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ll 與「拉;拔;拔拉;拉拔;拖;拖曳;拖拉;抽離;拉力;拔力;力於拉曳」等的橋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完整標題:pull 與「拉;拔;拔拉;拉拔;拖;拖曳;拖拉;抽離;拉力;拔力;拉拔力;力於拉曳」等的轉換密碼

【附圖:「手、扌、立、犮、拉、拔、跋」字形演化】
p:代表 palm (掌、巴掌) 而約略會意轉換漢字「手」的偏旁符號「扌」。

u:約略形聲漢語「與」。

ll:l 代表 large 而橋接於漢字「大」且第二個 l 又轉 90 度而約略象徵漢字「ㄧ」,所以此處 ll 可能轉換「大ㄧ」的上下組合以轉換由「大」與「ㄧ」組合的漢字「立」之甲骨文字體或約略象徵漢字「犮」的金文字體。漢字「犮」在金文中形似表示ㄧ個大字狀的人形抽腿而開始行走的樣子,所以可能帶有「抽離」之意,到了篆文則演變爲形容ㄧ隻犬拔腿而開始跑的定格抽象畫面,所以纔會有所謂「開拔」或「開跋」的造詞,後來「拔」字有時也和「拉」字連用而出現「拉拔」ㄧ詞。也就是說,漢字「犮」可能是「跋」的本字,後來又分化出一個「拔」字,但「拔」、「跋」兩字有時也被混用。(P.S. 參考【附圖:「手、扌、立、犮、拉、拔、跋」字形演化】)

p + u + ll = 扌 + 與 + 立 or 犮 = 扌與立 + 扌與犮 = 拉 or 拔 = pull,直譯即「」或「」或是這兩個字重疊轉換的「拔拉」或「拉拔」。感覺上 pull 的音韻比較接近漢語「拔」的轉音,不過其字首 p 若以 Russian (人士眾之言、俄羅斯之言) 的字母來發音,則 pull ㄧ字的發音就更接近漢語「拉」,因爲 Russian 的字母 p 和 English 的字母 r 發音相似,但有時會帶有一連串顫音的感覺。


此外,pull ㄧ字有時也橋接於漢字「」或「拖曳」或「拖拉」,此時字尾 ll 通過約略形聲漢語「人也」二字各別的起音即「𠂉也」的組合來轉換漢字符號「㐌」而與 p 所代表的漢字符號「扌」、u 代表的「與」構成「扌與㐌」而轉換漢字「拖」,字尾 l 若同時約略形聲漢語「曳」或「拉」則又可能有「拖曳」或「拖拉」之意,與 drag (拖拉走;拖拉動;拖拉抓;拖曳行;拽走;拽行;跩行;......) ㄧ字的部份含意相似。

並且,若 pull 之 p 如前述代表 palm (掌、巴掌) 而約略會意轉換漢字「手」的偏旁符號「扌」且 u 以字母本音約略形聲台閩語「由」,那麼 pull 又可能橋接於漢字「抽拉離」或「抽而離」即意通漢語「抽離」ㄧ詞,也類似從某個不好的處境中「脫身」之意。

另外,若 pull 之字尾 l 同時約略形聲漢語「力」的起音時也有「拉力」、「拔力」或「拉拔力」之意,或是字首 p 代表 power (力) 而有「力於拉曳」之意。

據說 pull ㄧ字在公元 1300 年代也有「捕魚網」的意思,很顯然此時其中的 pu 也可能形聲自漢語「捕魚」的發音,而 ll 則可能約略形聲漢語「籠」或「籬」或「簍」等的起音且可能帶有 limit (攔阻;欄擋;限制) 及漢語「攔」的語意以象徵類似用來捕魚的籠狀物、籬狀物或簍狀物之具有網編特徵的某種形式的魚網。


P.S.


