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做吃的,那個店沒有網路po文,推薦的...,有的還有網紅(美食yotuber)影片介紹,從台灣米比登餐廳到巷弄擺攤小吃能上電視的美食行腳節目的也愈來愈多,但種種來自傳媒的資訊,踩雷的機率應該有9成,容我毫不客氣地這麼說。
成為一個美食記者或網紅還是需要敏銳的舌尖、味蕾及說實話的良心。
本文點名壹電視年代「星奇網食」純粹只是轉台時意外看到的節目,先不論一男一女一如時下故作網路年輕感的隨意,還得一搭一唱刻意說點廢梗對白的主持介紹風格,其中一集拍攝了位於基隆八斗子一家「玥成上海鮮湯包」的店,親身驅車品嚐後,應該是盡情享受假日晚餐的情境卻演變成被無誠店家擺道的傻子晚餐,在虛名外在包裝下賣著從食材工廠進的半成品湯包加上猶如八方雲集鍋貼品質的餐食。踩雷已是習以為常的網路時代,大可自嘲不過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捱吃一頓悶虧,但吃進肚的東西還是讓我感到耿耿於懷的憤怒,回想「星奇網食」節目中主持人用盡各種形容稱讚蟹黃湯包如何如何....,若批評是違心之論,或許是我個人主觀,若言重抨擊,主持人絲毫不懂品嚐,一昧的作假表演,是我毒舌了些,不知是傳播媒體的無知還是觀眾的無奈,一位日本侍酒師田崎,他曾特地寫了一本書來批評這種美食形容詞貧乏且充滿謬誤的現象,「入口即化」、「Q彈爽口」、「肉汁飽滿」這些形容詞有多麼老掉牙,他抨擊這些形容詞乍看在形容美味、實際上都沒有在形容「味道」的問題。除了認同如他文章說的,還提出擔任介紹美食的節目主持包括記者,是否要有些素養,訓練,專業呢?
節目中主持人「滿鮮甜、肉大塊扎實,一湯匙的肉汁太棒了,選肉,調味比例...,真的很厲害....」等等平乏用語,我的評語卻是:「蟹黃湯包無蟹黃味,湯汁一般因為湯匙很小,不如攝影機拍出的樣貌,內餡並沒有上好豬肉的肉甜味,面皮是機器桿的與市面到處販售的路邊攤販無太大差異,若不沾著薑醋同食,完全無味,要價150元,性價很低。」與旁白形容的唇齒留香、回味再三是天差地遠,恰恰相反,吃完覺得被詐騙,掰掰不再光顧。
急著買單快步離開這”無誠“店家,八斗子漁港的夜色依然美麗醉人,街燈漁火反射在海面,波光粼粼,想要遇到令人驚艷轉角美食本就不易,轉頭忘卻乏味的小籠包和機器面皮鍋貼倒是簡單多,一股腦地將受騙上當的委屈拋給港邊夜色,上車歸途心情歸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