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超出建築》看建築與生活

2023/04/25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當代藝術館MoCA
對於非建築專業的筆者來說,建築僅僅是遮風避雨之用。看到此展目的為顯現出建築除了實用以外的功能,便產生了興趣。
所謂「超出建築」是相當宏大的願想,將建築視為連結不同藝術領域的節點,這個企圖在此展的藝術家名單中便凸顯出來:與田中央合作的七位藝術家中,僅有田中央創辦者的黃聲遠,以及林聖峰,真正身處建築生產體制內。
第一個展間的藝術家介紹區
第一個展間的藝術家介紹區
從入口走進展覽後,像是漫畫扉頁的角色介紹頁一樣,洋洋灑灑地把七位藝術家的生平和簡歷貼在展牆上,並附上七位藝術家的影片。文字加上影像的介紹,顯得一版一眼,但若不了解這些藝術家的背景,也就沒辦法通透此展意圖跨出建築師視角的想法了。
導演、當代藝術家、舞者、策展人⋯各種職業和頭銜組在一塊。策展人在展覽採訪影片中說,此展不以傳統建築展形式策劃,希望觀者能以更有交互性、討論性的方式,使觀眾接觸到田中央的建築,且引發「建築是什麼?」的討論。
的確,除去開場的「角色介紹」以外,其餘的展區都像是普通的藝術家聯展。這些作品就算不以「建築」的視角統合,也可以在別的主題底下串連起來。可看完策展人的採訪影片後,才發現原來策展意圖是希望讓田中央的建築,藏身於各個藝術家的作品中,因此,實際將建築模型展出的只有最後一個大展間。
此展中,蔡明亮的作品完美結合鄉土意象和建築的題旨。
蔡明亮《沙》
蔡明亮《沙》
《沙》位在一樓到二樓的樓梯中間,為蔡明亮一貫的緩慢電影,《行者》的第八部。以兩幅長條水墨畫作貫穿兩層樓。畫面中的僧侶身穿高飽和的紅袈裟,踽踽獨行於荒涼的砂地上。長鏡頭拉長觀眾的感知,僧人的步履優雅且鎮定。
有趣的是,上樓時看著僧侶緩緩邁出的步伐,彷彿自己也遊走於北海岸的沙丘之上。美術館的畸零地就此成為一處幻想的沙地。
《宜蘭》展間裡除了60分鐘的錄像,拍攝宜蘭菜市場內肉飯的場景外,也在面朝門口的牆上繪製了稻田、山巒之景,以稚童般樸素的筆法,配上鮮活的用色,再加上錄像中的市場聲絡繹不絕,一晃眼,似乎真的置身宜蘭田間。
《宜蘭》這部錄像作品集中於拍攝一間肉飯的攤販。鏡頭穩穩地在原地,不入侵、不移動,單靠畫面中人物的神情便能感受到蔡明亮眼中的「宜蘭」,記錄下市井小民不加掩飾的神情、肉舖老闆工作得泛紅的熱情面容。畫面也轉換到小河、田野、路邊攤販⋯⋯同樣以固定的長鏡頭將畫面中的所有細節囊括其中,構築出一副宜蘭光景。
展間中的椅子選用的是傳統中美術館不常使用的鐵製小椅,可以一疊疊起來,有時也出現在辦桌等場合。不確定是否為有意之佈置,但一走進展間,聽見蟲鳴鳥啼、看見山景以及被觀眾挪得有些零亂的鐵椅,總覺得這個空間已跳出美術館而獨立成為另一個幻想中的宜蘭。
除了以上兩件以外,蔡明亮還在入口處展出《出去走走》這件作品。最初直接在一樓觀看時,並未留下多大的印象,可走到最後一個展間後,才看到一面玻璃地,往下看便是搖曳的田野。
站在大展間中央的建築上,往下凝望:望過了金屬支架和玻璃地面,最終回歸蔡明亮《出去走走》裡頭的「田中央」。用此一概念理解的建築,不單單是生活實用之工具,更像一個鷹架構成的畫框,或相機的觀景窗。
中央的建築支架上有個小看台,站在上方能將所有的模型收進眼裡,但更重要的是,能直面展場中唯一的一扇窗。唯一的看台為何是延伸到窗戶所在處,而非其他作品、或建築模型前?這要回歸到策展人的願望上:
此次展覽大量地運用了當代館本身的建築特性,尤其是窗戶,能感受到策展團隊有意地把自然光和窗外景色納入展覽元素中。也正如策展人所說的,生活中的建築只是背景,不是主角。因此,建築展中的建築不一定指的只是模型,連美術館本身,都可以納入展覽的範圍內。
江國梁《游水》一樓
江國梁《游水》一樓
將當代館特性運用得淋漓盡致的莫過於江國梁的《游水》了。從一樓向上延伸,起初只看得見牆面上的螢幕,以及打在樓梯牆上的投影。可走到二樓走道後方時,就能發現作品剩下的一半部分:
江國梁《游水》二樓
江國梁《游水》二樓
二樓地面上的泳者投影,以及同一個樓梯間裡,樓梯上又一個投影。在水中暢遊的影像總共有四個,共組為一個完整的敘事。僅管館方介紹上媒材的部分只寫了「影片」,但實際上,這是一個多頻錄像,也是一個精心安排的空間裝置。
類似於畢卡索立體派的作法,把不同視角的物件全部呈現於同一畫布上,到了當代,江國梁選擇將游泳中的不同視角,分攝為四個影片,在一個扭曲的空間中呈現出來。
從一樓牆面螢幕上的水中視角,到二樓地面上是從上往下俯視的,二樓地面上符合觀眾俯瞰的視角,已經有數不清的藝術家嘗試過,可江國梁不是點到為止,他又加上樓梯間內兩組互相對照的錄像。樓梯間牆面和樓梯上的投影,其實是相同的影像內容,只是這種把投影角度翻轉,並且限制觀眾行動範圍的安排,亦增添不少作品的層次。
《超出建築》的理想,或許需要由非建築生產領域的一般民眾參與其中,一同感受生活中理所當然存在的建物,經過展覽的編排,是如何融洽地與生命產生連結。此展的藝術家不帶有高高在上的作態,反而是將生活的赤忱剖開,邀請觀眾一同踏於其上。
15會員
43內容數
主要在台北看展覽,以藝術大學理論組學生的身份做一些簡單的評論。希望能跟喜歡看展覽的人一起交流!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