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奇幻攝影大師尤傑尼歐特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尤傑尼歐(Eugenio Recuenco)是西班牙超現實美學代表人物,他乖張詭譎的奇幻美學,善於將故事濃縮在一張影像創作上,深受藝術及時尚圈的喜愛,曾為Vogue、GQ、Nina Ricci、Diesel、Nina Ricci拍攝時尚雜誌及品牌廣告,更獲廣告最高榮譽坎城金獅獎-最佳攝影獎等國際殊榮。(取自官網介紹)

原本只是想著去看看最近IG上很夯的展覽有什麼樣的內容,沒想到就這樣闖進了網美景點。拍照之外,這個展覽對於在做商業運營、空間活化都有很大的可能性延伸。大約400平米的空間,藉由怎麼樣的形式,在三個月一次的檔期中,能做到讓人心甘情願的付錢排著隊等著進去。

raw-image
先說結論:這個展覽顯現規劃的功夫是在於,怎麼樣讓藝術走進生活裡。

首先是沉浸感的塑造,這部分是動線規畫的邏輯,一進入展場先看完整的影片介紹作者、生平,讓觀看者對於主題的脈絡更清楚。這部分要做到好的前提是,每個內容主題要對觀眾有引導性,讓觀眾可以更加了解故事而且有衝擊力,對於讓對這個展覽背景陌生的人,可以更佳接受主題。類似的案例就是柯南展,也是透過一入場的案例前導影片讓觀眾更有帶入感。

第二部分跟第三部分合在一起說,因為這是對觀眾潛意識閉合的整體操作,也就是「沉浸式體驗」透過能刺激所有感官的環境,讓使用者完全投入在這個情境之中。第二個空間可以說是為了讓人沉浸而做的刺激劑,展示的作品承接上一部分的影片內容,而因為前面已經有些影片的鋪陳,觀眾知道可以尋找什麼,而在這過程中也因為觀眾已經對作品有了概念,所以過程中也更容易發想出其他連結,而產生的驚奇感也促使觀眾更加投入在裡面去發現樂趣。說到這類型的空間操作,另一個讓我印象很深刻的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後續有機會再來分享。

raw-image

第三部分的則是當代人對文化演藝的體現,「活在故事裡,不應該再是文化去定義觀眾,而是觀眾去定義文化」,必須認清文化是一個動態的溝通過程,只有與人互動才會產生意義,在操作上的靈活度越大,就越容易產生對觀眾而言獨一無二的故事體驗,而更願意投入去創造,因此這類型的活動我認為會比純粹辦一個IP型的展覽(像是卡通人物展等等)會帶來更多的效應。這樣的概念不論是展覽或是建築等等尺度,都是文化範疇的變體,建築的部分之前在烏鎮劇院那篇文章有討論,歡迎大家交流!

raw-image

說回來,大家在社群媒體宣傳自己的生活,不單再滿足接受別人為他們準備的表現,更希望加入創造的過程和幕後故事。而這個展用了十個取自展覽照片的拍攝場景,就是巧妙的利用這個心理狀態,讓參展的人更好的去向外部的人說故事,也就吸引了這麼多人來參與互動。也造就這篇文章裡的照片量之豐富。

