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雜談】說說數位學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數位時代Meet創業小聚2020年8月場-教育x科技x創新

數位時代Meet創業小聚2020年8月場-教育x科技x創新

筆者是第一次報名Meet創業小聚,參加之因即是議題跟教育有關,趁著空檔來了解目前的產業發展,及疫情後數位課程推動的產業變化。

現場分享的創業之星共有5位,另有1場主題分享(由TutorABC 營運長暨數據長沈沛鴻主講),本文將濃縮此次小聚演講內容,與過往學習經驗及產業觀察,提供粗淺的觀點評析,歸納五個重點:

1. 數位學習趨勢10年來變化不大
2. 因材施教的理念藉由科技得到突破
3. COVID-19推升企業的數位學習需求及產業產值
4. 越益重視學生(初中高等教育)的軟實力表現
5. 銷售數位課程應考量人才培育的Map或Portfolio脈絡

以下用PPT彙整本次小聚的簡報內容與重點整理:

洪偉騰-人才邦有限公司(Talent Booster) 創辦人兼執行長

洪偉騰 -人才邦有限公司(Talent Booster) 創辦人兼執行長

洪璿岳-讓狂人飛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執行長

洪璿岳 -讓狂人飛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執行長

何凱成-球學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Founder & CEO

何凱成- 球學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Founder & CEO

林晨楓-Classmade 台灣區負責人

林晨楓- Classmade 台灣區負責人

盧俊諺-米菲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執行長

盧俊諺- 米菲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執行長

沈沛鴻-TutorABC 營運長暨數據長

沈沛鴻-TutorABC 營運長暨數據長

經過本次的活動,筆者自身為整了幾項產業重點:

  1. 數位學習趨勢10年來變化不大
    觀察2020全球人力資本論壇 ~ atd VC Review跟本次活動,數位學習趨勢跟以前讀書時的概念都差不多,如混成學習模式教材設計(介面呈現與內容設計)、線上課程的互動性(教師&學生&教材)、教材的個人化/客製化訴求學習歷程檔案(e-portfolio)等。
  2. 因材施教的理念藉由科技得到突破
    科技的進步,使線上學習、適性化學習(adaptive learning)更容易達成「學習者中心」的理念,包含如頻寬、軟體工具、AI技術等。

    ※ 註1:以前「學習者中心理念與建構理論(constructionism)」有高度連結,但在商業發展當中,很少看到相關內容。猜測可能是建構理論重視學習者建構自我知識的歷程,由於企業/商務人士訓練的效益(成本)與資源投入(時間)考量,故反而較重視「個人化理念(如立即性成果的個人化課程)」。

    ※ 註2:由於重視訓練過程的效率、學習者專注力時間降低等因素,單向性的線上教材(老師對學生)似乎漸漸被市場淘汰,互動性的學習過程/體驗已是普遍皆知的教材設計原則
  3. COVID-19推升企業的數位學習需求及產業產值
    居家辦公、線上視訊會議、線上訓練、數位學習平台等,因突發性的疫情使得需求大增,同時造就數位學習產業產值的提升,包含
    (1) Platform平台:如課程平台(CMS)、學習平台(LMS、LCMS)、eHRD平台等。
    (2) Content教材:客製化教材、線上課程購買、外包課程製作等。
    (3) Consulting Services顧問服務:如數位學習導入、教材設計、平台開發、自製線上課程等。
    (4) Course公開班課程:數位教材設計工具、教材設計原則等。
    (5) Software軟體:如視訊軟體、線上共筆軟體、數位教材製作軟體、影像剪輯軟體。
  4. 越益重視學生(初中高等教育)的軟實力表現
    從美國吹來台灣的STEAM教育理念(Science科學、Technology科技、Engineering工程、Art藝術、Mathematics數學),除了關鍵的專業能力,更重視跨領域、動手做、解決問題的整合性能力。5位講者中有2位特別針對的學生軟實力提升提出服務方案,如從運動中學習團隊合作與領導力、從生活中找到熱情與生涯興趣。

    ※ 註3:來賓給予的回饋中有提到,「軟性技能難以立即地讓學習者(或其他角色)看到成果」,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痛點(待突破門檻),應持續累積標竿案例後才能說服其他消費者。

    ※ 註4:台灣的升學主義仍然濃烈,唯有讀書高的觀念將會阻擋軟實力培養的推動,但這些軟實力卻又是企業徵才的重要指標,中間的GAP除了專業能力的成長以外,如何把軟實力的培養融入硬實力的學習歷程,。

