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看倫敦:軟封國第234天,由馬鈴薯教導我的生命堅強與美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今年疫情第一次肆虐的時候,我用外送餐點的小菜盒放點水,種下一塊長芽的馬鈴薯
那是生活整個被壟罩在疫情之下後陪伴我的第一株植物。當窗外充滿各種不確定性而我們又只能將自己關在市內為看不見的威脅擔心受怕時,這塊馬鈴薯不斷用自己強健的生命力給我力量;只要一點乾淨的清水與陽光,原本只有一小點的芽眼越來越高、還長出了葉子,還有那些密布的根,努力往水的方向伸展,越濃越密。
很多時候我會坐在窗邊,就是盯著他看,看他悄悄生長,那速度塊到連肉眼都可以看出變化。
原來孕育出一個生命是件那麼簡單的事嗎?原來一個生命的生長是如此堅強如此美麗。
後來我的窗台上又陸續增加了許多綠色的夥伴,有高麗菜、有紅蘿蔔、有青江菜,還有從網路商店買來的文竹與蚌蘭,瞬間為這個角落添上滿滿的生命力。然而就算其他植物們再怎麼健康快速成長,同樣用他們自己的生命不斷帶給我各式感動與鼓勵,馬鈴薯這個最早陪伴我的存在,在我心中依舊保持著無法被動搖的地位。他就是如此特別,有著無可取代的意義存在,像是個戰友一般陪我打這場瘟疫的仗,其中的感情是很難說明白的,在不知不覺中他已經深深與這段日子畫上等號。
小小的馬鈴薯塊長出的根越來越密、莖越來越高,葉也越來越大,小小的小菜盒已經容不下,陸續又換置外送餐點盒、超市肉品包裝盒,最後到最大的超市蘑菇盒,而他的成長完全沒有歇下來的意思,依舊持續往上長,直到下盤終於支撐不住上頭的重量,往旁邊傾倒。為了該如何穩住下盤,我在線上園藝行買了土,將蘑菇盒底下鑽幾個洞,那是個分水嶺,讓我的水耕植物們被陸續移到土裡。
移到土裡後的馬鈴薯更加肆意生長,一轉眼高度已經及我的腰,沒見過長那麼高的馬鈴薯,底下的根也是不斷竄出土壤抗議空間不足。盆越換越大,為那不斷抽高又軟綿綿的莖所架起的固定枝條也越來越高,最後他住進了裝冷凍商品的大保麗龍箱,使用小番茄用的一百二十公分高固定架,卻還是任性的長到超過兩公尺。
有那麼高的馬鈴薯嗎?
轉眼至此半年多,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我們的軟封城日子也起了極大變化,從超市裡搶不到實物與日用品,到生活恢復到微妙的常態,到大家鬆懈下來,再到疫情二度爆發。如果不是這些過程,生活在科技與公衛都進步的現代,實在很難察覺生命是如此脆弱。
當身邊不斷有些見過面的能叫出名字的人因為疫情受苦,或是突然就消逝了,而我們自顧不暇的無能為力,只能在看不見尾的絕望中繼續活下去的同時,幸好我還有我的馬鈴薯。
曾經小小的只有不到我的手掌一半大的馬鈴薯塊,在如此絕望中長了超過兩公尺高,開過兩次花,沒結果,用自己的姿態每天都用力提醒我生命的美麗,那早晨陽光輕輕照在花瓣上的時刻,最能說明這渺小的美麗。
在疫情之前,我們都太過視生命為理所當然,周而復始的起床吃飯睡覺,平凡到不再有所多留意。疫情像一個當頭棒喝,突然之間我們看到了其中的美,在於絕不服輸的堅強,就算處於逆境中仍要喧囂的展現美麗。
我沒想過自己可以從一塊馬鈴薯上學到這些,這也更加深了這株馬鈴薯在我心中的地位。途中經過幾次病蟲害,但也都好好渡過了,原以為這株馬鈴薯會繼續生長,繼續往三公尺四公尺發展,卻也不得不承認,不管生命多美多堅強,仍都必須面對無常。
大約一個月前,馬鈴薯的狀況變的很不對勁,旁支的葉子從邊緣開始枯黃,接著整根旁支死亡,途中我試了不少補救辦法都救不回,災害依舊持續擴大,最後我以土壤太濕爛根的方式處理,但依然沒有起色,眼看整株馬鈴薯即將死亡,必須做點什麼的情況下,我決定將土壤挖開,看看還有什麼能做的。
沒開始向下挖多久,我就看到渾圓的小馬鈴薯。終於將整株挖出後,下方濃密的根部之間,結了好幾顆馬鈴薯。
