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沒有過這種經驗:在美術館看展時,作品的創作方式過於簡單,讓人忍不住腹誹:「這個我也做得到啊!」
雖然很簡單,卻能呈現深意、傳達內涵,簡單的形式實際隱含了巧思,確實誰都做得到,但不是誰都想得到可以這樣做。
對我來說,設計的第一要義,是「出奇的Idea」。一張沒有Idea的廣告設計,等於零。
「技巧」是最次要的、不必要的!因為「手腕動作」(技巧)越少,心靈的活動度更大。-黃華成
我十分認同這樣的創作理念,並非是要為自己在設計上的能力不精開脫,而是以前偶有遇到展現自身技巧重於傳達意義的人。用都築響一在
《圈外編輯》的話來說,就是:
「就像是買了客製化設計的住宅,住起來卻很不舒服,彷彿被迫欣賞建築師的『作品』似的。」
當然我也認同,在不需要服務他人的情況下,創作者絕對可以盡情揮灑、創作。
如果是純粹的個人創作,在外部價值(註)我將其分成兩類。一是表現、媒材、形式……等,前所未見的突破與新嘗試;二是藉由創作傳達想法,例如議題、現象、觀念、反思……等。但偶有在「作品理念」說明其欲傳達的想法,卻以一種十分自我而他人難以理解的作品呈現。(註:至於內部價值,有點像是無用之用,產生價值的對象是自己。)
「他真正希望的到底是什麼呢?」我忍不住想。
不勉強自己「誰就該景仰」
我曉得有一些作品,作者什麼也沒想,他就是照自己認為地去創作而已,而作品卻能貼近、擊中觀者內心深處。可有時候,有些作品對我來說就是「沒有感覺」,是不是他其實更側重於嘗試一種新的表現形式,而非達到理念傳達?我猜想,有些創作者其實沒有弄清楚位置。
或許是枝裕和的這個概念能夠帶來一些啟發:
比起以我的存在為中心來思考世界,如果以世界為中心來思考,而將我視為其中的一部分,就會有一百八十度的差異。-是枝裕和《宛如走路的速度:我的日常、創作與世界》
「但他展示在國家級的美術館耶,是不是我太淺了看不懂?」
直到某個時刻,我也累了,承認自己對作品的期待或偏好、承認自己沒感覺,不再說服自己了解作品、強迫透過作品理念再詮釋作品,假裝自己懂、有資格擠身藝術產業。或許因為前面這些努力,我很擅長透過作品理念、創作者背景解讀作品,差點跨入藝術產業,但最後退縮了。
誠如前面提及對於作品偏好的認知,也反映了自己在藝術產業上想扮演的位置。幾年前,還在環境NGO工作的時候,和同事規劃課程時,他舉例:「我們是希望在這門課中,讓3個人願意加入推廣環境保育的行列,還是讓20個人建立環境保育的粗淺概念?」這兩種目標其實沒有對錯,只是要回頭去看活動的目的為何、組織的優勢和能量適合發展哪個面向。
而在藝術推廣上,我希望讓大家接觸的作品,是不需要做一大堆功課就可以懂的,就是希望「有20個人(更多人)能享受作品的況趣」。在台北,可能覺得藝文活動隨處可見,但與某些縣市的落差,甚至大到這端看不到那端的程度。
10年前在嘉義,半年也等不到一檔新的展覽,現在雖進步不少了(嘉義美術館在9月開幕了!),但我想這個資源差異仍然難以消弭。
我認為創作的下一步是……
在看《未完成,黃華成》的隔天,我去了
台創祭,攤位有許多自製的原創商品,小說、漫畫、海報、Zine、飾品、各種手工藝,類型十分多樣化,我第一次逛這種類型的展(原創only)大概也是約10年前,多年未參加,這次仍舊有一些以前關注的創作者參加。
和當年相比,以繪圖創作來說,技術、完成度有全面性的提升(這個活動可能也跟當年參與活動的定位比較不同?),有一些讓人眼睛一亮的商品,但更多的是一成不變。
「除了畫得好看、精緻度高外,還有呢?」
是不是傳達了一些知識、議題?
是不是嘗試了不同的印刷紙材?
是不是設計了一個迷人的世界觀?
說不清我這些年經歷了什麼(?),我在乎的部分已經不只是畫風獨特、構圖穩定、精緻度高而已。世俗一點說,作品的獨創性、故事性、呈現手法等面向,是這個階段的我願意掏錢買的東西。
如同黃華成認為「Idea才是設計的第一要義」般,我想知道、也希望更多有趣的Idea被嘗試實踐。
台創祭上購買的商品:含吉籤,也是友人的作品(圖片來源:台北ㄙ女孩)
後記:
這裡指的創作,是泛指所有無中生有的作品,無關作品展示的場域。
寫這些東西,也是讓我再再忍不住想:這是為我自己的學藝不精開脫嗎?可能我才是創作世界的逃兵也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