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女性主義(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大多數的社會運動在開始的時候就已經隱藏了使其自我終結的種子。
女權主義起源自十八世紀的啟蒙運動,其內涵在於相信社會中的男女地位建構是基於建構而不是物質現實,譬如說某些行業男性比女性更有優勢是因為女性受到制度上不公平的壓制,而不是女性在這些職業就天生不適合。而這事實上就是今日跨性別能夠作為女性與生物女性競爭的理由。
既然女性與男性之間的不平等完全是由制度的建構,而非天生的事實所造成的,那樣的話開放跨性別女性進入女性專屬的群體內應該也不會產生問題,在認為男女具有本質不同的時代(大多數歷史上的人類社會型態),這種情況是不可能發生的;只有在現代兩性平等作為思想基礎的社會,生物男性能夠透過思想自我認同為女性的思潮才有可能傳播,而不是被當成精神病看待。
作為一個在二十一世紀初,國民教育中學習的人,我的成長過程中學校本身就已經在消除男女之間競技的區隔,過去許多男性女性之間有區隔的競技,像是圍棋、游泳、慢跑等,已經逐步地消失,因為認為女性在這些領域沒辦法贏男性本身就是一種性別歧視。事實上直到十四歲開始使用學校電腦查資料後,我才知道世界上還有男性女性分開來的競技的現象。
這同時也是因為跨女問題開始想辦法區隔生物女性與生物男性會導致左派本身分裂的原因,區隔生物男性與生物女性的邏輯,本質上是十九世紀前生物學家們的基礎常識,啟蒙主義後女權主義者/兩性平等主義者們為此與科學家們戰鬥,最後勝利並將強調生物學現實的科學家們從學界中逐出,並將兩性差異是100%社會建構的思想殖入學界之中。
這也是凱薩琳.史托克(Kathleen Stock)會被指為性別歧視者的原因,因為她嘗試將兩百年來女權主義者們好不容易從學界中消滅的性別歧視科學「復活」,而她自稱女權主義者的宣稱則使她成為了更巨大的目標,因為一個女權主義者在思想上居然求助於十九世紀的(且被許多左派視為偽科學)生物學邏輯來反對跨女進入女性專屬的活動,這本身即構成了退步;這個女權主義者屈服於十九世紀老白男科學研究的圖像,極容易被各種右派用來佐證傳統社會的有效性,而作為中間派的女權主義其實還真的被兩面夾殺,面對右派,這類女權主義者不能反對生物學邏輯稱兩性天生平等,只能說女性在生物學上「劣」於男性,所以需要男女性分隔的保護,而這本身就又有同意右派邏輯的意思,面對左派強調生物現實本身又是在拆過去一兩百年「女權主義科學」建的台。
現狀競技兩性區隔的穩定態,我不認為會回到二十世紀那種男女有隔的狀態,更有可能發生的情況是男女性區隔完全取消,因為將跨性別自女性運動中排除涉及歧視,而男女區隔本身又隱含了女性事實上(Fact)不如男性的暗示,因此將男女區隔自運動中消除就是邏輯上的最優解。當然現實上走到那一部仍然需要幾十年的步驟,但是現在跨性別運動歸屬問題導致一部分女權主義人士必須反過來引用「偽科學」來作為反方論點本身就是西方(又名「現代」)女權主義這一兩百年的發展即將達到最終態的趨勢,在下一章中我會繼續推論即將到來的最終態可能的形式。
avatar-img
101會員
158內容數
本專題目的在於介紹德國歷史哲學家史賓格勒,在二十世紀初提出的一個歷史哲學體系,目的在於讓更多人了解更多看歷史的角度,並破除漢字圈對於啟蒙進步史觀的崇拜。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龜兔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整理一下歷史文化各階段的演進,重點是附加的整理圖
烏克蘭由兩個部分組成;首先是頓巴斯、克里米亞到敖德薩的「開拓地帶」,;另一部分則是從波爾塔瓦到西烏克蘭的「盧薩尼亞(Ruthenia) 」地帶,是東斯拉夫文化包括俄羅斯的起源地。這一「新」一舊的地區組合而成的烏克蘭可以視為民族發明的一個奇怪典範。
最近想了一些問題,自問自答了一下。
本篇文章翻譯Robert Steuckers的文章,內容與史賓格勒死後文本的研究相關,裡面一些歷史看法與現今的考古學研究可能有差異,但是其思考與論點對於歷史哲學有興趣的人來說仍然是有趣且值得參考的。
科學始於好奇心,終結於發現。
整理一下歷史文化各階段的演進,重點是附加的整理圖
烏克蘭由兩個部分組成;首先是頓巴斯、克里米亞到敖德薩的「開拓地帶」,;另一部分則是從波爾塔瓦到西烏克蘭的「盧薩尼亞(Ruthenia) 」地帶,是東斯拉夫文化包括俄羅斯的起源地。這一「新」一舊的地區組合而成的烏克蘭可以視為民族發明的一個奇怪典範。
最近想了一些問題,自問自答了一下。
本篇文章翻譯Robert Steuckers的文章,內容與史賓格勒死後文本的研究相關,裡面一些歷史看法與現今的考古學研究可能有差異,但是其思考與論點對於歷史哲學有興趣的人來說仍然是有趣且值得參考的。
科學始於好奇心,終結於發現。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人類社會中,性別歧視是一種深植於文化、制度和法律中的結構性暴力。女性,無論生理或心理性別,皆受制於父權體制的壓迫。這種暴力不僅限於個人偏見,更體現在整個社會對女性自由與權利的系統性剝奪。女性主義正是為了挑戰這種不公,呼籲平等和尊嚴。
Thumbnail
性別爭議的風波是一個從不公平走向公平的契機, 無論是對身處性別爭議的當事人,或是在賽場上與當事人競賽的參賽者。
Thumbnail
當代性自由運動宣揚積極性實踐才能獲得性自主,但這樣的概念是否不適用於所有人?我以無性取向的視角,反思社會對女性性別角色的期待,並展望我對性解放的理想,期盼在世界上能夠適當地被尊重。
Thumbnail
承上篇,閱畢兩本著作後,我對男與女關係的思考又多了一些。近來社會上常常標榜男女平等的價值觀。的確在某些領域上,例如工資、讀書機會等我是認同需要為女性平權。但觀乎近年的極端女權主義我則不表認同了。 男人與女人在性格、心理、身體等方面有顯著的不同,這些都是決定男與女的不平等是不可違背的。例如,男人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隨著女權思想的進一步深入人心,這個社會開始走向一個前所未有的極端。作為統治階層,女性們漸漸喪失了對男性的基本同理心。在她們扭曲的思維中,男性不再被視為平等的人類,而僅僅是可以剝削的工具和資源。
Thumbnail
取自2019性別學導論課堂的讀書筆記,整理“Doing gender”(1987)這篇文章。該堂課討論兩種性別差異的論述:生物本質論v.s.社會建構論。「做性別」這個概念常常會在性別研究中談及,這就是採取建構論的視角去質疑和反駁:社會長期將性別之間的差異本質化(或用生物科學來解釋男人生來......
