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也來參一腳:作品可以摸嗎?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文|安景輝、潔西卡.瑟拉思《誰怕當代藝術!》

raw-image

第一次看到《類人猿》(Anthropodino)這件作品時,觀眾往往好像一下子回到了兒時的奇幻感覺。這是巴西藝術家厄爾內斯托.尼托(Ernesto Neto)在二○○九年於紐約公園大道軍械庫(Park Avenue Armory)為期一個月展示的作品。與其放在畫廊裡,這個現地製作的裝置作品放在外星球上應該更適得其所。這件龐然大作中間有一個形似帳篷的圓頂裝置,裡面的藍色和粉紅色通道如同觸角一般從中央向四周蔓延,每個通道入口似乎召喚著觀眾踏入迷宮。在裝置的外面,民眾可以脫鞋隨意坐在裝了豆子的巨大紫袋子上,或者躺在散發出菊花和薰衣草香味的紅色冰屋裡面,再不然乾脆縱身跳進裝滿塑膠球的球池。在帳篷裝置的上方則是白色布料做成的穹頂,幾十根布管子從上面垂掛下來,有的裡面盛滿了芳香四溢的香料。

今天尼托《類人猿》這樣的裝置藝術處處可見,已是常見的一類當代藝術。雖然「裝置」一詞最早用以形容安置在牆上或展廳內的作品,到了一九五○年代末、一九六○年代初,這個詞開始用於指稱一種新興的創作類別,描述用五花八門媒材建造的或永久或暫時的場域。在裝置藝術中,物件或媒材不是獨立自成一件作品,而是組合起來成為一件作品。裝置藝術沒有可供套用的製作公式。有些裝置作品鼓勵觀眾走進去並思考,有些僅限於站在門外觀看。

有越來越多的藝術家利用裝置藝術來轉換觀者與作品的關係,在這樣的作品中,觀眾參與是成就和彰顯作品意義的重要一環。俄羅斯重量級裝置藝術家伊萊亞.卡巴科夫(Ilya Kabakov)甚至將裝置藝術比作劇場,在此觀眾成為演員,藝術家成為導演,作品成為舞台。

裝置藝術用到的媒材琳瑯滿目,端看藝術家希望創造出什麼樣的意義和給予觀眾什麼樣的經驗。每個元素都可能具有象徵意義,邀請民眾仔細推敲,拼湊出全貌。若在作品中納入行為、聲音和流動影像,則可以營造出超現實感。例如瑞士藝術家皮皮洛蒂.瑞斯特(Pipilotti Rist),她經常將展覽廳改造成巨大的多媒體環境,民眾可以躺在軟軟的雕塑小島上度過好幾小時的時光,觀看四周出現的粉紅花朵和裸露肢體影像,超現實感十足。在這樣的作品中,藝術成為一種情境而非單一物件。這也某種程度解釋了何以裝置作品的體驗難以言喻,攝影也很難呈現其全貌。大多時候,裝置藝術只能意會不能言傳。

對於尼托來說,正是作品與觀眾這樣的互動讓他的裝置活了起來。他將觀眾形容為個別的「細胞」,每個細胞來自不同的文化、社會和歷史背景,而他的作品所做的就是把這些細胞匯聚起來。不過基本上《類人猿》提供了一個更原始的經驗。還沒看清楚眼前又藍又粉的遊樂場之前,我們的鼻子倒已經先聞到香料的味道了。如同這件作品所展現的,遇到這樣的裝置藝術,最好的體驗方式就是把鞋子踢掉,直接跳進去玩。

草間彌生,《消去屋》,自2002年起持續創作中

想像自己走進純白色的房間,廚房流理台、沙發甚至電視和爐台上的茶水壺統統是白色的。不是的,這不是精神病院,這是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生的《消去屋》互動裝置。互動,怎麼說?呵,他們會發給你一套圓形貼紙,圓點有大有小,每個顏色都鮮豔無比,草間彌生希望你把這些小傢伙貼在房間裡,想貼哪裡就貼哪裡!

raw-image

草間彌生將這些圓點視為理解宇宙的一種方式。她這麼說道:「我們的地球只是宇宙間數百萬顆星球中的一小顆圓點。圓點即代表無限。當我們用圓點消去自然和自己的身體,就能達到天人合一。」草間彌生的「消去」概念始於一九六○年代,那時她用圓點覆蓋自己和其他人的身體,作為「自我消去」的手法。在《消去屋》中,草間彌生邀請我們參與,不只是與藝術家合作喔,而是大家合力把空間轉換/消去,將之變成一大團色彩繽紛的圓點。二○一五年在紐約卓納畫廊(David Zwirner Gallery)的個展中,草間彌生在畫廊空間裡搭建一棟美國城鄉風的小房子,在這房子中重新製作這件作品。在這房子裡的參觀體驗相當近似於她另一件知名作品《無限鏡屋》(Infinity Mirror Room)。《無限鏡屋》一次限一人進入,裡面是鋪天蓋地的鏡子,空間內閃爍的燈光無止無盡地彼此反射,站在裡面有如浮在太空中,自我瞬間消失成為數百萬顆行星中的一小顆。

