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外傘頂洲、蒜頭糖廠~五分車體驗、井仔腳瓦盤鹽田之旅1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幾年前在雜誌上看過外傘頂洲行程的介紹,
雖然覺得很特別,
但也擔心搭膠筏會暈船,
所以遲遲沒有採取行動。
九月中下旬發現雄獅行程成團,
心動不如馬上行動。
出發日期剛好是中秋節前一天,
這次行程跟三種產業有關,
分別是製糖、養蚵和曬鹽。

五分車體驗:【蒜頭蔗埕文化園區( 蒜頭糖廠)】


第一站到蒜頭糖廠,
糖廠位在嘉義縣六腳鄉蒜頭村旁,
就以蒜頭為名。
最近蒜頭很貴,
領隊特別強調,
六腳蒜頭村沒有產蒜頭,
早年當地有錢人家很多,
據稱有「九萬二七千」,
意思是家產萬兩戶有九名,
千兩戶有二十七名,
算來是頭,
即稱「算頭」,
後來則被誤傳成「蒜頭」,
一直沿用至今。


raw-image
raw-image



課本中記錄糖曾是台灣賺取外匯的主要來源。
但不敵國際糖價競爭,
台糖擁有三十多座糖廠,
紛紛關廠停工,
至今僅留下善化及虎尾糖廠仍在運轉。

raw-image


台灣的機械化糖廠是日治時期設立,
日本人撤退後整併為台糖公司。
所以廠區宿舍都是日式建築形式,
現在很多的戲劇取景,
都常會到各地台糖園區。
聰頭夫妻去過不少台糖園區,
曾進去高雄橋頭、后里月眉參觀產糖機械設備,
去十鼓糖廠改建的藝術文化村看表演,
其他的園區都是路過進去吃冰棒、看宿舍群。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今日的行程主要是五分仔體驗。
十幾年前搭過溪湖糖廠五分車,
今天到蒜頭糖廠是第二次體驗。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五分仔小火車自車站出發,
原本駕駛火車載甘蔗的司機員,
變成載運乘客,
糖廠內的員工,
經過訓練後當起解說員。
解說員的台語很流利,
說話速度很快,
加上車廂行進間噪音很大,
所以聽得很吃力。
車站旁邊的防空洞,
是歌手「伍佰」小時候玩耍的秘密基地。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火車先往太保、南靖方向行駛一小段,
縱橫交錯的鐵道上,
可看到各式各樣的五分仔車頭與車體,
包括一台在日本流落30年的蒸汽火車頭。
來到與大馬路交接處,
有一座磚造「八角樓碉堡」,
為日治時期為防禦監視糖廠所建造。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火車行駛到種甘蔗的田野,
農夫正在進行翻土的工作,
成群的小白鷺跟在機械後抓蟲吃。
製糖用的是白甘蔗,
甜度高達二十五度,
但是外皮很硬,
爸爸的老家在溪湖,
常聽他說起小時候追火車拔甘蔗的事,
以前普遍家庭經濟環境不好,
小孩子想嘗甜,
加上同儕起鬨貪玩,
當然體能和牙齒也要夠強健。


raw-image
raw-image


白甘蔗比紅甘蔗更適合製糖的理由 :
因為單位面積產蔗量高,
且含水量較少,
因此甜度相對較高。
而且對於栽培環境適應力強。
加上纖維長且韌,
能提高壓榨量,
並當作燃料降低生產成本。
早期甘蔗採收都是使用人工,
採收後清除掉不需要的蔗葉、泥土、根部的鬚,
接著綑綁,
然後用牛車運送到裝車場「疊台車」上,
再用「五分仔車」載回製糖工場內。


raw-image
raw-image



火車往回走回到園區,
往製糖廠方向去,
蒜頭糖廠建於西元1906年,
在日治時代曾是全台第三大廠。
2001年納莉颱風造成廠區淹水,
製糖設備嚴重毀損,
因此停止製糖業務,
目前廠區圍起封鎖線。


raw-image
raw-image


小火車開回車站,
還有一點自由活動時間,
我們走走看看日式宿舍群,
蒜頭糖廠因為員工晚近才紛紛遷出,
日治時代興建至今的木造式員工宿舍保留完整,
但時間有限加上天氣炎熱,
只到了最前排的區域。
充滿歷史及懷舊感的日式宿舍群,
是熱門的拍攝景點,
「一把青」、「五味八珍的歲月」、「天之蕉子」
等電視劇都曾在此處取景。
到糖廠一定要吃冰,
特別推薦紅豆冰淇淋,
不是用紅豆做的冰淇淋,
是芋頭冰淇淋加上綿密紅豆泥。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搶灘外傘頂洲】