pull apart:拉為分;拉為分離動;拉開;拉而分開


pull at:拉於至;拔拉至;拖於至;拉力至,類似「用力拉」、「致力拉」。

pull away:拉為遠移,類似「拉遠」;拔離為遠移,類似「開拔走遠」、「撤離」、「撤走」。

pull back:拉返;拖返;拉返歸;拔返、拔返歸,類似「開拔而返歸」、「撤返」、「撤退」;拉平均

pull in:拉於內;拖於內。類似「拉入」、「拖入」。

pull down:拉下;拔下;拖下

pull off:拉于放下;拉于放掉,類似「拉掉」、「拔掉」。

pull out:拉外出,類似「拉出」;拔外出,類似「拔出」;拔離外出,類似「出發離開」、「開拔出發」、「開跋于外出」;拖外出,類似「拖出去」;拉拔外出頭,類似「拉拔出頭」。

pull up:拉上;拔上,類似「拔起」或「開拔」;拔於步,類似「開拔」、「開跋」;泊於步、泊止,類似「停止」,或指將汽車排檔桿向上拉往泊停檔的位置,也就是意通「停車」之意。

pull over:拔于往赴;跋于越覆移入。類似「開拔往赴」或「開跋越過而至」。由於「跋」字也用於漢字成語「跋山涉水」,帶有「越過」之意,所以也可能和此處的 over (也有「越覆」之意) ㄧ字有些關聯。

