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茶的地位最為特殊,它既能登大雅之堂,亦能與尋常百姓同樂,除了物質文明外,更體現中華精神文化。
試想,茶樹皆在鍾靈毓秀之處生長,本就汲取天地靈氣,還要一甌清泉來釋放其靈魂,茶湯之中有高山流水,春去秋來,談藝、談德、談品味,這分明是一部華人的心靈哲學史,煙霧嬝繞間,待人翻開第一頁。
茶的起源已難考究,根據唐朝陸羽《茶經》記載:「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大抵以神農氏為茶祖,所以茶葉本只有藥用;直到唐朝,因為茶葉有提神醒腦的作用,而開始被當作飲品,也在此時透過留學僧傳入日本,演變為我們熟知的「茶道」;明朝時廢團茶、興葉茶,也因為要運送至歐美地區,所以開發出較不易變質的紅茶,及至清朝康熙年間,英屬東印度公司開始大量採購中國茶,並運送回英國。茶葉透過歷史的旋風,吹送到世界各地,並落地生根,發展出各國獨有的茶文化。
酒能醉人,微醺之際如到幻境,但茶亦能迷人,且看盧仝〈七碗茶詩〉道:「……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顯見品茗的最高境界,亦是飄飄欲仙。文人雅士跟茶一向親厚,如白居易「坐酌冷冷水,看煎瑟瑟塵」,獨自品茗可得其閒趣,若有朋自遠方來,亦能以茶代酒,夏日解渴,冬天對靄靄白雪,就著一只紅泥小火爐,心事也暖活起來了;所以以茶為主題的詩文、小品、書信、字畫可不少,其中除了個人心事以外,也不乏對國土家園的關懷,如明朝高啟〈採茶詞〉:「竹爐新焙未得嘗,籠盛販與湖南商。山家不解種禾黍,衣食年年在春雨。」描寫茶農捨不得喝自家的茶,因為全得供官、賣給商人,詩中充滿了對民間疾苦的關懷。
一壺好茶,沖泡的是人生哲學。如日本茶道,採師徒制,重茶藝,更重人格的境界,茶道四諦「和、靜、清、寂」,追求的是人我的和諧、相互尊重,以及自我內心的除垢,歸於原點的安寧自適;而禪門之中,更有許多高人以茶喻道說法,兩位禪僧求道,禪師只說:「喫茶去。」其中一位覺得自己來錯了,一位則得理趣,生活中處處有法門,但看自己能不能明心、覺察,萬語千言的道理,有時也不過就是一碗茶。
漢人煮茶有多道工序,所以叫「功夫茶」。候水、淋杯,滾燙的開水澆下,蜷曲的茶葉緩緩舒展,香氣亦如山嵐捲起,直入脾肺;人活著就是一種本事,半生顛仆驚險,如水滾燙,要成就一盞佳茗,只有靜心等候,無懼火來水淹,一關、一關地過,直到時機成熟,終得芬芳餘韻。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6會員
18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盧慈捕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壠上那株老梅樹,開花的時候超脫空靈,不開花的季節,頂著晨光,倒也像日出而作的農人,寧靜自適,一雙大腳踏踏實實地踩在田水裡,看雲來雲去。
花是人間至美,聚天地靈氣所生,自然解語,與人心靈相通;但願我也是繁花的知音,在生活裡用心相伴,並在文字裡開闢一座花園,讓她們永遠盛放。
光亮與幽邃,當是可以共存的,不見得都要在西風裡踽踽獨行,秋天的光影也好,側個身,就能在燦亮的光裡飛行吧。
築夢的過程,使我們的生命充滿了精采,而不枉此生。
妳只渴盼自己是他的月亮,能引發他飽滿的情感,但對於一個正在退潮的人生,好像一切都是奢望和苛責了。
幸福無法一蹴可幾,是由無數的溫柔累積而來,試著在平凡的生活裡,看出這份愛有多麼不凡;此身難得,相遇更屬不易,多花點時間,與家人相愛吧!
