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現場》:製造展覽的另一種可能

2023/04/28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忠泰美術館
此次《感知現場》以藝術和建築的跨界合作為主軸,在展覽內充分發揮了忠泰美術館的建築特長,以及王德瑜藝術家現地製作的才能。
筆者為藝術背景,因此展場中出現的建築模型、草圖等等由林伯陽建築師負責的部分,不屬於筆者的專業範圍內,故不贅述。
但畢竟此次展覽中,建築與藝術作品佔比同樣地重,加上王德瑜藝術家的作品特性,以及此次的展覽主題:感知。筆者儘量在專業所及範圍內敘述之。
展覽採訪影片中提到「不需要通過資訊理解這個展覽」,這是建築類作品的特性。建築失去原有的實用功能之後,轉化為藝術作品,給觀眾帶來的已不是原先的遮風避雨之用,而是此展意圖傳達的「感知」一用。
現代社會的龐雜資訊海中,出現了一個不需要用資訊理解的展覽空間。於是觀眾不帶著任何預先期盼前來,懵懵懂懂地踏上凌空的階梯,進入藝術家佈置好的感知世界。
宛如冥想室、瑜珈室的展場中,除了無處不在的王德瑜標誌性的塑膠薄膜之外,僅有幾張看似椅子的木造物件,供觀眾乘坐其上。
待在薄膜中,視野變得迷濛,周遭觀眾的舉止顯得格外清晰。赤足地踏在地面上,卻又因乘坐或躺臥在木椅上而身軀搖晃,漸漸忘卻自己身在何方,如夢似幻的一條溪流。
薄膜的破口處能一窺真實的外界,藝術家特地留了一個薄膜外的空間,對著落地窗,能看見美術館外的景色。
落地窗帶來的剝離感是展覽中衝擊最大的部分。
美術館中的窗戶一直都是耐人尋味的主題,在白盒子的訴求之下,美術館仍在角落留存窺向外界的空間,甚至是保有一整個牆面的落地窗。與去除雜質和干擾、純粹展示藝術作品的白盒子截然相反的窗戶,在美術館中的角色,各異紛呈。
《感知現場》中從薄膜鑽出去看到的窗,是落地的形式。霎那間,外頭的天氣、陽光的溫度、走廊、乃至整個建築本身的存在感鋪天蓋地而來。
觀眾首先在薄膜中窺見這個美術館空間的另一種可能,別樣的視角。但又在鑽出迷宮似的塑膠膜後,回歸真實。
此種動線安排製造出很特殊的展覽體驗。這也是現地製作的魅力之一,在固定的空間中製造出多元的異質性。
這個展覽中的細節大多由周遭人們的互動而來,卻也有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於忠泰美術館本身的建築構造。王德瑜的巧思和整座美術館融為一體,將整座建築物的細節都無疑地表露,觀眾得以最直觀地感受整個現場,感受發生中的知覺。
15會員
43內容數
主要在台北看展覽,以藝術大學理論組學生的身份做一些簡單的評論。希望能跟喜歡看展覽的人一起交流!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