這個結果讓我驚訝,一來我自認並無給他足夠的空間產出下一代,一來我也沒有使用以繁衍為目的的方式栽種,像是摘掉花讓養分不至於分散,他甚至還開了兩回花。而原先以為爛根的問題,根部看起來並無狀況,或許真的只是時間到了吧。
一直以來不管旁人說了多少次我的馬鈴薯要死了要我放棄,我總都是充耳不聞,那股堅持單純來自於這株馬鈴薯對我的意義,如果他真的死了,對我而言就像這段疫情之下的日子結束了且並沒有留下什麼,但疫情並沒有結束,反而更加囂張,如此衝突反映出的就是我輸了,疫情仍舊持續而我失去了戰友。
終於今天我下定決心要為整個情況來個痛快,不再逃避而是要好好搞清楚發生了什麼與接下來該怎麼走,結果得到了其他的小馬鈴薯們,說真的也是這美麗生命帶給我奇蹟。
又再一次,我感受到生命實在美的不得了,時時刻刻都用不同方式展現,並給我們滿滿的勇氣。
第一代馬鈴薯倒下,接下來第二代將種進土裡,到時他會有自己的生長步調,也會長成自己的樣子,不變的是,他依然會很堅強,依然會持續不斷告訴我們生命的美麗,不斷提醒我們千萬不要忘記。
原先看著第一代馬鈴薯死去而哀傷的我,現在充滿意外的喜悅,這就是生命的力量,永遠都是樂觀堅強的。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1會員
71內容數
我對故事上癮。電影、劇場、紙本與攝影,任何呈現故事的方式都讓我著迷不已,她們在我的生活中留下痕跡,而我在這裡為她們留下痕跡。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影山潮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六月二十三日星期二、全英國被下了禁足令後第九十二天,首相強森在國會質詢時公佈進一步解除禁令的內容:自七月四日起,英格蘭地區的酒吧、餐廳、博物館、美術館、電影院、劇院、美容院、露營地與旅館可以在維持社交距離的情況下恢復營業。
果然他們也不負期待的一點動靜都沒有,每天確認土壤濕度,太乾了就澆水,確認盆栽是位於陽光可以照到的地方,兩個星期過去了,沒有反應就是沒有反應。
家裡英國人去倒了垃圾回來,一臉不可置信地分享剛剛拎了兩大包垃圾到社區專屬的垃圾集中區,正巧遇上清潔公司的工作人員們正在整理,就要他直接將回收垃圾丟進一般垃圾的子車中。過程中他不斷強調那是回收垃圾,對方卻表示因為他的整包回收垃圾是裝在垃圾袋中就是一般垃圾,並強硬指使他將其丟進一般垃圾子車中。
雖然自覺好像生活比以往更充實,仔細看看好像也說不上是豐富,但習慣總是要花時間養成,將自己一下子逼得太緊反而更容易因為壓力而放棄。
日本友人傳來了問候簡訊,提到新聞說今年英國的天氣比往年都還要好,可惜了我們只能在家裡禁足,為此他表示遺憾。
英國時間四月五日晚間八點,電視上播出了女王為本次疫情發表的特別演說。這段四分多鐘的演說中,女王以二戰經歷與這次疫情做了類比,勉勵大家團結抗疫、最後終將戰勝病毒。 演說最後,女王引用二戰時期的流行金曲《Well meet again》作結,安慰雖然當下要面對的痛苦很多,但美好的日子終將到來。
六月二十三日星期二、全英國被下了禁足令後第九十二天,首相強森在國會質詢時公佈進一步解除禁令的內容:自七月四日起,英格蘭地區的酒吧、餐廳、博物館、美術館、電影院、劇院、美容院、露營地與旅館可以在維持社交距離的情況下恢復營業。
果然他們也不負期待的一點動靜都沒有,每天確認土壤濕度,太乾了就澆水,確認盆栽是位於陽光可以照到的地方,兩個星期過去了,沒有反應就是沒有反應。
家裡英國人去倒了垃圾回來,一臉不可置信地分享剛剛拎了兩大包垃圾到社區專屬的垃圾集中區,正巧遇上清潔公司的工作人員們正在整理,就要他直接將回收垃圾丟進一般垃圾的子車中。過程中他不斷強調那是回收垃圾,對方卻表示因為他的整包回收垃圾是裝在垃圾袋中就是一般垃圾,並強硬指使他將其丟進一般垃圾子車中。
雖然自覺好像生活比以往更充實,仔細看看好像也說不上是豐富,但習慣總是要花時間養成,將自己一下子逼得太緊反而更容易因為壓力而放棄。
日本友人傳來了問候簡訊,提到新聞說今年英國的天氣比往年都還要好,可惜了我們只能在家裡禁足,為此他表示遺憾。
