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簡介 (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本篇介紹詩歌的手法,以前中學時期讀書的時候,總要背詩經六義:風、雅、頌,賦、比、興。前三者是指詩歌的內容而言,後三者是詩歌的做法。

對於詩來說,我們可以分兩個層次來理解,一是我們對於詩的直覺的感受,另外是對於詩的內容與涵義有更深刻的一層理解。

使人們引起感動的形象是「興象」,如我們讀李白的《早發白帝城》「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就覺得輕快飛揚,王昌齡《從軍行》「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就覺得意境高遠,這是盛唐的李白、王昌齡這些詩人七絕的特色。

什麼樣的詩才叫好詩呢?怎樣判斷一首詩的好壞呢?

要回答這一問題,我們就該先認清什麼才是一首詩歌中的重要元素,而我認為是那份感動的力量。《毛詩》大序說:「情動於中而形於言。」首先在內心中要有一種感發,然後再用語言表達出來,這是詩的開始。如果看到自然界的山川草木,而只是敘述外在的風景,沒有自身內心的感動,就不能寫出好詩。清代著名詞學評論家況周頤在《蕙風詞話》中曾說過:「吾觀風雨,吾覽江山,常覺風雨江山之外,別有動吾心者。」

可是內心怎樣才能有所感動呢?
《禮記》樂記:「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人心受外界事物的感動,有兩種因素,一種是大自然的因素,一種是人世間的因素


鍾嶸 《詩品》:「氣之動物,物之感人,故搖蕩性情,形諸舞詠。」「若乃春風春鳥,秋月秋蟬,夏雲夏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諸詩者也」這一段所寫的就是自然界之變化足以感動人心的作用。

「嘉會寄詩以親,離群託詩以怨。至於楚臣去境,漢妾辭宮;或骨橫朔野,或魂逐飛蓬;或負戈外戍,殺氣雄邊;塞客衣單,孀閨淚盡。又士有解珮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揚蛾入寵,再盼傾國。凡斯種種,感蕩心靈,非陳詩何以展其義,非長歌何以騁其情?」這一段所寫的則是人世間足以感動人心的作用。

文學和藝術創作,從來沒有一個死板的教條,更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無論什麼主題,都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來表現,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傳達和表現的習慣,而《毛詩》〈大序〉上歸納出來的「賦,比,興」,是三種最基本的方式。

如果把自然界和人世間的現象合稱爲「物象」的話,那麼「賦、比、興」三種作法,​​說明的正是物象人心結合起來的三種最基本最簡單的表現方式。

朱熹《詩集傳》解釋:「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賦」是指「鋪陳直敘」,是直陳其事,描述一件事情的經過。「比」,白話而言是打個比方,用一件事物比喻另一件事物。「興」是指「託物起興」,是從一件事物聯想到另外一件事物;也可以說是:先言他物,再興起聯想。

余培林先生《詩經正詁》: 比,為以彼物比此物,彼物與此物能分離為二。 興,則為將客觀之事物與主觀之情意融為一體。

《文心雕龍》:「比顯而興隱哉!故比者,附也;興者,起也。」
《詩品》:「文已盡而意有餘,興也。因物喻志,比也;直書其事,寓言寫物,賦也。」

陸機《文賦》:「悲落葉於勁秋,喜柔條於芳春」
宋玉《九辯》:「悲哉秋之爲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以上兩則都是見到樹葉的掉落,草木的凋零,就引起內心的一陣悲感。「喜柔條於芳春」看到春天裡柳條變軟,發綠了,就體會到生命欣欣向榮的喜悅,這就是見物起興。這種物象與人心之間的作用,是由物及心。

