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學習新常態|成為一個自由的學習者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raw-image



後疫情時代,元宇宙概念,疫情中被推升一把的線下線上虛實整合的混成學習(Blended Learning / Hybrid Learning),而這股趨勢逐漸沛然成形,已經回不去了!


學生/學習者乃至個人該怎麼順應並運用潮流趨勢讓學習持續不斷前進?

個人可用「RAT Framework」來檢視,將網路數位時代的科技運用在學習上:

  • 替代(Replace/Replacement),科技的使用僅只維持目前的學習方式(習慣),對學習活動並無什麼多大的改變,對學習成果也無任何多好的影響。
  • 擴展(Amplify/Amplification),科技的使用逐漸轉變目前的學習方式(習慣),對學習活動具有若干改善的改變,對學習成果也有些許增進的影響。
  • 改造(Transform/Transformation),科技的使用根本轉變目前的學習方式(習慣),對學習活動帶來相當大幅的改變,對學習成果引發非常深遠的影響。


替代策略的助益,在於減少成本、增加效率、跨越時空限制,但僅止於此。

舉實例說明:

  • 使用鍵盤輸入文章替代用手寫作文章。
  • 使用電子書閱讀替代紙本書閱讀。
  • 使用平板電腦替代紙本教科書。
  • 使用電子白板教學替代傳統黑板教學。
  • 使用 Zoom、Google Meet 或 Microsoft Teams 線上教學替代實體教學。

……

擴展策略,運用科技於分享、討論、激盪、回饋、互評、協作、共創等,驅動新型態的學習。

改造策略,運用科技對目前或舊有的學習方式和習慣進行局部修改調整或徹底更新改變,創建新型態的學習。


透過科技融入學習的策略,在學習歷程中從認知、情感到行為,能投注身心能量於學習中。

個人可用「PIC Framework」來檢視,將網路數位時代的科技運用在學習上:

  • 獨學(Passive),科技的使用讓學習只是單方接收一方所提供的內容,被動而有限的參與性,學習者無法有所反饋和貢獻。
  • 互動(Interactive),科技的使用讓學習能夠產生跟內容與人事物互動,積極而具高度參與性,學習者可以有所反饋和貢獻。
  • 共創(Creative),科技的使用讓學習能夠開啟想像力和創造力繼而主動創作,積極而具超高參與性,學習者可以大大反饋和貢獻。


舉實例說明:

獨學狀態的數位學習

  • 閱覽網路文章
  • 聆聽Podcast
  • 觀看教學影片

……

互動狀態的數位學習,比如線上討論、線上模擬、玩學習遊戲等。

共創狀態的數位學習,像是部落格寫作、錄製影片、建置網站等。


這裡需注意的是,無論是獨學、互動,或者是創造狀態的數位學習之間並沒有好壞優劣之分,只是各自在學習歷程中的前後順序不同。比方說,學習任務是錄製影片,事先透過網路搜尋關於影片主題的資訊和知識,閱讀網路上的文章,對影片主題有一定背景瞭解,觀看線上教學影片,自學影片錄製的相關技能,諸如腳本、拍攝、剪輯、字幕等。如果與人共同協作,在錄製影片之前,在線上討論設計製作方向及細節等,獲取共識,訂立目標,安排進程,待做任務,待辦事項……


透過科技融入學習的策略,以能力和素養為核心,對於學習的評量測驗,可分成兩種,一種是一次性的用過即丟,另一種是循環性的回收利用。

舉實例說明:

  • 用過即丟的評量測驗方式,如選擇題、問答題、考試卷等。
  • 回收利用的評量測驗方式,如學生製作教學影片教導同學、學生為自己的家鄉拍攝紀錄片或學生創作藝術來美化社區等。


個人可運用科技跨越時空,延伸時空學習情境場景,探索拓展自己的學習途徑(Learning Path),驅動學習者動能(Learner Agency),翻轉學習,翻轉教學,翻轉教室(Flipped Classroom),翻轉教育,終而學習者自主(Learning Autonomy),成為一個自由的學習者。



對下列主題想關注或感興趣者:

