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現代所有問題的根源,在於我們習慣找到單一(面向)的正確解答,而不是試著自己思考解答。而每個世代總有權威提供解答全集,讓人們漸漸遺忘好奇的提問本能。雖然有越來越多組織或個人,開始向大眾提問,但是,我們仍舊下意識的想要直接獲取答案或解決方案,而不是嘗試主動思考如何回應。—賴小Q
一如往常,有植物環繞的時候,笑得最開心燦爛了。
圖片提供:賴小Q
很久以前有一部非常熱門的影集《怪醫豪斯》,主角豪斯醫生的人格設定就是一個專治特別病症,講話直接又犀利的怪醫生。網路上我最喜歡關於他的一張梗圖,用他坐在醫生休息室,用非常不耐煩的表情,配上一句「在某處有一棵樹不眠不休地在製造氧氣好讓你可以自在呼吸,我想你欠他一個道歉。」(原文:Somewhere out there is a tree, tirelessly producing oxygen so you can breathe. I think you owe it an apology.) 偶爾反省自己對世界沒什麼貢獻的時候,就會想到這句,然後在心裡跟植物還有藻類道歉。
人類的吸吐之間,不一定要道歉,但的確需要對植物表達敬意。依植物角度來看,不眠不休是為了自己的生存,氧氣是附加產物,不是為了其他生物。以真菌、昆蟲、動物(包含人類)角度來說,自遠古以來與植物就是相互依存的夥伴關係。即便到現在都還是,在城市裡的行道樹,供鳥類和各種生物棲息、涵養部份都市中突如其來的(雨)水量。更別提還有山野間的與動物、昆蟲的合作,這些都是由近而遠 ,直接或間接地建構我們所生存的世界。人類和其他動物大多是協助植物繁衍後代,或是抵禦潛在的生存危機。不過,現在人類對植物生長空間的壓迫與過多的干預,也是實際發生的事。感覺很像一段不對等的愛情關係,植物彷彿對人類愛到卡慘死,而人類就是有公主病或王子病的另一半,近乎予取予求。更殘酷的是,我們人類根本對於植物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的存在,常常活得自在,對他們視而不見。
在上一篇,發現賴小Q和植物的相處模式,從小就開始頻繁互動(騷擾)。賴小Q在這樣的關係裡,活得自在又健康,也能全然與自己相處,對於植物有無限的好奇,也保持著對等的夥伴關係。他與植物的共存生活中,除了氧氣,還有哪些關係的可能?
賴小Q快問快答
問:如果有下輩子,你想投胎成為哪種植物?
小Q:長在山坡上看海的椰子樹,看山看海又不會有人類坐在底下乘涼。
問:植物怎麼樣不會死?我都養不活他們,怎麼辦?
小Q:你也會死啊,我也會死,植物怎麼可能不會死,但是你要去試、去調整。你養死了,至少你養死過植物,慢慢就會知道怎麼比較不會死。
問:你會抱樹嗎?
小Q:這是問題嗎?你不會嗎?我們全家都會抱樹,樹很漂亮、很可愛,就摸摸抱抱一下啊!
小Q:植物和人類本質一樣,有個性、有情緒哦
街邊觀察//發現一株很可愛的植物,訪談當天問小Q,他說這類植物很會隨風落地生長,後來查到是棒葉落地生根,很常在房子屋頂的隙縫中發現他們。
實際參與小Q的植物導覽團,聽他講植物,就像在介紹他每個朋友的人生故事,曾經被拿來做過什麼、他喜歡住在什麼地方、怎麼來到台灣、有什麼個性...。讓植物得以撕開身上的學名標籤,以帶有歷史脈絡的俗名跟參與者相遇。當植物們的個性特質躍然於前,故事也變得超好聽。當時聽完他的導覽,發覺植物根本是我相識恨晚的好朋友啊,回家都變成乖乖澆水的好夥伴。
賴小Q這種自然天成的說故事能力,是小時候與植物一同成長、大學時期的苗圃打工經驗、閱讀歷史、查圖鑑、山上與生活中的觀察,直接和間接的接觸點,累積串接再密織成網的結果,因為植物也是他人生歷程的一部份,所以講起來特別真誠動人。
