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段回顧|2023 Q1 自由工作生存報告,休息和啟程

2023/05/06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寫在前面:寫完覺得過於流水帳絮絮叨叨,慎讀!

2022消失的Q4

上一次寫的是2022 Q3,消失的 Q4 發生什麼事呢?找工作去了~
上一份正職工作離職之後,到 Q4 滿一週年,該嘗試的都嘗試了、工作也大多告一段落,現實面就是「要入不敷出了!」於是開始找工作。但磕磕碰碰,投得不多、走到面試這步的也不多,自己對於該選擇一份怎樣的工作還是躊躇不定,所幸在年底有一次朋友引介的簡單對談,雖然沒講到太多細節,但感覺會是個機會。

一月

找工作的時點尷尬、時逢過年提早、家人回國,果斷認真地放假、陪伴家人。
整理房間時發現自己高三考學測前去廟裡抽的籤,學生時期還懵懵懂懂,就是家人問要不要抽籤問問、無可無不可的心態,現在回頭看覺得很有趣。當時神明的意思是:「你自己都知道結果(會怎樣),何必來問我?」
再加上這一個月追詩人宋尚緯的故事連載(誤),自己兩三年前也有過博杯時和神明很有對話感的經驗,於是和家人臨時起意,趁著年後去老家附近的廟裡求支運勢籤。
長江風浪漸漸靜
于今得進可安寧
必有貴人相扶助
凶事脫出見太平
我想對前方黯淡不明的我來說,這支籤真是富有安慰的效果。

二月

年後,延續年前的簡單對談,敲定了年度合作的專案工作自三月開始,收入有了著落,也定調了今年的生活。這個新工作在新竹,一個我全然陌生的地方,2月一半時間在認識新竹,找資料做功課,另一半在準備自己的心、對這一年的規劃。
設定了「工作及做自己想做的事」的時間,一週必須達50小時,寫字、看書、思考人生和自己,持續有產出,我想如果想要有點「成果」,平均一天7小時、或是工作日工作10小時應該是必須的,何況能做自己的事情讓我很快樂,快樂的時間應該不嫌多才對。

三月

開始每週兩次的台北新竹通勤,認識新同事們、熟悉合作的節奏,慢慢啟動專案,也意外地享受早起通勤的生活,七點起床、搭上八點半的車,在搖搖晃晃的車廂裡吃早餐、讀點書或聽podcast,一路往南前進,有別於雙北的陰鬱,總是有陽光明媚的窗景相伴。

一些活動

年末在美國念書的友人回國,一月初相約去了網美露營,頗有單純解鎖成就的感覺,環境設施「弄得很好」,彷彿露營的野外性質只是一種元素,只是另一種風格的旅宿。對我來說樂趣不高。
接續著是家姊友人來家裡玩,去年也有同樣的成員來過,跟著我媽做蘿蔔糕(大家對這個農事(?)體驗非常滿意),並因為「吃好道相報」今年又有新成員加入,還有遠從英國回國的朋友短暫停留,分享了協助難民的創業故事和現況,令人忍不住想:「他幾歲我幾歲、他在幹嘛我在幹嘛?」我在哪裡?我是誰?
一月中旬,有幸因為工作夥伴F邀請,跟到由策展人親自導覽《2022Mattauw大地藝術季:曾文溪的一千個名字》的團,先是帶我們去麻豆享用在地傳統市場美食,酒足飯飽後才驅車前往展場。這團成員是不同領域的教授大大(以及他們的朋友,如同我這樣的存在),不只是策展人的分享故事迷人,其他成員的延伸分享,也讓人從不同視角認識和反思,以及奇怪的知識增加了(咦)。
大家隨意席地而坐、認真聽講
二月初文化領域的友人給了國際書展的票,很開心睽違不知道是兩年還三年,又一次見到吳明益老師,雖然時間短、分享得有點少,但還是覺得很開心、感覺得到溫暖的能量一直都在、一切都好,意外提到藻礁公投時,點出了所謂環保團體意見分歧的原因,雖然我可能只算半個(甚至不到)環保團體人士,但還是為這個「團體」感到一種被安慰、被同理,有機會讓其他人了解到這樣狀況的感動。這次在書展貫徹了不買實體書、段捨離的自我約定,記錄了幾本感興趣的書,後來買了電子書。閱讀進度緩慢,《人慈》很好讀、收獲也多,《物裡學》不是我的菜。
二月中旬接續去了台北國際烘焙暨設備展,閉展的最後1.5小時匆匆逛過,買到了幾年前在觀望的台灣品牌「香草農夫」,以台灣自產的香草豆筴做的香草醬。烘焙展區(吃東西的)的地方都是人,對人群排斥的我來說覺得有點壓力,因為很少有機會逛這種類型的展,總覺得早該預見這種情況;烘焙機具設備區挺有趣的,看見大量製造的機具能夠做到什麼程度、很開眼見。
三月先是跑去社創基地聽《探索永續職涯的 N 種可能:School 28 第三屆徵件暨社群聯合徵才活動》的說明和分享,心得寫在另一篇,不確定自己想要「得到什麼」,但就是以一種找靈感的心情去聽聽看。現在想來或許沒有得到什麼立刻實用的東西,但對心靈的安定頗有助益,看見別人做著喜歡的事、勇敢而熱情的前進,希望自己現在看起來也同樣是那個模樣,或未來可以成為。
三月中去宜蘭找以前的工作夥伴聚餐,前一天晚上被帶去完全不認識的地方阿嬤家蹭了一頓飯、一起在老厝(很像小時候的爺爺家!)包草仔粿,為隔日的市集做準備。隔天幫忙當市集的工作人員、賣山產野菜,回想了才發現默默解了市集擺攤的成就!
幫忙銷售的野菜被包得像花束一樣精美!

一些自己的事

「段捨離」是今年希望可以做到的事情,這一季在線上賣場上架了一些二手書、緩慢地賣出了幾本(很意外好舊好舊的語言教科書超快賣掉,我當年很認真上課所有滿滿筆記,對此感到不好意思),也特別找了適合的單位捐出自己不再穿的衣服(至少在雙北,舊衣回收箱是不同單位認養(?)的),繼續出清中。
去年十一月開始,因為半腱肌和半膜肌拉傷,停掉了所有運動習慣(其實也就只有抱石啦),以每週規律地復健取而代之,還解鎖了打葡萄糖和震波治療。三月覺得身體停太久,開始以省交通費之名,到河濱騎Ubike,意外地享受這個過程。不過不得不說,西門到大稻埕那段河堤因為和機汽車道過於接近,榮登最不喜歡的一段路程。
三月重啟抱石習慣、慢慢找回身體,因為時間安排的關係改去了新竹的岩館,接觸到一些新朋友,在已知有機會、但偶然的情況下碰到了楊宗翰(空屋筆記-免費的自由臉書專頁經營者),一時之間沒做出任何反應。該做出什麼反應呢?告訴他「我從六七年前就有在看你的文章哦!」,然後呢?於是碰到了好幾次、還一起抱石,才在某次認真閒聊時忽然很尷尬地說了出口。

如果要用一個詞代表2023的Q1,大概就是「滿足」,有很多一起玩樂、一起學習、一起工作的夥伴。
也很開心這個幸福感,持續到這篇完稿的五月。
8會員
23內容數
練習把自己攤開來,紀錄攤開的過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