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儒家的天人之道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相對於西方現代以人利用機器剝削、開發自然資源,中國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最值得稱道。
天人合一,解釋的人太多了,以致大家常以為是陳腔濫調,其實其義蘊還遠未被發掘出來。尤其後世之解釋多受孟子「窮理盡性以知天」之說影響,重在由個人主體心性講,說人可以內在地超越以合天。如此,天人合一就成為一種人的心性修養境界。整個宋明理學思路下的基本講法均如此;近年當代新儒家所引生的「內在超越」理論爭議,亦由此而發。
但天人合一之涵義並不止於此,它還指人應有參贊天地之化育的行動。《中庸》指出:「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
參,指人應參與到自然之中,依循其道。《易經》中講人如何仰觀俯察、取象天地;董仲舒講人之起居動作應如何「循天之道」等,皆屬此。
贊,指襄助、翊贊,令天地之化育更為和諧周到。荀子曰:「大天而思之,孰與物畜而制之?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望時而待之,孰與應時而使之?思物而物之,孰與理物而勿失之也?願於物之所以生,孰與有物之所以成?故錯人而思天,則失萬物之情」(天論篇)等言論即屬於此。
民國以來,受西方現代思潮之影響,多將荀子這類說法比附於現代思維,說荀子跟孔孟不一樣,是戡天役物的。不重天,重人,發揮了「人定勝天」的精神,而大予贊美之。殊不知這是特定視野下的誤讀,藉著講荀子來宣洩我們想主宰萬物、戡天勝天、追上西方的心情。荀子哪是這樣的呢?
他的意思是天生人成、天人相與。不能只講天那一面,而人啥事都不幹。光思天、頌天、重視物之所以生的部分,遠遠不夠;還應就天所生之物、所命予人者,去利用它、成就它。因此,他才會說:「錯人而思天,則失萬物之情」。
這是荀子不同於莊子處,也即是儒家不同於道家處,他批評莊子「蔽於天而不知人」,正緣於此。道家也講以人合天,但以儒家看,它人文化成的工作少了些,著重在「大天而思之,望時而待之,因物而多之,思物而物之」,故未能開物成務。
而荀子說的「應時而使之,理物而勿失」等,是屬於人的部分,卻也不可以根據人自己的私意來亂搞的。天人不打成兩截。原則乃是「天行有常,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凶」。人應依循著天道,所以人自己做不好,乃逆了天常之故。「天有其時,地有其財,人有其治,夫是之謂能參」,如何能參天地化育呢?
「順其類者謂之福,逆其類者謂之禍,夫是之謂天政。暗其天君、亂其天官、棄其天養、逆其天政、背其天情,以喪天功,夫是之謂大凶。聖人清其天君、正其天官、備其天養、順其天政、養其天情、以全其天功。……則天地官而萬物役矣。其行曲治,其養曲適,其生不傷,夫是之謂知天」。
荀子說的這些話,許多人都以為那是講天人之分,實則這是講人如何「參」。
顯然依此說,天人關係既不偏人,亦不偏於天;既重天,又重人。儒家之學,有「執兩用中」的特點;這便是明證。凡執著一偏而說,俱不中而竅。
荀子天人之學,在近代遭誤解最甚,故略依其所說,稍釋儒者論天人之義。
其實此義亦非荀子獨創,乃是儒者自來之態度。陸象山即曾說過:「聖人備物致用,立成器以為天下利。……上棟下宇以待風雨,而民不病於居。服牛乘馬、刳舟剡楫,而民得以濟險。弦弧剡矢、重門擊柝,而民得以禦暴。凡聖人之所為,無非以利天下也。二典載堯舜之事,而命羲和授民時、禹平水土、稷降播種,為當時首政急務」(卷廿四,策問)「世儒耻及簿書,獨不思伯禹作貢成賦,周公制國用,孔子會計當,〈洪範〉八政首食貨,孟子言王政亦先制民產、正經界,果皆可耻乎?」(卷五,與趙子宜)。講的都是儒者該開物成務的事,且推其傳統於上古三代,而批評後世儒者不能綜理庶物,光曉得成己,不能成物。
可是儒者之開物成務,又是要「其養曲適,其生不傷」的,其道在於順天。用現在的話說,可云依循自然的法則、規律或性質,勿斲勿傷。這是總原則,具體的做法,則首重天時。
儒家〈月令〉之學,講的就是人在一年中之作息云為均須依著天時來進行。如《禮記.月令》說:孟夏之月,「毋有懷墮,毋起土功,毋發大眾,毋伐大樹;」「命野虞出行田原,為天子勞農勤民,毋或失時。」「驅獸毋害五穀,毋大田獵……」等都是如此。
儒家的政治理論也最強調「使民以時」。其精義是孟子提出的「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朱熹注:物,謂禽獸草木。愛,謂取之有時,用之有節(《孟子集注》盡心上)。
經濟上,亦是如此。《荀子,富國》:「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時,故五穀不絕,而百姓有餘食也;汙池淵沼川澤,謹其時禁,故魚鱉優多,而百姓有餘用也;斬伐養長不失其時,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餘材也。」「今是土之生五穀也,人善治之,則畝數盆,一歲而再獲之;然後瓜桃棗李一本數以盆鼓,然後葷菜、百蔬以澤量,然後六畜禽獸一而剸車,黿、鼉、魚、鱉、魷、鱣以時別一而成群,然後飛鳥、鳧雁若煙海,然後昆蟲萬物生其間,可以相食養者不可勝數也」。
