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快樂是指南┃土耳其‧安塔利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晚上,一如往常的到公館地下道,重新賣唱的日子,已經邁入了第三週。走進地下道時,聽到樂聲,看到了一群人,圍坐在表演者前面好不熱鬧,我下意識地裝作經過,走入了地下道對面出口的誠品書局,隨手拿起一本書讀著,過了十分鐘漸漸發現,自己似乎無法全神貫注地閱讀。
  腦海裡出現了一個聲音:為什麼不跟他們打聲招呼呢?
  往自己的內心探索同時,一股電流頓時閃過我的腦海,那是在土耳其安塔莉亞的夜。
  安塔莉亞的夜,拂著飽含濕度的涼風,帶有地中海的舒適氣候,與市中心懷舊古城的風情合一。市中心唯一沒有地鐵經過的徒步區,有幾組街頭藝人表演著,他們多半是土耳其人成群結夥,我在一旁摸摸鼻子,只能去到徒步區的一角,找到屬於自己的地方賣力歌唱。
  隔天晚上,記取教訓的我,特地提前佔住了他們的位置搶得先機,依照街頭藝人的江湖規矩:先到先得,但總有得商量。
  不久,那成群結夥的土耳其樂團出現,擔當吹笛手像是領隊的男子,上前來跟我商量,一開口便是:「這裡是我們表演的地方,請你離開。」
  「為什麼?」我問,是我先來的。
  他說他們一直都在這裡表演,現在這時間是專屬於他們的,我不明白這哪來的道理,但見他好聲好氣三番兩次的勸說,並說他們明天不會來,明天我可以盡情表演,想到自己也表演了一段時間,最後我才氣呼呼地離開了。
  第三天晚上,我照他們說的,再次來到他們表演的位置,表演半小時後,他們竟再次出現,並直接在我附近開始表演,人多勢眾的他們,當然輕易地蓋過我的樂聲,唱著當地的歌曲,民眾隨他們的樂聲起舞。
  我刷下和弦,用盡全力大聲吶喊著,想起曾不用音箱,就在澳洲趕走其他接電的表演者們一樣,這次卻完全沒能奏效。
  吼破喉嚨過了三首歌,聲嘶力竭的我也進到了圍觀著他們的人群中,我惡狠狠地直盯著,那位與我約定好的吹笛手,他若無其事地看著我,繼續他的吹奏,與在場的聽眾共襄盛舉。我氣得無言,一度想上前跟他們理論,最後只窩囊地在打賞箱裡,放了寫好的字條:You don't know how to respect.
  安塔莉亞的夜,成了我在土耳其不願回想的回憶。
  一年後,我離開誠品書局,回到公館地下道,在地下道聽著那群熱鬧的人唱著,其中一名男子見我揹著吉他,便邀情我問我要不要上台唱歌,我沒有任何猶豫地走上前。唱起福原希己江的<辦得到的事>,用一抹柔情把舞台還給他們,在吹起口琴與他們一起合奏,我竟玩得不亦樂乎。
  他們是一群熱血的大叔,再次邀情年紀相仿的我重回舞台,我唱起了Let it be,卻在不知覺中吸引了一名策展人員,邀請我去參加他們舉辦的藝文活動,並用歌迷般的笑容與眼神對著我。
  那一刻,我才發現,原來回到台灣,被我鎖起來那扇心門的鑰匙在哪。
  小球說:快樂是指南。
  今晚,就在公館的地下道。
  我找到了。
環遊這廣闊的世界,與每個有趣靈魂相遇, 搭上陌生人的便車,沙發衝浪到某人家裡, 或是在某個荒郊野外,睡在自己的帳篷裡。 窮遊所帶來的不是匱乏,而是惜福知足, 旅行的意義,是更認識自己, 帶著音樂,與世界溝通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遠行,是想要認識這個世界,還是逃避所處的環境?旅程開始後的第116天,我準備從曼谷飛往更大的未知-印度。每個旅途中遇到的人,與他們沒能說盡的故事,都成了自己生命中的養分。在這廣闊世界中,僅僅是那渺小自我所能感知到的那些,就讓我的內心漣漪不斷,久久不能自己。  
