,我好難過。我直到現在還沒辦法好好敘述那段過程,或許是因為離得太近了,我擔心回憶會讓我又陷進去,而我覺得自己現在好像爬出來了。
這個爬出來,也沒辦法說是好是壞。好像也很難說:「你進步了」或是「你成功了」。在「爬出來」之後,我不知道該用什麼眼光去看「陷進去」,看得太深會懷疑自己矯情,看得太淺又會思考:我當初真的有覺得「痛苦」嗎?我想看得剛剛好。但有一項事情可以確認:我不喜歡難過。所以我「努力」的逃避難過,就變成現在這樣,有點好逸惡勞、懶散的樣子。
在我「陷進去」的日子裡,所聽到的只有自己的聲音。不對,應該是說,因為外面的聲音太多了,而我著急地將每一筆資料輸入,終究超載,負荷不了,系統癱瘓,然後我就只聽到自己的聲音。接著,慢慢地有一些我覺得信賴的聲音進來,像是L的那封信:「你是個很難被討厭的人」,像是被朋友約去吃東西,像是教會的講道,這些東西慢慢進來,然後系統又開始運作。
我一開始說:「讓他一起度過」,其實不是,應該是「讓我們一起度過」,一起長成不同又相同的樣子。
書中講到羈絆。媽媽常提起的兩件事:「你要受洗沒有跟我說」、「你要去交換也沒有跟我說」,其實我都有說,只是是夠確定自己的心意後,才跟她說,我知道這已經沒有「討論」,純粹是「告知」。還有些事情我連告知都不會,像是我一個人去越南,不敢讓媽媽知道,甚至欺騙,說我在台北,留下了高中室友的聯絡方式給她,然後跟室友約定好保密。
她擔心我每個決定,而我怕她擔心,這是羈絆。書中,滌不喜歡羈絆。
我以前也沒有想過,我會越來越喜歡回家,雖然說現實因素占很大要素:家裡的床好大、媽媽煮的飯好好吃、家後頭就有山可以親近、家裡還有狗狗,台北沒有這些,台北生活要錢,我沒有錢,也不會賺;東勢生活也要錢,但我其實也不知道東勢生活要花多少錢,這裡的生活都是媽媽一手打理的。回家是因為,那些巨大的事情,我不知道怎麼處理,也失去了興趣。
我晚上躺在椅子上跟媽說,如果我以後都住在家裡,幫你打掃家裡,吃你煮的飯,這樣可以嗎?我現在還是覺得,這句話好不負責任、好懶散喔,這樣躺著,像個廢物一樣伸手牌。媽知道我在開玩笑,她說不可能,妳去補習,妳有讀大學。她說妳很懶,最適合去考試,考公務員。
我記得她說了一句:妳不適合跟人。
什麼工作不用「跟人」?公務員身邊都是人啊。但她說我不適合跟人,她知道我不適合、我不喜歡太複雜的事情。她知道。
然後吃飯時不知為什麼談起,媽媽懷我的時候仍在工作,是在麵店幫人家洗大腸,站著洗兩個小時400塊,姐姐說:「這麼少!」我說:「很多!這樣時薪200塊耶,現在都沒這麼多。」媽媽說洗大腸時姐姐在旁邊玩,我說:「玩什麼?」姊姊說:「就像土豆(我大姊的兒子)那樣玩馬路的石頭吧,我還會去旁邊一棟房子裡玩。」然後隔天,媽媽就生我了。我突然想起幾天前看到臉書上朋友分享,懷孕需要適當運動,駁斥一些懷孕不用動、不能工作的論點。
這是題外話,你知道你是怎麼出生的嗎?剛好碰上母親節,或許你也可以問問你母親、父親,或是見過你來到世上的那個人。
回到信的一開頭,我講到最近在讀的書、與L的對話、過去的封閉經驗、羈絆、媽媽,最近我們好常談起這些事情。可能是要畢業了,有一些徬徨,照理說我是熟稔這種情緒的,但是這次不一樣,不只心理狀態,還綜合了整個大環境,我試著理出一些頭緒。
你不覺得好奇怪嗎?什麼叫做「出社會」?我們不是早就在社會裏頭了嗎?甚至有人就說學校是個小型社會。而且不應該是「入社會」嗎?如果是出社會,代表要從出社會出去,那從社會出去,會是哪裡呀?