📌英文學習 📌英語學習

📌雙語教育 📌雙語教學

📌多語學習 📌語言學習

請到我的臉書專頁按讚、追蹤、互動:

raw-image

葩莉歐透 多語自學者

┌( ಠ‿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多語自學者
141會員
395內容數
多語自學者的其他內容
2025/03/12
在朝鮮半島的語言生活及發展歷史中,一方面,努力學習及吸收外國語對自己有用的部分;另方面,經常刻意保持朝鮮語的主體性。
Thumbnail
2025/03/12
在朝鮮半島的語言生活及發展歷史中,一方面,努力學習及吸收外國語對自己有用的部分;另方面,經常刻意保持朝鮮語的主體性。
Thumbnail
2025/02/22
我想分享一些自己的觀察及心情感想。不只中華隊崩盤,許多人及外界的心態都崩盤了!所謂的應援加油,不管是領先時,落後時更需要!不是嗎 !?
Thumbnail
2025/02/22
我想分享一些自己的觀察及心情感想。不只中華隊崩盤,許多人及外界的心態都崩盤了!所謂的應援加油,不管是領先時,落後時更需要!不是嗎 !?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突如其來的本土新冠疫情讓台灣的線上教育產業得到猛爆性的進展,無論是各級學校或是民間機構,都開始投入大量的資源在線上教育的研究上。 關於台灣線上教育的演變,與未來會走向何處,我做了一個簡單的分析。
Thumbnail
突如其來的本土新冠疫情讓台灣的線上教育產業得到猛爆性的進展,無論是各級學校或是民間機構,都開始投入大量的資源在線上教育的研究上。 關於台灣線上教育的演變,與未來會走向何處,我做了一個簡單的分析。
Thumbnail
線上課程與實體有本質上的差異,並不是把「實體課搬到線上」,不同媒材之間需要「轉譯」。我的心得是,目標明確地一次帶走一個觀念,最適合線上課程。
Thumbnail
線上課程與實體有本質上的差異,並不是把「實體課搬到線上」,不同媒材之間需要「轉譯」。我的心得是,目標明確地一次帶走一個觀念,最適合線上課程。
Thumbnail
未來的音樂教育 最近因應疫情停課,看到了許多關於教學軟體或硬體熱烈的分享和討論! 我也因為這次的機會,而更進一步接觸到這些硬體軟體,但這不代表我認為線上教學應該對設備無限上綱! 我認為教學的本質-也就是老師對於課程的設計與內容,如何轉化“線下”到線上的呈現,才是最重要的! 雖然這樣說,我也認為即便大
Thumbnail
未來的音樂教育 最近因應疫情停課,看到了許多關於教學軟體或硬體熱烈的分享和討論! 我也因為這次的機會,而更進一步接觸到這些硬體軟體,但這不代表我認為線上教學應該對設備無限上綱! 我認為教學的本質-也就是老師對於課程的設計與內容,如何轉化“線下”到線上的呈現,才是最重要的! 雖然這樣說,我也認為即便大
Thumbnail
疫情後才刊出的一篇論文援引了哈佛大學蒐集的數據:改為線上課支後,有81.1% 大學部學生感到自己的精神健康狀態下降;研究因此強調將社會情緒學習相關內容加入線上課程的重要性,但諸多文獻卻顯示,目前多數情緒學習還是發生在實體校園居多,缺乏實驗證明有效的線上版⋯⋯
Thumbnail
疫情後才刊出的一篇論文援引了哈佛大學蒐集的數據:改為線上課支後,有81.1% 大學部學生感到自己的精神健康狀態下降;研究因此強調將社會情緒學習相關內容加入線上課程的重要性,但諸多文獻卻顯示,目前多數情緒學習還是發生在實體校園居多,缺乏實驗證明有效的線上版⋯⋯
Thumbnail
因著COVID-19,數位學習的剛性需求逐漸提升,然而在疫情影響的現在,趨勢與痛點又跟以往有甚麼不同呢? 本文濃縮此次Meet創業小聚演講內容,與過往學習經驗及產業觀察,提出粗淺的觀點評析,歸納五個重點。
Thumbnail
因著COVID-19,數位學習的剛性需求逐漸提升,然而在疫情影響的現在,趨勢與痛點又跟以往有甚麼不同呢? 本文濃縮此次Meet創業小聚演講內容,與過往學習經驗及產業觀察,提出粗淺的觀點評析,歸納五個重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