pull through:跋離通過,類似抽身而離去、翻越過、快越過、飛越過、跑離渡涉過;拔甦,類似復甦、恢復。

push:推;推使行;推行;推向;推送;推塞,類似「推擠」;迫行;巴掌用勢施壓;推擫;推擪;推卸;揖;懋;勉;勵;勉勵。漢字「推」可能來自「手」(扌) 和「進」二字的融合,所以 push 也可能有「推進」之原始含意,其動作方向通常和 pull 是相反的。此外,漢字古語「揖」也意通「推」,但此時「揖」的「推」意也可能另有「推理」、「推敲」、「推論」、「推演」、「推促」、「推託」之意。
pull yourself together:拉你之私我在一起、拉你之己我兜陣合連,類似漢字成語「拉你自己一把」,或有「天助自助者」、「你得自我振作起來」之類的鼓勵第二人稱之意境。
pull your shit together:拉你之屎堆在一起,類似「不要做得太氾濫」、「不要講得太過份」、「不要太以偏蓋全」、「管好自己本份的事情就好」之類。但也有可能此處 your shit 是前述 pull yourself together 之 yourself t- 的誤會,所以產生了另一種戲謔式的意境。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LS. Salon / Rooms: 1.文字的堂奧與空間 Subtle Space of Texts 2.夢的原理 The Elements of Dream 3.易的故事 The Story of I.E. 4.橋接文字 Bridge Words 5.一籮筐詩詞 ALOPAL 6.爾爾藝廊 22Gallery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較完整標題:powder 與「粉、粉粒、粉末、散、散粒;藥、藥粉、藥粉粒、藥粉末、藥散、藥散粒;粉于繪(畫)做儀容」(類似「化妝粉」);撲(敷、佈、鋪、舖、補)于面外(底)的末(之粒);爆發的粒、炮發的粒、爆發的藥粒 (類似「火藥」)、爆破瓦解之粒、炮彈火底之粒;爆發的末;炮發的末」等的轉換密碼
較完整標題:power 與「力;力量;推拉關于位移之力量;加與力量;加與力;加力;施與力量;施與力;施力;力于權;力于武之人;力于武者;力武;跑往以力;奔往以力;跑往之力;奔往之力;奔(跑)往移者;爆發之力;噴發之力;噴發機;方闈之數 (冪乘數、次方數);方闈之律;power樣容;實力」等的轉換密碼
完整標題:bite 與「并以牙齒」或「哺以牙齒」或「并以吞」或「哺之作」(咀嚼動作) 或「哺咬」或「咬」或「哺」(意通「咀嚼」時) 的轉換密碼
完整標題:shield 與「盾」、「盾擋」、「盾堵」、「盾牌」或「矢之攔擋」、「矢之攔擋牌」(類似「擋箭牌」) 或「守護盾」或「行護保」(類似「保護」) 或「盾行護保」(類似「保護盾」或「以盾保護」、「保護以盾」) 之類似含意的轉換密碼
完整標題:three 與「三數」或「三數之」或「二合連以一」或「單合連一一」即意通漢字中的數字符號「三」或其大寫「參」或「三的」、「參的」等的轉換密碼
完整標題:unit 與「位單」(意通「單位」) 或「元單」(意通「單元」) 或「聯內一單 (个、丁、體)」或「聯內之單 (个、丁、體)」等的轉換密碼
較完整標題:powder 與「粉、粉粒、粉末、散、散粒;藥、藥粉、藥粉粒、藥粉末、藥散、藥散粒;粉于繪(畫)做儀容」(類似「化妝粉」);撲(敷、佈、鋪、舖、補)于面外(底)的末(之粒);爆發的粒、炮發的粒、爆發的藥粒 (類似「火藥」)、爆破瓦解之粒、炮彈火底之粒;爆發的末;炮發的末」等的轉換密碼
較完整標題:power 與「力;力量;推拉關于位移之力量;加與力量;加與力;加力;施與力量;施與力;施力;力于權;力于武之人;力于武者;力武;跑往以力;奔往以力;跑往之力;奔往之力;奔(跑)往移者;爆發之力;噴發之力;噴發機;方闈之數 (冪乘數、次方數);方闈之律;power樣容;實力」等的轉換密碼
完整標題:bite 與「并以牙齒」或「哺以牙齒」或「并以吞」或「哺之作」(咀嚼動作) 或「哺咬」或「咬」或「哺」(意通「咀嚼」時) 的轉換密碼
完整標題:shield 與「盾」、「盾擋」、「盾堵」、「盾牌」或「矢之攔擋」、「矢之攔擋牌」(類似「擋箭牌」) 或「守護盾」或「行護保」(類似「保護」) 或「盾行護保」(類似「保護盾」或「以盾保護」、「保護以盾」) 之類似含意的轉換密碼
完整標題:three 與「三數」或「三數之」或「二合連以一」或「單合連一一」即意通漢字中的數字符號「三」或其大寫「參」或「三的」、「參的」等的轉換密碼
完整標題:unit 與「位單」(意通「單位」) 或「元單」(意通「單元」) 或「聯內一單 (个、丁、體)」或「聯內之單 (个、丁、體)」等的轉換密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とる/とります」這個單字 同一個音有非常多種意思 但只要掌握幾個關鍵的用法 字彙力就能大幅提升 先從使用最廣的「取る/取ります」介紹起 再補充其他常見的用法 A.「取る/取ります」 主要意思有以下6種 ➀用手握住並拿著 例如: ご自由(じゆう)に手に取ってみてください。 ⇒
Thumbnail
鏢刺漁法,最古老的捕魚技法之一,卻也最考驗漁人的勇氣與耐心。 一艘鏢魚船上需要三名「海腳」: 後方掌握節奏、追趕魚群的舵手,追蹤魚群並居中傳達的二手, 以及前方抓準時機給予旗魚奮力一擊的鏢手。 同船獵魚,各司其職,心意相繫,缺一不可。  海湧伯,以海為家的孤居老討海人,在漁獵產業紛紛邁入大
