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惡之畫》誰看懂了這幅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惡之畫》(2020) [6/10]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看過任何藝術展的經驗,有些展覽艱澀難懂,如果沒有導覽大概就是走馬看花,然後一頭霧水的走出場,而有些展覽則是相當通俗,取材於我們生活周遭的事物,讓我們更能貼近藝術。《惡之畫》有點介於中間地帶,欣賞這幅畫的過程你會對它的創作脈絡有點摸不著頭緒,但對於它想傳達的概念卻又不是那麼陌生。

(以下有雷)


「我們可以看錯一個人,但會不會因為一個人看錯他的作品?」

用藝術來詮釋「主觀」「客觀」可以說是最貼切的一個媒介了。創作者用相當主觀的想像力來作畫,但到最後還是得接受客觀的評價,像是電影中的許寶清在面對提案評審的那場戲,引發了主觀和客觀的衝突。這場衝突同時讓他的自卑心無所遁形,因為對畫作「沒有感覺」不僅可能是觀者的無知,更可能是創作者的失敗。

另一位主角周政廷,在他主觀的世界裡他沒有做錯事,而在客觀的法律前他是一位死刑犯。他的畫被不少名家稱讚,看在客觀(懂欣賞)的人眼中是傑作,看在主觀(不懂欣賞)的人眼中,是惡魔被寬待的象徵,因此招來不滿。這邊進入了電影的核心命題:我們是從畫作的角度看人,還是從人的角度看畫作?看看好萊塢這一波metoo浪潮,只要是傳出醜聞的導演,作品無不被抵制,就可以看出社會很難把成就和道德切割,在道德這個制高點往下看,藝術的地位顯得渺小。

「試圖以他者的身分,進入到客體的生命。」

可以把討論範圍拉的再廣一點,我們面對生活上的事,有辦法做到絕對客觀嗎?而絕對客觀又代表絕對正確嗎?願意教導獄友作畫的身障抽象畫老師,居然會有強暴女性的念頭;看到認真作畫的死刑犯、覺得他已經改過自新的時候,卻冷不防講出毫無人性的話,這些劇情安排是否有打破你原本以為的「客觀」呢?再者,電影談到近來爭議不斷的死刑議題,當我們客觀的相信並擁護死刑犯的人權,卻忽略早已泯滅的人性,以致於做了不合情也不合理的判決,這時「客觀」是否還具有公平的特性呢?

當你認為自己是絕對客觀的同時,其實就已經陷入另一種主觀意識裡了。電影最後一幕是個絕佳的安排,把一個有主觀意識的人放在可以客觀判斷的狀態下,他的反應就已經說明了一切:藝術可以單純是藝術,但前提是它只是藝術,只要摻雜人的因素在裡頭,客觀的判斷將不復存在。


我喜歡《惡之畫》在主觀的議題下,提供了不同面向的客觀討論,而且他引導的討論是我們較少去討論到的方向。在這個「廢死」成為社會上的新聲音,並且慢慢帶起風向時,《惡之畫》卻選擇讓主角放棄人權意識,在他見識到純粹的惡之後,開始對自己所擁護的事物感到迷惘及不諒解。但電影對於這段的安排我沒有很喜歡,因為我覺得主角的價值觀太早崩潰了,如果在找尋惡之畫的過程後再打破他的信仰,或許會是一個比較循序漸進的劇情處理,畢竟只是被一個死刑犯嘲弄就讓一直以來擁護人權的信仰崩潰,實在太輕易了些。