我講這些時,都覺得自己像個小孩子一樣,有點羞恥,但又覺得能讓你知道我是這樣一個人,真好。
愛你的OO
母親節快樂
    avatar-img
    13會員
    29內容數
    我想像你那裡很安靜, 我戴著耳機, 不算耽溺地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陳思頻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那晚失眠一直滑著手機,發瘋似的,滑著IG和FB,像要找些什麼填補自己,卻只是在人群間奔波,擁擠卻沒有半個熟識的面孔。同樣的訊息來回上下看了好幾遍,卻無意要投入太多的心力去關心一個人或一件事情。我放下手機闔上眼,不一會兒又再度拿起──不明所以。C說是癮。
    好像全身的感官打開,恨不得感受到所有的溫度、濕度、聲音、味道、畫面,汽機車的震動、另一條巷子的開門聲、空中飄散的塵埃、樹葉沙沙沙的光影和聲音。牠的鼻子扭啊扭,站久了便坐著,
    我一直忘記,我試圖要自己記起來,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情,我不太確定我本來有沒有要,現在我真的不確定了,就是我本來想要的是什麼? 我告訴自己要給你寫信,不要與你失聯。我在想些什麼?想著你會不會把信朗讀在眾人面前,還是在內室裡、燭光前,安靜閱讀。
    在我看來監獄就是兩種:一種是對他人他物做出傷害後,社會監禁你的身體做為處罰;而另一種是你自己隔絕了世界,甚至隔絕了自己,在那個精神的銅牆鐵壁裡,只有幾種東西在牆面間來回反彈著,像是內疚、自責、羞恥、無助,除非有外力介入,他們將遵循著相同的軌跡移動著,不會停止。
    那晚失眠一直滑著手機,發瘋似的,滑著IG和FB,像要找些什麼填補自己,卻只是在人群間奔波,擁擠卻沒有半個熟識的面孔。同樣的訊息來回上下看了好幾遍,卻無意要投入太多的心力去關心一個人或一件事情。我放下手機闔上眼,不一會兒又再度拿起──不明所以。C說是癮。
    好像全身的感官打開,恨不得感受到所有的溫度、濕度、聲音、味道、畫面,汽機車的震動、另一條巷子的開門聲、空中飄散的塵埃、樹葉沙沙沙的光影和聲音。牠的鼻子扭啊扭,站久了便坐著,
    我一直忘記,我試圖要自己記起來,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情,我不太確定我本來有沒有要,現在我真的不確定了,就是我本來想要的是什麼? 我告訴自己要給你寫信,不要與你失聯。我在想些什麼?想著你會不會把信朗讀在眾人面前,還是在內室裡、燭光前,安靜閱讀。
    在我看來監獄就是兩種:一種是對他人他物做出傷害後,社會監禁你的身體做為處罰;而另一種是你自己隔絕了世界,甚至隔絕了自己,在那個精神的銅牆鐵壁裡,只有幾種東西在牆面間來回反彈著,像是內疚、自責、羞恥、無助,除非有外力介入,他們將遵循著相同的軌跡移動著,不會停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Pooh分享了她最近閱讀的書籍《對自己也當個好人》。這本書以輕鬆的語調探討了孤獨、自我接納和追求真實自我的重要性。作者通過自身經歷,分析了與他人分享脆弱的感受,並強調在生活的每個階段都應學會接受失敗和孤獨,進而成長。Pooh的感想也鼓勵讀者勇敢嘗試新事物,讓人生更加充實。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一個人生活哲學的文章,描述作者從小到大在家庭、宗教和社會中的感悟和轉變,表達了對於自在和獨立的追求。作者分享了從學校霸凌到軍中壓迫的經歷,以及對於人性看法的轉變,最後表達了在自在中找到的美好和意義。文章富有個人情感和思索,適合愛好心靈成長和獨立思考的讀者閱讀。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送給我自己和其他邊緣人的,先抱歉內容有些雜亂。 我沒有要把這文章寫得完美,今次我只想寫下我的心情。 再見了,我的孤獨青春期。
    Thumbnail
    這本書是第20屆台北文學獎作品。 就閱讀經驗而言,是一本不容易讀的書,但卻是有用的書。 不是文本不精彩,不是文字艱澀難懂,而是這本書深度挖掘家人與自我幽微內在,一段家人間關係疏離,試著改變的歷程。讀者需要適時咀嚼與消化,關於家人相處這門功課。 「滌」是作者的親弟弟,一個大學畢業後失業在
    Thumbnail
    『我們害怕面對未來,也害怕面對自己』 這是一部以愛情和友誼為主題的小說,探討家庭背景、社會價值觀對年輕人的影響以及心理反應。男女主角的複雜情感糾葛讓人思索何謂正常,以及對自我展現和被愛的恐懼。此外,書中的對話反映了父權主義對男性和女性的影響,以及探討個人自我認同感、歸屬感和社交接納的問題。
    Thumbnail