    ※ 註5:由活動的講者資料得知,台灣「學非所用的比例為全世界倒數第一」。
  5. 銷售數位課程應考量人才培育的Map或Portfolio脈絡
    數位課程的銷售模式「並非僅是參考電商模式」,更應思考學習者的個人化學習脈絡(學習歷程、學習架構、學習地圖、技能樹等類似概念),提升課程或教材的獨特性與個人化、品牌的服務競爭力與價值,落實學習者中心理念以外也從中獲得利潤。
  6. 線上學習的成果與遷移行為難以評估
    此問題是老問題了,數位學習的訓練方式經常被拿來與實體的教育訓練做比較,在學習深化的部分若僅是使用考試問卷形式,也難以證明未來遷移行為的產生。
    許多新創團隊的出發理念很好,思考如履歷撰寫GAP做為市場的利基點(求職者痛點),但如何進行學習後成果評估則難以落實,因為求才或求職的過程具備人的變數,如履歷的撰寫標準如何定義(因人而異)、履歷寫得好並非等同合適人才、企業真能透過好的履歷找到人才?求職者能透過履歷評價服務找到工作?等皆是待突破的重點。此外,AI機器學習中標竿履歷的模組建立,此資料難以取得,除非與求職平台合作否則難以完成。

數位學習因著COVID-19推升成企業訓練的剛需,需求增加市場成長,筆者當然樂見其成,但也對因著疫情而急就章推出的數位課程感到隱憂,深怕學習者對參差不齊的數位課程有所成見,未來要扭轉其感受及觀念就會更加困難

