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三月了。

好不容易,今天台北出了太陽,但仍舊微寒。這時而下雨、時而放晴、有時溫暖、有時寒冷的季節容易生病、容易想睡、容易開始思索生命。

第一次寫下這段話,對三月有深刻體悟,是在2016年3月26日的清晨。再一次重讀、補上紀錄是在2018年3月19日。而又一次想起,是在2021年3月12日的草山夜未眠。

隨著時間的走過,才發現原來當年蝸居在新生南路租屋處,半夜刻下的字句,竟也能在多年後療癒自己,並且合理化所有發生在三月的不順心。有時候人就是這樣,茫然時只要有幾個字、幾句話就足以安定當下,讓自己的能量能夠恢復一些。

跨過三十歲,本以為會變差的是體力,然而,從二十五歲慢慢走到三十歲才發現,體力變化不大,狀態變差的其實是心力。十幾二十歲的少年時期,總覺得外在世界所發生的事都像狠狠吹來的風,雖然風急雨驟,但也不足以讓人受傷,人煩但不見得心煩,或許是因為當時的我們都知道,只要往前走,風雨很快就會過去,目標很堅定、態度很勇敢。

雖著年紀漸長,卻慢慢發現,有些過去單純煩人的事,卻開始讓人心煩,而在日常工作沒有變少的情況下,又需要撥出一些時間療癒心裡的傷,以至於所有事情都需要趕時間,生活也偶爾會亂了拍,這對凡事追求穩定、能掌控的魔羯座來說,其實是是相當無法接受的一件事。

而這種狀況在三月,卻特別容易發生。或許也因為十幾年來的三月都處在這種心煩意亂、身心較為脆弱的情況,因此,發現自己在三十歲這年的三月,能更理性、冷靜的看待自己,以及自己與他人的關係。

2010年三月,我大一下,經歷了人生中第一個大挫折,我差一點倒地不起,當時就像《傷心咖啡店之歌》裡面的馬蒂一樣,總羨慕其他人各有一片自己的天空,也能感覺到他們生命的舒展,很能隨性,那時一個人在台北,想著17歲的自己是如此的有自信,但後來也發現這所謂的主見,則讓自己思索事情總落入片面的思維當中。我想,如果沒有大一這一整年的迷惘與失落,現在的我可能無法如此淡然的面對生活中的每件事。

2012年及2013年三月,趕著大專生國科會計畫的結案論文,常常把圖書館的書搬到宿舍堆在別人位置旁邊,查找完資料後再搬回圖書館,這樣的生活,也值得紀念。

2013年三月,過了這年三月,開始到中正實習,我開始站上講台,學習當一位老師。

2014年三月,考完教師檢定,等候放榜,準備教甄,通常三月底,總會有第一間學校鳴槍,宣告著連續三四個月的教甄馬拉松開跑,以往,總是台中一中,2014年3月是北大高中。這個三月,總是能決定了我們的未來。

2015年三月,看著自己當老師將滿一年,還在調整與摸索,自己是一位什麼樣的老師。

2016年三月,準備帶學生去畢旅,回來之後,也該帶學生進入備戰狀態,鼓勵他們為自己的未來更盡一些力。而這個三月,研究所放榜,我又多了一個身分。

2017年三月,陪著學生面對學測成績,一個一個陪他們從填繁星開始,一路填申請、做備審、模擬面試、準備指考,那時的自己總是充滿能量,享受著當一位老師最美好的時刻。

2018年三月,是一位正在倒數一百多天卸任的教學組長,每天都在思索生命的各種可能,但卻沒任何動力做些什麼,只能拖著疲憊的步伐天天到學校把事情做完,這個三月,總是不斷在練習如何把這個工作從志業變成職業,從做好變成做完。

2019年三月,這年三月當了專任老師,也拒絕了一些工作。那時候總聽人家說當完行政,需要休息幾年才有辦法重新燃起對教育的熱情,積極投入教學。沒當過行政前,似乎會覺得這話說的太重,但現在回想,這一年的自己,似乎也是那樣的狀態,在意自己的身心狀況勝過一切,學習如何「省力」與「放下」。

2020年三月,眼看快要當完國文科主席,想說可以安然度日,卻不知道緊接而來的是,被科內同事在開教學研究會時公然指責,並以師大學姐之姿,教導學弟如何成為一位好的晚輩。年紀大一點的自己,雖然不很在意別人的話語,但不知為何,總也需要花一些力氣及時間處理受到影響的心情,就像等乍暖還寒的三月過去一樣。

2021年三月,經歷了一些人事的變化,雖然開始對人與人之間的真心相處與善良有一些懷疑,但自己心裡也逐漸清楚「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道理,至於這裡的「為」是要解釋成「修為」還是「為了」,我想,應該都有吧!