  出發前,我從沒想過會去喜馬拉雅。自從在寮國有日本山友跟我推薦喜馬拉雅後,我查起相關資訊,思考登山的可行性,除了需特別撥出預算,也考量自己並無登山經驗與相關知識。另外,讓自己考慮良久的不是體能,而是跟體能無正相關的高山症。看完紀錄片,與客棧裡不時看到牆上的標語,彷彿有個聲音正在呼喚著我。
  今天,是我離職的第100天。當然,也是我失業的第100天。若不是存款如此紮實地減少,真會以為這樣的生活將一直持續。說不焦慮,那肯定是騙人的。只是這一次,學著怎麼去消化那所經歷,與正在發生的種種,在看似貧乏的生活裡默默耕耘著,看著自己將會去到何方。像旅行時一樣。
  我的錢包呢?發現錢包不見的那個瞬間,我居然正講著昂貴的國際電話。我慌張地迅速翻找了整個包包,找了一分鐘也沒找到後,只得先跟對方結束通話。掛上電話後花了3分鐘,重複地翻找幾次之後,確定不管哪裡都沒有,我便想起,我只有在一個地方拿出了錢包。心裡覺得大概沒希望了,決定回自己住處好好沉澱。
踏上旅途之後,才明白自己知道的總是太少。半個月前,在暹粒的橋上,唱著長途夜車時,一位女孩的眼淚,讓我省思更多自己唱這首歌的理由。抵達永珍的那天,我心中有了拜訪楊爸的想法。
  這個故事發生在我前往寮國的第一天。到柬寮邊界時,已經是下午5點。司機開始跟大家收護照辦過境,並跟大家收6美金,知情的我沒有掏錢,司機便叫我自己去找海關。一走到柬國海關,對方跟我討2美金,我笑著拒絕後,隨即把護照丟還給我。天真的我,還真以為這樣就搞定了。   
  遠行,是想要認識這個世界,還是逃避所處的環境?旅程開始後的第116天,我準備從曼谷飛往更大的未知-印度。每個旅途中遇到的人,與他們沒能說盡的故事,都成了自己生命中的養分。在這廣闊世界中,僅僅是那渺小自我所能感知到的那些,就讓我的內心漣漪不斷,久久不能自己。  
  出發前,我從沒想過會去喜馬拉雅。自從在寮國有日本山友跟我推薦喜馬拉雅後,我查起相關資訊,思考登山的可行性,除了需特別撥出預算,也考量自己並無登山經驗與相關知識。另外,讓自己考慮良久的不是體能,而是跟體能無正相關的高山症。看完紀錄片,與客棧裡不時看到牆上的標語,彷彿有個聲音正在呼喚著我。
  今天,是我離職的第100天。當然,也是我失業的第100天。若不是存款如此紮實地減少,真會以為這樣的生活將一直持續。說不焦慮,那肯定是騙人的。只是這一次,學著怎麼去消化那所經歷,與正在發生的種種,在看似貧乏的生活裡默默耕耘著,看著自己將會去到何方。像旅行時一樣。
  我的錢包呢?發現錢包不見的那個瞬間,我居然正講著昂貴的國際電話。我慌張地迅速翻找了整個包包,找了一分鐘也沒找到後,只得先跟對方結束通話。掛上電話後花了3分鐘,重複地翻找幾次之後,確定不管哪裡都沒有,我便想起,我只有在一個地方拿出了錢包。心裡覺得大概沒希望了,決定回自己住處好好沉澱。
踏上旅途之後,才明白自己知道的總是太少。半個月前,在暹粒的橋上,唱著長途夜車時,一位女孩的眼淚,讓我省思更多自己唱這首歌的理由。抵達永珍的那天,我心中有了拜訪楊爸的想法。