最後,附上數位時代團隊彙整的精華內容
[創業小聚 No. 116] 個性化教育如何落實?TutorABC 營運長:Data、Network、AI 缺一不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虛虛的沙龍
1會員
17內容數
到處說說天南西北
虛虛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9/24
《毀滅前的香格里拉》試讀本總共95頁、電子試讀約是63頁的內容。「弄不清發生了什麼事,我與書中角色同時飛了出去!」這是看完試讀本後的無奈想法,有股聽完一半卻沒聽到下文的感受。
Thumbnail
2023/09/24
《毀滅前的香格里拉》試讀本總共95頁、電子試讀約是63頁的內容。「弄不清發生了什麼事,我與書中角色同時飛了出去!」這是看完試讀本後的無奈想法,有股聽完一半卻沒聽到下文的感受。
Thumbnail
2022/04/27
「可惡啊!竟然斷在這裡(哭)。」如果您是跟我一樣是看了96頁試讀本的讀者,希望這樣的評語可以讓您寬心一點,因為您並不孤單。 難以體會的讀者,您可以想像嘴中含著糖果,才剛融化了平淡糖衣,正閉上眼品嘗多重滋味的內餡時,突然被人挖出來,大概就是這種感覺。
Thumbnail
2022/04/27
「可惡啊!竟然斷在這裡(哭)。」如果您是跟我一樣是看了96頁試讀本的讀者,希望這樣的評語可以讓您寬心一點,因為您並不孤單。 難以體會的讀者,您可以想像嘴中含著糖果,才剛融化了平淡糖衣,正閉上眼品嘗多重滋味的內餡時,突然被人挖出來,大概就是這種感覺。
Thumbnail
2022/03/20
薰風吹拂,灌進窗櫺撞的風鈴乍響 放在桌上的書頁被風一吹,翻了好幾圈 金秀哥插上書籤,調整了下電風扇的風向 『啊~好熱啊~~~~』金秀哥對著風口喊了出來
2022/03/20
薰風吹拂,灌進窗櫺撞的風鈴乍響 放在桌上的書頁被風一吹,翻了好幾圈 金秀哥插上書籤,調整了下電風扇的風向 『啊~好熱啊~~~~』金秀哥對著風口喊了出來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突如其來的本土新冠疫情讓台灣的線上教育產業得到猛爆性的進展,無論是各級學校或是民間機構,都開始投入大量的資源在線上教育的研究上。 關於台灣線上教育的演變,與未來會走向何處,我做了一個簡單的分析。
Thumbnail
突如其來的本土新冠疫情讓台灣的線上教育產業得到猛爆性的進展,無論是各級學校或是民間機構,都開始投入大量的資源在線上教育的研究上。 關於台灣線上教育的演變,與未來會走向何處,我做了一個簡單的分析。
Thumbnail
《成人線上教育產業是蓬勃發展還是曇花一現》 筆者:中華品牌再造協會理事長 王福闓 很多人認為,因為疫情的關係,台灣的 #線上教育產業,會有一片蓬勃發展、野蠻生長的好機會,尤其是因為許多過去的工作,在疫情影響下必須轉型甚至改頭換面,也讓更多從還在學校的學生到中年轉職,甚至是退休後的銀髮回流職場,都對
Thumbnail
《成人線上教育產業是蓬勃發展還是曇花一現》 筆者:中華品牌再造協會理事長 王福闓 很多人認為,因為疫情的關係,台灣的 #線上教育產業,會有一片蓬勃發展、野蠻生長的好機會,尤其是因為許多過去的工作,在疫情影響下必須轉型甚至改頭換面,也讓更多從還在學校的學生到中年轉職,甚至是退休後的銀髮回流職場,都對
Thumbnail
《維斯塔繭居日記》:線上教育 2021年6月25日 根據國外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預計到2025年時,全球線上教育市場將達到3500億美元的規模。 原本就方興未艾的線上教育產業,這兩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如今更受到各界的矚目,開始有更多的機構、學校和個人投入相關研究。好比我的一些實體課程,如今也都
Thumbnail
《維斯塔繭居日記》:線上教育 2021年6月25日 根據國外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預計到2025年時,全球線上教育市場將達到3500億美元的規模。 原本就方興未艾的線上教育產業,這兩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如今更受到各界的矚目,開始有更多的機構、學校和個人投入相關研究。好比我的一些實體課程,如今也都
Thumbnail
嗨~封關超過一個月的你,週末過得如何呀?想跟你分享,因為這段WFH的日子。讓我有機會上到一堂超級酷的課程。 「講師的數位轉型特訓班,三週陪你做出線上課程」 老實說,一開始報名前是有些懷疑的,但經過目前兩週的學習,成果,是不證自明的!
Thumbnail
嗨~封關超過一個月的你,週末過得如何呀?想跟你分享,因為這段WFH的日子。讓我有機會上到一堂超級酷的課程。 「講師的數位轉型特訓班,三週陪你做出線上課程」 老實說,一開始報名前是有些懷疑的,但經過目前兩週的學習,成果,是不證自明的!
Thumbnail
未來的音樂教育 最近因應疫情停課,看到了許多關於教學軟體或硬體熱烈的分享和討論! 我也因為這次的機會,而更進一步接觸到這些硬體軟體,但這不代表我認為線上教學應該對設備無限上綱! 我認為教學的本質-也就是老師對於課程的設計與內容,如何轉化“線下”到線上的呈現,才是最重要的! 雖然這樣說,我也認為即便大
Thumbnail
未來的音樂教育 最近因應疫情停課,看到了許多關於教學軟體或硬體熱烈的分享和討論! 我也因為這次的機會,而更進一步接觸到這些硬體軟體,但這不代表我認為線上教學應該對設備無限上綱! 我認為教學的本質-也就是老師對於課程的設計與內容,如何轉化“線下”到線上的呈現,才是最重要的! 雖然這樣說,我也認為即便大
Thumbnail
疫情後才刊出的一篇論文援引了哈佛大學蒐集的數據:改為線上課支後,有81.1% 大學部學生感到自己的精神健康狀態下降;研究因此強調將社會情緒學習相關內容加入線上課程的重要性,但諸多文獻卻顯示,目前多數情緒學習還是發生在實體校園居多,缺乏實驗證明有效的線上版⋯⋯
Thumbnail
疫情後才刊出的一篇論文援引了哈佛大學蒐集的數據:改為線上課支後,有81.1% 大學部學生感到自己的精神健康狀態下降;研究因此強調將社會情緒學習相關內容加入線上課程的重要性,但諸多文獻卻顯示,目前多數情緒學習還是發生在實體校園居多,缺乏實驗證明有效的線上版⋯⋯
Thumbnail
因著COVID-19,數位學習的剛性需求逐漸提升,然而在疫情影響的現在,趨勢與痛點又跟以往有甚麼不同呢? 本文濃縮此次Meet創業小聚演講內容,與過往學習經驗及產業觀察,提出粗淺的觀點評析,歸納五個重點。
Thumbnail
因著COVID-19,數位學習的剛性需求逐漸提升,然而在疫情影響的現在,趨勢與痛點又跟以往有甚麼不同呢? 本文濃縮此次Meet創業小聚演講內容,與過往學習經驗及產業觀察,提出粗淺的觀點評析,歸納五個重點。
Thumbnail
全球肺炎疫情、再加上高速5G網路實現,我們近半年之中經歷了兩種情況:超過12億兒童離開教室、與父母待在家裡,父母也被迫在家辦公,靠高速網路、個人電腦、以及行動設備無線連接。這些改變,對未來的教育方式會有什麼樣的影響?
Thumbnail
全球肺炎疫情、再加上高速5G網路實現,我們近半年之中經歷了兩種情況:超過12億兒童離開教室、與父母待在家裡,父母也被迫在家辦公,靠高速網路、個人電腦、以及行動設備無線連接。這些改變,對未來的教育方式會有什麼樣的影響?
Thumbnail
數位學習對多數人來說意即從「現場教室聽課」變成「隨時隨地看著電腦螢幕聽課」。然而所謂的數位學習不光只有不受時間地點限制之優勢,臺灣大學數位學習中心希望數位學習不只是實體課程的搬運工,更希望能發揮媒體載具的優點,改變學生在教室裡死板的聽課、抄筆記的習慣。
Thumbnail
數位學習對多數人來說意即從「現場教室聽課」變成「隨時隨地看著電腦螢幕聽課」。然而所謂的數位學習不光只有不受時間地點限制之優勢,臺灣大學數位學習中心希望數位學習不只是實體課程的搬運工,更希望能發揮媒體載具的優點,改變學生在教室裡死板的聽課、抄筆記的習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