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年長者的顫抖症:是原發性顫抖還是帕金森氏症引起的顫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不要因為抖動,就以為是帕金森氏症而感到害怕;但也不要因為不是帕金森氏症,而輕忽了抖動

顫抖是帕金森氏症的特徵性症狀之一,但它也是原發性顫抖的特徵,後者是一種神經性疾病,會產生不自主和有規律的晃動。原發性顫抖的普遍性大約是帕金森氏症的八倍,看似一樣的抖動,但兩種病症之間還是有一些症狀上的差異。

顫抖發生時的差異

在帕金森氏症中,顫抖多發生於靜止時,也就是身體沒使用的部位,可稱為“靜息顫抖”,所以年長者若發生靜止時不自主的抖動,幾乎可推定為帕金森氏症。而在原發性顫抖中,顫抖主要發生在動作或運動過程中,例如:書寫、進食,或是將物品舉起,像舉杯,保持固定姿勢時。

顫抖頻率和幅度的差異

原發性顫抖中出現的顫抖通常具有較高的頻率(一分鐘內抖動的次數較多),儘管該頻率會隨著時間而降低;在帕金森氏症中,顫抖的頻率較慢。顫抖的幅度大小或強度也有所不同:在帕金森氏症中,顫抖的幅度較大;而在原發性顫抖中,顫抖的幅度則不一定,可能一整天都有不同的變化,範圍從非常低到很大。

家族史的差異

在帕金森氏症病例中,很少有家族病史(估計佔病例的10-20%),但在原發性顫抖中,超過50%的病例中有家族顫抖史。

身體兩側的差異

帕金森氏症的顫抖通常始於身體的一側,並可能隨著疾病的進展在另一側發展。在原發性顫抖中,顫抖通常從症狀一開始就出現在左右兩側。

改善顫抖的差異

患有顫抖的帕金森氏症患者,在接受左旋多巴療法治療後,症狀會有所改善。而患有原發性顫抖的人可能會因使用primidone和Propranolol都具有不錯的藥物反應;原發性顫抖症的抖動可以被酒精暫時性的壓制,但隨著時間越久,所需要的酒精劑量會越來越高,到最後則沒有壓制的效果。同樣,飲酒可以改善原發性顫抖症引起的顫抖,而飲酒對帕金森氏症引起的顫抖沒有影響。

身體各個部位受到影響的差異

在帕金森氏症患者中,手比腿更容易出現顫抖的情況,但是聲音和頭部幾乎不會有任何顫抖的情形。而在原發性顫抖中,手也受到主要影響,但頭部和聲音也會出現顫抖的情形。

其他症狀的差異

在原發性顫抖中,顫抖是主要症狀。在帕金森氏症中,有四個主要症狀,包括顫抖、僵硬、運動遲緩(運動緩慢)和平衡問題。

發生時間的差異

帕金森氏症通常在60歲以上的年長者中被診斷出,只有大約5-10%的帕金森氏症患者確診年齡小於50歲。原發性顫抖最常發生在中年,但它可以在任何年齡發生,甚至會出現在童年。

筆跡差異

raw-image

帕金森氏症的症狀之一是透過顯微照相而發現狹窄或逐漸變小的筆跡。在原發性顫抖中,一個人的筆跡通常有很大的抖動。

評估與診斷

大部分的原發性顫抖不會危及生命,但有可能會隨著年歲漸長,原發性顫抖症的顫抖會變得日益嚴重,若是其顫抖已造成生活機能的障礙時,對於藥物反應差的病人,可考慮手術的方式治療。 原發性顫抖和帕金森氏症都是身體上的運動障礙,它們兩者的症狀有許多類似的地方,有時可能會被誤認。但是,這兩種病症之間還是存在許多差異,正確的早期診斷,對於獲得正確的治療和支持顯得格外重要。