raw-image
小結:一切回歸感覺

文化不是靜態的一樣東西,觀眾也不再想要只是聽故事,親自體驗的感覺才是真正的獨一無二。雖然這樣的開放性體驗也造就後真相時代的困境,但在這樣個人化體驗才是主流的世代,對於空間的布置可以說是更簡單了些,因為所有的一切都回歸到"人"的感覺,華麗與浮誇的外在相對不是那麼重要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不小的世界
75會員
189內容數
閱讀時喜歡拆解書的含意,有時候會扭曲原意,有時候會借題發揮; 生活時喜歡探索社會的邊界,有時候會充滿興奮,有時候會充滿無奈。 希望在這裡找一個歸宿,一起聊聊書聊聊天
不小的世界的其他內容
2025/02/05
聊聊日本動畫中「戰鬥美少女」的魅力,並深入分析宮崎駿作品中女性角色的獨特之處,如何顛覆傳統並影響動畫產業。從反差萌、吸金力到角色設定,探討其成功原因,並分類分析宮崎駿筆下三種類型的戰鬥美少女:公主型、魔女型和平凡型,闡述其共通點與差異,以及對女性角色的塑造和其對動漫界的深遠影響。
Thumbnail
2025/02/05
聊聊日本動畫中「戰鬥美少女」的魅力,並深入分析宮崎駿作品中女性角色的獨特之處,如何顛覆傳統並影響動畫產業。從反差萌、吸金力到角色設定,探討其成功原因,並分類分析宮崎駿筆下三種類型的戰鬥美少女:公主型、魔女型和平凡型,闡述其共通點與差異,以及對女性角色的塑造和其對動漫界的深遠影響。
Thumbnail
2024/11/29
阮文雄的故事是一段充滿戲劇性與感人至深的旅程,他從越南內戰逃難至臺灣,經歷了重重挑戰與流亡的艱辛。作為一位神父,他不僅僅關注教會內部,更深入社會,關心移民工人與弱勢群體,成為社會運動的推動者。
Thumbnail
2024/11/29
阮文雄的故事是一段充滿戲劇性與感人至深的旅程,他從越南內戰逃難至臺灣,經歷了重重挑戰與流亡的艱辛。作為一位神父,他不僅僅關注教會內部,更深入社會,關心移民工人與弱勢群體,成為社會運動的推動者。
Thumbnail
2024/10/31
2024年的美國總統大選即將在11/5見真章,誰能改寫全球格局?本次影片分析川普和賀錦麗的政策立場,聊聊這場選戰對亞洲、台灣、美元匯率及全球市場的潛在影響。如果你想了解這場政治角力如何牽動國際局勢,甚至影響你的投資與生活規劃,那你絕不能錯過!
Thumbnail
2024/10/31
2024年的美國總統大選即將在11/5見真章,誰能改寫全球格局?本次影片分析川普和賀錦麗的政策立場,聊聊這場選戰對亞洲、台灣、美元匯率及全球市場的潛在影響。如果你想了解這場政治角力如何牽動國際局勢,甚至影響你的投資與生活規劃,那你絕不能錯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當展覽的最大前提和自我定義先被否決掉了之後,觀眾又該如何去定位這個展覽自身呢?僅管蘇匯宇強調這是一個不斷變動、可以改裝的展覽,可若要把展覽復刻到不同場館裡頭,其實每個展覽都要經過重新改裝,所有空間配置都要再構思一遍,從這個脈絡下來看,「不斷變動」只是展覽本身的特性,而非專屬於《三廳電影》的特質。
Thumbnail
當展覽的最大前提和自我定義先被否決掉了之後,觀眾又該如何去定位這個展覽自身呢?僅管蘇匯宇強調這是一個不斷變動、可以改裝的展覽,可若要把展覽復刻到不同場館裡頭,其實每個展覽都要經過重新改裝,所有空間配置都要再構思一遍,從這個脈絡下來看,「不斷變動」只是展覽本身的特性,而非專屬於《三廳電影》的特質。
Thumbnail
這個展覽中的細節大多由周遭人們的互動而來,卻也有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於忠泰美術館本身的建築構造。王德瑜的巧思和整座美術館融為一體,將整座建築物的細節都無疑地表露,觀眾得以最直觀地感受整個現場,感受發生中的知覺。
Thumbnail
這個展覽中的細節大多由周遭人們的互動而來,卻也有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於忠泰美術館本身的建築構造。王德瑜的巧思和整座美術館融為一體,將整座建築物的細節都無疑地表露,觀眾得以最直觀地感受整個現場,感受發生中的知覺。
Thumbnail
你知道看一幅畫光是佇立在它的面前,是看不到真正的它嗎? 這次非常感謝岱良的邀請再次來到奇美博物館, 正所謂欣賞藝術要有獨特的視角。 但欣賞一幅畫的前提是,必須先找到那一個踏進畫家領域的視角 因為畫作上的顏料堆疊與光影的交織以及畫家在當年繪畫的觸感, 使得每一幅畫作都有屬於它專屬的視角。
Thumbnail
