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治療】失智症懶人包

更新於 2022/02/28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失智症懶人包
介紹
  • 腦部退化性疾病
  • 阿茲海默症屬失智症之一
  • WHO統計,全球平均每3秒就增加一位失智症患者
失智症與老化差異
  • 失智症患者:說過的話、做過的事完全忘記
  • 正常老化:說過的話、做過的事事後可能回想起來
好發族群及危險因子
  • 家族遺傳
  • 大於65歲,女性>男性
  • 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膽固醇)
  • 抽菸
  • 頭部外傷
  • 肥胖
症狀
  • 記憶能力缺損
  • 語言能力缺損
  • 認知缺損影響生活或職場
  • 個性改變
分期
  • 輕度:日常忘東忘西、忘記日期
  • 中度:生活能力下降、出現激動行為、需他人協助日常
  • 重度:日常生活幾乎完全依賴他人
物理治療
  • 肌力訓練:維持日常生活能力,避免因肌力問題仰賴他人日常活動
  • 平衡訓練:避免跌倒
  • 有氧運動
  • 日常生活功能訓練
建議
  • 若診斷為失智症,應依醫療團隊建議,規律及定期接受治療,避免因跌倒、肌力及體能等的問題,造成快速身體功能退化、仰賴他人
  • 目前已有許多配有相關醫療人員(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等)的團體專門協助失智症患者

我是 謝宜哲物理治療師| 阿哲a物理治療筆記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給我一個❤️,也歡迎追蹤我的ig及FB
https://instagram.com/pt_a_che?utm_medium=copy_link
https://www.facebook.com/PTyiche/
-
本文章不具醫療建議,若有需求建議找專業醫療團
任何問題歡迎詢問
-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腦性麻痺懶人包 定義 動作與姿勢發展障礙,導致活動受限 腦部受到損傷 常見症狀 家長發現小孩不會坐、不會爬 可能伴隨認知、溝通、癲癇等問題 好發族群 男性大於女性 發生原因 先天性:未知、早產、出生時缺氧等 腦炎、溺水、頭部外傷 分類 徐動型:動作扭曲、不協調 協調部不良型:走路左右搖晃、步伐寬
顳顎關節障礙懶人包 定義 顳顎關節:每天最常使用的關節(吃飯、說話) 任何周邊肌肉、韌帶、關節盤問題皆可能造成顳顎關節障礙 好發族群 統計約5~15%人有顳顎關節障礙 女性多於男性 常見症狀 顳顎關節疼痛、有聲音 疼痛延伸至臉、耳朵、肩膀 張口卡住 張口歪斜 頸部肌肉緊繃 發生原因 姿勢不佳 情緒
帕金森氏症懶人包 簡介: 一種腦部退化疾病 基底核黑質細胞退化造成多巴胺分泌減少影響運動功能 好發族群: 好發年齡為50-60 歲 男性多於女性 常見症狀: 身體僵硬、駝背 動作功能障礙、動作遲緩:動作緩慢、小碎步 休息時顫抖(手部顫抖) 容易失去平衡、跌倒 後期失智 治療: 職能治療 藥物治療
症狀與行為: 一般在三歲以前表現出: 社交反應差 語言溝通能力差 興趣狹窄 重複某種行為 其他:動作協調不佳、姿勢控制不佳等 盛行率: 盛行率約2~6.7% 男性為女性4倍 分類: 典型自閉症 非典型自閉症:年齡或症狀不典型 亞斯伯格症:語言、智能正常 治療: 物理及職能治療:動作控制、姿勢控制等
發生原因: 因反覆使用造成拇指周邊肌腱腱鞘發炎 常見症狀: 拇指側的前臂末端及手腕交界疼痛 疼痛延伸向下至拇指及向上至前臂 拇指用力時疼痛 簡單自我測試: 拇指包在拳頭內,手腕小指側偏移產生疼痛 治療: 徒手治療 超音波等儀器治療 副木 必要時使用藥物(類固醇等) 建議: ig: FB: - -
腦中風懶人包 定義: 腦血管破裂或阻塞造造成大腦局部或全部功能失調 神經學症狀超過24小時 流行病學: 2020台灣十大死因第四名 盛行率:約每1000人中有19.3人腦中風 男性約為女性1.25倍 分類: 缺血性中風:因血管阻塞,大腦無法獲得足夠氧氣及養分 危險因子: 年齡上升 症狀: 建議:
腦性麻痺懶人包 定義 動作與姿勢發展障礙,導致活動受限 腦部受到損傷 常見症狀 家長發現小孩不會坐、不會爬 可能伴隨認知、溝通、癲癇等問題 好發族群 男性大於女性 發生原因 先天性:未知、早產、出生時缺氧等 腦炎、溺水、頭部外傷 分類 徐動型:動作扭曲、不協調 協調部不良型:走路左右搖晃、步伐寬