《禮記》樂記:「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

下篇開始李商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江海昇的沙龍
94會員
141內容數
過去在求學的過程中,魏晉南北朝的歷史總是被極短的篇幅帶過,而介紹不外乎魏晉南北朝是個分裂又黑暗的時代,因此士大夫開始清談,結果導致亡國。直到後來接觸了魏晉南北朝史,才發現原來以前學的是那麼的偏頗。此系列文章的目的之一,便是想讓大家了解魏晉南北朝其實是非常有趣的一段歷史。
江海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4/29
2021/04/29
2021/04/15
1. 颯颯東風細雨來 2. 昨夜星辰昨夜風
Thumbnail
2021/04/15
1. 颯颯東風細雨來 2. 昨夜星辰昨夜風
Thumbnail
2021/04/01
1. 相見時難別亦難 2. 來是空言去無蹤 3. 西崑詩派始祖
Thumbnail
2021/04/01
1. 相見時難別亦難 2. 來是空言去無蹤 3. 西崑詩派始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詩人李進文的詩作〈現象與觀念〉在 2022 年 10 月 12 日連同同名畫作,發表於詩人李進文的個人臉書(公開貼文),亦收錄於《野薑花詩集.季刊》第 44 期,以及他 2023 年甫出版的新詩畫集《奔蜂志》(時報出版)。
Thumbnail
詩人李進文的詩作〈現象與觀念〉在 2022 年 10 月 12 日連同同名畫作,發表於詩人李進文的個人臉書(公開貼文),亦收錄於《野薑花詩集.季刊》第 44 期,以及他 2023 年甫出版的新詩畫集《奔蜂志》(時報出版)。
Thumbnail
「對你而言,『詩』是什麼?」台師大噴泉詩社本學期(2022上)的系列社課,由曾獲台積電青年文學獎首獎的陳其豐打頭陣,以「創作起步走」為題,帶領社員們進入到詩的世界。雖然可能曾經修習相關的課程,或者聽過其他詩人分享,但陳其豐建議在採取更進一步的行動之前,應該要先釐清自己「為何會被詩吸引」,畢竟「會想參
Thumbnail
「對你而言,『詩』是什麼?」台師大噴泉詩社本學期(2022上)的系列社課,由曾獲台積電青年文學獎首獎的陳其豐打頭陣,以「創作起步走」為題,帶領社員們進入到詩的世界。雖然可能曾經修習相關的課程,或者聽過其他詩人分享,但陳其豐建議在採取更進一步的行動之前,應該要先釐清自己「為何會被詩吸引」,畢竟「會想參
Thumbnail
縱觀中國詩歌文學,先秦有詩經和楚辭,隋唐有近體詩,宋有宋詞,元有元曲。詩歌文學所描述的既是個人情感,也是將當代社會的人生百態、林林總總,忠實呈現於讀者和後人的眼前。若果說唐詩將「詩」的文學推至頂鋒的話,也不以為過。然而,詩至宋代漸漸式微,取而代之,便是「以曲而填詞」的文學體裁出現,故此宋詩……………
Thumbnail
縱觀中國詩歌文學,先秦有詩經和楚辭,隋唐有近體詩,宋有宋詞,元有元曲。詩歌文學所描述的既是個人情感,也是將當代社會的人生百態、林林總總,忠實呈現於讀者和後人的眼前。若果說唐詩將「詩」的文學推至頂鋒的話,也不以為過。然而,詩至宋代漸漸式微,取而代之,便是「以曲而填詞」的文學體裁出現,故此宋詩……………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會作夢,但比較少人會想去寫詩。作者從我們很常有的「夢境」來切入詩的觀點很特別,睡著了作夢是最平常不過的事,但夢境通常反映的是我們的潛意識或是經歷的事件、生活的情緒、看過的及遇見的人或風景,可是在夢裡和我們真實所見的人事物又全然的不同。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會作夢,但比較少人會想去寫詩。作者從我們很常有的「夢境」來切入詩的觀點很特別,睡著了作夢是最平常不過的事,但夢境通常反映的是我們的潛意識或是經歷的事件、生活的情緒、看過的及遇見的人或風景,可是在夢裡和我們真實所見的人事物又全然的不同。