更多內容在:https://taiwancrc.wordpress.com/ 癌症病理研究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抗癌志工的沙龍
6會員
9內容數
抗癌志工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6/03
倘若你或身邊的人正面臨COVID-19採檢陽性、臨居家隔離的狀態,但呼吸明顯感到吃力、走幾步就會喘、吸氣時出現肋骨下緣凹陷,這些很可能是血氧不足的徵兆,那這篇文章或許能提供你些許幫助。 這篇文章是針對正在等待醫療救治、無法及時獲得資源的患者所撰寫,如何利用家中隨手可得的物品,快速做出一台正壓呼吸器,
Thumbnail
2021/06/03
倘若你或身邊的人正面臨COVID-19採檢陽性、臨居家隔離的狀態,但呼吸明顯感到吃力、走幾步就會喘、吸氣時出現肋骨下緣凹陷,這些很可能是血氧不足的徵兆,那這篇文章或許能提供你些許幫助。 這篇文章是針對正在等待醫療救治、無法及時獲得資源的患者所撰寫,如何利用家中隨手可得的物品,快速做出一台正壓呼吸器,
Thumbnail
2021/05/19
當疾病流行時,傳播在許多不同的國家或洲際,影響了一大批人的生活。當您想到大流行病時,可能會想到COVID-19。 但是,除了COVID-19大流行之外,人類這個世紀還經歷了另一場大流行:2009年H1N1流感大流行。 您可能很好奇這兩種大流行病如何相互比較。繼續閱讀,我們將在下面分解它們的異同。 快
Thumbnail
2021/05/19
當疾病流行時,傳播在許多不同的國家或洲際,影響了一大批人的生活。當您想到大流行病時,可能會想到COVID-19。 但是,除了COVID-19大流行之外,人類這個世紀還經歷了另一場大流行:2009年H1N1流感大流行。 您可能很好奇這兩種大流行病如何相互比較。繼續閱讀,我們將在下面分解它們的異同。 快
Thumbnail
2021/01/13
最近,應該有很多人都被這則新聞吸引: 『英國一名61歲感染淋巴癌與換腎失敗的男子,又染上新冠肺炎,離奇的是,在新冠肺炎痊癒後,主治醫師為他進行腫瘤檢測,赫然發現淋巴癌幾乎消失殆盡。目前醫界認為,可能是新冠病毒觸動男子體內的抗腫瘤免疫系統,不過詳細原因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這起因為罹患新冠肺炎,意外使得
Thumbnail
2021/01/13
最近,應該有很多人都被這則新聞吸引: 『英國一名61歲感染淋巴癌與換腎失敗的男子,又染上新冠肺炎,離奇的是,在新冠肺炎痊癒後,主治醫師為他進行腫瘤檢測,赫然發現淋巴癌幾乎消失殆盡。目前醫界認為,可能是新冠病毒觸動男子體內的抗腫瘤免疫系統,不過詳細原因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這起因為罹患新冠肺炎,意外使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世界帕金森病日】 今天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World Parkinson's Disease Day)。 帕金森病是常見的神經功能障礙疾病,其症狀為靜止時手、頭或嘴不自主地震顫,肌肉僵直、運動緩慢以及姿勢平衡障礙等,導致生活不能自理。
Thumbnail
【世界帕金森病日】 今天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World Parkinson's Disease Day)。 帕金森病是常見的神經功能障礙疾病,其症狀為靜止時手、頭或嘴不自主地震顫,肌肉僵直、運動緩慢以及姿勢平衡障礙等,導致生活不能自理。
Thumbnail
目前帕金森氏症診斷確認流程是經由醫生記錄病史並進行神經學檢查,同時服用帕金森氏症藥物後,症狀有所改善,才可正式診斷為罹患帕金森氏症。 也因為在症狀開始後通常需多年進行診斷,極易造成患者與家屬等待時的心理負擔,甚至有可能錯過黃金治療時期,因此早期發現與治療是非常重要的。為此,全世界的研究人員無不致力正
Thumbnail
目前帕金森氏症診斷確認流程是經由醫生記錄病史並進行神經學檢查,同時服用帕金森氏症藥物後,症狀有所改善,才可正式診斷為罹患帕金森氏症。 也因為在症狀開始後通常需多年進行診斷,極易造成患者與家屬等待時的心理負擔,甚至有可能錯過黃金治療時期,因此早期發現與治療是非常重要的。為此,全世界的研究人員無不致力正
Thumbnail
「可能睡一覺醒來,就突然變得視力模糊、肢體無力、手腳發麻,讓人沒辦法正常上班、上課,生活大受影響。你可以想像,多發性硬化症會對患者造成多麼大的心理壓力!」張國軒醫師指出,「幸好現在已有多種藥物可以使用,能夠減少復發的機會,將病情控制得很穩定。只要和醫師好好配合,便能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