Thumbnail
婦女節旨在紀念百年前婦女們為反抗男性霸凌與歧視所作出的抗爭和犧牲。當今女權運動被扭曲到以情慾解放為首要的方向,例如各大媒體常見到描述女體新聞標題,用詞包括如事業線、胸器、車頭燈、UU奶、馬甲線、屁股蛋等,極盡吸睛煽情之能事。本文從資本主義、消費主義及媒體宣傳等角度檢視「女性解放」陷入的情色誤區。
Thumbnail
[藝起講講畫]本文想和各位聊聊個人在進入研究所後,對於女性主義的一些看法。
Thumbnail
每當有女性站出來主張女性權益的時候,總是會有不少的女性以輕視的態度看待,並且表示情節尚輕不足掛齒,甚至公然替男性不尊重女性的行為開脫,認為自古以來都是如此,為什麼以前的女性可以選擇默不作聲,而現代女性就好似刺蝟般令人無法親近? 日本的女性主義學者上野千鶴子便在《始於極限》這本書中給出了解答,她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人類社會中,性別歧視是一種深植於文化、制度和法律中的結構性暴力。女性,無論生理或心理性別,皆受制於父權體制的壓迫。這種暴力不僅限於個人偏見,更體現在整個社會對女性自由與權利的系統性剝奪。女性主義正是為了挑戰這種不公,呼籲平等和尊嚴。
Thumbnail
性別爭議的風波是一個從不公平走向公平的契機, 無論是對身處性別爭議的當事人,或是在賽場上與當事人競賽的參賽者。
Thumbnail
當代性自由運動宣揚積極性實踐才能獲得性自主,但這樣的概念是否不適用於所有人?我以無性取向的視角,反思社會對女性性別角色的期待,並展望我對性解放的理想,期盼在世界上能夠適當地被尊重。
Thumbnail
承上篇,閱畢兩本著作後,我對男與女關係的思考又多了一些。近來社會上常常標榜男女平等的價值觀。的確在某些領域上,例如工資、讀書機會等我是認同需要為女性平權。但觀乎近年的極端女權主義我則不表認同了。 男人與女人在性格、心理、身體等方面有顯著的不同,這些都是決定男與女的不平等是不可違背的。例如,男人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隨著女權思想的進一步深入人心,這個社會開始走向一個前所未有的極端。作為統治階層,女性們漸漸喪失了對男性的基本同理心。在她們扭曲的思維中,男性不再被視為平等的人類,而僅僅是可以剝削的工具和資源。
Thumbnail
取自2019性別學導論課堂的讀書筆記,整理“Doing gender”(1987)這篇文章。該堂課討論兩種性別差異的論述:生物本質論v.s.社會建構論。「做性別」這個概念常常會在性別研究中談及,這就是採取建構論的視角去質疑和反駁:社會長期將性別之間的差異本質化(或用生物科學來解釋男人生來......
Thumbnail
婦女節旨在紀念百年前婦女們為反抗男性霸凌與歧視所作出的抗爭和犧牲。當今女權運動被扭曲到以情慾解放為首要的方向,例如各大媒體常見到描述女體新聞標題,用詞包括如事業線、胸器、車頭燈、UU奶、馬甲線、屁股蛋等,極盡吸睛煽情之能事。本文從資本主義、消費主義及媒體宣傳等角度檢視「女性解放」陷入的情色誤區。
Thumbnail
[藝起講講畫]本文想和各位聊聊個人在進入研究所後,對於女性主義的一些看法。
Thumbnail
每當有女性站出來主張女性權益的時候,總是會有不少的女性以輕視的態度看待,並且表示情節尚輕不足掛齒,甚至公然替男性不尊重女性的行為開脫,認為自古以來都是如此,為什麼以前的女性可以選擇默不作聲,而現代女性就好似刺蝟般令人無法親近? 日本的女性主義學者上野千鶴子便在《始於極限》這本書中給出了解答,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