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閱讀|《一首詩的誘惑》把困惑變成誘惑,即是詩的魅力

2020/12/06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先前分享過《一首詩的誕生》《一首詩的玩法》,我將這兩本書分別歸類是初階版與中階版,這次要分享的《一首詩的誘惑》則稱之為高階版;作者白靈在這三本書從詩的各種角度切入,帶我們認識詩、分辨詩、讀詩及寫詩,是相當完整的系列書籍。
讀過此系列書籍,我發現寫詩基本要認識的,是詩的虛實意象(這個部份我在《一首詩的誕生》有分享),三本書雖從不同方面來探討詩,但都不脫離詩的「虛」與「實」而讓讀者心中浮現的「意」與「象」,而這次我仍挑選想分享的內容給各位參考,禁不起詩帶來的誘惑,那麼就來寫詩吧!

一、作詩由作夢

每個人都會作夢,但比較少人會想去寫詩。
作者從我們很常有的「夢境」來切入詩的觀點很特別,睡著了作夢是最平常不過的事,但夢境通常反映的是我們的潛意識或是經歷的事件、生活的情緒、看過的及遇見的人或風景,可是在夢裡和我們真實所見的人事物又全然的不同。

我們真實經歷過的情境、情感,經過轉化、扭曲、掩飾、化妝呈現「夢」的樣子,作者點出這其實和詩的表現很類似。
當有這種「我作夢都不曾想過我會做這樣的夢。」那基本上就是「詩」了,只是我們不曾想過把它形式化,比如:寫詩或其他創作形式。當你讀過眾多的詩作,就像是你做的那些許多的好夢及惡夢,不如就把夢裡那些屬於你的奇特想像,寫成詩吧!

二、詩的形式與實質

把詩句破壞再重組,你會發現……
以新詩而言,形式多半沒有規則,創作者想寫幾句、怎麼分行都由創作者自己決定,但最可惜的是利用形式來偽裝是詩的詩作其實還不少,而那些詩若將形式破壞之後,詩意就所剩無幾甚至完全消失,可能將之寫成一篇散文還讓讀者更有收穫。
至於如何破壞形式呢?請試著把你的詩作不分行加上標點符號來閱讀看看。
以我的詩作〈賣掉回憶〉為例,先觀看我編排的分行效果,再看以下不分行之後的呈現。
那件只穿過一次的針織洋裝,在每年除舊佈新、翻箱倒櫃打掃時,總出來曬曬情緒。

「為何不再穿上我呢?」一年一次,她總有相同疑問。

「因為妳有不好的回憶」一年一次,我給予相同回應。

不願丟棄,也不願再穿起回憶,只能將她整齊折好放進箱子最底部,彷彿那些回憶就不會再被掀起。提醒我,傷口一直存在。

有人說,賣掉吧,反正也還新。

賣掉真的好嗎?賣掉了想遺忘的回憶,獲得了實質的報酬,是可以解脫的方式嗎?一件還新的二手衣,埋藏那些陳舊殘破碎片,該擁有什麼價值,她才可以徹底的清算傷心。

賣掉真能換回原本存在的信任嗎?但它是否已不如從前那樣真誠坦白。

這件還新的針織洋裝,溫暖守護著多年做不到的寬恕,該填上多少數字才能合理的賣掉回憶。
以我的詩作為例,很明顯的是偽裝成詩的散文(這是還沒讀過白靈的著作前的創作XD)有發現不分行之後讀起來反而順暢許多嗎?較能凸顯「賣掉回憶」的主題了。

「詩」與「非詩」的差別在於當形式破壞之後,還能在詩句裡找到能引起讀者「因困惑而想像的句子」,還能使讀者在腦海中對詩句有「景象浮現的誘惑」,如果未能在詩中有此呈現,那麼只能稱為「非詩」了。
讀過〈賣掉回憶〉分行及不分行的版本後,你覺得哪一種更好?歡迎留言告訴我。
接著以書中的例子(P.33-39)來說明無論分行或不分行實質上仍是「詩」的詩作。
季紅〈鷺鷥〉

在日沒之後
仍未歸去的一隻
鷺鷥

在不清楚了的空中
在深處的一個
招喚

猶之一個意志
在不寧的,未之分明的
回憶中
(一種煩倦)
此詩寫的是鷺鷥飛進黃昏漸深的天空,漸行漸遠、若有似無,此景恰與心中不寧的心境略似,後兩段加深了的第一段的形容。
再來看看此詩不分行的效果。
在日沒之後,仍未歸去的一隻鷺鷥,在不清楚了空中,在深處的一個招喚,猶之一個意志,在不寧的、未之分明的回憶中。(一種煩倦)。─(季紅)
季紅這首詩是最不像散文形式的詩,改成散文後,末句的效果完全發揮不出來。顯然讀者對不分行和分行有不同的期待心理。

不分行時,文法結構性增強很多,讀者會希望很快讀完它,除非詩中出現奇字或奇想,才能使讀者緩慢下來,以此詩來說「在深處的一個招喚」、「猶之一個未知分明的回憶」的奇思或奇想,成了整首詩的骨架,就是它的「實質」,否則詩就不成詩了,只可稱作散文。
現在,不妨把你的詩作或他人的詩作試著寫成「不分行」的形式,不分行後再重新安排分行,試試從中觀察學習詩的形式與實質。
由外向內,再由內向外,組合轉化的詩之探險。

三、詩的探險(P.206)

對已知的部分細微觀察,對未知的部分模糊探險。
作者在這個主題想告訴大家「詩」的「探險」可以說是對已知語言的不滿足與未知言語的興致和好奇,希望透過個人(或我們讀詩的作者)心靈「變化」能力,將日常語言排列組合成能充分展現自己思維情感的內容。
那在「探險」之前,作者要我們對自己的「能耐」及「裝備」有所檢視,如果真的對創作詩有趣的你,可多多加強下列三種天賦能力:
  1. 向外看的能力:對外在世界觀照細查的能力,亦即觀察力。(感覺活動)
  2. 向內看的能力:對自我本身或內在世界省察的能力,亦即內省力。(心理活動)
  3. 組織結合能力:將相似事物或不相干事物透過思考─抽象或具象思維將之重排組合的能力。(表現活動)
如何把感覺與內心的某種情感做結合,再以語言表現出來,這即是詩創作活動的粗略面貌。我個人認為,以上三種能力不僅是用在詩的創作,其他藝術領域的創作以及專業領域人士都具備此種能力,能在創作領域有出色表現的作者,通常這三種能力都相當的強大!

結語

細讀白靈老師三本談論詩的著作,他帶來的觀點絕對能顛覆大多數人對詩的刻板印象,提供許多方法、多種角度,關於「詩」究竟為何物,讓我們有自主的思考,去體會讀詩及寫詩的樂趣。

我個人認為這樣的「帶領」方式才是耐人尋味的,那句「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最能為白靈老師此系列的書籍作為標記,當我們讀多了、寫多了,自有一套對詩的見解,不是讓誰告訴你詩是什麼,而由你去找尋屬於自己獨有的答案,更具意義。

書籍資訊

書名:《一首詩的誘惑》
作者:白靈
出版社:九歌(2006)

推薦你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的話按個喜歡和拍拍手讓我知道,歡迎追蹤琳聽一起體會閱讀!
5.5K會員
160內容數
用音樂與文字持續 murmur 的地方。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