其實《惡之畫》是那種我不會喜歡的慢節奏文藝電影,明明可以講很多的故事卻故意說的很少,除了劇情上有許多的留白,連配樂都少的可以,只留下台詞的提點,看電影時就像在畫廊看畫一樣安靜。幸好演員並沒有被這樣的挑戰打敗,反而把這樣的空白撐起來,在上面好好揮灑自己的演技,尤其黃河根本是這類角色的最佳人選,現在看到他都會覺得有些不寒而慄啊…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會員
9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llen Ch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消失的情人節》回歸到最純樸的浪漫,沒有揪心卻能深得你心,當你走出戲院時看到大家都帶著好心情離場,不免覺得雖然《消失的情人節》已經錯過了情人節,但其實它才是最適合情人節看的電影啊!
《怪胎》的拍攝有處女座的偏執,而電影整體則是帶有符合天秤座的公平,並且說了一個表面奇幻,但其實寫實到不行的精彩故事。
其實很早就看完《做工的人》,也想好好寫一篇文來推薦,但看到網路上有一篇文章,標題是「做工的人:藏在感動下的歧視」(取標題最後兩字,以下簡稱歧視文),看完之後心中有太多忿忿不平,所以決定先把原著看完,再來好好針對歧視文發表一下意見,才拖了很久才寫下這一篇。
片名的原文是「清白」,但我覺得台灣的片名「翻供」特別好,兩個字就串起了所有重要角色在整部片中所經歷的過程,同時符合律師這個職業的形象用詞,以及主角對工作的信念轉變,並在觀眾心裡下了個定錨,帶點誤導作用,讓結局的安排遠比片名的表面意義來的深奧。
美好的想像終究動人心弦,如同好萊塢的形象,這邊是完成夢想的Dreamland,雖然這世界並不完美,但我們仍然可以追尋自己想要的,並堅持做正確的事,看完有了正向的希望,才是《好萊塢》想帶給我們的。
《金都》可以看成一段簡單的婚姻故事,但其實還可以看得更多,導演在一段小故事中,放入了香港人...不,是全世界的人都嚮往的大命題:自由。
《消失的情人節》回歸到最純樸的浪漫,沒有揪心卻能深得你心,當你走出戲院時看到大家都帶著好心情離場,不免覺得雖然《消失的情人節》已經錯過了情人節,但其實它才是最適合情人節看的電影啊!
《怪胎》的拍攝有處女座的偏執,而電影整體則是帶有符合天秤座的公平,並且說了一個表面奇幻,但其實寫實到不行的精彩故事。
其實很早就看完《做工的人》,也想好好寫一篇文來推薦,但看到網路上有一篇文章,標題是「做工的人:藏在感動下的歧視」(取標題最後兩字,以下簡稱歧視文),看完之後心中有太多忿忿不平,所以決定先把原著看完,再來好好針對歧視文發表一下意見,才拖了很久才寫下這一篇。
片名的原文是「清白」,但我覺得台灣的片名「翻供」特別好,兩個字就串起了所有重要角色在整部片中所經歷的過程,同時符合律師這個職業的形象用詞,以及主角對工作的信念轉變,並在觀眾心裡下了個定錨,帶點誤導作用,讓結局的安排遠比片名的表面意義來的深奧。
美好的想像終究動人心弦,如同好萊塢的形象,這邊是完成夢想的Dreamland,雖然這世界並不完美,但我們仍然可以追尋自己想要的,並堅持做正確的事,看完有了正向的希望,才是《好萊塢》想帶給我們的。
《金都》可以看成一段簡單的婚姻故事,但其實還可以看得更多,導演在一段小故事中,放入了香港人...不,是全世界的人都嚮往的大命題:自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小說改編的故事,會注意到是因為有幾位巨星演出,但多少也知道評價不算好,反正還是抽空看了。 果然不算好…… 或者說,故事呈現的價值觀有點錯亂,雖說最近很多八股作品都喜歡強調什麼善惡沒有絕對之的膚淺想法,但這部算是把這種膚淺放大到破壞整個故事邏輯了。 是這樣的,很多作品喜歡端出善惡相對論,或者人沒
撇開獎落誰家的一時熱鬧,回到影片的論述與美學取向本身,《邪惡根本不存在》依舊注定要招人議論。
Thumbnail
台灣大哥和紐約大哥 前一陣子無意間看到一部電影介紹「周處除三害」。 查了一下,因為對電影中的主角原型人物產生興趣所以就看了這部電影。香港導演導的戲果然在武打動作部分很精湛,另外這是我第一次看阮經天的戲(好落伍我😅),才發現他的演技真好。 電影中的原型人物曾是台灣十大通緝要犯之一。看了他
Thumbnail
如同這部劇的重點台詞-「你的意識決定了你存在的宇宙」,你的觀點也決定了你對這部作品和人物的看法
Thumbnail
對演戲本身並無偏好,但綜合外型、過往戲路,以及多年來的媒體廣泛評價,周森堅信自己擅長演繹情深之人,縱然是秦璧這樣充滿餘裕且情感層次細膩的角色,應當也不成問題—— 「卡!」在王導眼裡,他那些手法可能也就夠騙騙家庭主婦的眼淚。