壠上那株老梅樹,開花的時候超脫空靈,不開花的季節,頂著晨光,倒也像日出而作的農人,寧靜自適,一雙大腳踏踏實實地踩在田水裡,看雲來雲去。
花是人間至美,聚天地靈氣所生,自然解語,與人心靈相通;但願我也是繁花的知音,在生活裡用心相伴,並在文字裡開闢一座花園,讓她們永遠盛放。
光亮與幽邃,當是可以共存的,不見得都要在西風裡踽踽獨行,秋天的光影也好,側個身,就能在燦亮的光裡飛行吧。
築夢的過程,使我們的生命充滿了精采,而不枉此生。
妳只渴盼自己是他的月亮,能引發他飽滿的情感,但對於一個正在退潮的人生,好像一切都是奢望和苛責了。
幸福無法一蹴可幾,是由無數的溫柔累積而來,試著在平凡的生活裡,看出這份愛有多麼不凡;此身難得,相遇更屬不易,多花點時間,與家人相愛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根據歷史最早起源於漢代的「茶」,最初是熱飲有整腸消脹之效,甚至治了古代軍中疫情。也因而驚動官場,成為貢品之後,便有了各自表述的茶文化。 「喝一口陽光的味兒」,種植於濕熱的雲南一帶,因為運輸之便,將未完全晾乾的毛茶壓製成 餅或磚,方便旅人攜帶,而又名「緊壓茶」或「 緊迫茶」 之稱的「普洱茶」;
Thumbnail
好好生活、好好吃飯、好好喝茶,好好是一個空間,以茶相伴於生活中。 這是位於萬華街巷內,一個以茶為載體的生活空間。二男二女以夢想為軸心的嶄新小天地。
Thumbnail
茶,除了可以喝、可以看,還可以玩。以往喝茶時,最多就是沖、泡,然後再慢慢品茗。而在建甌的成龍茶葉,除了認識了北苑貢茶,還欣賞到茶藝。溪谷留香茶書院裡頭有很多茶,而在溪谷留香茶書院裡,還有難得的母樹大紅袍的茶葉。
Thumbnail
茶葉採收下來,送到工廠,想要製作成茶葉,要經過一道道繁瑣的工序。雖然消費端喝的只是一口清茶,但說真的,要喝上這一口茶,得花上好長、好長的一段時間。那麼,茶葉的價值,就不是只是末端看到的。在正山堂,認識了以往不太熟悉的正山小種紅茶,一群人在八馬茶葉喝到傳說中的大紅袍武夷岩茶。
Thumbnail
泡一壺好喝的茶,擁有三心,感恩的心、細膩的心及愛心,喝茶的人久久難忘依戀於心。 泡茶文化在各國 都有其聞名原因,日本茶道講究禮儀、精神層次,英國則有特殊香溢聞名花茶,台灣的茶香是樸實無華的自然香氣,沒有誰是冠軍,但都有相似之處,則是擁有三心泡的茶,茶香總能讓人心曠神怡。 喝茶屬自然健康
Thumbnail
喝茶並不單純地品茶,它帶領我們進入一個內觀的境界。除了能促進身體健康,喝茶還可以幫助我們進入內心的寧靜,讓我們更專注當下的生活。所以,喝茶不僅僅是一個喝飲料的過程,蘊含了豐富的文化背景。
都說柴米油鹽醬醋茶,茶以很多方式出現在我們生活裡,在茶園裡,是待加工的農作物。在茶店裡,茶是待出售的商品、在酒樓,是解油膩的甘露、在書籍裡,是回顧過去的歷史。茶有金融屬性,有社會屬性,也有文化屬性,但是最終在我眼裡,它是連結人與自然的媒介。 無論
Thumbnail
點一柱鵝犁帳中香,使用玻璃蓋碗,泡上一款包裝寫著梨山茶的好茶,給自己一個靜心的儀式感。 傳統文化中,宋朝人就有所謂「閑情四事」:焚香、掛畫、插花、點茶。香與茶,都能讓人心情放鬆愉悅…
Thumbnail
沏一壺茶,等你 茶裡,總是有許多心情感受 總是有些百感交集 如往日的思緒,不由自主浮上心頭 人間的緣分 緣深 緣淺 總能在茶香中浸潤,漫延開來 歲月流芳,許多人事因茶而真摯永恆 一冬一歲,雪白湮沒蒼老 雪融之後,泥土芬芳,繁花似錦 在清清淺淺的歲月流年綻放開來 一壺茶,有許多茶以外的沉思情
Thumbnail