安景輝(Kyung An)

具倫敦大學科陶德藝術學院(Courtauld Institute of Art)藝術史博士學位,現為紐約古根漢美術館副策展人。

潔西卡・瑟拉思(Jessica Cerasi)

曾任二〇一六年第二十屆雪梨雙年展副策展人,亦曾任倫敦海沃德美術館(Hayward Gallery)策展助理與倫敦卡羅爾/弗萊徹藝廊(Carroll/Fletcher)展覽經理。現為獨立藝術工作者。

更多內容請見《誰怕當代藝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典藏藝術家庭的沙龍
34會員
43內容數
2019/07/25
劇情扭曲或病態的恐怖電影是否會扭曲人性,是長久以來不斷困擾電影產業與管理電影產業那些人的問題。一部片禁不禁、剪不剪、上映不上映,常常伴隨一段曲折離奇的故事。史丹利.庫柏力克的《發條橘子》(A Clockwork Orange, 1971)也一樣。
Thumbnail
2019/07/25
劇情扭曲或病態的恐怖電影是否會扭曲人性,是長久以來不斷困擾電影產業與管理電影產業那些人的問題。一部片禁不禁、剪不剪、上映不上映,常常伴隨一段曲折離奇的故事。史丹利.庫柏力克的《發條橘子》(A Clockwork Orange, 1971)也一樣。
Thumbnail
2019/07/12
如果我們要選出韓國最具代表性的擁有圍牆的建築,會有兩個:學校與監獄。這兩個地方的人一旦越牆而出,就會導致事態嚴重。筆者還是學生的時候,某間學校為了防止學生越牆離校,甚至在圍牆上加裝了電線。學校與監獄一樣,都擁有一個操場和一棟四、五層樓高的建築。如果不看窗戶的大小,就難以找出兩者在空間佈局上的差異了。
Thumbnail
2019/07/12
如果我們要選出韓國最具代表性的擁有圍牆的建築,會有兩個:學校與監獄。這兩個地方的人一旦越牆而出,就會導致事態嚴重。筆者還是學生的時候,某間學校為了防止學生越牆離校,甚至在圍牆上加裝了電線。學校與監獄一樣,都擁有一個操場和一棟四、五層樓高的建築。如果不看窗戶的大小,就難以找出兩者在空間佈局上的差異了。
Thumbnail
2019/07/12
如今,許多跨國企業已掌握了全球的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等領域。在現在這個時代,除了國家軍事力量以外,就屬全球性的跨國企業最有影響力了。跨國企業會為自己打造總部辦公大樓,就像過去身為最高權位者的帝王或教皇會為自己打造皇宮或教堂一樣。
Thumbnail
2019/07/12
如今,許多跨國企業已掌握了全球的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等領域。在現在這個時代,除了國家軍事力量以外,就屬全球性的跨國企業最有影響力了。跨國企業會為自己打造總部辦公大樓,就像過去身為最高權位者的帝王或教皇會為自己打造皇宮或教堂一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這個看似輕描淡寫的問句曾像是噩夢般縈繞著我每一次的下筆,每個學美術的學生最懼怕的莫過於"創作理念"這四個大字
Thumbnail
這個看似輕描淡寫的問句曾像是噩夢般縈繞著我每一次的下筆,每個學美術的學生最懼怕的莫過於"創作理念"這四個大字
Thumbnail
這個展覽中的細節大多由周遭人們的互動而來,卻也有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於忠泰美術館本身的建築構造。王德瑜的巧思和整座美術館融為一體,將整座建築物的細節都無疑地表露,觀眾得以最直觀地感受整個現場,感受發生中的知覺。
Thumbnail
這個展覽中的細節大多由周遭人們的互動而來,卻也有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於忠泰美術館本身的建築構造。王德瑜的巧思和整座美術館融為一體,將整座建築物的細節都無疑地表露,觀眾得以最直觀地感受整個現場,感受發生中的知覺。
Thumbnail
知名服飾品牌Uniqlo與泰特現代美術館(Tate Modern)異業合作推出的「UNIQLO Tate Play」計畫,這次特別將「圓點女王」草間彌生的超人氣互動裝置作品之一「The Obliteration Room」搬進了渦輪大廳...
Thumbnail
知名服飾品牌Uniqlo與泰特現代美術館(Tate Modern)異業合作推出的「UNIQLO Tate Play」計畫,這次特別將「圓點女王」草間彌生的超人氣互動裝置作品之一「The Obliteration Room」搬進了渦輪大廳...
