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蜉蝣之島》台灣人的近未來動漫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生態浩劫與南島文化,末世預言換人來談
動漫英文名:Mayfly Island
一直以來世界動漫畫作品被簡易分為幾塊,連環動漫畫以日本動畫為主流、英雄動漫則是美國砸錢獨佔鰲頭。中、韓則著墨於手遊動漫畫好生意之流、歐洲法、德等國紀實漫畫與藝術盛行、而東歐如捷克或斯洛伐克則著重於傳統偶動畫發展。在台灣這樣以電子技術和代工為主,科技賺錢文化吃土的小島上,依舊有人願意嘗試去實現個動畫夢。
《蜉蝣之島》漫畫是一個以動畫製作為名的前傳性質的作品,敘述一個後世紀和近未來的半科幻與生態浩劫的故事,漫畫中分為三小段故事,各有連貫,也與未來動畫的本篇有所連結,也是向來以紀實漫畫為主的慢工文化所嘗試的第一部架空作品。
台灣雖然受到各方動漫畫陶冶,但也因此在許多方面要發展ACG這塊很不容易,台灣動漫就如同台灣電影當初的處境,當消費者可以選擇《鬼滅之刃》和《海賊王》,為何要花一樣或更多的錢去看一部不認識的台灣作品。
台灣對於動漫畫的產業鏈沒有像美國或日本一樣完善的機制,從出版社漫畫編輯的培養到企業對投資動畫不如投建案的思維,都可以看出對動漫畫等文化產業的知識不足,無法像中國大撒幣的搞出個產業鏈,台灣ACG產業有著更艱辛的產業大路要走。
面對過往多個失敗案例:如從動畫到宣傳都明顯不足的《重甲機神》、或是由中方投資日本製作台灣漫畫家作品《時間支配者》即便製作精美,卻也難得觀眾好感。
但即便如此仍有如成功案例,例如在外拿下多個獎項以台灣小市民人生故事動畫作品《幸福路上》、以魔幻和詭譎的動畫風格引人入勝的短篇動畫《金魚》、甚至是國內外遊戲圈內實況主一致好評製作《返校》與《還願》的赤燭工作室。這些都表示說台灣作品不是純粹的不行,而是取決於製作人的用心程度和是否有人願意投資這些文化創作者。
漫畫《蜉蝣之島》是一部由同名動畫延伸出來的前傳性質的作品。前身是2017年台灣兩間工作室 Studio REALS與Safe House的動畫師們發起《最後的卡夫特》的台灣動畫電影發想,可惜最後募資失敗無法如期製作。
但是動畫劇本基本上是完成的,在2018年改名為《蜉蝣之島》並釋出將改編成前傳性質的漫畫作品,顯示出這群動漫畫創作者並沒有放棄要把這部他們腦海中所想的屬於台灣的近未來與台灣的科幻故事給大螢幕化的願望。
《蜉蝣之島》整本書是由三篇有連貫性的小故事串聯而成,分別為:〈奶與蜜之地〉、〈等待花開時〉、〈她與島之歌〉三個主角和背景都不大相同,帶領讀者認識這個末世代世界觀了解角色動機和流傳與世界內的「蜉蝣」傳說。
除了全彩繪製以外,選擇留有強烈筆觸的技法和用紙,還有呼應的書新內容和精裝設計讓整本書相當精緻,整體風格頗有《海獸之子》創作者五十嵐大介的風情,但又因參考台灣南島民族的資料和受到國外漫畫風情的影響,而有著獨特的說故事和表現方式。
可以說這本漫畫書是一部相當用心且表達出整個世界觀完整性,更重要的是說明製作組沒有放棄將原作製成動畫的夢想。但在這之中還是有一些不足之處,我想追根究柢是創作團隊最終的目的是在動畫電影,而非經營漫畫創作。
《蜉蝣之島》漫畫前傳在我看起來更像是一個前哨製作精良的宣傳物、或是大喊:「我們還在這裡!我們沒有放棄動畫。」因為存在感而製作出來的漫畫作品。三篇漫畫在普遍看黑白漫畫的台灣有著新鮮感,但卻也難免會被成熟的作品比較。
