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友超有錢,但我最後才知道-我們......真的有在溝通嗎?

女友超有錢,但我最後才知道-我們......真的有在溝通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前陣子在「靠北男友2.0」上有篇很有意思的分享,故事大致上是女方家很有錢,房產一堆到靠收租就可以過一輩子,而男方一開始是跟女方家租房子的租客,兩個人日久生情而交往。

  但是女方因為從小喪父,母親特別耳提面告訴女方不要讓外人知道自己家的財務狀況,所以女方一開始告訴男方自己是房東雇用的收租人員,也只是個受雇者而已。

  直到交往兩年後,女方才終於告訴男方自己家的經濟狀況,但男方聽聞後覺得自己被欺騙了兩年,堅持想要分手,而女方則覺得男方一點都不體諒自己家庭狀況。

  以上故事說完,先嘆氣(例行公事),說實在兩邊男女的心情,站在第三人的角度而言都很能體會,但簡言之他們就是一個各說各話的狀態。

  很多人都以為有說話就是溝通,但溝通的本質其實是「聽」大於「說」,而且這個聽的比例遠大於大家想像的很多、很多、很多。

  真的很多,需要多多?後面再講。

  讓我們回到故事的兩位主角,我們姑且不論男生有沒有網友們留言的,想要佔女友家經濟上的便宜的問題。

  但純粹以男友立場看來,過了兩年才知道女友比自己經濟狀況好上十幾倍,可是之前在相處的過程中完全沒任何線索,不免會讓男生有很多空想的空間:「原來都是假的?」、「她還有什麼事情沒告訴我?」、「我要怎麼相信她?」等等等......

  從女友方面則是,我家就是只有我跟我媽相依為命,財不露白是我們生活的基本原則,我不是真的過什麼富人生活,也只是像一般人過著小康生活,我都已經向你坦承,而且這些也不會影響我們的生活,你為何對我一點體諒都沒有?你不懂得我只是在保護自己嗎?

  有沒有好像兩邊都蠻有道理的,那該怎麼辦?難道真的有關感情的問題,一律建議分手嗎?

  這種時候就是要發揮聽的工夫了。

  有些人會想,為什麼是我要聽他說?明明是對方的錯;又或者是,聽了有什麼用?我聽了半天對方也不會改變啊;也有可能是,他是我的男/女朋友耶,他會不知道我心裡在想什麼嗎?

  以上答案其實可以很簡單、也很殘酷。

  事實上跟另外一個人的相處(沒有跟你共享一顆腦的,原則上就是別人),本來就不能預測對方會理解你的想法,甚至可能對方理解到了,但也還是會照著自己最想要的方向去做。

  聽起來很反邏輯,對方既然聽懂我了,那為什麼不照著我的想法做呢?

  這是因為我們聽的不對,我們太習慣只去聽別人嘴上說的語言跟資訊,但沒有聽到對方心裡深層的感受。

  一樣用這次女友比自己有錢的故事來舉例:
  一開始,女方可能只聽到男方對自己生氣,指責自己欺騙他,好像把她形容成一個說謊的騙子,所以她拼命解釋,說自己的生活都沒有改變,一切都會如常,甚至解釋到最後惱羞成怒,開始指責男友不夠有擔當,是大男人主義作祟。

  但她沒聽到的是男友的震驚與害怕,男友在向她表達感覺多年來的女友像個陌生人,自己希望把女友納進自己的規畫,卻發現自己對女友而言可能一直都不是值得信任的人;

  而讓我們再次轉個方向,男方可能也只聽到女方的解釋,好像在避重就輕,最後還告訴自己說:「你在意的都是小事,這些都沒什麼啊,你不要在意。」,他越來越覺得自己的女友除了說謊,還顯得不在意自己,最後只好決絕地說要分手。

  但他沒聽到的是女友同樣害怕他離開,她害怕男友是個「在意錢財大於在意自己本身」的男人,所以她努力地告訴男友:「我還是我,什麼都沒有變,我希望你不要因為這些外在事物而離開。」

  一旦認真聽到兩人深層的「害怕」,就能重新看到兩人各自對對方的指責(指責對方說謊、指責對方大男人主義),其實都事出有因,也許欠缺的只是好好擁抱對方這樣一個害怕的靈魂而已。

  不過啊,聽到對方深層感受還只是一個開始而已,從站到對方的角度去感受,到能為對方付出更多,最後來一個和解的擁抱。

  中間又是很長、很長、很長,又很反覆再反覆的歷程了呢。

※參考閱讀:#靠北男友1591

avatar-img
消極心理師的人生改裝工程的沙龍
77會員
24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那時候,我有數次站在我們高中天台的欄杆邊邊往下看,很意外的沒什麼恐懼的感覺,但看著看著會浮出「掉下去一切都結束了呢」的想法。甚至有點嚮往。拉住我的,是我當時養的一隻白底橘斑貓。
諮商關係很特殊,不同於世間的其他關係,是一種為了個案而存在的關係,並且是以幫忙個案解決、適應困擾為目的的關係。所以這是一種「有目標」、「有一定期限」、「焦點明確」的關係,假如今天我們把諮商關係的界限跟平常的親友、工作、愛情關係搞混,就會浮現出幾個要思考的問題。  
現在資訊跟社交場合的發達,不管是去夜店玩、用交友軟體,可能會讓人跟人進入到性接觸的時間變短、變容易,加上性騷擾、性侵害的案例不斷,因此現在不斷加強「積極同意」的觀念宣導。但是,不是有積極同意就可以為所欲為,而是應該隨著關係的發展,走到有性接觸前,仍不可以忘記要「取得積極同意」!
那時候,我有數次站在我們高中天台的欄杆邊邊往下看,很意外的沒什麼恐懼的感覺,但看著看著會浮出「掉下去一切都結束了呢」的想法。甚至有點嚮往。拉住我的,是我當時養的一隻白底橘斑貓。
諮商關係很特殊,不同於世間的其他關係,是一種為了個案而存在的關係,並且是以幫忙個案解決、適應困擾為目的的關係。所以這是一種「有目標」、「有一定期限」、「焦點明確」的關係,假如今天我們把諮商關係的界限跟平常的親友、工作、愛情關係搞混,就會浮現出幾個要思考的問題。  
現在資訊跟社交場合的發達,不管是去夜店玩、用交友軟體,可能會讓人跟人進入到性接觸的時間變短、變容易,加上性騷擾、性侵害的案例不斷,因此現在不斷加強「積極同意」的觀念宣導。但是,不是有積極同意就可以為所欲為,而是應該隨著關係的發展,走到有性接觸前,仍不可以忘記要「取得積極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