顳顎關節障礙懶人包 定義 顳顎關節:每天最常使用的關節(吃飯、說話) 任何周邊肌肉、韌帶、關節盤問題皆可能造成顳顎關節障礙 好發族群 統計約5~15%人有顳顎關節障礙 女性多於男性 常見症狀 顳顎關節疼痛、有聲音 疼痛延伸至臉、耳朵、肩膀 張口卡住 張口歪斜 頸部肌肉緊繃 發生原因 姿勢不佳 情緒
帕金森氏症懶人包 簡介: 一種腦部退化疾病 基底核黑質細胞退化造成多巴胺分泌減少影響運動功能 好發族群: 好發年齡為50-60 歲 男性多於女性 常見症狀: 身體僵硬、駝背 動作功能障礙、動作遲緩:動作緩慢、小碎步 休息時顫抖(手部顫抖) 容易失去平衡、跌倒 後期失智 治療: 職能治療 藥物治療
症狀與行為: 一般在三歲以前表現出: 社交反應差 語言溝通能力差 興趣狹窄 重複某種行為 其他:動作協調不佳、姿勢控制不佳等 盛行率: 盛行率約2~6.7% 男性為女性4倍 分類: 典型自閉症 非典型自閉症:年齡或症狀不典型 亞斯伯格症:語言、智能正常 治療: 物理及職能治療:動作控制、姿勢控制等
發生原因: 因反覆使用造成拇指周邊肌腱腱鞘發炎 常見症狀: 拇指側的前臂末端及手腕交界疼痛 疼痛延伸向下至拇指及向上至前臂 拇指用力時疼痛 簡單自我測試: 拇指包在拳頭內,手腕小指側偏移產生疼痛 治療: 徒手治療 超音波等儀器治療 副木 必要時使用藥物(類固醇等) 建議: ig: FB: - -
腦中風懶人包 定義: 腦血管破裂或阻塞造造成大腦局部或全部功能失調 神經學症狀超過24小時 流行病學: 2020台灣十大死因第四名 盛行率:約每1000人中有19.3人腦中風 男性約為女性1.25倍 分類: 缺血性中風:因血管阻塞,大腦無法獲得足夠氧氣及養分 危險因子: 年齡上升 症狀: 建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石孟潔醫師提醒,適當的治療可緩解類風濕性關節炎所引起的疼痛和僵硬,並有效避免關節變形。圖/石孟潔醫師提供 記者李婉如/綜合報導 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種慢性自體免疫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統會誤攻擊身體組織,特別是關節滑膜,導致關節發炎、腫脹和疼痛。
Thumbnail
脖子前傾、駝背、長短腳有救嗎?好在意體態怎麼辦?哪些情況需要物理治療?除了受傷後復健、中風的功能重建。還有減輕痠痛或疼痛、預防疾病、提升生活品質,也減少年紀漸長後身體問題重重。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一位長期受僵直性脊椎炎困擾的腰傷人的床墊選擇真實紀錄。這位朋友透過物理治療師的陪同看床墊,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床墊。文章詳細介紹了朋友藉由物理治療師的建議,找到了一張合適的獨立筒床墊,並透過客製化調整,與最終的真實心得分享。
物理治療師的另一項重要幫助是指導,包括教學居家復健動作、改善不良姿勢、解答病患的疑問…等等,有時候,即便無法立即找到病痛成因,物理治療師也能幫助先排除其他無關因素,降低患者不必要的焦慮。
一直以來左頸就容易痠痛,每當症狀發作,習慣貼上貼布了事,今年不知怎地,疼痛部位蔓延至肩胛骨,手部亦開始麻木無力,經過反覆求診、檢查,確認是頸部椎間盤突出致神經受壓迫,醫生與物理治療師叮囑需物理治療,幾個月的時光,身體狀況時好時壞,心情亦跟著起起伏伏,像是一趟旅行充滿不可預期的意外與刺激,興起了用文字
Thumbnail
在執行貼紮之前,要先了解貼布的相關知識。在了解之後能夠更好的應用,不同的拉力會帶來什麼影響,為什麼貼法會區分這麼多。 本篇重點 1.了解貼布與皮膚的作用 2.各種常見的貼法 3.執行貼紮的注意事項 貼布的相關訊息 貼布依照測量的長度剪下後,要貼之前,需要先妥善的分離貼布與襯紙。熟練的執行能夠帶給自己
Thumbnail
肌能系貼布的簡易介紹 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有人嘗試使用貼布來穩定關節,避免二次傷害。而在1970年代,日籍的Kase醫師嘗試使用貼布穩定病人關節,但又不想要因為限制住關節,導致水腫出現。所以Kase醫師研發出具有彈性、黏性、透氣性的貼布,能夠有一定的保護性,但也具有活動度。 在台灣,大多人對於此貼布,
Thumbnail
「你很厲害,北醫的醫師上次也提醒我要吃點牛肉。」「是吧,你的中風不是生活壞習慣造成的,是那顆亂跳的心臟,快來點大魚大肉。」S爺爺就笑了。
Thumbnail
想知道自己的身體是否有不平衡的現象嗎?是否常聽人家說自己有高低肩、骨盆旋轉、走路姿勢怪怪的問題呢? 我們可以透過一個簡單的動作,就能分析全身的關節哪裡出現不平衡!