  這個故事發生在我前往寮國的第一天。到柬寮邊界時,已經是下午5點。司機開始跟大家收護照辦過境,並跟大家收6美金,知情的我沒有掏錢,司機便叫我自己去找海關。一走到柬國海關,對方跟我討2美金,我笑著拒絕後,隨即把護照丟還給我。天真的我,還真以為這樣就搞定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其實會動手寫這篇文章也屬實偶然,雖不像村上春樹在《遠方的鼓聲》中寫道:「有一天早上醒來,側耳傾聽時,忽然覺得好像聽見遠方的大鼓聲。從很遙遠的地方,從很遙遠的時間,傳來那大鼓的聲音。非常微弱。而且在聽著那聲音之間,我開始想無論如何都要去做一次長長的旅行。」這樣的清晰,但時不時回憶起的土耳其記憶。
Thumbnail
這趟旅行前往土耳其,浸泡在如夢境般的卡帕多奇亞風景下,並探訪了土耳其第二大湖——圖茲湖,以及首都安卡拉。 深入探索安卡拉繁榮科技化的市區與歷史典故,最後前往世界遺產番紅花城。文章中涉及熱氣球、圖茲湖、安卡拉、凱莫爾紀念館、番紅花城等景點。
  要鼓起勇氣負罪前行,也要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
Thumbnail
夢見我跟一群台灣太太在鐵道旁邊,看著露天電影。 這個露天電影院前面有一個樂團,隨著電影的演出,會穿插現場演奏。有時會和現場群眾一起玩波浪舞。有時會有一些滑稽的表演,讓群眾可以參與。 一邊表演與遊戲的過程,讓我想起之前我在台灣去夜店跳舞玩樂的情緒。現在回到美國,這些熱力四射、勁歌熱舞的日子已經距離
Thumbnail
清晨時刻,清真寺宣禮塔喚拜聲響起,啟動了土耳其人的日常,人們虔誠禮拜,向阿拉祈求平安,土耳其,世界上唯一跨越歐、亞大陸的國家,經過東羅馬帝國拜占庭文化、鄂圖曼土耳其時代等歷史演變,多元文化的土耳其留下許多值得瀏覽的世界文化遺產,首都伊斯坦堡藍色清真寺、羅馬帝國留下的神殿、大劇場,棉堡、卡帕多其亞地形
Thumbnail
我們每個人都想要逃,這個逃除了不是逃避,更是因為環境無法讓我們順利做自己,所以要逃到得以讓我們生存舒服的地方,大聲爭取自己所想要的東西。 詩篇:〈凱德格蘭的入口〉 由 Tingku Tjarungan 撰寫收錄於《吸血鬼的情調》
Thumbnail
備註:上面照片拍攝於「天心二手樂器」 因為這三兄弟真的太可愛、決定一定要放上封面(笑) / 前提: 我沒有每家店都去過(光是這些腿都要斷了) ~有緣找到的、路過的、特別去一探究竟的~ 有些則是老闆介紹給我、我就過去探訪一下 其實台中感覺每間店的老闆都互相很熟(笑 或者是有認識過、
Thumbnail
走在台北地下街,熙熙攘攘人群中傳來了美妙動人的旋律,悠長而綿密的音符深深打動我心。 走近一看;原來是盲胞朋友坐在街角表演,他(她)們似乎是排班制的,每次經過見到皆是不同人,而他(她)們面前則放一個屬於自己的「盒子」;這只盒子我喚它是「愛心箱」。 每次經過偶而見到二、三位陌生人佇立在旁,靜
Thumbnail
街頭小提琴演奏。 封面圖由Gerd Altmann在Pixabay上發布
Thumbnail