Thumbnail
到美術館看展,你的預期會是什麼?是古典的油畫、東洋的膠彩、還是龐大的雕塑作品? 近期將結束的的 國美館 《所在—境與物的前衛藝術1980-2021》則是突破對於傳統繪畫藝術的概念。來美術館給腦袋一個新的體驗!
Thumbnail
到美術館看展,你的預期會是什麼?是古典的油畫、東洋的膠彩、還是龐大的雕塑作品? 近期將結束的的 國美館 《所在—境與物的前衛藝術1980-2021》則是突破對於傳統繪畫藝術的概念。來美術館給腦袋一個新的體驗!
Thumbnail
「你想住在哪一個星球?」第12屆台北雙年展,以「你我不住在同一星球上」為主題,將臺北市立美術館打造成星象廳,這場館長口中的「Mega(巨大)秀」,集結27國的藝術團隊,以78組繪畫、影像、編織、裝置藝術,展現各方面對氣候變遷議題的分歧觀點。開展2個月來,參觀人數已超過7萬人。
Thumbnail
「你想住在哪一個星球?」第12屆台北雙年展,以「你我不住在同一星球上」為主題,將臺北市立美術館打造成星象廳,這場館長口中的「Mega(巨大)秀」,集結27國的藝術團隊,以78組繪畫、影像、編織、裝置藝術,展現各方面對氣候變遷議題的分歧觀點。開展2個月來,參觀人數已超過7萬人。
Thumbnail
一開始只看網頁露出的banner真的蠻難想像展覽的內容,實際看了之後卻覺得藝術家的比喻很意思。有一個展間裡放的是藝術家之前展出的作品說明和他這次對新作的論述。將自己製作的虛擬實境藝術裝置比喻作人在做惡夢的過程真的很有趣......
Thumbnail
一開始只看網頁露出的banner真的蠻難想像展覽的內容,實際看了之後卻覺得藝術家的比喻很意思。有一個展間裡放的是藝術家之前展出的作品說明和他這次對新作的論述。將自己製作的虛擬實境藝術裝置比喻作人在做惡夢的過程真的很有趣......
Thumbnail
現實與夢境,有時是分不出那個界線的。 某個想睡的週末,到當代藝術館體驗陶亞倫個展的VR裝置,沒想到經歷了滿長的等待。每個裝置都帶我到另一個世界神遊。
Thumbnail
現實與夢境,有時是分不出那個界線的。 某個想睡的週末,到當代藝術館體驗陶亞倫個展的VR裝置,沒想到經歷了滿長的等待。每個裝置都帶我到另一個世界神遊。
Thumbnail
每到藝博又是我攀親引戚的時節,2020台中藝術博覽會是疫病爆發後,台灣第一場大型藝術博覽會,是否能帶給我們滿滿的感動呢?以觀賞者的角度選出藝博中4件我覺得有趣的作品,雖然還是口袋淺淺,掏不出任何一毛錢,沒有要幫誰廣告,因此文章等藝博結束後發(燦笑)。
Thumbnail
每到藝博又是我攀親引戚的時節,2020台中藝術博覽會是疫病爆發後,台灣第一場大型藝術博覽會,是否能帶給我們滿滿的感動呢?以觀賞者的角度選出藝博中4件我覺得有趣的作品,雖然還是口袋淺淺,掏不出任何一毛錢,沒有要幫誰廣告,因此文章等藝博結束後發(燦笑)。
Thumbnail
裝置藝術用到的媒材琳瑯滿目,端看藝術家希望創造出什麼樣的意義和給予觀眾什麼樣的經驗。每個元素都可能具有象徵意義,邀請民眾仔細推敲,拼湊出全貌。若在作品中納入行為、聲音和流動影像,則可以營造出超現實感。 藝術成為一種情境而非單一物件。這也某種程度解釋了何以裝置作品的體驗難以言喻,攝影也很難呈現其全貌。
Thumbnail
裝置藝術用到的媒材琳瑯滿目,端看藝術家希望創造出什麼樣的意義和給予觀眾什麼樣的經驗。每個元素都可能具有象徵意義,邀請民眾仔細推敲,拼湊出全貌。若在作品中納入行為、聲音和流動影像,則可以營造出超現實感。 藝術成為一種情境而非單一物件。這也某種程度解釋了何以裝置作品的體驗難以言喻,攝影也很難呈現其全貌。
Thumbnail
想法本身即構成藝術,在這前衛的概念出現之後,藝術自古以來的美學、技藝和行銷標準便變得不再那麼重要了。這場對傳統藝術定義和價值認知的革命,源自於藝術家對藝術學院和市場權威的質疑。觀念藝術家以不容易買賣的作品來批判藝術商品化的現象,同樣的,作品的製作過程中藝術家不必親自在場,這樣的做法也顛覆了傳統觀念。
Thumbnail
想法本身即構成藝術,在這前衛的概念出現之後,藝術自古以來的美學、技藝和行銷標準便變得不再那麼重要了。這場對傳統藝術定義和價值認知的革命,源自於藝術家對藝術學院和市場權威的質疑。觀念藝術家以不容易買賣的作品來批判藝術商品化的現象,同樣的,作品的製作過程中藝術家不必親自在場,這樣的做法也顛覆了傳統觀念。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