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以樹為名」從藝術對社區的再發現】
方格精選

【展覽|「以樹為名」從藝術對社區的再發現】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一群阿姨們從教會走出來,圍住了門前佇立的大型雕塑作品《眾心擁抱》(蔡潔莘,2018)且議論紛紛,中斷了在一旁原本準備按下快門的我。我也恰好偷聽這些阿姨們在討論什麼,結果各自有著對作品的創作者、色彩、姿態與之所以在此等種種解釋與看法,遲遲沒有散去。我聽得有趣,因為一件作品串起了彼此非日常的話題與時光。

《眾心擁抱》(蔡潔莘,2018)

《眾心擁抱》(蔡潔莘,2018)

臺灣師範大學周邊的麗水街、金華街圍繞成的區域,其實是介於我的住家與工作室往返間的中間區塊,每天總是匆匆經過。這回「以樹為名藝術散策計畫」邀我實地走訪這個以為熟悉實際卻陌生的生活圈區塊,就像是在城市裡的小旅行般,以藝術為介質、用不同的眼光探尋社區裡的再發現。

臺師大美術館

臺師大美術館

「以樹為名」我想是因為這個區塊裡有許多動輒超過半世紀以上的老樹,可以算是這裡的原住民,它們見證了台北的歷史與發展,相較下,臺師大美術館可以算是到此的新住民,它新穎的外觀、有不規則的多面體與金屬感的外牆,在這裡顯得鶴立雞群。而透過這個計畫,彼此之間的串連是「藝術」,尤其在策展上提出了源於法國「生態博物館」的概念,並非只獨善美術館自身的空間與週邊,而是擴及社區自然環境和人文景觀,相對於傳統博物館聚焦在珍貴文物上,生態博物館更在意與在地社區的關係並關心地方的風土民情。

日本設計師長友大輔的《T(h)ree tree》。

日本設計師長友大輔的《T(h)ree tree》。

呼應樹木的作品上頭有用各國語言表達的文字是待你發現的細節。

呼應樹木的作品上頭有用各國語言表達的文字是待你發現的細節。

《T(h)ree tree》,是裝置藝術也是家具,夜裡的照明設計讓作品線條更加明顯。

《T(h)ree tree》,是裝置藝術也是家具,夜裡的照明設計讓作品線條更加明顯。

大帽子《距 – 1.5》係由藝術家、帽飾設計師林君孟所創作。

大帽子《距 – 1.5》係由藝術家、帽飾設計師林君孟所創作。

觀者可以走進帽內,感受1.5公尺的安全距離。

觀者可以走進帽內,感受1.5公尺的安全距離。

新媒體藝術家黃心健呈現出高度互動的投影作品《上海,我能跟你跳支舞嗎?》

新媒體藝術家黃心健呈現出高度互動的投影作品《上海,我能跟你跳支舞嗎?》

如果隨著這次展出的公共裝置藝術,可以從臺師大美術館出發,有呼應環境議題的大帽子《距 – 1.5》係由藝術家、帽飾設計師林君孟所創作,也有新媒體藝術家黃心健運用紅外線肢體感測技術,呈現出高度互動的投影作品《上海,我能跟你跳支舞嗎?》;館外則有日本設計師長友大輔的《T(h)ree tree》,是裝置藝術也是家具,呼應樹木的作品上頭有用各國語言表達的文字是待你發現的細節。

黃玉梅的《青田 · 樹》作品,增添建築的趣味。

黃玉梅的《青田 · 樹》作品,增添建築的趣味。

此外,沿路可以抬頭發現青田街校舍裡黃玉梅的《青田 · 樹》作品,增添建築的趣味;錦安市場的《森森》,是設計師林書豪表現出錯落木作與可食植栽間相互對話的創作。走到金華公園裡,《躍動樹影》是藝術家蔡芷芬用回收紗線與扶疏花木交織出綿延的色彩光影。

錦安市場的《森森》是設計師林書豪表現出錯落木作與可食植栽間相互對話的創作。

錦安市場的《森森》是設計師林書豪表現出錯落木作與可食植栽間相互對話的創作。

《躍動樹影》是藝術家蔡芷芬用回收紗線與扶疏花木交織出綿延的色彩光影。

《躍動樹影》是藝術家蔡芷芬用回收紗線與扶疏花木交織出綿延的色彩光影。

在這次的散策地圖裡,還可以發現原本就錯落在校園各處的公共藝術,有豪華朗機工為2017年台北世大運創作的「聖火台」、圖書館校區的「師大 · 大獅」等,除了沿途的大樹老樹展現的自然之美外,路燈旗上精選了九幅臺師大藝術典藏的繪畫創作,呈現人文創作之美。

路燈旗上精選了九幅臺師大藝術典藏的繪畫創作,呈現人文創作之美。

路燈旗上精選了九幅臺師大藝術典藏的繪畫創作,呈現人文創作之美。

而引我探訪的還有區域裡的合作店家,像是〈徠卡之家〉、〈青田七六〉、〈TOBE COOKING STUDIO〉與〈登陸土星土耳其咖啡〉,以及新開的〈TZULAÏ café & green〉等,都讓這條散策路線變得更具美感生活的況味與趣味。