英國時間四月五日晚間八點,電視上播出了女王為本次疫情發表的特別演說。這段四分多鐘的演說中,女王以二戰經歷與這次疫情做了類比,勉勵大家團結抗疫、最後終將戰勝病毒。 演說最後,女王引用二戰時期的流行金曲《Well meet again》作結,安慰雖然當下要面對的痛苦很多,但美好的日子終將到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指定食材:馬鈴薯   馬鈴薯可是減肥神器,原型澱粉,吃得飽,富有維他命C,增加免疫力,帶皮吃更健康。   這些看似蔬菜的東西,南瓜、地瓜、山藥、玉米、燕麥、栗子……等,都屬於原型澱粉喔!   再科普一個小知識,玉米筍是屬於蔬菜類,長大成玉米,就變……   阿,偏
Thumbnail
早上看到一則新聞〈馬鈴薯發芽有劇毒!與「1水果」放一起就免擔心〉,馬上就想,這是真的嗎?
自從開始種綠豆以後,孩子們開始對種植物產生了興趣。吃蘋果時,拿著蘋果籽想要種;吃葡萄籽時,也拿著葡萄籽想要種。本著多多嘗試著心情,我來者不拒,非常單純地想著反正都是種子,預備好盆栽,放進土,戳個洞,把種子埋進去,再澆水,接受著太陽的滋養,然後就順理成章的覺得種子應該會發芽。 然後,兩個星期過去了,
開始種植綠豆,是我覺得很簡單也很適合的一件事。因為只要澆水就行了。我一直認為,教室外面的窗台是最適合種綠豆的地方,因為日照十分充足。當初有許多植物都因為過度日曬又缺乏澆水而枯竭,總是在植物瀕臨垂危之際送給吉叔。 卻沒想到,實際開始種植以後,綠豆發芽抽高的太快,竟然是因為吸收不到陽光而拼命向上長;卻
炸薯條的日子,可是饕客們生活中的小確幸! 「萬物生長的夏,勇氣與信念正萌芽。」 想當年,玩著蘿蔔蹲,蹲到蘿蔔腿也不厭倦。 現在呢,玩著最新名譽爭霸的「薯條蹲」? 地瓜蹲、芋頭蹲、土豆蹲、山藥蹲... (馬鈴薯:抗議!土豆,你憑什麼給我改名?我才不土!) 為了誰才夠格當薯條,薯條蹲每次捲土
地瓜生在土裡,馬鈴薯也生在土裡 地瓜可以食用,馬鈴薯也可以食用 地瓜能做薯條,馬鈴薯也能做薯條 食物之所以是食物,在於它的本質 若是哪一天,語言的世界顛倒表象 地瓜改叫馬鈴薯,馬鈴薯改叫地瓜 其實,這一點都不值得大驚小怪! 因為,一直以來奇怪的都是把他們命名的人 名稱這種東西,單純就
馬鈴薯薯條市場,最近多了很多後起之秀的新品牌。 不只是馬鈴薯的品種啦,調味粉的多變化,還有包裝。 現在人總是喜歡美好的外在,讓大家以為自己吃得好。 殊不知,包裝製造了多少的待回收垃圾。 其實馬鈴薯薯條好吃的秘訣,在於最原本的馬鈴薯本身呀! 以市場論輸贏,其實是沒有錯的。 對企業忠心,本來
Thumbnail
前幾天我列出我管轄內的植物,數量多達40!難怪我每天為農事忙得人仰馬翻,過重的體力活也讓身體吃不消,好多部位都受傷,手指也變形疼痛。這是務農要付出的辛苦代價,但如果有收穫,就會忘記辛苦;如果種不好,就會很沮喪。
Thumbnail
台灣馬鈴薯的產季在十二月到隔年四月,這期間家裡餐桌一定會出現好幾輪馬鈴薯煎餅、咖哩、醋溜土豆絲。當季的滋味真不是蓋的,充滿天然的蔬菜香氣和水潤新鮮感,讓料理美味升三級。
Thumbnail
哇嗚!豌豆實在是CP值很高的自耕食入門植物! 自從2/14種下種子,今天已經是採收第三次,幾乎三、四天採收一次,每次看到又長出一定的量時,心裡都非常地感動!謝謝植物們帶給我的豐盛和滋養~💖 而且豌豆苗可以生吃,適合我這種不擅廚藝的人,今天午餐是將馬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指定食材:馬鈴薯   馬鈴薯可是減肥神器,原型澱粉,吃得飽,富有維他命C,增加免疫力,帶皮吃更健康。   這些看似蔬菜的東西,南瓜、地瓜、山藥、玉米、燕麥、栗子……等,都屬於原型澱粉喔!   再科普一個小知識,玉米筍是屬於蔬菜類,長大成玉米,就變……   阿,偏
Thumbnail
早上看到一則新聞〈馬鈴薯發芽有劇毒!與「1水果」放一起就免擔心〉,馬上就想,這是真的嗎?