印象中的竹筏很不平穩,
今天搭乘的膠筏就像遊艇了,
造價聽說要兩百多萬。
安裝了太陽能發電,
節能環保且避免遊客聞到柴油臭味。
凱旋三號解說人員「點點」,
拿出圖片說明今天的目的地「外傘頂洲」,
是台灣目前最大的沙洲,
橫跨嘉義縣和雲林縣,
長達十幾公里的海岸線,
占地2萬多公頃,
目前管轄權屬雲林縣。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從日據時發現到現在,
沙洲位置和形狀一直在改變。
外傘頂洲是由6條溪流的淤沙堆積而成,
包括:大肚溪、大甲溪、北港溪、
濁水溪、八掌溪和朴子溪。
外傘頂洲受到波浪、沿岸流及東北季風影響,
平均每年往西南方向漂移60至70公尺,
被稱為「移動的國土」。


raw-image


「點點」開玩笑說雲林和嘉義縣,
都宣稱外傘頂洲是自己的,
今天雄獅團員從彰化、台中來,
因為淤沙的河流也流過台中市和彰化縣,
等會兒也要到沙洲上宣示一下。
但近年來由於河川興建攔砂壩,
導致沙源減少而逐漸縮小。
中餐在膠筏上享用海味大餐,
菜色中當然少不了蚵仔,
炒海鮮麵、炸蚵。


raw-image


外傘頂洲與嘉義縣海岸之間的水域,
目前是台灣主要蚵仔養殖區之一。
因為沒有重工業汙染水質清澈,
礦物質和養分很豐富,
東石的蚵仔吃起來很鮮甜。


raw-image


往窗外看去是一格一格的蚵棚,
採浮棚式養殖,
跟著潮水上升下降,
全天24小時都在吸收海水養分。
大約8個月可收成。
蚵棚有管理權沒所有權,
都是好幾代以前佔地為王,
世襲傳承下來,
現在很難找到適合的地點了。
浮棚上會立個人的識別標誌。


raw-image
raw-image


搭蚵棚一蓬成本七萬多,
用孟宗竹和保麗龍組成,
保麗龍可以增加浮力。
下錨固定,
遇到13級以上大浪血本無歸,
所以台語叫做「跋蚵筊」(賭博)。
如果是平掛式的蚵棚就是插竹竿。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越往外海風浪越大,
聰嫂好像有點要暈船了,
幸好目的到達了,
船長是根據潮係決定登陸位置。
走下船開始踩水、踏沙、吹風,
船家也準備了耙沙的工具可以挖蛤仔。
中秋時節風就已經很強了,
聽說冬天來可以體驗沙漠般風光。
回程開放大家歡唱,
領隊馬拉桑早上就特別強調,
這是雄獅旅遊唯一可以唱歌的行程,
團員保握機會同樂。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曬鹽挑鹽體驗趣:【井仔腳瓦盤鹽田】

