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想想,到底從什麼時候開始聽A-Lin的歌?
記得高中時候,偶爾聽聽星光大道傳唱的失戀無罪、四季、愛請問怎麼走,那時只覺得這些歌很好聽,但對這個人以及她的聲音都覺得很不熟悉。
又似乎是因為高中時很喜歡看《牽牛花開的日子》,片尾曲是今晚你想念的人是不是我,那時候零零散散聽了《天生歌姬》的幾首歌,像是PS我愛你、做我自己,還有那首充滿故事的,難得。
從此,好像就成了會關注A-Lin新歌的聽眾。
大學時的我,每天都待在地理系10樓的區域地理研究室,在裡頭看書、寫報告、完成國科會大專生計畫,冷天的冬夜獨自在這,我總習慣打開音響,而現在的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2010年底發行的《寂寞不痛》吧!
那時《寂寞不痛》剛發行不久,我就從那年冬天聽到了隔年夏天,慢慢的就一直往前面專輯重複播著,《寂寞不痛》、《以前以後》、《天生歌姬》,再到最早的《失戀無罪》,隨著時間不斷推進,後來又有了《幸福了,然後呢》、《我們會更好的》。
在研究室工作讀書的日子,就是這樣播著A-Lin的歌,不知不覺,到KTV也會點幾首來唱。
大學畢業後,不知道為什麼,從《罪惡感》開始,就逐漸沒有那麼認真追A-Lin的歌,不過當KKBOX隨機播放到一些好聽的歌時,也會停下來多聽幾次。
這很奇妙,A-Lin的那些歌似乎成了生命中獨特的時間、空間的記憶。或許就是因為離開了大學,離開了區域研究室,生活時空改變了,這段記憶就這樣被封存了。
我的19-22歲,在地理系10樓區域研究室,每天唸書、寫報告的日子,而這些日子是我讀最多書,也聽最多A-Lin的時光。
我才發現,生活會隨著時空轉換而改變,但記憶不會,它永遠都在,只是我們平常不會特別想起,又或是不願意想起,但總是在某些機緣下,我們又會因為某些介質而重新看見這些記憶的片段或全貌,而這介質可能是一場演唱會,偶然聽見的一首歌,又或者只是一個人唱歌的聲音。
因緣際會去了兩次A-Lin的演唱會,整場聽完,我真心讚嘆他的唱功,現場的演唱跟CD真的差不多,甚至多了很多高音的free style,聲音厚實又有穿透力。
演唱會上,那些過去的歌似乎打開了時空膠囊,讓我重新看看自己20歲的生活、20歲的煩惱,以及20歲的夢想。和大學同學一起走進巨蛋,似乎也一起走回最常聽A-Lin 的那些年。
聽著很多後來發行,自己不是那麼熟悉的歌,也會聽著聽著被拉進歌曲當中,這或許就是A-Lin聲音的魔力所在。
2020是充滿難關的一年,但還好,生活中還有美好的音樂,我們還能參加一場演唱會,跟著大家一場合唱「給我一個理由忘記」、「今晚你想念的人是不是我」、「失戀無罪」。這是在新冠肺炎恣意蔓延後,屬於台灣人奢侈的小確幸。在難以走過的日子裡,音樂,似乎就成了那股重要的支持力量。
最後,為大家點播一首A-Lin的「我們會更好的」,相信新的一週開始,大家都一定會更好的。
《Passenger 旅・課》演唱會: 2020.2.16(台北)、2020.12.19(高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