一如小時候照著小牛頓(兒童的科普雜誌)的引導,進行實驗或顯微鏡觀察,把書上的知識,透過實作轉為自己生命經驗的一部分,對小Q來說是習得知識的必要步驟。所以他也曾經模仿《森林祕境:生物學家的自然觀察年誌》一書中提到,找一塊面積僅一平方公尺的林地進行觀察。這個地方就在他住家不遠山上,工作疲累的時候,透過走進鄰近的山林裡,邊散步邊觀察。
他也喜歡另一位作者彼得.渥雷本從自家附近的三棵老橡樹,發現植物也有個性的現象。他在《樹的秘密生命》第195頁內文裡提到他的觀察紀錄,這三棵幾百年的老樹彼此靠很近,幾乎是生長在完全一樣的環境,不管是土壤、水分或是地方微氣候,都不可能在一公尺出現三倍差異,然而他們在進入冬天前,落葉的時間卻不相同,從中觀察到其中一棵個性較為膽小,選擇蛻掉所有的葉子,準時進入冬眠,另外兩棵則顯得較為大膽,趁著氣候還暖和,繼續儲存多點入冬的養分。賴小Q讀完這本書,也會開始在生活中,找尋目標觀察。所以有次聊天,他提到台北市哪些路段走起來無聊,哪些比較有趣,當中的差異當然就在於沿途有沒有植物可看(可抱)。
他說他觀察下來,也相信植物是有個性,還有自己的喜怒哀樂,只是我們還察覺不到。他可能今天心情很好的時候,就釋放比較多芬多精,或是有的植物太陽很大會開心,有的可能不那麼開心,希望能多一點陰天。如果平常把對生活的煩悶,轉移部分注意力到植物身上,也許會有一些意外獲得的樂趣。如果架一台攝影機對著植物拍縮時,就會發現植物一天的很忙,站在那邊以為他不會動,結果卻看到拼命轉葉子、拼命搶陽光。
因此,賴小Q肯定植物一定有他們的智能,像是怎麼平衡產出時間跟休息時間;還要觀察天候,下雨和乾旱時期,要怎麼調節養分輸送、製造等;或是主人這幾天好像都不在,沒有幫我澆水,那我要怎麼調整。類比人類的生活狀態,有工作跟休息時間的週期規劃,然後才能去滿足明天、未來的能量。只是,植物選擇的機制,我們還沒有足夠的智識理解而已。
在小Q的認知裡,人類跟植物,在本質上沒有不一樣。
植物是人類的身心充電站
抱樹這件事是從小到大,就像是吃飯、喝水、睡覺,被賴小Q歸為是同一種天生本能反應,所以第一次聽到有人這問題,覺得這問題很奇怪。剛好我這次也問了,不小心誤踩雷的我,一直被追問:「為什麼你們不會抱樹?你們好奇怪。」於是我後來也跟著他去松菸抱了二葉松和龍眼樹,第一次在大庭廣眾之下抱樹,真的有點尷尬,後來再抱第二棵就自然許多,感覺還滿好的,好像可以跟松樹撒嬌一下。建議大家在家裡附近的公園,也找一棵樹抱一下。
不過,小Q還有一個很怪異的地方,他說感覺自己身心疲累的時候會去爬山。講完自己也覺得自己是怪人般,自己大笑起來。
他覺得進入森林裡的感覺會有情緒整個被清洗一次的感覺,走出來就會煥然一新,神清氣爽。因為太神奇,所以他又去查書,書上說森林中的植物,會散發一種可以殺菌,像是芬多精的物質。原本心情上可能有一些負能量,可能是身體有一個地方生病,到森林裡,就會被這些物質中和。這些物質,可能是植物們正在互相溝通,傳遞互相支持共生的訊息與化學物質,或就是一種交換,是目前還未證實的假設情境,但已經有科學家正在進行研究。也說不定我們的身體跟環境會進行溝通,不是經由語言這層介面而已。
訪談時,突然很好奇小Q跟植物這麼緊密相處,看起又這麼樂觀自在,會有負能量襲來的時候嗎?他難得想了一下說:「我在低潮的時候,好像比較不會鑽牛角尖。我會知道現在心情不好,原因可能是什麼,我就會去解決那件事情;如果解決不了,我就會放著,反正心情不好就是一下下,就讓它不好,」然後直接耍廢躺在地上,躺五、六小時,覺得可以了再起來。起來之後,還會開始自言自語...