台灣有句俗諺說:「文章、風水、茶,懂的沒幾個。」 茶葉自古以來往往視為家傳之學,除了傳統產業父子相傳的經濟層面因素,在學科的研究上沒有精細到足以劃分為專門領域的知識系統,這可能也是一個原因。身為茶產業的第四代,先祖的經驗並沒有以文字的形式保存下來,市場與消費型態隨著時代有相當大的改變,過往的經驗未必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根據歷史最早起源於漢代的「茶」,最初是熱飲有整腸消脹之效,甚至治了古代軍中疫情。也因而驚動官場,成為貢品之後,便有了各自表述的茶文化。 「喝一口陽光的味兒」,種植於濕熱的雲南一帶,因為運輸之便,將未完全晾乾的毛茶壓製成 餅或磚,方便旅人攜帶,而又名「緊壓茶」或「 緊迫茶」 之稱的「普洱茶」;
Thumbnail
好好生活、好好吃飯、好好喝茶,好好是一個空間,以茶相伴於生活中。 這是位於萬華街巷內,一個以茶為載體的生活空間。二男二女以夢想為軸心的嶄新小天地。
Thumbnail
茶,除了可以喝、可以看,還可以玩。以往喝茶時,最多就是沖、泡,然後再慢慢品茗。而在建甌的成龍茶葉,除了認識了北苑貢茶,還欣賞到茶藝。溪谷留香茶書院裡頭有很多茶,而在溪谷留香茶書院裡,還有難得的母樹大紅袍的茶葉。
Thumbnail
茶葉採收下來,送到工廠,想要製作成茶葉,要經過一道道繁瑣的工序。雖然消費端喝的只是一口清茶,但說真的,要喝上這一口茶,得花上好長、好長的一段時間。那麼,茶葉的價值,就不是只是末端看到的。在正山堂,認識了以往不太熟悉的正山小種紅茶,一群人在八馬茶葉喝到傳說中的大紅袍武夷岩茶。
Thumbnail
泡一壺好喝的茶,擁有三心,感恩的心、細膩的心及愛心,喝茶的人久久難忘依戀於心。 泡茶文化在各國 都有其聞名原因,日本茶道講究禮儀、精神層次,英國則有特殊香溢聞名花茶,台灣的茶香是樸實無華的自然香氣,沒有誰是冠軍,但都有相似之處,則是擁有三心泡的茶,茶香總能讓人心曠神怡。 喝茶屬自然健康
Thumbnail
喝茶並不單純地品茶,它帶領我們進入一個內觀的境界。除了能促進身體健康,喝茶還可以幫助我們進入內心的寧靜,讓我們更專注當下的生活。所以,喝茶不僅僅是一個喝飲料的過程,蘊含了豐富的文化背景。
都說柴米油鹽醬醋茶,茶以很多方式出現在我們生活裡,在茶園裡,是待加工的農作物。在茶店裡,茶是待出售的商品、在酒樓,是解油膩的甘露、在書籍裡,是回顧過去的歷史。茶有金融屬性,有社會屬性,也有文化屬性,但是最終在我眼裡,它是連結人與自然的媒介。 無論
Thumbnail
點一柱鵝犁帳中香,使用玻璃蓋碗,泡上一款包裝寫著梨山茶的好茶,給自己一個靜心的儀式感。 傳統文化中,宋朝人就有所謂「閑情四事」:焚香、掛畫、插花、點茶。香與茶,都能讓人心情放鬆愉悅…
Thumbnail
沏一壺茶,等你 茶裡,總是有許多心情感受 總是有些百感交集 如往日的思緒,不由自主浮上心頭 人間的緣分 緣深 緣淺 總能在茶香中浸潤,漫延開來 歲月流芳,許多人事因茶而真摯永恆 一冬一歲,雪白湮沒蒼老 雪融之後,泥土芬芳,繁花似錦 在清清淺淺的歲月流年綻放開來 一壺茶,有許多茶以外的沉思情
Thumbnail
台灣有句俗諺說:「文章、風水、茶,懂的沒幾個。」 茶葉自古以來往往視為家傳之學,除了傳統產業父子相傳的經濟層面因素,在學科的研究上沒有精細到足以劃分為專門領域的知識系統,這可能也是一個原因。身為茶產業的第四代,先祖的經驗並沒有以文字的形式保存下來,市場與消費型態隨著時代有相當大的改變,過往的經驗未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