你知道看一幅畫光是佇立在它的面前,是看不到真正的它嗎? 這次非常感謝岱良的邀請再次來到奇美博物館, 正所謂欣賞藝術要有獨特的視角。 但欣賞一幅畫的前提是,必須先找到那一個踏進畫家領域的視角 因為畫作上的顏料堆疊與光影的交織以及畫家在當年繪畫的觸感, 使得每一幅畫作都有屬於它專屬的視角。
Thumbnail
【觀象・擬真・李憶含書畫藝術創作展】 簡單的提問:藝術需要看懂嗎?看得懂才叫藝術嗎? 觀看此展,答案可能因人而異。 個人在觀看此展時,就聽到身旁出現三種回應。 哪三種? 1.到底在畫什麼,看不懂。 2.好深奧喔,真的越看越有意思。 3.管他在畫什麼,很適合當背景拍紀念照。 關於展覽,官網的介紹如下:
Thumbnail
【觀象・擬真・李憶含書畫藝術創作展】 簡單的提問:藝術需要看懂嗎?看得懂才叫藝術嗎? 觀看此展,答案可能因人而異。 個人在觀看此展時,就聽到身旁出現三種回應。 哪三種? 1.到底在畫什麼,看不懂。 2.好深奧喔,真的越看越有意思。 3.管他在畫什麼,很適合當背景拍紀念照。 關於展覽,官網的介紹如下:
Thumbnail
「沉浸體驗」似成顯學,然而這些包圍欣賞者的影像,到底帶給欣賞者知識上的饗宴?親臨實境的體驗?一場絕無僅有聲光刺激?或者,欣賞者在未被告知的情況下參與了一場實驗,成為數據的一部分?
Thumbnail
「沉浸體驗」似成顯學,然而這些包圍欣賞者的影像,到底帶給欣賞者知識上的饗宴?親臨實境的體驗?一場絕無僅有聲光刺激?或者,欣賞者在未被告知的情況下參與了一場實驗,成為數據的一部分?
Thumbnail
原本只是想著去看看最近IG上很夯的展覽有什麼樣的內容,沒想到就這樣闖進了網美景點。拍照之外,這個展覽對於在做商業運營、空間活化都有很大的可能性延伸。大約400平米的空間,藉由怎麼樣的形式,在三個月一次的檔期中,能做到讓人心甘情願的付錢排著隊等著進去。
Thumbnail
原本只是想著去看看最近IG上很夯的展覽有什麼樣的內容,沒想到就這樣闖進了網美景點。拍照之外,這個展覽對於在做商業運營、空間活化都有很大的可能性延伸。大約400平米的空間,藉由怎麼樣的形式,在三個月一次的檔期中,能做到讓人心甘情願的付錢排著隊等著進去。
Thumbnail
一開始只看網頁露出的banner真的蠻難想像展覽的內容,實際看了之後卻覺得藝術家的比喻很意思。有一個展間裡放的是藝術家之前展出的作品說明和他這次對新作的論述。將自己製作的虛擬實境藝術裝置比喻作人在做惡夢的過程真的很有趣......
Thumbnail
一開始只看網頁露出的banner真的蠻難想像展覽的內容,實際看了之後卻覺得藝術家的比喻很意思。有一個展間裡放的是藝術家之前展出的作品說明和他這次對新作的論述。將自己製作的虛擬實境藝術裝置比喻作人在做惡夢的過程真的很有趣......
Thumbnail
當我衣著整齊的漫步在木造老平房裡的展場,一邊想著待會可以去附近的義大利餐廳午晚餐,眼前相片中的主人翁,有些已經不在這世界上,有些正在承受比拍照的當下更加嚴酷的生活。
Thumbnail
當我衣著整齊的漫步在木造老平房裡的展場,一邊想著待會可以去附近的義大利餐廳午晚餐,眼前相片中的主人翁,有些已經不在這世界上,有些正在承受比拍照的當下更加嚴酷的生活。
Thumbnail
這週第一次去在世貿的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非常喜歡。會場很大,以藝廊為單位展出,作品五花八門,各種媒介和風格並陳,多樣性很高,許多作品都讓人像在逛美術館一樣願意駐足仔細欣賞,也許是鮮明的特色、有意思的概念、或者就是美。也有好幾個大型作品特別吸睛:
Thumbnail
這週第一次去在世貿的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非常喜歡。會場很大,以藝廊為單位展出,作品五花八門,各種媒介和風格並陳,多樣性很高,許多作品都讓人像在逛美術館一樣願意駐足仔細欣賞,也許是鮮明的特色、有意思的概念、或者就是美。也有好幾個大型作品特別吸睛:
Thumbnail
裝置藝術用到的媒材琳瑯滿目,端看藝術家希望創造出什麼樣的意義和給予觀眾什麼樣的經驗。每個元素都可能具有象徵意義,邀請民眾仔細推敲,拼湊出全貌。若在作品中納入行為、聲音和流動影像,則可以營造出超現實感。 藝術成為一種情境而非單一物件。這也某種程度解釋了何以裝置作品的體驗難以言喻,攝影也很難呈現其全貌。
Thumbnail
裝置藝術用到的媒材琳瑯滿目,端看藝術家希望創造出什麼樣的意義和給予觀眾什麼樣的經驗。每個元素都可能具有象徵意義,邀請民眾仔細推敲,拼湊出全貌。若在作品中納入行為、聲音和流動影像,則可以營造出超現實感。 藝術成為一種情境而非單一物件。這也某種程度解釋了何以裝置作品的體驗難以言喻,攝影也很難呈現其全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