但可能有了前幾年的練習,面對今年的這些煩事,總能用更快、更堅定、更冷靜的態度,以最不影響自己的方式做出所有決定。

每次只要陷入對自己生命的思索時,我總會想起《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中的一段話:

人永遠無法知道自己該要什麼,因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他與前世相比,也不能在來生加以修正,沒有任何方法可以檢驗哪種抉擇是好的,因為不存在任何比較。一切都是馬上經歷,僅此一次,不能準備。

或許這也是我常常想著自己想過什麼生活?需不需要改變現在的自己?但也始終找不到確切答案的原因。

經歷的每個三月,有痛苦、不堪、喜悅、難忘,過去內心不大受別人影響的我,偶爾還是會因為某些話語而有情緒上的波動,但當了教學組長、往後幾年又陸續遇到幾件事後,這幾年身心靈好像都有些轉變,變得更冷靜、更堅強,也更能放下,並且常常不斷提醒自己:要好好過自己想要的日子,這才是最重要的事。

《徬徨少年時》中提到:

對每個人而言,真正的職責只有一個:找到自我。然後在心中堅守其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止。所有其他路都是不完整的,是人逃避的方式,是對大眾理想的懦弱回歸,是隨波逐流,是自己內心的恐懼。

或許這段話不只用來鼓勵我的學生,我也該說服自己,應該學會讓自己用更平靜的內心去面對生命中遇到的所有事,無論喜怒哀樂。

畢竟,壓倒生命的往往不是重,而是那些「不能承受」之輕。

又是三月,時季更迭,年復一年,期盼我們在下一個三月,都能因為春天將至而一同為生命喝采。

雖然可能很難,因為三月就是一個容易生病、容易想睡、容易開始思索生命的時節。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LH的沙龍
260會員
72內容數
我常在思考,當一位高中國文老師到底要教什麼? 或許,透過文本,陪伴學生一起面對青春成長的焦慮,帶學生看見生命的更多可能,讓學生思索自我與社會的連結,就是教國文最重要的事。 教了幾年發現,我的青春好像都在這裡了,於是,決定慢慢寫下些什麼,聊以紀念。
JLH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11/29
外頭下著雨的今晚,沒有月光,但卻看見兒時偶像周蕙完美綻放。 《好想好好愛你》是小時候買的前幾張專輯,那個時候,沒有自己的錢,對「愛」沒有任何概念的小孩子,能買一張專輯,能學會唱一首情歌,就覺得好像是最接近大人的時刻。 小時候對於長大這件事,總是充滿期待,但也從不知道,大人其實充滿煩惱。 是什麼原因讓
2020/11/29
外頭下著雨的今晚,沒有月光,但卻看見兒時偶像周蕙完美綻放。 《好想好好愛你》是小時候買的前幾張專輯,那個時候,沒有自己的錢,對「愛」沒有任何概念的小孩子,能買一張專輯,能學會唱一首情歌,就覺得好像是最接近大人的時刻。 小時候對於長大這件事,總是充滿期待,但也從不知道,大人其實充滿煩惱。 是什麼原因讓
2020/11/26
其實很討厭搭很久的車,尤其當窗外有時狂風暴雨,有時晴時多雲的時候。 這樣的空白時間,只能不斷聽著歌,然後任由思緒隨意飄盪,你無法掌控、無法預知現在聽到這首歌想到的是苦事,還是樂事。 但畢竟,會在這種的時候想到的,總是已經散場,且不再回來的事了,分離聚散的傷感似乎是自古以來多數人的共感,這種聚散遺憾,
2020/11/26
