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I011【The Museum Technology Charter 博物館科技憲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想起之前在「博物館電腦網絡Museum Computer Network (簡稱MCN)」(註1)網站上讀到的未處理的舊資料,那就是於MCN 2019年會所公布的【博物館科技憲章 The Museum Technology Charter】規劃構想(原文網址:https://reurl.cc/MvDMq3)當時未處理該是因為沒找到此憲章所提到的線上出版物,然而現在也仍未找到該出版物的內容。
事實上,台灣當年在推動數位典藏國家計劃時,也曾於2007年3月與美國博物館電腦網路協會(MCN)正式簽約,成立台灣分會,以期透過國際合作,增益國內博物館對美國博物館在科技應用方面的了解,作為國內人才自主專業發展的契平台,且提昇在國際上之能見度。而MCN這個美國非營利組織是成立於1967年,原來是為博物館因應新興的網路環境而設立的,但幾經更迭與環境變遷,不僅是博物館界,就連MCN也得主動面對導入數位科技的新挑戰。


憲章所述之博物館科技構想概念如下:

《he Museum Technology Charter 博物館科技憲章》



在過去的十年,博物館使用科技與數位工具的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而更為關鍵的是,在過去的十年中,人們對博物館能使用數位工具的成果有了更高的期望。有鑑於此,為了實現這些期許,21世紀的博物館應該做什麼?博物館需要甚麼樣的數位素養?實現這些數位素養的適當方法是什麼?這些問題對於小型博物館更為重要,因為這些博物館通常缺乏資源去了解問題甚至評估自身的數位素養。像【地平線報告:博物館版 the Horizon Report: Museum Edition】就曾向這些博物館提供同業評審過的資源(也是至關重要的生命線lifeline)。這些出版物雖不再存在,但仍能滿足應付需求。

為了滿足此博物館業界的需求,「博物館電腦網路 Museum Computer Network MCN」正開發一份名為【博物館科技憲章】的線上出版品原型,此出版物將在聖地牙哥的MCN 2019大會上亮相。

【憲章】將成為博物館尋求以有效和合乎道德的方式發展自己的科技和數位能力的手冊。且作為在博物館科技領域先進專家經過六個月和討論的最終結果,【憲章】將作為博物館業的基準,並據以評估博物館的數位化業務。

【博物館科技憲章】將是由四個主要部分組成的線上出版物:

  1. 科技「堆疊」(The Technology “Stack”):(施註:系指稱導入數位科技後,將各種軟體堆疊成該機構專屬的軟體平台)
    【憲章】的第一部分將是專家們認為是博物館正常運作所需(在某些情況下很關鍵)的科技要素之完整列表。這些要素將含括明確的項目(網站、行動應用體),較不明確的項目(時基媒體之獲取策略)以及面對未來者(AR / VR之實踐)。
  2. 價值和方法(Values and methodologies):
    在科技堆疊中實踐要素的方法有多種,其中有些與博物館的價值一致,另一些則否。因此,於【憲章】這部分的目標是去確定哪些絕不妥協的價值(例如友善平權/近用),以及那些可能是理想性且能反映出數位化成熟的組織成熟組織本質,但非至關重要的價值(例如數位典藏的開放)
  3. 成熟度矩陣(Maturity matrix):
    一旦確定了科技堆疊的要素和價值,那這兩個組成部分將合併為單一矩陣,且能讓博物館可以自我評估其「科技妥備率technological readiness」。實際上,此矩陣的X軸為「功能」,Y軸為「價值」,博物館在評估其成熟度時將要素和價值列為考慮要素。
  4. 技能鑑定(Skills identification):
    報告的最後部分將是確定在成熟度矩陣的能力區域之間轉換所需的技能。這將有助於博物館更了解可能需要進行哪些培訓?或要如何執行專業聘任以提高其整體技術成熟度。

