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轉型」怎麼都聽不懂?讓我們說得白話一點

「數位轉型」怎麼都聽不懂?讓我們說得白話一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一句話搞懂數位行銷



raw-image

簡單來說,數位轉型是指:利用新科技新技術,改變企業的營運模式,為客戶創造更大的價值,也為公司本身創造更大的收益。 舉個小例子,因為科技及設備進步,拍影片已經不會花費企業太多的資源,若我們利用影片把公司產品特色活潑的表達出來,再運用數據分析把這支影片放在我們目標顧客最容易接觸到的平台上(例如:到底該放FB?還是Youtube更合適),在信息上顧客會感覺更貼近。

而當接觸到此資訊的顧客動了想要買的念頭?從影片如何快速導引他一路到結帳,要快到在這位顧客購買衝動消失之前,就結完帳。

把這些細節一步一步規劃出來,而且完美執行,叫做「數位行銷能力」的提升;而一開始為何要下這個”用影片吸引客戶”的策略呢?是因為我們實體店面賣的商品很棒,希望能夠服務到不住在我們商圈的客戶,這叫做開始嘗試「數位轉型」。

也就是:並非看到別人都拍影片我就拍影片,而是我從商業模式來看,想要提升我的品牌能見度,以前我只是靠店面吸引過路客,現在我想要調整成讓更多客戶顧客看到我,因此我才去思考,該運用什麼新的科技?新的平台?

raw-image

數位轉型的本質

王后老師我本人更喜歡的解釋是:數位轉型的本質,換句話說其實是「因為時代變了,所以我必須用盡一切我可以讓企業提升營業額、降低流程成本的方式去獲利」

所以決定啟動數位轉型後,每一個新的動作,必須使企業清楚的看到目標在眼前發生:流程自動化成本將會下降,嗯很好。在線上有更多曝光,可預期顧客會更了解我們的產品,嗯很好。

當每一個都好,都幫助我們公司這邊多賺一點,那邊多省一點,是不是整體營運會更加健康,可挑戰更高的KPI?

是的,是真的這麼厲害。但是在實行「數位轉型」的過程中的重點與難題通常是:我要做方案A?B?C?,還是D?選定對自身企業適合的方案與工具,才是轉型的重點,也叫做「轉型策略」的選擇。

每個企業想要挑戰更高的營收與獲利,本來就勢必做適當的調整與轉型,以免用刀槍對大砲,被競爭對手迎頭痛擊,有時,最大的敵人往往都是我們自己的固步自封,不是嗎?

【想追蹤寬闊之地企業顧問團/王后老師嗎?】

【關於我/品牌行銷王后Iris Chen】


  • 企業顧問Iris Chen老師,深耕於品牌行銷領域有15年的時間,從行銷最基層做起,一路累積從公關行銷到品牌策略的實戰經驗,亦自行創立包含媒體整合行銷、品牌策略顧問等兩間在台灣深受肯定的公司,服務過包括各產業龍頭品牌--中華電信、中國信託、資生堂、屈臣氏、海昌生技等100多間大小企業客戶。由實務經驗出發而能將品牌概念講解得生動易懂,活潑自然又讓聽眾真正受用的講課風格使她被稱為首屈一指的實戰型顧問講師。



avatar-img
品牌行銷王后Iris的沙龍
15會員
12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在做品牌的過程中,你是否原先滿懷著雄心壯志、想不斷提升品牌的價值,卻被「CP值」三個字澆熄熱情? 告訴你為什麼品牌策略不要侷限在CP值?要怎麼突破CP值的限制?
成功的品牌絕對不是Logo美觀、名稱好聽而已,後端的品牌策略完整了,對消費者而言才是有吸引力的。 前幾篇文章( 推薦閱讀: )提到了品牌建立的要點,如果在品牌發展之初就能完整建構,在向外推廣時,經營績效就能顯現。
「品牌行銷」人人皆知,但做品牌跟做行銷,有何不同?了解品牌和行銷之間的關係,才能避免後續預算的浪費。
在做品牌的過程中,你是否原先滿懷著雄心壯志、想不斷提升品牌的價值,卻被「CP值」三個字澆熄熱情? 告訴你為什麼品牌策略不要侷限在CP值?要怎麼突破CP值的限制?
成功的品牌絕對不是Logo美觀、名稱好聽而已,後端的品牌策略完整了,對消費者而言才是有吸引力的。 前幾篇文章( 推薦閱讀: )提到了品牌建立的要點,如果在品牌發展之初就能完整建構,在向外推廣時,經營績效就能顯現。
「品牌行銷」人人皆知,但做品牌跟做行銷,有何不同?了解品牌和行銷之間的關係,才能避免後續預算的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