井仔腳瓦盤鹽田是北門的第一座鹽田,
也是現存最古老的瓦盤鹽田遺址,
2002年結束曬鹽業,
使原來遍布此處的鹽田荒廢了一段時間,
後來為延續鹽業文化而將鹽場復育,
現已成為台南濱海最具特色的景點。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台灣鹽田有分2種,
分別為土盤鹽田及瓦盤鹽田。
七股鹽場屬於土盤鹽田,
土盤鹽田結晶池池底沙土,
因鹽結晶與沙土接觸所以色澤不佳,
主要生產工業用鹽。
井仔腳以厚約六釐米的破缸片,
拼貼在結晶池底,
呈現出馬賽克拼貼般的美麗藝術。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因瓦盤導熱快,
能快速蒸發水份,
且隔離結晶鹽與土壤,
故鹽結晶顆粒細緻,潔淨白晳。
主要生產食用鹽,
且是高單價的特級品。
因鈉含量低,
且保留天然礦物質,
如鈣、鎂、錳、鉀等。
瓦盤鹽田提供遊客體驗曬鹽、挑鹽、收鹽的樂趣,
但聰嫂發現踩水車引海水腳累,
曬鹽挑鹽手痠肩痛,
當鹽工真是辛苦啊!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夕陽照射在瓦盤鹽田上倒映天空的美麗光彩,
今天沒有機會欣賞,
留待他日自行前來捕捉。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聰頭夫妻趴趴go的沙龍
63會員
359內容數
夫妻退休後國內外趴趴走,旅遊體驗分享記錄。
2024/04/04
第一次參與南瑤宮彰化媽三年一次的潦溪進香習俗,從西螺到溪州涉水過濁水溪。另外,還有介紹西螺有名的醬油產業,以及濁水溪石敢當觀光景點等。
Thumbnail
2024/04/04
第一次參與南瑤宮彰化媽三年一次的潦溪進香習俗,從西螺到溪州涉水過濁水溪。另外,還有介紹西螺有名的醬油產業,以及濁水溪石敢當觀光景點等。
Thumbnail
2024/01/26
2023/12/21巴克禮公園→虹韻文創中心→永樂市場「茶介屋」→天鵝湖公園→敬義堂→台中
Thumbnail
2024/01/26
2023/12/21巴克禮公園→虹韻文創中心→永樂市場「茶介屋」→天鵝湖公園→敬義堂→台中
Thumbnail
2024/01/14
2023/12/20台中→台江文化中心→大魚的祝福→安平老街→亞果台南安平遊艇碼頭→立康中藥觀光工廠→台南台糖長榮自助晚餐 臺江文化中心的演藝廳、社區大學和臺江建莊200年的發展歷史。另外也介紹了大魚的祝福公共藝術及安平老街的美食和亞果遊艇碼頭等景點。
Thumbnail
2024/01/14
2023/12/20台中→台江文化中心→大魚的祝福→安平老街→亞果台南安平遊艇碼頭→立康中藥觀光工廠→台南台糖長榮自助晚餐 臺江文化中心的演藝廳、社區大學和臺江建莊200年的發展歷史。另外也介紹了大魚的祝福公共藝術及安平老街的美食和亞果遊艇碼頭等景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磅仔頭一個你從來不知道的地方與歷史。這裡是台灣在日治時期走過台灣有著製糖王國的歷史記憶。儘管時過境空,在歷史記憶中依舊有這麼一段歷史。 磅仔頭相關資訊:: 地址: ​宜蘭縣五結鄉西河五路二十八巷口之二結圳附近 電話: ​03   932   2440 ​備註: 歷史地點
Thumbnail
磅仔頭一個你從來不知道的地方與歷史。這裡是台灣在日治時期走過台灣有著製糖王國的歷史記憶。儘管時過境空,在歷史記憶中依舊有這麼一段歷史。 磅仔頭相關資訊:: 地址: ​宜蘭縣五結鄉西河五路二十八巷口之二結圳附近 電話: ​03   932   2440 ​備註: 歷史地點
Thumbnail
高雄市旗山區曾經是香蕉和甘蔗的生產重地,產業沒落後,當地的糖廠社區發展協會,盤點地區的人、文、地、產、景之後,以「大旗美農村體驗物產直賣所」做為品牌,推出農村體驗行程、一日農夫旅遊、旗山糖廠園區和香蕉園導覽、農村好物等,是個很不錯玩的地方。
Thumbnail
