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文學自覺起於魏晉,是魯迅典型的偏見時刻

閱讀時間約 15 分鐘
魯迅論「魏晉風度」時,曾說魏晉是個文學自覺的時代:「曹丕反對當時那些寓訓勉於詩賦的見解,用近代文學眼光看來,曹丕的一個時代,可說是文學的自覺時代,或者近代所說的『為藝術而藝術』的一派」。
此說,後來文學史論著都學著說,以致成為近百年一大陳腔濫調,養活了無數教授博士。
魯迅論古多謬,此說尤謬。

一、漢朝已視文章家為獨立的一種人

魯迅那個時代的人不喜歡漢儒,故論文學,老是把儒家道德政治教訓和文學藝術對立起來說,以致儒學的漢代跟文藝的魏晉、諷喻政事的漢代與抒情的魏晉,竟儼然對壘,彷彿成為兩種典型了。史實何至於如此?曹丕不就說過:「文章者,不朽之盛事,經國之大業」麼?怎說他就是為藝術而藝術?
藝術的獨立、文學的自覺,不是這樣談的;其自覺與獨立,也不始於魏晉,乃是漢朝已然。
班固《漢書.公孫弘傳》論武帝時人才,說:「漢之得人,於茲為盛。儒雅則公孫弘、董仲舒、倪寬。篤行則石建、石慶。質直且汲黯、卜式。推賢則韓安國、鄭當時。定令則趙禹、張湯。文章則司馬遷、相如」。
又說宣帝時「蕭望之、梁丘賀、夏侯勝、韋玄成、嚴彭祖、尹更始以儒術進。劉向、王褒以文章顯」。
把天下人才分成儒術、篤行、文章、賢德、幹練等各類,實開魏劉劭《人物志》以文章家為人流十二業之一的先河。而且如此區分,正有魯迅所說,把文章與經術儒學分開的意義。
只不過,列在文章的劉向、司馬遷,不但文采高妙,儒學亦甚精湛,這就不能只從文章與儒術的分立去看了。

二、司馬遷對文章之士的特別表彰

茲先說司馬遷。
司馬遷本人文章高妙,對文章之士,更有特殊的態度。《史記》中對於屈原這樣在先秦名不見經傳的人,以無限欽敬之情去寫他的傳,無非志其讀了〈離騷〉〈天問〉,又讀了賈誼吊屈原的文章之後的感動罷了。如此動情的傳記,在《史記》中亦不多見。
若說此乃屈原身世對他有特殊的觸動,當然不錯,但他對司馬相如又何遑多讓?
司馬相如一生,本無功業可述,行為反而頗有些可商榷處,例如琴挑寡婦私奔,又賣酒露醜,逼得老丈人只好出面救濟;再則是靠著當狗監的朋友晉身,才成為帝王言語侍從之臣;一輩子又被人「俳優畜之」,晚年還得了曖昧的消渴症。可是在史遷筆下,大肆采錄他的文章,把〈子虛賦〉〈上林賦〉〈大人賦〉〈哀二世賦〉〈上疏諫獵〉〈喻巴蜀檄〉〈難蜀父老〉〈封禪文〉全抄了進去,結果全傳九千二百多字,比〈項羽本紀〉還長,是《史記》中最長一篇。
一位毫無足述的小人物,竟因且只因他會寫文章,便如此名垂青史。同時代之名公巨卿,如權重一時之桑弘羊,《史記》卻未予立傳。這不是具體告訴了我們什麼叫「文章者,不朽之盛事」嗎?
《史記》這種看重文學價值的態度,並不只表現在屈原司馬相如兩傳上。
在李斯傳中收了他的〈諫逐客書〉〈論督責書〉;在樂毅傳中錄了〈報燕惠王書〉;在賈誼傳中,他沒錄〈論積貯〉〈治安策〉,而收了〈吊屈原賦〉〈鵩鳥賦〉;又在魯仲連鄒陽傳中收了魯仲連的〈遺燕將書〉和鄒的〈獄中上梁王書〉。
凡此等等,均足以說明他喜愛文章,且在歷史性的不朽價值上特予致意。
要知道:從經世或一般觀點看,賈生〈論積貯〉及〈治安策〉,實較〈鵩鳥賦〉重要,但史公不選彼而選此,這就有如後來昭明太子選文那樣的態度了。
鄒陽之文,更是如此。明.茅坤說過:「鄒陽本不足傳,太史公特愛其書之文詞頗具觀覽,故采入為傳」。可見此亦如〈司馬相如傳〉,傳主其實乃是那幾篇文章。
司馬遷自己在〈太史公自序〉裡也稱:「三子之王,文辭可觀,作〈三王世家〉」,三王世家結尾更說:「燕齊之事,無足采者。然封立三王,天子恭,群臣守義,文辭爛然,甚可觀也。是以附之世家。」因文立傳,這個立場,他是老早表明了的。

