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系列用來恢復手感,想要輕鬆寫點東西。可能有些東西是以前在blog上的日記寫過的,但看過的人沒多少應該無所謂(?)
雖然想去日本沒錯,但最近的心態或許比較接近失智老人在完全失憶之前想要說點什麼寫點什麼。
在京都那整年,除了偶爾的泡麵、偶爾的麵包之外,我全部都是外食——或者應該把泡麵和麵包也算進來才對。泡麵還不是袋裝的,只吃杯麵。
一方面當然是我不會煮菜做飯,一方面單純是怕麻煩,尤其是自炊必然會製造大量垃圾還有廚餘,而我所住的公寓沒有運作整天的垃圾場,只能在指定時間到指定地點丟垃圾……那樣的麻煩很討厭,與其靠自炊省錢,不如選擇相對便宜的東西然後少吃一餐。
過去京都的第一個月戒慎惶恐。
除了人生第一次自己獨居之外,那時候語言也是個極度嚴重的問題,在飛去京都念書之前我只勉強考過N5,還是非常不扎實的那種。憑著厚厚的臉皮開口倒不是問題,看懂和聽懂反而才是真正的難題。
但無論有多緊張,總是得解決進食的問題。
在便利商店買東西是相對輕鬆的,可是「請幫我微波」或是「請幫我加熱」這些看起來很簡單的對話卻很難開口,店員通常不會照著你設想的劇本說話,當你詢問問題之後,對方雖然的確是在回答問題沒錯,但還會伴隨著大量的贅詞、營業用語,本來聽得懂的東西到最後也變得聽不懂了。
那時候的我只吃便利商店的麵包還有飯糰這些絕對不會被提問的東西。至於泡麵反而不在首批名單當中,下意識地認為會有氣味殘留,下意識地覺得吃完之後沒辦法洗乾淨容器到沒有氣味的程度。
但後來整整一年,我其實只在京都親眼見過一次小強而已,那時候實在有些多慮了。
頭一個月算是微微地為金錢所苦,沒有之前的數據可以參考,不知道一個月到底會花多少錢在日常的開銷上,於是想著能省則省的我最後還是找到了住家附近的超市,被物價震驚之餘還嘗試著買了一個超市自製的便當回家。
即使到現在我還記得那是天婦羅便當。
喔附帶一提在那種困頓的情況之下依舊選了天婦羅便當的我實在是很值得吐槽……
(再附帶一提,日本的生活物價其實真的很便宜。)
我在很久很久之後才知道超市的便當是可以當場微波帶回家的,但一來我電器白癡到不一定會用,二來我那時候實在是很害怕這種「可能會給人添麻煩的事情」,於是最後選擇提著半冷的便當回家。
即使到現在還是對那個味道印象深刻。
飯是冷的,菜是涼的;便當本體很豐盛,可是我實在是吃不慣這樣的溫度。或許超市便當本身對我而言就是遙遠而陌生的。
我坐在之後幾乎再也沒有用過的坐墊和桌子上(後來偶爾在房間進食的時候都選擇電腦桌前),沒有電視,手機也只是一台小小的SE,感傷這些在別人眼中大概依舊還是過太爽的小事情。
慶幸的是在那個階段跑去吃了拉麵,慶幸的是在那個階段試著找到住家附近一間小餐廳,慶幸的是我家樓下就有一間COCO壹番屋。
---
第二階段大概是Hotto Motto時期,這是間連鎖便當店。
東西好吃,價錢便宜,唯一比較堪慮的就是份量實在太少,這點大概是我在日本那一年最不習慣的一件事。外食的份量一切正常,但便當的量和台灣相比大概整整少掉1/3不誇張。
因為是連鎖的,因為有網路菜單,因為可以指指點點筆畫二三,某天試著鼓起勇氣走進去之後就很自然變成常客了,營業時間非常連鎖店面這點也幫了大忙,自營類型的店家通常都很歡樂。
我對炸雞(唐揚げ)的愛或許也是從那時候才變得明顯,雖然理由或許有點蠢——
我很有把握自己不會唸錯這個便當名稱。
害怕給人添麻煩這件事情真的是很麻煩啊。
---
Hotto Motto一路陪伴我直到我離開日本,離開京都;而另外還有一間小店對我而言也有著獨特的意義。
沒有名字,距離我家只要走路一分鐘;開在巷口的轉角,幾個歐巴桑在固定時間把數量限定的便當賣完。
飯是現盛的(這不是錯字),阿桑會問你要多少;除了便當之外還可以再加購小菜。
我其實對於「手作」、「家的味道」沒有什麼特別感覺,但不得不說雖然好吃程度Hotto Motto並沒有遜色太多,便當也全部都是現點現做的,可是阿桑們賣的便當格外有說服力。
即使是便當裡的配菜都各有特色,找錢時那種很阿桑的味道也會讓人覺得頗為暖心。
但最重要的果然還是步行距離這件事吧,這大概是我不洗頭出門的極限距離了,只要穿上帽T就可以頂著亂亂的頭髮去買便當……
---
這系列不會都只寫食物,雖然目前看起來好像有前幾篇都會是食物的奇妙預感。更新時間不一定,會不會有第二篇也不一定,大概就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