Thumbnail
今á日,咱beh來研究chit字sìm。Sìm一般是用來形容頂下tín-tāng ê狀況,親像咱teh行吊橋,咱ē感覺tio̍h咱脚步ka踏--lòe,橋ē先沉--落-去,koh來koh ē倒彈kàu比咱踏--lòe ê時khah koân,án-ne一直重複頂下tín-tāng,chit-lō狀況
陸續搬文中~ 等短文更個差不多以後會開一個長篇連載的過來 下收↓ ───────────────────────────────────────────── 他想牽他的手。 很明顯的,但卻苦於找不到時機。 他常說百里屠蘇是根悶木頭。 但他又何常不是個口說心非的人?
Thumbnail
今á日咱beh做夥來研究--ê是「脚手」,chit ê脚手siāng基本ê意思to̍h是脚kah手,像講:「久無作穡--ah,bē慣勢,做無jōa久,脚手to̍h痠kah beh害--去。」M̄-koh一般來講,咱teh講脚手lóng是leh講伊thòaⁿ--出-來ê意思khah chē,像脚手有t
Thumbnail
前導:攬雀尾有「掤、捋、擠、按」,拳師稱其為「四正法」。而配合「採、挒、肘、靠」的「四隅法」,還有在太極拳論中與五行相合的「進、退、顧、盼、定」。這十三個太極拳的手法、步法、身法、眼法、心法,被稱為「太極十三勢」。此詩,純粹詠「攬雀尾.捋」此動作。
Thumbnail
攬雀尾,攬的是什麼雀?麻雀?孔雀?應當都可以,許多拳師自圓一說的說法都通。此招式是屬於「楊氏太極拳」的招式,應是陳氏太極「懶扎衣」招式進入楊氏太極拳演變而至。不過,我不以招式為本,而是用「孔雀」為靈感,「玩」了這一首詩。
Thumbnail
手揮琵琶,是太極拳中相當具有詩意的招式名稱,猶懷抱琵琶撥弄琴弦,事實上卻可以幻想擒拿一人之手,錯開對方關節。然而在「套路」之中,一切僅有想像,有人是時刻想像有群敵人四面八方而來,有人則想像自己猶如大海波濤般浪疊層層。脫去了武學意涵後,藝術化的招式亦能有他種想像。
Thumbnail
浪 問我們 你們 為何而來? ​​我們站穩 攀談 ​不理會那浪 如何洶湧、澎湃 只在 只在 浪高起時 俯身 把褲子捲起 繼續站穩 攀談 任水沖刷 任浪把沙子帶來 又帶走 帶來又 帶走 要回了 我們轉身背對大海 我們沒有 止息 我們只是換個方式 存在 前行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とる/とります」這個單字 同一個音有非常多種意思 但只要掌握幾個關鍵的用法 字彙力就能大幅提升 先從使用最廣的「取る/取ります」介紹起 再補充其他常見的用法 A.「取る/取ります」 主要意思有以下6種 ➀用手握住並拿著 例如: ご自由(じゆう)に手に取ってみてください。 ⇒
Thumbnail
鏢刺漁法,最古老的捕魚技法之一,卻也最考驗漁人的勇氣與耐心。 一艘鏢魚船上需要三名「海腳」: 後方掌握節奏、追趕魚群的舵手,追蹤魚群並居中傳達的二手, 以及前方抓準時機給予旗魚奮力一擊的鏢手。 同船獵魚,各司其職,心意相繫,缺一不可。  海湧伯,以海為家的孤居老討海人,在漁獵產業紛紛邁入大
Thumbnail
今á日,咱beh來研究chit字sìm。Sìm一般是用來形容頂下tín-tāng ê狀況,親像咱teh行吊橋,咱ē感覺tio̍h咱脚步ka踏--lòe,橋ē先沉--落-去,koh來koh ē倒彈kàu比咱踏--lòe ê時khah koân,án-ne一直重複頂下tín-tāng,chit-lō狀況
陸續搬文中~ 等短文更個差不多以後會開一個長篇連載的過來 下收↓ ───────────────────────────────────────────── 他想牽他的手。 很明顯的,但卻苦於找不到時機。 他常說百里屠蘇是根悶木頭。 但他又何常不是個口說心非的人?
Thumbnail
今á日咱beh做夥來研究--ê是「脚手」,chit ê脚手siāng基本ê意思to̍h是脚kah手,像講:「久無作穡--ah,bē慣勢,做無jōa久,脚手to̍h痠kah beh害--去。」M̄-koh一般來講,咱teh講脚手lóng是leh講伊thòaⁿ--出-來ê意思khah chē,像脚手有t
Thumbnail
前導:攬雀尾有「掤、捋、擠、按」,拳師稱其為「四正法」。而配合「採、挒、肘、靠」的「四隅法」,還有在太極拳論中與五行相合的「進、退、顧、盼、定」。這十三個太極拳的手法、步法、身法、眼法、心法,被稱為「太極十三勢」。此詩,純粹詠「攬雀尾.捋」此動作。
Thumbnail
攬雀尾,攬的是什麼雀?麻雀?孔雀?應當都可以,許多拳師自圓一說的說法都通。此招式是屬於「楊氏太極拳」的招式,應是陳氏太極「懶扎衣」招式進入楊氏太極拳演變而至。不過,我不以招式為本,而是用「孔雀」為靈感,「玩」了這一首詩。
Thumbnail
手揮琵琶,是太極拳中相當具有詩意的招式名稱,猶懷抱琵琶撥弄琴弦,事實上卻可以幻想擒拿一人之手,錯開對方關節。然而在「套路」之中,一切僅有想像,有人是時刻想像有群敵人四面八方而來,有人則想像自己猶如大海波濤般浪疊層層。脫去了武學意涵後,藝術化的招式亦能有他種想像。
Thumbnail
浪 問我們 你們 為何而來? ​​我們站穩 攀談 ​不理會那浪 如何洶湧、澎湃 只在 只在 浪高起時 俯身 把褲子捲起 繼續站穩 攀談 任水沖刷 任浪把沙子帶來 又帶走 帶來又 帶走 要回了 我們轉身背對大海 我們沒有 止息 我們只是換個方式 存在 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