前幾天去河堤彈吉他唱歌,結果有一群外籍人士駐足聆聽,還不吝給予掌聲肯定,這些人來自尼泊爾、印尼、泰國和馬來西亞的大學交換生,他們對我的台語歌很感興趣,問我是不是常在這裡演唱?我沒講的是:「我不唱歌已經很久了!」 以往在咖啡館唱歌也是同樣的情況,很多粉絲都是來自其他縣市或其他國家,真正在地的反而很少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其實會動手寫這篇文章也屬實偶然,雖不像村上春樹在《遠方的鼓聲》中寫道:「有一天早上醒來,側耳傾聽時,忽然覺得好像聽見遠方的大鼓聲。從很遙遠的地方,從很遙遠的時間,傳來那大鼓的聲音。非常微弱。而且在聽著那聲音之間,我開始想無論如何都要去做一次長長的旅行。」這樣的清晰,但時不時回憶起的土耳其記憶。
Thumbnail
這趟旅行前往土耳其,浸泡在如夢境般的卡帕多奇亞風景下,並探訪了土耳其第二大湖——圖茲湖,以及首都安卡拉。 深入探索安卡拉繁榮科技化的市區與歷史典故,最後前往世界遺產番紅花城。文章中涉及熱氣球、圖茲湖、安卡拉、凱莫爾紀念館、番紅花城等景點。
  要鼓起勇氣負罪前行,也要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
Thumbnail
夢見我跟一群台灣太太在鐵道旁邊,看著露天電影。 這個露天電影院前面有一個樂團,隨著電影的演出,會穿插現場演奏。有時會和現場群眾一起玩波浪舞。有時會有一些滑稽的表演,讓群眾可以參與。 一邊表演與遊戲的過程,讓我想起之前我在台灣去夜店跳舞玩樂的情緒。現在回到美國,這些熱力四射、勁歌熱舞的日子已經距離
Thumbnail
清晨時刻,清真寺宣禮塔喚拜聲響起,啟動了土耳其人的日常,人們虔誠禮拜,向阿拉祈求平安,土耳其,世界上唯一跨越歐、亞大陸的國家,經過東羅馬帝國拜占庭文化、鄂圖曼土耳其時代等歷史演變,多元文化的土耳其留下許多值得瀏覽的世界文化遺產,首都伊斯坦堡藍色清真寺、羅馬帝國留下的神殿、大劇場,棉堡、卡帕多其亞地形
Thumbnail
我們每個人都想要逃,這個逃除了不是逃避,更是因為環境無法讓我們順利做自己,所以要逃到得以讓我們生存舒服的地方,大聲爭取自己所想要的東西。 詩篇:〈凱德格蘭的入口〉 由 Tingku Tjarungan 撰寫收錄於《吸血鬼的情調》
Thumbnail
備註:上面照片拍攝於「天心二手樂器」 因為這三兄弟真的太可愛、決定一定要放上封面(笑) / 前提: 我沒有每家店都去過(光是這些腿都要斷了) ~有緣找到的、路過的、特別去一探究竟的~ 有些則是老闆介紹給我、我就過去探訪一下 其實台中感覺每間店的老闆都互相很熟(笑 或者是有認識過、
Thumbnail
走在台北地下街,熙熙攘攘人群中傳來了美妙動人的旋律,悠長而綿密的音符深深打動我心。 走近一看;原來是盲胞朋友坐在街角表演,他(她)們似乎是排班制的,每次經過見到皆是不同人,而他(她)們面前則放一個屬於自己的「盒子」;這只盒子我喚它是「愛心箱」。 每次經過偶而見到二、三位陌生人佇立在旁,靜
Thumbnail
街頭小提琴演奏。 封面圖由Gerd Altmann在Pixabay上發布
Thumbnail
前幾天去河堤彈吉他唱歌,結果有一群外籍人士駐足聆聽,還不吝給予掌聲肯定,這些人來自尼泊爾、印尼、泰國和馬來西亞的大學交換生,他們對我的台語歌很感興趣,問我是不是常在這裡演唱?我沒講的是:「我不唱歌已經很久了!」 以往在咖啡館唱歌也是同樣的情況,很多粉絲都是來自其他縣市或其他國家,真正在地的反而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