Thumbnail
「可能睡一覺醒來,就突然變得視力模糊、肢體無力、手腳發麻,讓人沒辦法正常上班、上課,生活大受影響。你可以想像,多發性硬化症會對患者造成多麼大的心理壓力!」張國軒醫師指出,「幸好現在已有多種藥物可以使用,能夠減少復發的機會,將病情控制得很穩定。只要和醫師好好配合,便能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
Thumbnail
小腦病變懶人包 #常常不平衡跌倒? #拿東西手常常會抖? #常常暈眩? 一起來認識 #小腦病變 吧 發生原因 發育性:基因與環境造成 遺傳性 腦中風 創傷性腦傷(頭部外傷) 酒精中毒 常見症狀 動作協調異常 拿物品時手會震顫 平衡能力異常 暈眩 物理治療 運動治療:姿勢、動作、協調及平衡訓練 -
Thumbnail
小腦病變懶人包 #常常不平衡跌倒? #拿東西手常常會抖? #常常暈眩? 一起來認識 #小腦病變 吧 發生原因 發育性:基因與環境造成 遺傳性 腦中風 創傷性腦傷(頭部外傷) 酒精中毒 常見症狀 動作協調異常 拿物品時手會震顫 平衡能力異常 暈眩 物理治療 運動治療:姿勢、動作、協調及平衡訓練 -
Thumbnail
失智症懶人包 介紹 腦部退化性疾病 阿茲海默症屬失智症之一 WHO統計,全球平均每3秒就增加一位失智症患者 失智症與老化差異 失智症患者:說過的話、做過的事完全忘記 正常老化:說過的話、做過的事事後可能回想起來 好發族群及危險因子 家族遺傳 大於65歲,女性>男性 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膽固醇)
Thumbnail
失智症懶人包 介紹 腦部退化性疾病 阿茲海默症屬失智症之一 WHO統計,全球平均每3秒就增加一位失智症患者 失智症與老化差異 失智症患者:說過的話、做過的事完全忘記 正常老化:說過的話、做過的事事後可能回想起來 好發族群及危險因子 家族遺傳 大於65歲,女性>男性 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膽固醇)
Thumbnail
腦性麻痺懶人包 定義 動作與姿勢發展障礙,導致活動受限 腦部受到損傷 常見症狀 家長發現小孩不會坐、不會爬 可能伴隨認知、溝通、癲癇等問題 好發族群 男性大於女性 發生原因 先天性:未知、早產、出生時缺氧等 腦炎、溺水、頭部外傷 分類 徐動型:動作扭曲、不協調 協調部不良型:走路左右搖晃、步伐寬
Thumbnail
腦性麻痺懶人包 定義 動作與姿勢發展障礙,導致活動受限 腦部受到損傷 常見症狀 家長發現小孩不會坐、不會爬 可能伴隨認知、溝通、癲癇等問題 好發族群 男性大於女性 發生原因 先天性:未知、早產、出生時缺氧等 腦炎、溺水、頭部外傷 分類 徐動型:動作扭曲、不協調 協調部不良型:走路左右搖晃、步伐寬
Thumbnail
帕金森氏症懶人包 簡介: 一種腦部退化疾病 基底核黑質細胞退化造成多巴胺分泌減少影響運動功能 好發族群: 好發年齡為50-60 歲 男性多於女性 常見症狀: 身體僵硬、駝背 動作功能障礙、動作遲緩:動作緩慢、小碎步 休息時顫抖(手部顫抖) 容易失去平衡、跌倒 後期失智 治療: 職能治療 藥物治療
Thumbnail
帕金森氏症懶人包 簡介: 一種腦部退化疾病 基底核黑質細胞退化造成多巴胺分泌減少影響運動功能 好發族群: 好發年齡為50-60 歲 男性多於女性 常見症狀: 身體僵硬、駝背 動作功能障礙、動作遲緩:動作緩慢、小碎步 休息時顫抖(手部顫抖) 容易失去平衡、跌倒 後期失智 治療: 職能治療 藥物治療
Thumbnail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懶人包 定義: 患者有過動、不專心及衝動行為,並造成功能下降,且持續半年 盛行率: 臺灣的盛行率約為7.09~12.04% 換言之,一個有30 名學生的班級中,就可能有2~4 位 學童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男性略高於女性 症狀: 過動行為:無法靜下來,跑來跑去 遇到不如意易攻擊別人 -
Thumbnail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懶人包 定義: 患者有過動、不專心及衝動行為,並造成功能下降,且持續半年 盛行率: 臺灣的盛行率約為7.09~12.04% 換言之,一個有30 名學生的班級中,就可能有2~4 位 學童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男性略高於女性 症狀: 過動行為:無法靜下來,跑來跑去 遇到不如意易攻擊別人 -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