Thumbnail
李商隱不瘋魔不成活。誰說世界就是如此?他偏要顛覆解構一切,回到事物根本。「無題」就像作者刻意向我們挑釁:沒有題目,你還看得懂嗎?
Thumbnail
李商隱不瘋魔不成活。誰說世界就是如此?他偏要顛覆解構一切,回到事物根本。「無題」就像作者刻意向我們挑釁:沒有題目,你還看得懂嗎?
Thumbnail
1. 詩的寫作手法 2. 李白《早發白帝城》、王昌齡《從軍行》
Thumbnail
1. 詩的寫作手法 2. 李白《早發白帝城》、王昌齡《從軍行》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後現代羅蘭·巴特的詩意之元素:連續的「情境延伸面」及點破連續的刺點。以色列死海之濱圖片裡綿延的棗椰樹林是連續的「情境延伸面」,而荒原中蜿蜒天涯路的消失處是點破連續的刺點─何處是歸程之鄉愁詩意。詩人創造詩意的方法即是把腦神經網絡中概念組合成「情境延伸面」,再加上點破的刺點,立即詩意盎然。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後現代羅蘭·巴特的詩意之元素:連續的「情境延伸面」及點破連續的刺點。以色列死海之濱圖片裡綿延的棗椰樹林是連續的「情境延伸面」,而荒原中蜿蜒天涯路的消失處是點破連續的刺點─何處是歸程之鄉愁詩意。詩人創造詩意的方法即是把腦神經網絡中概念組合成「情境延伸面」,再加上點破的刺點,立即詩意盎然。
Thumbnail
什麼樣的文字是詩?詩應該是什麼模樣?該如何創作一首詩……等等的是大多數人對詩會有的疑惑,也是你會有的疑問吧?但很少有人問:「為什麼會有詩?」作者在分享「玩」詩的開始先丟出了這個問題,既然這是一本談怎麼「玩」詩的書,作者不從複雜的理論來解釋這個問題,而是從詩的「自由」三原則
Thumbnail
什麼樣的文字是詩?詩應該是什麼模樣?該如何創作一首詩……等等的是大多數人對詩會有的疑惑,也是你會有的疑問吧?但很少有人問:「為什麼會有詩?」作者在分享「玩」詩的開始先丟出了這個問題,既然這是一本談怎麼「玩」詩的書,作者不從複雜的理論來解釋這個問題,而是從詩的「自由」三原則
Thumbnail
赫曼赫賽說:「寫一首壞詩的樂趣甚於讀一首好詩。」 《一首詩的誕生》帶來最不同的觀念是,我們最好想著怎麼寫「一句」好詩,而不是去想怎麼寫從頭到尾的「一首」好詩。因為寫一句好詩、寫一堆好詩句這些在未來都有機會成為一首詩堅挺的鼻子或有個性的大拇指,它們常是一首詩誕生的基礎。
Thumbnail
赫曼赫賽說:「寫一首壞詩的樂趣甚於讀一首好詩。」 《一首詩的誕生》帶來最不同的觀念是,我們最好想著怎麼寫「一句」好詩,而不是去想怎麼寫從頭到尾的「一首」好詩。因為寫一句好詩、寫一堆好詩句這些在未來都有機會成為一首詩堅挺的鼻子或有個性的大拇指,它們常是一首詩誕生的基礎。
Thumbnail
觀察到一個現象,現在似乎很流行寫現代詩,不太能理解,但是也許可以從「專業」與「非專業」之間的角度,來說說「寫詩」這件事。 寫詩的「核心」,必須從經營意象開始,如果沒有,就完全談不上「詩」。
Thumbnail
觀察到一個現象,現在似乎很流行寫現代詩,不太能理解,但是也許可以從「專業」與「非專業」之間的角度,來說說「寫詩」這件事。 寫詩的「核心」,必須從經營意象開始,如果沒有,就完全談不上「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