Thumbnail
因為最近討論度太強了,只有打開臉書就會看有人在討論。於昨天晚上,開了網飛看了一回。 就是以台灣社會為背景的香港黑道槍戰電影,而且和周潤發等級的片子相比還弱了點。評價應該是:還好還好。 大家也都會帶一下:為什麼中國會放行這部電影在中國上映,同時造成票房大買呢?大部分的評論是說:中國吸引以此片來形塑
Thumbnail
適逢《周處除三害》上架串流並於中國上映,後續叫好叫座卻少有負評,與23年即時感受有所違背,近日聽聞台通何欸對電影多有批評,進而起心動念簡述不滿
Thumbnail
撇開所有對現實的既定認識,道德、律法也通通忘記,兩個小時餘的片長,觀眾不必帶腦,跟著槍擊要犯陳桂林,以卡彈手槍把壞人全都殺光。犯錯的都死了,於是像正義,存活下來的角色本來就不重要。《周處除三害》成也簡單,敗嗎——說不上,畢竟它無留存深意的欲望。瘋癲、爽快,大幹一場,然後留名,那麼簡單,做得很好。
Thumbnail
當初會想讀這本<後窗與另幾宗謀殺>的原因 是因為很小的時候看過“鳥大師“(誤)希區考克拍的“後窗“ 雖然大部分畫面隨著時間在記憶中被推到底層 以至於有點淡化 但對於電影中那種都市街道後巷間錯綜的生活樣貌 大都市匿名性帶來的在物理尺度上親密與精神上疏離的對比 都讓這部電影帶著一種很有意思的味道
Thumbnail
藝術作品的評價一直是一個引人深思的議題,引發了一場關於主觀和客觀的辯論。當我們談到一部電影、一首音樂、或是一幅畫時,評價的準則似乎因人而異,使得好與壞的定義在藝術領域中變得模糊不清。這引出了一個關鍵問題:作品的評價究竟是主觀還是客觀?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小說改編的故事,會注意到是因為有幾位巨星演出,但多少也知道評價不算好,反正還是抽空看了。 果然不算好…… 或者說,故事呈現的價值觀有點錯亂,雖說最近很多八股作品都喜歡強調什麼善惡沒有絕對之的膚淺想法,但這部算是把這種膚淺放大到破壞整個故事邏輯了。 是這樣的,很多作品喜歡端出善惡相對論,或者人沒
撇開獎落誰家的一時熱鬧,回到影片的論述與美學取向本身,《邪惡根本不存在》依舊注定要招人議論。
Thumbnail
台灣大哥和紐約大哥 前一陣子無意間看到一部電影介紹「周處除三害」。 查了一下,因為對電影中的主角原型人物產生興趣所以就看了這部電影。香港導演導的戲果然在武打動作部分很精湛,另外這是我第一次看阮經天的戲(好落伍我😅),才發現他的演技真好。 電影中的原型人物曾是台灣十大通緝要犯之一。看了他
Thumbnail
如同這部劇的重點台詞-「你的意識決定了你存在的宇宙」,你的觀點也決定了你對這部作品和人物的看法
Thumbnail
對演戲本身並無偏好,但綜合外型、過往戲路,以及多年來的媒體廣泛評價,周森堅信自己擅長演繹情深之人,縱然是秦璧這樣充滿餘裕且情感層次細膩的角色,應當也不成問題—— 「卡!」在王導眼裡,他那些手法可能也就夠騙騙家庭主婦的眼淚。
Thumbnail
因為最近討論度太強了,只有打開臉書就會看有人在討論。於昨天晚上,開了網飛看了一回。 就是以台灣社會為背景的香港黑道槍戰電影,而且和周潤發等級的片子相比還弱了點。評價應該是:還好還好。 大家也都會帶一下:為什麼中國會放行這部電影在中國上映,同時造成票房大買呢?大部分的評論是說:中國吸引以此片來形塑
Thumbnail
適逢《周處除三害》上架串流並於中國上映,後續叫好叫座卻少有負評,與23年即時感受有所違背,近日聽聞台通何欸對電影多有批評,進而起心動念簡述不滿
Thumbnail
撇開所有對現實的既定認識,道德、律法也通通忘記,兩個小時餘的片長,觀眾不必帶腦,跟著槍擊要犯陳桂林,以卡彈手槍把壞人全都殺光。犯錯的都死了,於是像正義,存活下來的角色本來就不重要。《周處除三害》成也簡單,敗嗎——說不上,畢竟它無留存深意的欲望。瘋癲、爽快,大幹一場,然後留名,那麼簡單,做得很好。
Thumbnail
當初會想讀這本<後窗與另幾宗謀殺>的原因 是因為很小的時候看過“鳥大師“(誤)希區考克拍的“後窗“ 雖然大部分畫面隨著時間在記憶中被推到底層 以至於有點淡化 但對於電影中那種都市街道後巷間錯綜的生活樣貌 大都市匿名性帶來的在物理尺度上親密與精神上疏離的對比 都讓這部電影帶著一種很有意思的味道
Thumbnail
藝術作品的評價一直是一個引人深思的議題,引發了一場關於主觀和客觀的辯論。當我們談到一部電影、一首音樂、或是一幅畫時,評價的準則似乎因人而異,使得好與壞的定義在藝術領域中變得模糊不清。這引出了一個關鍵問題:作品的評價究竟是主觀還是客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