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支撐起屏東曾輝煌的糖業歷史-「糖業鐵道」

2019/10/09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一、臺灣糖業鐵道和糖業小火車

▲ 1921-1928年全臺糖鐵路線圖
資料來源:中研院臺灣歷史文化地圖網站

(一) 臺灣糖業鐵道

蔗糖是荷蘭時代以來,臺灣重要的輸出商品,到了日治時期更超越茶葉,成為最大的出口貨物。糖業鐵道是為了運輸甘蔗從產地到糖廠而鋪設。臺灣的糖業鐵道始於日治時期建造,多位於中、南部平原地區,在日治中期鐵路總長度近2000公里,分屬11種鐵道,其中以臺灣製糖鐵道長度最長,占全臺糖鐵長度近25%。糖鐵在全盛時期曾達三千多公里,在分布上絕不遜於臺鐵,對臺灣的發展有很大的貢獻。糖鐵的軌距小於標準1435mm,通常為1067mm或762mm,它的優點為鋪設成本少、曲率半徑小、車廂重量較輕、可用於較大的路線坡度,缺點為車廂空間較小、行駛速度受限。

(二) 糖鐵小火車

早期的糖鐵使用單節有動力的汽油客車來跑,皆以蒸汽火車頭為主。民國38年向美國購買了15輛的汽油機車,為動力內燃化的開始。而臺糖本身榨蔗過程中製造的酒精(每榨取十公噸的蔗糖,便可得到兩公噸的糖蜜,而糖蜜經由發酵後,可提煉出乙醇半噸),剛好替代了昂貴的汽油成為燃料,臺糖便把之後購入的汽油車改為酒精車,節省成本。民國43年臺糖委託農工處,用卡車卸下的引擎,自行拼裝了臺灣鐵道歷史第一次的「拼裝火車」,共12輛火車頭。之後,又因蔗糖銷量增加,酒精減產,這群酒精車又改回柴油機車。
▲ 古早糖鐵小火車照片

一、屏東縣糖鐵分佈

糖鐵在日治中期已擴展到整個屏東平原,包含高樹鄉、里港鄉、九如鄉、長治鄉、鹽埔鄉、屏東市、麟洛鄉、竹田鄉、內埔鄉、萬巒鄉、潮州鎮、萬丹鄉、崁頂鄉、新園鄉、新埤鄉、南州鄉、東港鎮、林邊鄉、佳冬鄉到最南的枋寮鄉,總共二十個鄉鎮市。屏東縣鐵道隸屬於臺灣製糖株式會社,總長226公里,占全臺1/10,並分成屏東和南州糖廠的鐵道,每個糖廠各有其主、支線,以避免原料區重疊。由於甘蔗製成蔗糖失重率大,以及避免甘蔗久放其糖分流失,糖廠一般位於原料區的中心。
▲ 1921-1928年屏東糖鐵分佈圖
資料來源:中研院臺灣歷史文化地圖網站
直到國民政府時期,糖鐵路線大致與日治時期類似,無太大改變。以屏東糖廠原料線為例,往北的里港幹線和其支線長度最長,其次是往東的萬隆幹線,再來是往南的東港幹線。
▲1973年屏東縣糖業鐵路
各幹線主線及支線長度圖

一、屏東製糖歷史

屏東糖廠是臺灣三大糖廠之一,日治時 期稱為「阿緱製糖所」。日本政府選擇在萬年溪畔興建「阿緱製糖工廠」, 在 1907年設立,於1909年開工製糖(資料來源:臺灣製糖工廠百年文史地圖網站)。在糖業全盛時期,臺灣外匯的百分之七十五是糖業的產值,其中又以屏東糖廠產量位居全臺第二多。屏東糖廠為日治時期繼橋頭糖廠之後,成為臺灣製糖株式會社的社址,糖廠的興建見證了屏東市的興起,亦使屏東市成為屏東平原的核心(資料來源:愛屏東網站)。
▲ 日治時期臺灣榨蔗排名前五的糖廠分布圖

日治時期全臺榨蔗能力排名前五的糖廠

  1. 虎尾糖廠:產量 3200英噸,隸屬於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共兩座工廠,是全臺、也是全東洋最大的製糖工廠。
  2. 屏東糖廠:產量3000英噸,為全臺第二大糖廠,隸屬於臺灣製糖株式會社,若以單座製糖工廠而言,其生產能力則名列全臺之冠。
  3. 蒜頭糖廠:產量2200英噸,隸屬於明治製糖株式會社,為全臺第三大製糖工廠,有「明治寶庫」之稱。
  4. 北港糖廠:產量2000英噸,隸屬於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為臺灣第四大糖廠,但就原料區面積而言,則為全臺之冠。
  5. 溪洲糖廠:產量1950英噸,隸屬於林本源製糖株式會社,後為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兼併,就榨蔗能力而言排名全臺第五。
國民政府來臺後,屏東糖廠屬於臺灣糖業公司第二區分公司,因遭受美軍猛烈轟炸攻擊,臺糖戰後損害統計中被列為「大破」,直至1948年才修復完成、恢復製糖。然而隨著時代變遷,1997年10月屏東糖廠停閉,停止生產蔗糖。2005年改為「臺灣糖業公司屏東區處」,轄有南州廠。廠區內土地為屏東市公所和臺糖所有。
▲ 屏東糖廠重要紀實
資料來源:臺灣製糖工廠百年文史地圖
▲ 1969-1996年屏東糖廠製糖量及其占全臺比例
柱狀圖為屏東糖廠製糖量,折線圖為屏東糖廠製糖量佔全臺比例)
資料來源:臺灣糖業公司民國糖業統計年報,67-86年

1. 興盛期(1969~1978 年)

如上圖,屏東糖廠的產糖量在 1969~1978 年一直維持在 4~5 萬公噸,約占全臺產糖量的5%左右,相較於1990 年以後的產糖量,足足高了兩倍有餘,屬於屏東糖廠的興盛期。糖鐵隨著糖廠為屏東市帶來富庶,聚落自然而然在其周圍發展起來。如過去屏東的萬年溪橋是一個火車休息站,讓那邊的經濟開始繁榮起來。

2. 衰退期(1979 年~)

如上圖中,屏東糖廠的製糖量從 1978 年 4 萬公噸一路下降,到了1996年只剩 2 萬公噸,整整減少了二分之一。
而臺糖在停駛原因中有提到,糖鐵停駛最主要是因為政策,因為糖鐵當時位於市中心,為了防治有關糖鐵帶來的汙染問題,政府下令糖廠斷水、斷電,而糖廠無水源就無法開工,間接地使糖鐵停駛。

屏東糖鐵停駛因素表

雖說糖鐵停駛,然而遺留下的鐵道部分仍可善加利用,但歷任縣長與臺糖公司含糊其辭互相推託責任,因此至今,糖鐵已是被遺留在歷史洪流的砂礫。
▲ 曾被譽為「臺灣糖業新高山」的屏東糖廠大煙囪
(資料來源:邱才彥)
責任編輯:陳誠鋅 核稿編輯:陳柏健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427會員
569內容數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用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 歡迎來到嚕嗶啵的世界 和我們一起嗶嗶啵啵🫧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