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阿姨們從教會走出來,圍住了門前佇立的大型雕塑作品《眾心擁抱》(蔡潔莘,2018)且議論紛紛,中斷了在一旁原本準備按下快門的我。我也恰好偷聽這些阿姨們在討論什麼,結果各自有著對作品的創作者、色彩、姿態與之所以在此等種種解釋與看法,遲遲沒有散去。我聽得有趣,因為一件作品串起了彼此非日常的話題與時光。

《眾心擁抱》(蔡潔莘,2018)

臺師大美術館

日本設計師長友大輔的《T(h)ree tree》。

呼應樹木的作品上頭有用各國語言表達的文字是待你發現的細節。

《T(h)ree tree》,是裝置藝術也是家具,夜裡的照明設計讓作品線條更加明顯。

大帽子《距 – 1.5》係由藝術家、帽飾設計師林君孟所創作。

觀者可以走進帽內,感受1.5公尺的安全距離。

新媒體藝術家黃心健呈現出高度互動的投影作品《上海,我能跟你跳支舞嗎?》
如果隨著這次展出的公共裝置藝術,可以從臺師大美術館出發,有呼應環境議題的大帽子《距 – 1.5》係由藝術家、帽飾設計師林君孟所創作,也有新媒體藝術家黃心健運用紅外線肢體感測技術,呈現出高度互動的投影作品《上海,我能跟你跳支舞嗎?》;館外則有日本設計師長友大輔的《T(h)ree tree》,是裝置藝術也是家具,呼應樹木的作品上頭有用各國語言表達的文字是待你發現的細節。

黃玉梅的《青田 · 樹》作品,增添建築的趣味。
此外,沿路可以抬頭發現青田街校舍裡黃玉梅的《青田 · 樹》作品,增添建築的趣味;錦安市場的《森森》,是設計師林書豪表現出錯落木作與可食植栽間相互對話的創作。走到金華公園裡,《躍動樹影》是藝術家蔡芷芬用回收紗線與扶疏花木交織出綿延的色彩光影。

錦安市場的《森森》是設計師林書豪表現出錯落木作與可食植栽間相互對話的創作。

《躍動樹影》是藝術家蔡芷芬用回收紗線與扶疏花木交織出綿延的色彩光影。
在這次的散策地圖裡,還可以發現原本就錯落在校園各處的公共藝術,有豪華朗機工為2017年台北世大運創作的「聖火台」、圖書館校區的「師大 · 大獅」等,除了沿途的大樹老樹展現的自然之美外,路燈旗上精選了九幅臺師大藝術典藏的繪畫創作,呈現人文創作之美。

路燈旗上精選了九幅臺師大藝術典藏的繪畫創作,呈現人文創作之美。
而引我探訪的還有區域裡的合作店家,像是〈徠卡之家〉、〈青田七六〉、〈TOBE COOKING STUDIO〉與〈登陸土星土耳其咖啡〉,以及新開的〈TZULAÏ café & green〉等,都讓這條散策路線變得更具美感生活的況味與趣味。

〈徠卡之家〉內也有攝影作品的展示。

〈TOBE COOKING STUDIO〉

新開的〈TZULAÏ café & green〉裡有輕食、花藝也有TZULAÏ的生活選品。
◎〈以樹為名藝術散策計畫——啟動一座21世紀城市生態美術館〉
2020.11.11-11.30
師大美術館一至週日10:00-17:00,
龍安里、錦安里藝術裝置24小時。
www.artmuseum.ntn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