在確定這四個組成部分後,希望【博物館科技憲章】能夠對2019年前後的博物館科技和數位化工作狀況提供全面的報告。

【博物館科技憲章】在MCN(博物館電腦網路 Museum Computer Network)經費補助完成。

  • 註1 : 博物館電腦網絡 MCN是一個透過把博物館專業人士的思想、資訊、機會、實踐、以及彼此去連結互動,以提高其數位能力的社群組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TI-1-2-09 施登騰 的沙龍
10會員
9內容數
2021/11/16
對於《光映綺想曲:2021光影藝術展》自然是有更多肯定與期待;而對於 《双融域AMBI SPACE ONE》除了肯定仍需更多觀察。畢竟因為前者是新北市政府作為板橋府中古城街區改造與城市新美學啟動的第三次年度活動,且已定位了它的「特展形式」;而後者則是科文双融旗下的全台首創的全沉浸式數位展演場域。
Thumbnail
2021/11/16
對於《光映綺想曲:2021光影藝術展》自然是有更多肯定與期待;而對於 《双融域AMBI SPACE ONE》除了肯定仍需更多觀察。畢竟因為前者是新北市政府作為板橋府中古城街區改造與城市新美學啟動的第三次年度活動,且已定位了它的「特展形式」;而後者則是科文双融旗下的全台首創的全沉浸式數位展演場域。
Thumbnail
2021/03/30
我根據自己的構想,畫下【《過氣英雄》跨域敘事多媒共工概念設計圖】提出一些創想。原則是:數位典藏作品、記錄每場表演(整體與個人)、新的觀劇方式(現場或遠距)、開放詮釋/導播、保有漫畫原型與/或概念、善用5G數位服務環境。
Thumbnail
2021/03/30
我根據自己的構想,畫下【《過氣英雄》跨域敘事多媒共工概念設計圖】提出一些創想。原則是:數位典藏作品、記錄每場表演(整體與個人)、新的觀劇方式(現場或遠距)、開放詮釋/導播、保有漫畫原型與/或概念、善用5G數位服務環境。
Thumbnail
2021/01/11
在記得2018年教師節,曾前往講廳去參加黃光男校長~演講【博物館營運新思維】,當天是從台北故宮博物院「翠玉白菜」展品的當時頻仍的借展展示談起的,內容中需標記的重點就是「神秘性」。
Thumbnail
2021/01/11
在記得2018年教師節,曾前往講廳去參加黃光男校長~演講【博物館營運新思維】,當天是從台北故宮博物院「翠玉白菜」展品的當時頻仍的借展展示談起的,內容中需標記的重點就是「神秘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臺灣在人工智慧伺服器生產上的技術優勢以及過去半個世紀科技產業的發展。摩爾定律、吉爾德定律和梅特卡夫定律都對科技產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中摩爾定律促成了電腦和電子產品的逐漸普及。此外,文章還探討了蘋果、微軟和英特爾在科技領域的崛起,以及智慧手機和ARM架構對微軟和英特爾的挑戰。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臺灣在人工智慧伺服器生產上的技術優勢以及過去半個世紀科技產業的發展。摩爾定律、吉爾德定律和梅特卡夫定律都對科技產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中摩爾定律促成了電腦和電子產品的逐漸普及。此外,文章還探討了蘋果、微軟和英特爾在科技領域的崛起,以及智慧手機和ARM架構對微軟和英特爾的挑戰。
Thumbnail
來推薦一本用活潑可愛插圖帶你認識博物館方方面面的新書——《#發現驚奇博物館:#從博物館的由來、#策展,#解開博物館與它的產物祕密》✨
Thumbnail
來推薦一本用活潑可愛插圖帶你認識博物館方方面面的新書——《#發現驚奇博物館:#從博物館的由來、#策展,#解開博物館與它的產物祕密》✨
Thumbnail
夢想之一是來個世界博物館參訪之旅,第一步就 先從國內開始吧!(還有我的二井博物館…) - 因為貼文是有影片的,有興趣的可以至IG查看完整內容! IG連結在此:參訪日:科工館
Thumbnail
夢想之一是來個世界博物館參訪之旅,第一步就 先從國內開始吧!(還有我的二井博物館…) - 因為貼文是有影片的,有興趣的可以至IG查看完整內容! IG連結在此:參訪日:科工館
Thumbnail
但故宮的未來,畢竟大部份還是操在一年都不去自己當平民百姓參觀一次的立委,以及寧可帶外賓釣蝦也不陪同參訪博物館美術館的「極峰」身上。故宮不能盡如人意,有一大半實是被這些有力人士有意指點或刻意漠視造成的。與其問道:故宮在乎未來嗎?看看這些我們選出來的人,我們是否更該捫心自問:我們在乎未來嗎?
Thumbnail
但故宮的未來,畢竟大部份還是操在一年都不去自己當平民百姓參觀一次的立委,以及寧可帶外賓釣蝦也不陪同參訪博物館美術館的「極峰」身上。故宮不能盡如人意,有一大半實是被這些有力人士有意指點或刻意漠視造成的。與其問道:故宮在乎未來嗎?看看這些我們選出來的人,我們是否更該捫心自問:我們在乎未來嗎?
Thumbnail
不管是外表的變化,還是內在的成長,即使無法一次到位也沒有關係,畢竟,就連國家級博物館這種大型公共建築的重整與修建,也常常耗費很多年呢! 像是位在臺北市植物園旁邊的國立歷史博物館,在經過將近六年的整修後,終於在今年(2024年)初再次開放大眾參觀,並推出嶄新的常設展與特展。
Thumbnail
不管是外表的變化,還是內在的成長,即使無法一次到位也沒有關係,畢竟,就連國家級博物館這種大型公共建築的重整與修建,也常常耗費很多年呢! 像是位在臺北市植物園旁邊的國立歷史博物館,在經過將近六年的整修後,終於在今年(2024年)初再次開放大眾參觀,並推出嶄新的常設展與特展。
Thumbnail
圖書館一直都在努力適應時代,它展現著時代為了保存知識、傳播思想,所做的各種努力。
Thumbnail
圖書館一直都在努力適應時代,它展現著時代為了保存知識、傳播思想,所做的各種努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