例如近未來世界觀在歐美與日本都是常用的設定,光是這點《蜉蝣之島》用同樣的設定有些吃虧,雖然故事裡有著南島阿美族風情的設定和傳說故事做為亮點,但是只在最後一篇《她與島之歌》大量展現,在其他篇章中稍顯不足,對於台灣原住民文化沒有研究的人必須還得從對談的文字才得以了解。
前兩章《等待花開時》與《奶與蜜之地》有著比較濃厚的前後呼應,並且帶出第三章故事的蜉蝣島嶼,但就如同這部漫畫當出的定位,它其實比較像是完成設定的補完作品,但在正篇都不明朗下塞給觀眾一個前傳?對於這種手法我有些存疑的。
《蜉蝣之島》作為一個短篇集和動畫前傳是及格甚至精緻的,但你要說它故事或畫風是否吸引人,我認為它無法太過吸引一般喜愛或習慣日系漫畫台灣群眾。
可以說《蜉蝣之島》整本漫畫最大的賣點是它的設定和世界架構在少琢磨科幻的台灣市場是新鮮的,但在人物上的琢磨卻是不足的,賣設定或賣角色,比較能做到商業利益和讓讀者投入感情的通常是後者,這只能看《蜉蝣之島》是否能在本傳刻劃出一個讓人喜愛的角色和冒險故事。
整體而言《蜉蝣之島》是一本披著漫畫外皮的故事設定集。並且有著漂亮的美術與藝術成分加持,但依舊是個台灣老問題,它是本依舊美好但商業性質薄弱的創作產物,這一直以來都是台灣作品最大的問題點。
但如今市場在轉變,對於台灣作品也因為一些成功案例讓投資方注意,《蜉蝣之島》端出名為漫畫實為讓人了解整個故事架構和大背景的前菜,就等是否有人吃了前菜之後會期待主菜是什麼?還是就此對於一道道上菜的順序感到厭煩,就止於此。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88會員
779內容數
設計、文字工作者 待過中國、曾在日本情色產業、韓國遊戲公司、台灣電視台、夜店工作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陸坡 (LUP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海巡尖兵》是2005年所拍攝的30分鐘軍教片。故事以三名海巡兵巡視海岸的狀況展開,在夜裡上兵、一兵與菜鳥兵,彼此之間階級差異在同一個夜裡延伸出一種奇妙的關係,一兵捉弄著剛進門的菜鳥,快退伍的上兵看著懵懂又還帶著學生那股傲氣,還未被融入軍中染缸的新兵,似乎想起了當年自己的影子,還有更多的種種故事。
美國戲劇影集《警探辦案實錄》是一季約八集由真實警方敘述他從警人生中最有印象以及改變他警察生涯的辦事模式的案件,以單元劇和戲劇演出的形式來敘述一個真實經辦的形式案。這之中有殺人案、誘拐綁架、以及兒童性侵等,讓真實的警方描述他們辦案如何尋找證物證人,突然家屬與證人心防,最終將事實還原逮捕犯人歸案。
《消失的情人節》是一部以情人節消失一的那一天發生的事情為主軸有些魔幻的愛情故事。說著一直以來都快別人一拍的郵局櫃台楊曉淇,一覺起來發現她的「一天」消失了,而且消失的那天還是重要的情人節。而慢慢的她越去追查自己消失的那天卻越發現更多奇怪的事情,隨著線索逐步讓她想起了那個男孩的輪廓。
《揭開面紗:好萊塢的跨性別人生》是一部以美國跨性別者談論自己從小時到大,為何渴望成為不同於自己性別的紀錄電影,同時也敘述從過去到現在這好幾十年來美國演藝圈和媒體對於跨性別角色的轉變,還有看待變裝這件事情。這些年來越來越多跨性別者在演藝圈裡有著精采的表現,但那些流言蜚語和不友善還是不斷存於四周。
日本電影《裝幀人生》是以在書籍封面設計約莫30年的知名封面設計師,菊地信義。紀錄片以菊地信義工作的日常為主,以他製作的過程和思索書籍設計的方向等工作紀錄,並且也談論關於開始封面設計的緣由,與周遭工作的夥伴和徒弟對於今後日本書籍的裝幀設計導向有著什麼看法?對於菊地信義每一次的封面對自己有著什麼意義?