其實很討厭搭很久的車,尤其當窗外有時狂風暴雨,有時晴時多雲的時候。 這樣的空白時間,只能不斷聽著歌,然後任由思緒隨意飄盪,你無法掌控、無法預知現在聽到這首歌想到的是苦事,還是樂事。 但畢竟,會在這種的時候想到的,總是已經散場,且不再回來的事了,分離聚散的傷感似乎是自古以來多數人的共感,這種聚散遺憾,
2020/11/26
讀著學生的作文,看著他們寫給柳宗元的一封信,我也想起了關於「困境」的那些事,經歷困境的那些日子。 還記得幾年前我來考南湖的複試時抽到〈坤伶〉,在試教的最後,我突然想起了哲學家斯賓諾莎曾說過的句話:「不要哭,不要笑,要理解。」以此帶出當我們面對別人的困境時,我們該怎麼做。 畢竟,每個人都會經歷困境
2020/11/26
讀著學生的作文,看著他們寫給柳宗元的一封信,我也想起了關於「困境」的那些事,經歷困境的那些日子。 還記得幾年前我來考南湖的複試時抽到〈坤伶〉,在試教的最後,我突然想起了哲學家斯賓諾莎曾說過的句話:「不要哭,不要笑,要理解。」以此帶出當我們面對別人的困境時,我們該怎麼做。 畢竟,每個人都會經歷困境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所有的懷疑、困惑,都是年輕的本錢,能夠去衝撞的本錢。 每一天都是自己最年輕的一天。我要趁還年輕,繼續邁開步伐、張開毛細孔,去感受、去努力、去成功也去失敗。來地球一趟,要去看看星星太陽月亮。
Thumbnail
所有的懷疑、困惑,都是年輕的本錢,能夠去衝撞的本錢。 每一天都是自己最年輕的一天。我要趁還年輕,繼續邁開步伐、張開毛細孔,去感受、去努力、去成功也去失敗。來地球一趟,要去看看星星太陽月亮。
Thumbnail
嗨,三月的你: 最近的日子,過得還順心嗎? 從三月初就惦記著這封對我而言意義特別重大的信,還是延宕到了月底才提筆。第十三封和解信,意味著和解信完整、扎實地融進了自己過去一年的生活裡。
Thumbnail
嗨,三月的你: 最近的日子,過得還順心嗎? 從三月初就惦記著這封對我而言意義特別重大的信,還是延宕到了月底才提筆。第十三封和解信,意味著和解信完整、扎實地融進了自己過去一年的生活裡。
Thumbnail
初心,是讓自己變美好的那顆心。對的初心,每一步都是往上的階梯;錯的,越走越坎坷。春天後母心,時寒時暖時晴時雨反復無常,能因此,讓自己停下來檢視那顆心。
Thumbnail
初心,是讓自己變美好的那顆心。對的初心,每一步都是往上的階梯;錯的,越走越坎坷。春天後母心,時寒時暖時晴時雨反復無常,能因此,讓自己停下來檢視那顆心。
Thumbnail
旅居香港的大學好友捎來邀約,遠道而來的聚餐我一般甚為珍惜,好友的習慣是一次邀請幾位朋友,一場餐敘除了保持聯繫,也能讓朋友成為朋友。飛快的思索後婉拒這次邀約,覺得目前的自我介紹,對作為主人翁的朋友來說不是加分。發現,我的身份與職業,限制的不只是我的自信心,蔓延到了社交行為,內心的警鐘悄然響起。 個性在
Thumbnail
旅居香港的大學好友捎來邀約,遠道而來的聚餐我一般甚為珍惜,好友的習慣是一次邀請幾位朋友,一場餐敘除了保持聯繫,也能讓朋友成為朋友。飛快的思索後婉拒這次邀約,覺得目前的自我介紹,對作為主人翁的朋友來說不是加分。發現,我的身份與職業,限制的不只是我的自信心,蔓延到了社交行為,內心的警鐘悄然響起。 個性在
Thumbnail
這一年台北的冬來得有些晚,剛有一絲寒意,又迅速回暖,直到今天又進入了綿綿細雨,溫度也漸漸降了下來,本來還和朋友討論著毛衣、大衣、雪靴今年到底還有沒有用武之地,然而似乎下週預計降下來的氣溫似乎給了希望,明明怕冷卻隱隱有那麼一絲期待。 時間有如翻飛的書頁,五六年前,老大曾說我的離開是因為必須自行面對自己
Thumbnail