高雄市旗山區曾經是香蕉和甘蔗的生產重地,產業沒落後,當地的糖廠社區發展協會,盤點地區的人、文、地、產、景之後,以「大旗美農村體驗物產直賣所」做為品牌,推出農村體驗行程、一日農夫旅遊、旗山糖廠園區和香蕉園導覽、農村好物等,是個很不錯玩的地方。
Thumbnail
鹽水車站活化 創作理念 鹽水車站是日治時代糖廠的專用鐵路車站,包含時代的眼淚「五分車」。可以洞見台灣產業的發展史,糖業曾經是台灣的主要產業,見證數百年來的台灣史。但隨著工業化,糖業漸漸失去台灣的經濟地位一度沒落,直到1990年代文資保存活化的風潮興起,才興起一股台糖古蹟活化的浪潮。台南縣市合併的重
Thumbnail
鹽水車站活化 創作理念 鹽水車站是日治時代糖廠的專用鐵路車站,包含時代的眼淚「五分車」。可以洞見台灣產業的發展史,糖業曾經是台灣的主要產業,見證數百年來的台灣史。但隨著工業化,糖業漸漸失去台灣的經濟地位一度沒落,直到1990年代文資保存活化的風潮興起,才興起一股台糖古蹟活化的浪潮。台南縣市合併的重
Thumbnail
台南市佳里區 地點:蕭壠文化園區 日期:2022/11/27 下午,跑去佳里的「蕭壠文化園區」。
Thumbnail
台南市佳里區 地點:蕭壠文化園區 日期:2022/11/27 下午,跑去佳里的「蕭壠文化園區」。
Thumbnail
地點:蕭壠文化園區 (佳里糖廠) 日期:2021/04/11 蕭壠文化園區 (蕭壠糖廠) 又名佳里糖廠, 1905年成立,1908年開始製糖,是日治時期「明治製糖株式會社」在台灣設立的第一個新式糖廠,1998年因糖業沒落關閉,後來閒置空間再利用,於2003年成立,以藝文基地的面貌重現。
Thumbnail
地點:蕭壠文化園區 (佳里糖廠) 日期:2021/04/11 蕭壠文化園區 (蕭壠糖廠) 又名佳里糖廠, 1905年成立,1908年開始製糖,是日治時期「明治製糖株式會社」在台灣設立的第一個新式糖廠,1998年因糖業沒落關閉,後來閒置空間再利用,於2003年成立,以藝文基地的面貌重現。
Thumbnail
ㄧ小貝手拿繪本《鹽山》 《鹽山》說的是台灣鹽業的故事,以七股鹽場為主軸,介紹鹽田的演變、鹽工的工作、曬鹽技術、鹽警工作、產業演變等。 大排長龍的人要爬鹽山 七股鹽場是台灣鹽業史上最年輕的曬鹽場,歷經日人株式會社與國民政府的開發與經營,成為台灣史上規模最大的曬鹽場,也曾是我國工業用鹽重要的生產地,惟
Thumbnail
ㄧ小貝手拿繪本《鹽山》 《鹽山》說的是台灣鹽業的故事,以七股鹽場為主軸,介紹鹽田的演變、鹽工的工作、曬鹽技術、鹽警工作、產業演變等。 大排長龍的人要爬鹽山 七股鹽場是台灣鹽業史上最年輕的曬鹽場,歷經日人株式會社與國民政府的開發與經營,成為台灣史上規模最大的曬鹽場,也曾是我國工業用鹽重要的生產地,惟
Thumbnail
蔗糖是荷蘭時代以來,臺灣重要的輸出商品,到了日治時期更超越茶葉,成為最大的出口貨物。糖業鐵道是為了運輸甘蔗從產地到糖廠而鋪設。臺灣的糖業鐵道始於日治時期建造,多位於中、
Thumbnail
蔗糖是荷蘭時代以來,臺灣重要的輸出商品,到了日治時期更超越茶葉,成為最大的出口貨物。糖業鐵道是為了運輸甘蔗從產地到糖廠而鋪設。臺灣的糖業鐵道始於日治時期建造,多位於中、
Thumbnail
  我從小到大,總是在歷史課本上讀到,台灣在日治時期作為重要的蔗糖生產地區,糖業是多麼發達,是多麼受日本帝國重視,但是那個台灣糖業的榮景到底是什麼樣子呢?歷史課本好像不曾帶我們實際見證一下那個時光。想親眼看看台灣糖業的興衰嗎?那就來走一趟高雄橋頭糖廠吧! 橋頭糖廠訴說著台灣糖業的故事。
Thumbnail
  我從小到大,總是在歷史課本上讀到,台灣在日治時期作為重要的蔗糖生產地區,糖業是多麼發達,是多麼受日本帝國重視,但是那個台灣糖業的榮景到底是什麼樣子呢?歷史課本好像不曾帶我們實際見證一下那個時光。想親眼看看台灣糖業的興衰嗎?那就來走一趟高雄橋頭糖廠吧! 橋頭糖廠訴說著台灣糖業的故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