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Surgeon life] 希望能回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我想,每一位外科醫師都有這樣的想法吧

能不多切就不多切,能保留就保留

畢竟身上原來的器官組織才是最好的


病患是一位中年男性,患有糖尿病,HbA1C是不太差的7.x

這次來醫院是因為左腳掌被鐵釘刺到後久久無法自癒,紅腫甚至擴散到整個腳掌

收入內科治療後腳掌紅腫已有改善,但就是高燒不退並且左腳姆指內側一直有膿滲出

左腳姆指在按壓下也沒任何痛覺,可謂標準的糖尿病足(DM foot)

經過五天抗生素治療後沒有改善,會診外科處理


過去在台北因為醫學中心次專科齊全,這類的病人通常會在整形外科醫師的治療之下

在我們這種小醫院,則由一般外科醫師來處理傷口

過去也去整形外科訓練過,在東基的兩個多月也觀摩多次傷口清創的手術

自己全權處理倒是第一遭。

在了解病患的狀況後,因高燒不退且藥物治療效果不佳的情況下,建議病人進行清創

於是,手術就在下午門診看完的空檔進行了


第一次進行清創手術,很希望只是挖掉不健康的組織後,傷口能慢慢癒合

但在清創的過程越挖越不對勁,清了一層,底下的組織還是不健康,又再往下挖

直到敲到了骨頭,才發現大事不妙

病人傷口潰爛的程度遠比外表看起來嚴重

潰爛的程度比預期還要廣,腳趾下幾乎都充滿潰爛且泛黃發出惡臭的壞死組織

盡量把壞死的組織清理乾淨後,用大量的稀釋優碘沖洗,希望能改善感染的情況

最後映入眼前的是幾乎見到內側外骨膜的一根腳趾,上面的肌肉血管都已化膿被清掉

病人還是沒有什麼痛覺,還能笑嘻嘻地跟我談笑風生,不知道事情的嚴重性

而我在這時已擠不出什麼笑容來


我很可能保不住他的腳趾


手術後我跟病人說明了狀況,告訴他傷口一帶幾乎看不到健康的組織,包括血管

腳趾可能就因此而失去血液供應、最後需要截肢

我們再努力換藥看看,希望腳上的傷口能如預期的恢復,雖然不抱太大希望

病人聽了還是那副樂天派的表情說:

怎麼知道只是被鐵釘刺到那麼嚴重,以為小事

不過糖尿病都多久了,這個也沒辦法,要切就切吧!