這一年台北的冬來得有些晚,剛有一絲寒意,又迅速回暖,直到今天又進入了綿綿細雨,溫度也漸漸降了下來,本來還和朋友討論著毛衣、大衣、雪靴今年到底還有沒有用武之地,然而似乎下週預計降下來的氣溫似乎給了希望,明明怕冷卻隱隱有那麼一絲期待。 時間有如翻飛的書頁,五六年前,老大曾說我的離開是因為必須自行面對自己
Thumbnail
三月了。 好不容易,今天台北出了太陽,但仍舊微寒。這時而下雨、時而放晴、有時溫暖、有時寒冷的季節容易生病、容易想睡、容易開始思索生命。 第一次寫下這段話,對三月有深刻體悟,是在2016年3月26日的清晨。再一次重讀、補上紀錄是在2018年3月19日。而又一次想起,是在2021年3月12日的草山夜未眠
Thumbnail
三月了。 好不容易,今天台北出了太陽,但仍舊微寒。這時而下雨、時而放晴、有時溫暖、有時寒冷的季節容易生病、容易想睡、容易開始思索生命。 第一次寫下這段話,對三月有深刻體悟,是在2016年3月26日的清晨。再一次重讀、補上紀錄是在2018年3月19日。而又一次想起,是在2021年3月12日的草山夜未眠
Thumbnail
2020年對我而言,是一個洗滌自己,面對問題,不再選擇逃避的一年。 每個月對我而言都是如此的重要,以此紀念且感謝自己還繼續成長的這一年。 2020年1月 一月的初期,其實我的心靈是崩塌的。我對面的同事預備辭職了,而在她辭職前這若干月裡,我想過不下千遍的我要如何離開這個舒適圈,而困擾著、自責著,卻如
Thumbnail
2020年對我而言,是一個洗滌自己,面對問題,不再選擇逃避的一年。 每個月對我而言都是如此的重要,以此紀念且感謝自己還繼續成長的這一年。 2020年1月 一月的初期,其實我的心靈是崩塌的。我對面的同事預備辭職了,而在她辭職前這若干月裡,我想過不下千遍的我要如何離開這個舒適圈,而困擾著、自責著,卻如
Thumbnail
一年裡總會有那麼個幾天,覺得自己一個人待著、自己安排、自己感受,這樣好像可以很好。 — 一年裡總會有那麼個幾天,在前一天會特別去計算「啊,台灣已經開始了」,在當天會特別去注意「嗯,台灣那邊已經結束了」。每次意識到的時候,總會覺得很像〔你的名字〕裡面提到的「分身之時」 ⋯⋯
Thumbnail
一年裡總會有那麼個幾天,覺得自己一個人待著、自己安排、自己感受,這樣好像可以很好。 — 一年裡總會有那麼個幾天,在前一天會特別去計算「啊,台灣已經開始了」,在當天會特別去注意「嗯,台灣那邊已經結束了」。每次意識到的時候,總會覺得很像〔你的名字〕裡面提到的「分身之時」 ⋯⋯
Thumbnail
我才發現2019的前三個月,我都那麼湊巧在1號發文。這個四月則因為有些事情要做所以沒能(也忘記了)要寫一篇文章出來(現在是4/2,就是要硬掰4/1文就對了~)我三月經歷了一些事,讓我的內在大大改變。就允許我把賬賴在水逆還是什麼星象問題吧(不負責任到底~哈哈)很多人告訴我25歲很年輕。。。
Thumbnail
我才發現2019的前三個月,我都那麼湊巧在1號發文。這個四月則因為有些事情要做所以沒能(也忘記了)要寫一篇文章出來(現在是4/2,就是要硬掰4/1文就對了~)我三月經歷了一些事,讓我的內在大大改變。就允許我把賬賴在水逆還是什麼星象問題吧(不負責任到底~哈哈)很多人告訴我25歲很年輕。。。
Thumbnail
3月1號,本是個很普通的日子。可是我想因為26歲的年紀讓我開始有點慌——時間過很快!我不怕衰老因為我小時候接觸的長輩都很有智慧,我嚮往成為他們一樣,是智者。 我怕什麼?我怕自己什麼都不是。 我要什麼?
Thumbnail
3月1號,本是個很普通的日子。可是我想因為26歲的年紀讓我開始有點慌——時間過很快!我不怕衰老因為我小時候接觸的長輩都很有智慧,我嚮往成為他們一樣,是智者。 我怕什麼?我怕自己什麼都不是。 我要什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