自從開始種綠豆以後,孩子們開始對種植物產生了興趣。吃蘋果時,拿著蘋果籽想要種;吃葡萄籽時,也拿著葡萄籽想要種。本著多多嘗試著心情,我來者不拒,非常單純地想著反正都是種子,預備好盆栽,放進土,戳個洞,把種子埋進去,再澆水,接受著太陽的滋養,然後就順理成章的覺得種子應該會發芽。 然後,兩個星期過去了,
開始種植綠豆,是我覺得很簡單也很適合的一件事。因為只要澆水就行了。我一直認為,教室外面的窗台是最適合種綠豆的地方,因為日照十分充足。當初有許多植物都因為過度日曬又缺乏澆水而枯竭,總是在植物瀕臨垂危之際送給吉叔。 卻沒想到,實際開始種植以後,綠豆發芽抽高的太快,竟然是因為吸收不到陽光而拼命向上長;卻
炸薯條的日子,可是饕客們生活中的小確幸! 「萬物生長的夏,勇氣與信念正萌芽。」 想當年,玩著蘿蔔蹲,蹲到蘿蔔腿也不厭倦。 現在呢,玩著最新名譽爭霸的「薯條蹲」? 地瓜蹲、芋頭蹲、土豆蹲、山藥蹲... (馬鈴薯:抗議!土豆,你憑什麼給我改名?我才不土!) 為了誰才夠格當薯條,薯條蹲每次捲土
地瓜生在土裡,馬鈴薯也生在土裡 地瓜可以食用,馬鈴薯也可以食用 地瓜能做薯條,馬鈴薯也能做薯條 食物之所以是食物,在於它的本質 若是哪一天,語言的世界顛倒表象 地瓜改叫馬鈴薯,馬鈴薯改叫地瓜 其實,這一點都不值得大驚小怪! 因為,一直以來奇怪的都是把他們命名的人 名稱這種東西,單純就
馬鈴薯薯條市場,最近多了很多後起之秀的新品牌。 不只是馬鈴薯的品種啦,調味粉的多變化,還有包裝。 現在人總是喜歡美好的外在,讓大家以為自己吃得好。 殊不知,包裝製造了多少的待回收垃圾。 其實馬鈴薯薯條好吃的秘訣,在於最原本的馬鈴薯本身呀! 以市場論輸贏,其實是沒有錯的。 對企業忠心,本來
Thumbnail
前幾天我列出我管轄內的植物,數量多達40!難怪我每天為農事忙得人仰馬翻,過重的體力活也讓身體吃不消,好多部位都受傷,手指也變形疼痛。這是務農要付出的辛苦代價,但如果有收穫,就會忘記辛苦;如果種不好,就會很沮喪。
Thumbnail
台灣馬鈴薯的產季在十二月到隔年四月,這期間家裡餐桌一定會出現好幾輪馬鈴薯煎餅、咖哩、醋溜土豆絲。當季的滋味真不是蓋的,充滿天然的蔬菜香氣和水潤新鮮感,讓料理美味升三級。
Thumbnail
哇嗚!豌豆實在是CP值很高的自耕食入門植物! 自從2/14種下種子,今天已經是採收第三次,幾乎三、四天採收一次,每次看到又長出一定的量時,心裡都非常地感動!謝謝植物們帶給我的豐盛和滋養~💖 而且豌豆苗可以生吃,適合我這種不擅廚藝的人,今天午餐是將馬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