〈徠卡之家〉內也有攝影作品的展示。

〈徠卡之家〉內也有攝影作品的展示。

〈TOBE COOKING STUDIO〉

〈TOBE COOKING STUDIO〉

新開的〈TZULAÏ café & green〉裡有輕食、花藝也有TZULAÏ的生活選品。

新開的〈TZULAÏ café & green〉裡有輕食、花藝也有TZULAÏ的生活選品。

◎〈以樹為名藝術散策計畫——啟動一座21世紀城市生態美術館〉
2020.11.11-11.30
師大美術館一至週日10:00-17:00,
龍安里、錦安里藝術裝置24小時。
www.artmuseum.ntnu.edu.tw

avatar-img
吳東龍的設計發現的沙龍
172會員
68內容數
2020-2021針對城市為《文化快遞》撰寫的觀察文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現在〈森美術館〉正舉辦的「STARS展:當代藝術之星ー從日本到世界」(「STARS展:現代美術のスターたち―日本から世界へ」),包括了許多人熟知的村上隆、草間彌生,還有杉本博司、李禹煥、宮島達男,以及粉絲眾多的奈良美智(Nara Yoshitomo)。
『這裡有一點點破舊,一點點零亂,一點點窄小, 如果你按了門鈴,請進,請進, 日常的一日,真實的一日,在東京小屋,我們有自己的故事。 真實的東京生活,轉個路口,拐個小巷,就看見了……』 第一次收到這本《日常東京 Tokyo Style》時,是2016年在台灣初出版,承大田出版厚愛邀我來寫出版序....
這張照片來自北美館「布列松在中國:1948-1949/ 1958 HENRI-CARTIER-BRESSON:CHINA」裡,一張令我印象最深刻的照片。從樓下走上來到這個展區,整個心情沈澱下來安靜感受大師作品帶來的視覺震撼。
今年上半空總拆除了圍牆,釋放出30米寬的空間再加上街道的百米,讓人在仁愛路上右望時的視野隨著行道樹的綠意水平延伸,讓原本的空間獲得解放外,更加上景觀的規劃設計,使得城市裡增添了一個綠洲風景,但景觀只是增添視覺美感嗎?我選擇傍晚天黑前,乘著涼風徒步造訪。
2012年三位交大同學張柏韋、林宗諺與陳慕天,因為海外交流計畫有機會分別到荷蘭、瑞典與丹麥交流學習,強烈感受到西方來自於生活中的美感經驗,而想要做點什麼來改善國內的美感教育,幾經波折後,他們決定用「教科書」作為最貼近從小學習與生活的美學載體,將之注入設計來展現美學......
最近有款以「天童木工」的迷你椅子模型加入扭蛋的行列。 天童木工的座椅模型,其中,一張「低座椅」的設計師是長大作,但為何如今說明書上卻是寫著日本建築師坂倉準三?
現在〈森美術館〉正舉辦的「STARS展:當代藝術之星ー從日本到世界」(「STARS展:現代美術のスターたち―日本から世界へ」),包括了許多人熟知的村上隆、草間彌生,還有杉本博司、李禹煥、宮島達男,以及粉絲眾多的奈良美智(Nara Yoshitomo)。
『這裡有一點點破舊,一點點零亂,一點點窄小, 如果你按了門鈴,請進,請進, 日常的一日,真實的一日,在東京小屋,我們有自己的故事。 真實的東京生活,轉個路口,拐個小巷,就看見了……』 第一次收到這本《日常東京 Tokyo Style》時,是2016年在台灣初出版,承大田出版厚愛邀我來寫出版序....
這張照片來自北美館「布列松在中國:1948-1949/ 1958 HENRI-CARTIER-BRESSON:CHINA」裡,一張令我印象最深刻的照片。從樓下走上來到這個展區,整個心情沈澱下來安靜感受大師作品帶來的視覺震撼。
今年上半空總拆除了圍牆,釋放出30米寬的空間再加上街道的百米,讓人在仁愛路上右望時的視野隨著行道樹的綠意水平延伸,讓原本的空間獲得解放外,更加上景觀的規劃設計,使得城市裡增添了一個綠洲風景,但景觀只是增添視覺美感嗎?我選擇傍晚天黑前,乘著涼風徒步造訪。
2012年三位交大同學張柏韋、林宗諺與陳慕天,因為海外交流計畫有機會分別到荷蘭、瑞典與丹麥交流學習,強烈感受到西方來自於生活中的美感經驗,而想要做點什麼來改善國內的美感教育,幾經波折後,他們決定用「教科書」作為最貼近從小學習與生活的美學載體,將之注入設計來展現美學......
最近有款以「天童木工」的迷你椅子模型加入扭蛋的行列。 天童木工的座椅模型,其中,一張「低座椅」的設計師是長大作,但為何如今說明書上卻是寫著日本建築師坂倉準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