「啊!過去五、六個小時候什麼都沒做!」
「阿你自己選的啊!」
透過內心的自我對話,跟內在達成平衡。接著跟自己說:「不要自尋煩惱,因為大多數的煩惱都是自己找來的。」他說看看植物多麼單純,只需要陽光和水,就可以自在活著。所以不用自尋煩惱,如果有煩惱的事情,就處理它,如果處理不了,也不用煩惱了。因為現在這個階段的自己處理不了,乾脆直接承認,這件事我不會。就放下往前進,或是帶著它,也許有一天,有人可以幫助我。
有人類、有植物在的地方就是自然
自然就在我們生活裡,我們也是自然的一部份。
(右上的圖裡天空有一個黑點是鳥類飛在城市上空的瞬間畫面)
訪談最後談到「親近自然」的議題,小Q變得非常嚴肅,他認為這就是把人類放在自然界頂端,不是放在自然界裡面。人本來就只是自然界的一小部份,為什麼要「親近」自然,應該是要去平衡,平衡自己跟自然界的依存關係。所以他也拋出一個思考—為什麼都市裡的不是自然,山裡的才是自然。
我們其實就是住在自然裡,只是多了很多人造物件。如果在興建擴大人類生活範圍,又能降低干擾原本生物居地的生態。愈來愈多建築師有意識地,以共存為設計規劃方向,讓人類和植物和原本在同一塊棲地(居住地)生存的物種們,可以共同生活。離都市再遠一點的議題,還有道路建設,思考生態廊道設計,讓動物也可以安全回家的方案。
小Q提醒我們,從自然界的其他物種學習,愈多元愈不會錯、愈包容愈多元愈不會錯。可惜我們的現況還是在鼓勵非多元。雖然大家都在講多元,從不管職業、階級,我們還是在鼓勵中心化。把自然框出來,讓大家在那邊膜拜,原生種的議題也是,只有一種單一思考,原生種好棒棒一百分,打勾。就結束了,就沒有問為什麼,可是外來種有一百種啊,所有都是壞的嗎?如果沒有外來種,我們哪有稻米可以吃。
不應該去鼓勵單一正確答案。因為現在有的錯誤答案,就是過去曾有的單一肯定正確答案出來的。以前種黑板樹的時候,大家說好棒哦,長很快又直。為什麼現在好像不對, 當時做又沒有人說不好。
追溯現代所有問題的根源,在於我們習慣找到單一(面向)的正確解答,而不是試著自己思考解答。而每個世代總有權威提供解答全集,讓人們漸漸遺忘好奇的提問本能。雖然有越來越多組織或個人,開始向大眾提問,但是,我們仍舊下意識的想要直接獲取答案或解決方案,而不是嘗試主動思考如何回應。順著舉例,就像是國外的交通或是教育政策,在當地施行成果很好,全部移植回來,就一定很好嗎?這塊溼地要改做建地,把原本的動物搬去別的地方去就可以了嗎?愈快愈有效率的生活方式,就是好嗎?
最後,很習慣要被告知該怎麼做的我們,還有在故事結尾一定會獲得答案的我們,這次讓我們試著把心裡原本有的答案都再打上問號,也把故事的結局開放給大家,讓大家自由想像與討論。
小Q給大家的建議:
- 每個世代都有不同的問題要面對,尊重世代差異:這是工作上遇到的前輩告訴小Q的人生體悟。因為每個世代都長得不一樣。因為工具、大環境,有不同的煩惱和問題去解決。我們要理解各世代的壓力是真實存在的。前輩說:「每個世代都自己的問題,你們那個世代的問題,我處理不來。因為他不是身處在那個世代。」這也是我現在的功課,我要如何誠實面對自身,跟我這個世代的焦慮。去接受我這世代就是有缺點,為什麼我們會這樣,再用我會的方法去處理他,而不是用別人會的方法。你可以去請教很多人,請求支援,最後還是由自己去處理,這整個過程都是有意義的。
- 直接面對煩惱與焦慮:多去感受自己在煩惱什麼、擔心什麼,煩惱不會處理就去問人,問老人問年輕人都是問人,然後處理看看你的焦慮,處理不掉,你去處理了,它會轉化。要實際去做,不能句點就放過了,要打個問號才會繼續走下去的動能,不然某一段還會卡在青少年,就像你身體已經在這了,還有心裡過不去的那個結,卡在那裡。像我比較自我,會比較回應自己的需求,犧牲奉獻的人就比較不會滿足自己。
- 珍惜每個當下的緣份:我們小時候最不會最難學就是珍惜。看一下你們旁邊這個人,這輩子只有這時候會在一起,就這三年一直看到他。珍惜這件事,我也想跟小時候的自己說。小時候太揮霍了,年紀大就知道珍惜是最難做到的,有時候要做就來不及。小時候沒有這些心思,不知道那會消逝,所以我想跟年輕朋友分享的,就是這件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