《智能社會:進退兩難》是關於網路社群、科技的紀錄片,裡面提到現代這些社群軟體:Google、Facebook、Twitter、Instagram等等,看似單純的交友與影片平台,實際上都是背後龐大的公司數據資料庫的紀錄模擬你的喜好與成長,收集你所有的隱私資料來達到龐大商機,而因為這樣的商業行為已模式,
《海巡尖兵》是2005年所拍攝的30分鐘軍教片。故事以三名海巡兵巡視海岸的狀況展開,在夜裡上兵、一兵與菜鳥兵,彼此之間階級差異在同一個夜裡延伸出一種奇妙的關係,一兵捉弄著剛進門的菜鳥,快退伍的上兵看著懵懂又還帶著學生那股傲氣,還未被融入軍中染缸的新兵,似乎想起了當年自己的影子,還有更多的種種故事。
美國戲劇影集《警探辦案實錄》是一季約八集由真實警方敘述他從警人生中最有印象以及改變他警察生涯的辦事模式的案件,以單元劇和戲劇演出的形式來敘述一個真實經辦的形式案。這之中有殺人案、誘拐綁架、以及兒童性侵等,讓真實的警方描述他們辦案如何尋找證物證人,突然家屬與證人心防,最終將事實還原逮捕犯人歸案。
《消失的情人節》是一部以情人節消失一的那一天發生的事情為主軸有些魔幻的愛情故事。說著一直以來都快別人一拍的郵局櫃台楊曉淇,一覺起來發現她的「一天」消失了,而且消失的那天還是重要的情人節。而慢慢的她越去追查自己消失的那天卻越發現更多奇怪的事情,隨著線索逐步讓她想起了那個男孩的輪廓。
《揭開面紗:好萊塢的跨性別人生》是一部以美國跨性別者談論自己從小時到大,為何渴望成為不同於自己性別的紀錄電影,同時也敘述從過去到現在這好幾十年來美國演藝圈和媒體對於跨性別角色的轉變,還有看待變裝這件事情。這些年來越來越多跨性別者在演藝圈裡有著精采的表現,但那些流言蜚語和不友善還是不斷存於四周。
日本電影《裝幀人生》是以在書籍封面設計約莫30年的知名封面設計師,菊地信義。紀錄片以菊地信義工作的日常為主,以他製作的過程和思索書籍設計的方向等工作紀錄,並且也談論關於開始封面設計的緣由,與周遭工作的夥伴和徒弟對於今後日本書籍的裝幀設計導向有著什麼看法?對於菊地信義每一次的封面對自己有著什麼意義?
《智能社會:進退兩難》是關於網路社群、科技的紀錄片,裡面提到現代這些社群軟體:Google、Facebook、Twitter、Instagram等等,看似單純的交友與影片平台,實際上都是背後龐大的公司數據資料庫的紀錄模擬你的喜好與成長,收集你所有的隱私資料來達到龐大商機,而因為這樣的商業行為已模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一次我們將介紹西元2019年到2024年,這五年期間台灣科幻的發展。我們首先會介紹一些文學作品。其次,我們會談一談電視影集、動畫電影,以及遊戲方面的表現。最後,我們會從文化交流的角度,談一談這幾年影響台灣創作的一些世界各地的科幻概念。
  來自海外的科技在海水款動之下來到孤島,浪捲走沙灘上的微粒,像是為了未來收取訂金。而島嶼的居民彷彿被施以魔法一般,竟無師自通地學會如何操作儀器,隨著藏在裡頭的人形贓物被取出,人類將不復過往的樸實與傳統,相信所有問題的答案都可透過人形怪物獲得解答。   但彼方事物容易造成水土不服,不只是對物品或使
Thumbnail
《多拉A夢》是一部在臺灣非常受歡迎的日本漫畫,帶來了許多童年夢想與勇氣。這部漫畫每一回都會出現各種特別的道具,如時光機、任意門,每次看到小叮噹拿出道具給大雄使用,總是讓人感到羨慕不已。然而,這些道具的使用也給了許多人生活的樂趣與面對現實的勇氣。
Thumbnail
終於有一部描繪臺灣近未來科幻小說!世界末日後,在「祖國」的庇蔭下,五篇在所謂「樂土」,這個彷彿烏托邦世界的故事,這些角色遵循著單一標準,在追求越高「樂值」才越幸福的社會努力往上爬,最後角色線互相交疊揭開了樂土世界的真相。何謂標準規範?何謂自由?時間軸全部串起來後,雞皮疙瘩。
Thumbnail
近年來臺灣動畫產業發展略顯停滯,不過去年推出的《八戒:決戰未來》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故事以西遊記為題材,將背景設定在未來的科技城市,但是故事情感連接仍顯薄弱,劇情和角色發展也有進步的空間。導演表示臺灣動畫產業需不斷探索嘗試,而這次讓觀影者感到新奇。期待未來故事能更加精彩。
Thumbnail
2024第一季的動畫,不過我看的是小說,漫畫則還沒看,所以以下提的以小說為主,但也會提到動畫。 這幾年,轉生異世界的故事已經多到讓人疲乏,其實大家多少也開始對這件事情感到反感了,雖說台面上的作品還是一堆,要等到整個趨勢改變恐怕沒那麼容易,畢竟現在有太多人用套路再寫文章了,至少在日本這種出版環境相對