Thumbnail
你不需要等到有了興趣才去做某件事,因爲其實大部分時候你是沒有選擇的。反而你應該對你所選擇、所做的事情要有好奇心、有野心,渴望做得更好,興趣自然而然就會有了。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石孟潔醫師提醒,適當的治療可緩解類風濕性關節炎所引起的疼痛和僵硬,並有效避免關節變形。圖/石孟潔醫師提供 記者李婉如/綜合報導 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種慢性自體免疫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統會誤攻擊身體組織,特別是關節滑膜,導致關節發炎、腫脹和疼痛。
Thumbnail
脖子前傾、駝背、長短腳有救嗎?好在意體態怎麼辦?哪些情況需要物理治療?除了受傷後復健、中風的功能重建。還有減輕痠痛或疼痛、預防疾病、提升生活品質,也減少年紀漸長後身體問題重重。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一位長期受僵直性脊椎炎困擾的腰傷人的床墊選擇真實紀錄。這位朋友透過物理治療師的陪同看床墊,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床墊。文章詳細介紹了朋友藉由物理治療師的建議,找到了一張合適的獨立筒床墊,並透過客製化調整,與最終的真實心得分享。
物理治療師的另一項重要幫助是指導,包括教學居家復健動作、改善不良姿勢、解答病患的疑問…等等,有時候,即便無法立即找到病痛成因,物理治療師也能幫助先排除其他無關因素,降低患者不必要的焦慮。
一直以來左頸就容易痠痛,每當症狀發作,習慣貼上貼布了事,今年不知怎地,疼痛部位蔓延至肩胛骨,手部亦開始麻木無力,經過反覆求診、檢查,確認是頸部椎間盤突出致神經受壓迫,醫生與物理治療師叮囑需物理治療,幾個月的時光,身體狀況時好時壞,心情亦跟著起起伏伏,像是一趟旅行充滿不可預期的意外與刺激,興起了用文字
Thumbnail
在執行貼紮之前,要先了解貼布的相關知識。在了解之後能夠更好的應用,不同的拉力會帶來什麼影響,為什麼貼法會區分這麼多。 本篇重點 1.了解貼布與皮膚的作用 2.各種常見的貼法 3.執行貼紮的注意事項 貼布的相關訊息 貼布依照測量的長度剪下後,要貼之前,需要先妥善的分離貼布與襯紙。熟練的執行能夠帶給自己
Thumbnail
肌能系貼布的簡易介紹 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有人嘗試使用貼布來穩定關節,避免二次傷害。而在1970年代,日籍的Kase醫師嘗試使用貼布穩定病人關節,但又不想要因為限制住關節,導致水腫出現。所以Kase醫師研發出具有彈性、黏性、透氣性的貼布,能夠有一定的保護性,但也具有活動度。 在台灣,大多人對於此貼布,
Thumbnail
「你很厲害,北醫的醫師上次也提醒我要吃點牛肉。」「是吧,你的中風不是生活壞習慣造成的,是那顆亂跳的心臟,快來點大魚大肉。」S爺爺就笑了。
Thumbnail
想知道自己的身體是否有不平衡的現象嗎?是否常聽人家說自己有高低肩、骨盆旋轉、走路姿勢怪怪的問題呢? 我們可以透過一個簡單的動作,就能分析全身的關節哪裡出現不平衡!
Thumbnail
你不需要等到有了興趣才去做某件事,因爲其實大部分時候你是沒有選擇的。反而你應該對你所選擇、所做的事情要有好奇心、有野心,渴望做得更好,興趣自然而然就會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