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書店千怪象-《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2020/11/15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017年2月7日,《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作者林奕含,游擊文化出版社出版。封面是一片淺淺的粉紅色,書名大字,那時候我在書店上班,這本書進了兩本,我簡單看了幾段文字後決定將它側插(只露出書背的方式)在新書區裡。
三月我有印象,賣出一本,一個穿著打扮很文青的少女把它買走了。架上剩下一本,評估了一下,我不打算再補貨。
2017年4月27日,作者自殺,媒體轟動。當天另一本也賣出,那時我在上班跟本不知道這件事情,只覺得賣出去,該補貨了,但是當天晚上陸續有好幾個人來詢問這本書,我才知道事情始末,噢,奇妙的現象要開始了。
五月,缺貨。天天有人來詢問這本書,好似他們都是林奕含最強大的粉絲,沒買到書感到很惋惜,離去又轉頭急問什麼時候有貨;公司消息釋出,向出版社買斷了一大批貨,可以搶先販售給這些人,我告知他們可以「預購」,而他們也點頭要「預購」,最新、最快、搶先的那種。
擔著公司買斷的壓力,又不能張揚打折優惠的事情(屆時被人說賺死人財,但新書的確都有79折優惠),結果是書賣得很好,但有幾個印象很深刻的事情:
一、我在書店上班一段時間了,會來光顧的人也差不多那幾個人,有幾個面生的客人,一來就急忙尋找的模樣,通常我會詢問他們需要什麼。2017年的5月到7月,好多人一臉就是「我要買『那本書』」的模樣進來,也不看看書的簡介,拾起結帳,這樣子匆匆客人出現率高了許多。
二、或是根本沒有要尋找的意思,進來就劈頭問書在哪。
三、劈頭問書在哪,卻也說不出書名(那本最近很紅的書)、作者(那個誰死了),只知道自殺、誘姦、補習(你知道吧)這些關鍵字。
四、四月預購書本的人,大概過了三個月後才來結帳,早已過了新書優惠價,但我們仍然算79折(也怕避免爭議),這些人占預購人數比大概有五成。
有時候我都懷疑這些人買書的行為是不是跟風?那陣子我賣這本書非常不情願,更是有一些人,真的是讀書人,想買卻買不到,被預購的人預購走了。明明就在櫃台內的書,卻不能真真正正的給想看的人看,還非得一直打電話請預購客人來取書,真的是非常弔詭。
後來金庸去逝,類似的模式又再起來,但沒有《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這般瘋狂,可能大眾對於腥羶色的東西較感興趣吧,我有把書看完(預購卻死不拿書的客人抱歉啦),想看露骨內容的人可能要失望了,裡面沒有提到這方面的問題。作者用很細膩的文字去轉化她內心的痛苦--將人塗在牆上,「塗」這個字用得讓我印象深刻。
經過這件事情後,我一直在思考書店到底該不該存在,真正看書的人少,跟風的人多,網路書店又這麼方便(我自己也會用),實體書店真的會成為夕陽產業,我看著做了十幾年的店長,她們都是用心跟熱忱在服務顧客,那時我還意想天開說可以像販賣機一樣販售書本,放幾本樣品在外面給人翻,想要就投幣買新的,根本就不需要店員,但店長說,喜歡實體書的人大多都有年紀了,也喜歡與人的互動,為了服務大家,即使每年營收銳減,但書店不可以不存在。
但是真正愛看書的人變少了,這個現象也不奇怪,大家把閱讀的時間都花在手機上,書店存在似乎沒那麼重要了。結果接下來的兩年是台灣書店收最慘的時光,但我已經離職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重席
重席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