過去住院醫師時期跟過許多台腹內腫瘤的手術,肚子打開後發現癌細胞已到處轉移

主治醫師通常都會找家屬進來解釋,告知病患已無治癒可能,手術也不會進行下去

那時候的我常觀察家屬的心情,沒有意外的沮喪甚至在手術室內哭泣

回想起那些時候,主治醫師的心情想必也是十分沉重,無法幫助到眼前的病患

而在當主治醫師後,第一次面對到這樣的無力感與沉重感

哪個醫生不希望自己手上的病人都能回到生病之前的樣子呢


Faki

我們一起努力

希望你的腳能夠回來,不要太早說再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A
2會員
5內容數
紀錄照顧病人的點滴和心情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那是一位50多歲的糖尿病患者,走進診間一跛一跛地,相當吃力。」劉明偉醫師表示,「根據患者的描述,一開始是大腳趾頭上出現小傷口,但遲遲沒有癒合。由於缺乏良好的傷口照護,患者的腳便逐漸紅腫,傷口流出滲液,連走路都不方便。」
Thumbnail
「那是一位50多歲的糖尿病患者,走進診間一跛一跛地,相當吃力。」劉明偉醫師表示,「根據患者的描述,一開始是大腳趾頭上出現小傷口,但遲遲沒有癒合。由於缺乏良好的傷口照護,患者的腳便逐漸紅腫,傷口流出滲液,連走路都不方便。」
Thumbnail
「糖尿病足潰瘍對患者而言是很大的困擾,但是很多患者會因為擔心需要手術,而不敢就醫治療。」方前量醫師指出,「其實,沒有及時就醫治療,糖尿病足傷口往往會潰爛、感染,拖得越久、截肢的風險越高!」
Thumbnail
「糖尿病足潰瘍對患者而言是很大的困擾,但是很多患者會因為擔心需要手術,而不敢就醫治療。」方前量醫師指出,「其實,沒有及時就醫治療,糖尿病足傷口往往會潰爛、感染,拖得越久、截肢的風險越高!」
Thumbnail
「有位50多歲的男性糖尿病患者,來就診時右腳已經嚴重發紅、浮腫。」吳爭融醫師指出,「他的傷口其實已經拖了一段時間,但是因為工作忙碌,所以只有自己換藥,遲遲沒有就醫,結果腳趾頭的小傷口便漸漸惡化,發紅的範圍持續擴大。經過清創,截掉了半根腳趾,不過另一根腳趾也漸漸變黑。」
Thumbnail
「有位50多歲的男性糖尿病患者,來就診時右腳已經嚴重發紅、浮腫。」吳爭融醫師指出,「他的傷口其實已經拖了一段時間,但是因為工作忙碌,所以只有自己換藥,遲遲沒有就醫,結果腳趾頭的小傷口便漸漸惡化,發紅的範圍持續擴大。經過清創,截掉了半根腳趾,不過另一根腳趾也漸漸變黑。」
Thumbnail
傷筋動骨100天腓骨骨折移位 手術開刀 在人生旅程中想記錄這傷筋動骨的100天,這100天內經歷心情超低潮,除了想記錄受傷到復原的過程,也想分享給不幸經歷此病程的你,回饋這段期間獲得宇宙很多的正能量和鼓勵,希望也能幫助到你給你一點點溫暖
Thumbnail
傷筋動骨100天腓骨骨折移位 手術開刀 在人生旅程中想記錄這傷筋動骨的100天,這100天內經歷心情超低潮,除了想記錄受傷到復原的過程,也想分享給不幸經歷此病程的你,回饋這段期間獲得宇宙很多的正能量和鼓勵,希望也能幫助到你給你一點點溫暖
Thumbnail
……新陳代謝的醫師跟我說:「你的糖尿不可思議的好了,一般是不會好的,尤其你從死亡邊緣的400一路脫險……。」不久之後,2022年十一月經過心臟超音波測試,醫師表示我的心臟好了九成!我問醫師是什麼意思?他說:「正常人的心臟分數是60分的話,你目前已回到57分了,還記得嗎?你瀕死時只有25分不到!……
Thumbnail
……新陳代謝的醫師跟我說:「你的糖尿不可思議的好了,一般是不會好的,尤其你從死亡邊緣的400一路脫險……。」不久之後,2022年十一月經過心臟超音波測試,醫師表示我的心臟好了九成!我問醫師是什麼意思?他說:「正常人的心臟分數是60分的話,你目前已回到57分了,還記得嗎?你瀕死時只有25分不到!……
Thumbnail
增生療法 (prolotherapy) (PRP)是把具有促進修復的物質注射到受傷的組織,達到啟動修復的目的。醫師需藉由理學檢查及影像學檢查(如超音波、核磁共振)找出受傷的組織,在超音波影像的幫助下,將「增生劑(葡萄糖,血漿或血小板)」精準地送到受傷處。 一、何謂敗血症: 二、敗血症原因:
Thumbnail
增生療法 (prolotherapy) (PRP)是把具有促進修復的物質注射到受傷的組織,達到啟動修復的目的。醫師需藉由理學檢查及影像學檢查(如超音波、核磁共振)找出受傷的組織,在超音波影像的幫助下,將「增生劑(葡萄糖,血漿或血小板)」精準地送到受傷處。 一、何謂敗血症: 二、敗血症原因:
Thumbnail
驚魂定了之後 雖然當時在診間裡說了要開刀,但後來回家愈想愈不對─── 其二,開傳統刀本身就很累人、傷身,住院至少一週之後,還得休息一、兩個月,身上留下一個大疤。但如果有必要的話,累人傷身也是得開。現在問題是,有必要嗎?只是為了親眼看看嗎?
Thumbnail
驚魂定了之後 雖然當時在診間裡說了要開刀,但後來回家愈想愈不對─── 其二,開傳統刀本身就很累人、傷身,住院至少一週之後,還得休息一、兩個月,身上留下一個大疤。但如果有必要的話,累人傷身也是得開。現在問題是,有必要嗎?只是為了親眼看看嗎?
Thumbnail
今天是我離開醫院工作的第516天,回想臨床的種種,不得不說真的是一個強迫人成長的一個地方,每一個病人以及家屬經歷的生命軌跡,活生生血淋淋的例子告訴我生命的重量,也告訴我最深絕望其實也能是希望。
Thumbnail
今天是我離開醫院工作的第516天,回想臨床的種種,不得不說真的是一個強迫人成長的一個地方,每一個病人以及家屬經歷的生命軌跡,活生生血淋淋的例子告訴我生命的重量,也告訴我最深絕望其實也能是希望。
Thumbnail
我以前曾經雙腳粉碎性骨折,醫師甚至還割掉一小塊左腳腳跟感染的骨頭。前一陣子,先是右腳腳跟腫得跟一個小水球一樣大,直接反應是去看以前看過、人也很親切的感染科主任。看他看了將近一個月,甚至快演變成蜂窩性組織炎,主任就把我轉到整型外科。 整外果然不容小覷,一下子就幫我清瘡(把死肉剪掉),這樣還無法根治,
Thumbnail
我以前曾經雙腳粉碎性骨折,醫師甚至還割掉一小塊左腳腳跟感染的骨頭。前一陣子,先是右腳腳跟腫得跟一個小水球一樣大,直接反應是去看以前看過、人也很親切的感染科主任。看他看了將近一個月,甚至快演變成蜂窩性組織炎,主任就把我轉到整型外科。 整外果然不容小覷,一下子就幫我清瘡(把死肉剪掉),這樣還無法根治,
Thumbnail
我想,每一位外科醫師都有這樣的想法吧 能不多切就不多切,能保留就保留 畢竟身上原來的器官組織才是最好的
Thumbnail
我想,每一位外科醫師都有這樣的想法吧 能不多切就不多切,能保留就保留 畢竟身上原來的器官組織才是最好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