雖然天地生養萬物足以食人,但也不能對自然界進行掠奪性開發;相反「必謹養其和,節其流,開其源,而時斟酌焉」「群道當,則萬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長,群生皆得其命。故養長時,則六畜育;殺生時,則草木殖」(王制)。跟孟子說「斧斤以時入山林,則材木不可勝用也」同個意思。
這些思想資源,均是我們在進行現代性批判時極為重要的,與西方當前生態思潮適可互相濬發。因此,我們的做法應該是兩頭的。一方面要從現代性批判的角度去重讀儒家經典,體會並發掘其生態思想,以貢獻於世界,強化西方生態主義的論述,以扭轉現代化的路程。另一方面,我們談儒學,也要由過去偏於內聖、個人道德主體性、內在超越的講法,擴及開物成務的部分,由「窮理盡性以知天」,進而兼至經天緯地、參贊化育的天人之道。
推薦閱讀:
儒學沒有普世價值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後,國人很喜歡說儒學具有普世的價值。 這有兩個不同的角度或脈絡。一是西方人開始承認儒學不僅是東方的智慧,對西方人也有其意義,具有普世性與基督教倫理有相似和相合之處。…medium.coma
傳統文化中的政道與商德
一、特殊的切入點:儒家經濟學的角度 但這個話題其實早在一百多年前就由康有為弟子陳煥章的《孔門理財學》大開論域了。康有為本來即寫過《物質理財救國論》,陳氏受其影響,故專就經濟方面弘揚孔教medium.coma
龔鵬程:中國人的信仰譜系
從子學時代的九流十家到經學時代,逐漸形成了儒家獨尊、儒釋道三教合流的格局。在三教基礎上,形成了不同的教派、分支以及各種外道,構成了中國人的信仰譜系。medium.coma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道士酒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關於臺灣,你更該知道朱熹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中國已無文采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讀書如大禹治水
閱讀時間約 22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在家工作的相處之道:看見「需求」,欣賞對方另一面 #好家在我在家 「他平常下班回家都說不出話來,結果上班和同事視訊講三十分鐘侃侃而談是怎樣?」「他在會議中這麼積極,主動跟主管提案、好多點子,平常在家只會癱在沙發上,連叫他洗碗都叫不動,他是故意的嗎?」  最近因為疫情,許多國內外公司將上班方式改為「在家工作 」(Work From Home,常簡稱WFH),導
Thumbnail
avatar
雞湯來了
2021-05-31
《元氣囝仔》─元氣滿滿的做人之道半田清舟遭「流放」島上,在經過他與島民之間的互動,從中學習並且成長。這正是父親的用意:「在成為真正書法家之前,先學習做人的道理。」
Thumbnail
avatar
KUMO
2021-03-22
《全員惡玉》500元的惡人之道原創動畫《全員惡玉》是一部群像劇作品,故事以近未來的關西幾位窮凶惡極的罪犯接到一封有著超乎他們以往高額的神祕任務要他們運送一件未能描述的物品,原本只有六位惡人沒想到一位普通的女孩卻無意闖入其中被當成第七位惡人,普通女孩沒辦法只好硬著頭皮踏上這個會改變她一生終極任務。
Thumbnail
avatar
陸坡 (LUPO)
2020-12-28
荷蘭冰人Wim Hof - 人人都可練成的幫助改善免疫力的冰人之道(WHM)原來夠過呼吸練習可以有效改善免疫力!熟識的朋友都知道我家有一位熱愛研究各式健身及養生法的愛爾蘭先生,大概從去年開始愛爾蘭先生每天早上會在上班前打開的一個APP,躺在地上跟著一位大叔的聲音練習呼吸大法,空閒時也常看著相關的各式紀錄片及資料,一年下來......
Thumbnail
avatar
PW Lin
2020-03-21
《嘿!聽說妳在鬼島當作家?》02 鬱兔的貴人之一,影響我最深的編輯  關於貴人,對於一個從零開始的我來說,每一位賞識我的編輯和讀者,都是我的貴人。不過,今天我要談的這位呢,是早期影響我最深,也是讓當時充滿憧憬與美好想像的我啟發,得以一窺商業出版業界殘酷一面的貴人。   相信若不是他先給我震撼教育,我想,我可能要走錯更多路,才會明白他教我的那些事情吧?   這位貴人
Thumbnail
avatar
鬱兔
2020-03-07
【女子不在家】青春不自由:「偽」青春片中的女人之苦<p>啟發後世女性出走文本的《玩偶之家》,其目的不在於解答問題,而在於提出問題;不是要答「娜拉走後怎樣」,而是要問:娜拉為何要走?可以不走嗎?不走還可以怎樣?易卜生其實回答了問題:是娜拉不得不走。</p>
Thumbnail
avatar
紙飛機生活誌
2017-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