Thumbnail
來一場春天的小旅行。瞧見台中國漫館九重葛盛放的新聞,那恣意的美麗,肆意綻放的模樣,趁著週末時去朝聖。 2023年4月,文化部選定台中刑務所古蹟活化成國家漫畫館。目前整個園區是試營運階段,可即便是試營運,人潮卻比想像中多出兩倍以上。對於台灣漫畫,實在所知甚少。依稀記得最後幾次追的漫畫是日本「神の雫」
Thumbnail
採集人的野帳是一部台漫,描述了日治時期的植物採集職人在臺灣的故事,霉女因為人物的互動關係進而被吸引進這部漫畫世界。在漫畫中,作者生動地描繪了一些臺北植物園的角落。大家有興趣的話,不妨到臺北植物園實地遊玩,感受時代的風貌與漫畫的場景。
Thumbnail
近年,日、韓漫進入臺灣人生活,細緻畫風與高潮迭起的劇情,圖像敘事不僅成為我們的日常,更帶動相關商機、活動舉辦。讚嘆日韓漫的同時,臺灣有自己的漫畫嗎?臺漫,又走出了什麼路?來到「國家漫畫博物館」(主場館尚未完成),目前全區劃分為13區,自臺灣漫畫的歷史、發展再到多元題材等,一同閱讀體驗「臺漫」新氣象。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一次我們將介紹西元2019年到2024年,這五年期間台灣科幻的發展。我們首先會介紹一些文學作品。其次,我們會談一談電視影集、動畫電影,以及遊戲方面的表現。最後,我們會從文化交流的角度,談一談這幾年影響台灣創作的一些世界各地的科幻概念。
  來自海外的科技在海水款動之下來到孤島,浪捲走沙灘上的微粒,像是為了未來收取訂金。而島嶼的居民彷彿被施以魔法一般,竟無師自通地學會如何操作儀器,隨著藏在裡頭的人形贓物被取出,人類將不復過往的樸實與傳統,相信所有問題的答案都可透過人形怪物獲得解答。   但彼方事物容易造成水土不服,不只是對物品或使
Thumbnail
《多拉A夢》是一部在臺灣非常受歡迎的日本漫畫,帶來了許多童年夢想與勇氣。這部漫畫每一回都會出現各種特別的道具,如時光機、任意門,每次看到小叮噹拿出道具給大雄使用,總是讓人感到羨慕不已。然而,這些道具的使用也給了許多人生活的樂趣與面對現實的勇氣。
Thumbnail
終於有一部描繪臺灣近未來科幻小說!世界末日後,在「祖國」的庇蔭下,五篇在所謂「樂土」,這個彷彿烏托邦世界的故事,這些角色遵循著單一標準,在追求越高「樂值」才越幸福的社會努力往上爬,最後角色線互相交疊揭開了樂土世界的真相。何謂標準規範?何謂自由?時間軸全部串起來後,雞皮疙瘩。
Thumbnail
近年來臺灣動畫產業發展略顯停滯,不過去年推出的《八戒:決戰未來》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故事以西遊記為題材,將背景設定在未來的科技城市,但是故事情感連接仍顯薄弱,劇情和角色發展也有進步的空間。導演表示臺灣動畫產業需不斷探索嘗試,而這次讓觀影者感到新奇。期待未來故事能更加精彩。
Thumbnail
2024第一季的動畫,不過我看的是小說,漫畫則還沒看,所以以下提的以小說為主,但也會提到動畫。 這幾年,轉生異世界的故事已經多到讓人疲乏,其實大家多少也開始對這件事情感到反感了,雖說台面上的作品還是一堆,要等到整個趨勢改變恐怕沒那麼容易,畢竟現在有太多人用套路再寫文章了,至少在日本這種出版環境相對
Thumbnail
來一場春天的小旅行。瞧見台中國漫館九重葛盛放的新聞,那恣意的美麗,肆意綻放的模樣,趁著週末時去朝聖。 2023年4月,文化部選定台中刑務所古蹟活化成國家漫畫館。目前整個園區是試營運階段,可即便是試營運,人潮卻比想像中多出兩倍以上。對於台灣漫畫,實在所知甚少。依稀記得最後幾次追的漫畫是日本「神の雫」
Thumbnail
採集人的野帳是一部台漫,描述了日治時期的植物採集職人在臺灣的故事,霉女因為人物的互動關係進而被吸引進這部漫畫世界。在漫畫中,作者生動地描繪了一些臺北植物園的角落。大家有興趣的話,不妨到臺北植物園實地遊玩,感受時代的風貌與漫畫的場景。
Thumbnail
近年,日、韓漫進入臺灣人生活,細緻畫風與高潮迭起的劇情,圖像敘事不僅成為我們的日常,更帶動相關商機、活動舉辦。讚嘆日韓漫的同時,臺灣有自己的漫畫嗎?臺漫,又走出了什麼路?來到「國家漫畫博物館」(主場館尚未完成),目前全區劃分為13區,自臺灣漫畫的歷史、發展再到多元題材等,一同閱讀體驗「臺漫」新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