    《女孩別再道歉了》這本書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建國皇帝寫的歷史書。很多吹捧自己有多棒、妳應該要怎麼樣做,很諷刺,她主軸是希望女孩不要被世俗眼光枷鎖,但她從書名就先排它,把女生獨立出來了。我一直認為真正的公平應該是不分男女,女孩有焦慮,憑什麼男孩不會有?!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通過離婚、有小孩和母親同住的生活經歷,開始尋找真正的自己。作者自省過去的選擇,並且決定要過一種不被社會期待的生活。這是一個關於自我覺醒和成長的故事。
    當家人出現問題,該回家還是得回家。 我不太在乎 別人怎麼看我,但能做要做會做的我都希望自己能做。 人是很奇怪的動物,總是以自我為中心, 有些人會情緒勒索,道德綁架,但什麼是真什麼是假,只能自己回答。 有些人窮其一生,努力追求自己過的好, 但終不能如願, 有些人一生從不需追求什麼,可是卻一
    Thumbnail
    這本書記錄了作者廖瞇與弟弟滌的對話過程,以及如何通過對話再次與父親和母親對話,同時也是對自己的深入挖掘。通過書寫,作者細膩處理了家人之間最難以解開的謎題,並療癒自己與家人的心靈困境。這是一部近身拍攝的紙上紀錄片,讀者將在堆疊細碎的家庭日常裡,見證他人的家庭現實,並與之產生共鳴。
    Thumbnail
    「滌」是作者的弟弟,三十多歲了仍是繭居族,每天待在家裡玩股票,賠錢了就認為媽媽理所當然應該拿錢出來幫他解決問題。滌需要很多氧氣,所以從不關房間門;但又對聲音很敏感,也討厭看到人,所以只要有家人待在客廳或廚房,他就會很煩躁,漸漸家人也不太會待在這些空間了。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Pooh分享了她最近閱讀的書籍《對自己也當個好人》。這本書以輕鬆的語調探討了孤獨、自我接納和追求真實自我的重要性。作者通過自身經歷,分析了與他人分享脆弱的感受,並強調在生活的每個階段都應學會接受失敗和孤獨,進而成長。Pooh的感想也鼓勵讀者勇敢嘗試新事物,讓人生更加充實。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一個人生活哲學的文章,描述作者從小到大在家庭、宗教和社會中的感悟和轉變,表達了對於自在和獨立的追求。作者分享了從學校霸凌到軍中壓迫的經歷,以及對於人性看法的轉變,最後表達了在自在中找到的美好和意義。文章富有個人情感和思索,適合愛好心靈成長和獨立思考的讀者閱讀。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送給我自己和其他邊緣人的,先抱歉內容有些雜亂。 我沒有要把這文章寫得完美,今次我只想寫下我的心情。 再見了,我的孤獨青春期。
    Thumbnail
    這本書是第20屆台北文學獎作品。 就閱讀經驗而言,是一本不容易讀的書,但卻是有用的書。 不是文本不精彩,不是文字艱澀難懂,而是這本書深度挖掘家人與自我幽微內在,一段家人間關係疏離,試著改變的歷程。讀者需要適時咀嚼與消化,關於家人相處這門功課。 「滌」是作者的親弟弟,一個大學畢業後失業在
    Thumbnail
    『我們害怕面對未來,也害怕面對自己』 這是一部以愛情和友誼為主題的小說,探討家庭背景、社會價值觀對年輕人的影響以及心理反應。男女主角的複雜情感糾葛讓人思索何謂正常,以及對自我展現和被愛的恐懼。此外,書中的對話反映了父權主義對男性和女性的影響,以及探討個人自我認同感、歸屬感和社交接納的問題。
    Thumbnail
    《女孩別再道歉了》這本書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建國皇帝寫的歷史書。很多吹捧自己有多棒、妳應該要怎麼樣做,很諷刺,她主軸是希望女孩不要被世俗眼光枷鎖,但她從書名就先排它,把女生獨立出來了。我一直認為真正的公平應該是不分男女,女孩有焦慮,憑什麼男孩不會有?!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通過離婚、有小孩和母親同住的生活經歷,開始尋找真正的自己。作者自省過去的選擇,並且決定要過一種不被社會期待的生活。這是一個關於自我覺醒和成長的故事。
    當家人出現問題,該回家還是得回家。 我不太在乎 別人怎麼看我,但能做要做會做的我都希望自己能做。 人是很奇怪的動物,總是以自我為中心, 有些人會情緒勒索,道德綁架,但什麼是真什麼是假,只能自己回答。 有些人窮其一生,努力追求自己過的好, 但終不能如願, 有些人一生從不需追求什麼,可是卻一
    Thumbnail
    這本書記錄了作者廖瞇與弟弟滌的對話過程,以及如何通過對話再次與父親和母親對話,同時也是對自己的深入挖掘。通過書寫,作者細膩處理了家人之間最難以解開的謎題,並療癒自己與家人的心靈困境。這是一部近身拍攝的紙上紀錄片,讀者將在堆疊細碎的家庭日常裡,見證他人的家庭現實,並與之產生共鳴。
    Thumbnail
    「滌」是作者的弟弟,三十多歲了仍是繭居族,每天待在家裡玩股票,賠錢了就認為媽媽理所當然應該拿錢出來幫他解決問題。滌需要很多氧氣,所以從不關房間門;但又對聲音很敏感,也討厭看到人,所以只要有家人待在客廳或廚房,他就會很煩躁,漸漸家人也不太會待在這些空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