三、班固作史,特重文章

班固既從「文章則司馬遷、相如」的角度去看待司馬遷,作史當然也一樣重文章。
鄒陽傳加收了〈上書吳王〉;又增加東方朔傳,收了〈答客難〉〈非有先生論〉;還在揚雄傳中收了〈反離騷〉〈甘泉賦〉〈河東賦〉〈校獵賦〉〈長楊賦〉〈解嘲〉〈解難〉;且跟司馬相如傳一樣,分為上下卷,使得它比司馬相如傳還要長。
後來史家,如唐之劉知幾,就對他們這種做法甚表不滿,認為:「馬卿之〈子虛〉〈上林〉、揚雄之〈甘泉〉〈羽獵〉、班固〈兩都〉、馬融〈廣成〉,喻過其體,詞沒其義,繁華而失實,流宕而忘返……,而前後《史》《漢》皆書列傳,不其謬乎?」(史通.載文篇)
他又批評《史》《漢》的論贊,認為那些都只是藉機炫耀文采的東西:「司馬遷始限以篇終各書一論,非理有必要,則強生其文,史論之煩,實萌於此。……此皆私徇筆端,苟炫文采,嘉辭美句,寄諸簡冊,豈知史書之大體?」(論贊篇)

四、《史》《漢》具有文選之性質

劉知幾是反對文學的史家,主張文與史分立,因此他特別能看出《史》《漢》重文的特點。
透過他的批評,不但可讓我們更明確地理解漢人如何重文、如何認為文章之美具不朽性;亦能提醒我們,當時這些史籍可能本身就是文學作品(所以班固談到文章的代表人物時,舉司馬遷為例,與司馬相如並列;而劉知幾也指出那些論贊根本就是文學),或史著同時也擔負著文選的功能。
後世史家,當然還是贊成《史》《漢》的多些。如清朝章學誠,即主張文選史乘應交相裨益:「昭明以來,括代為選,唐有《文苑》、宋有《文鑑》、元有《文類》、明有《文選》……其可證史事之不逮者,不一而足。……此文選史乘交相裨益之明驗也」(答甄秀才論修志第二書),故認為修地方志應立文徵部,選輯文章。
他是由《昭明文選》等書得到的靈感,但我們回頭去看《史》《漢》,不就可以發現它們正具有文選之性質嗎?
唐代以後人,論文輒法《史記》,或說「文必秦漢」。而那些秦漢之範文,什九皆出自《史》《漢》。就是昭明太子選文,自詡「以能文為本」,要「事出於沉思,義歸乎翰藻」,然其所選,大抵亦是《史》《漢》所曾甄錄者。
據此觀之,《史》《漢》不是文選是什麼?

五、對文學美的追求

那麼,《史》《漢》所看重的文學美,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俄國形式主義者雅克慎(Roman Jakobson)曾分析道:一個語言行為,可以有六種功能:
如說話者說:「噢,天哪!」這就是抒情功能。
旁人聽到他這麼一喊,也跟著緊張起來了,是感染功能。
而從說話人到聽話人之間,有一個傳達過程,這叫線路功能,連通了聽說兩端。
但這句話並沒有指出什麼事,只是抒發情緒而已。
另一類語言則不然,比如我說:「他有十塊錢。」這句話便有所指了,這叫指涉功能。
而不論是抒情語或指事語,又都得符合語法功能才行,否則別人就聽不懂了。這稱為語規功能。
但假若一個語言行為,並不特別指向這些功能,反而把力氣集中關注於語言本身,這就是比較強調詩功能(poetic function)的語言了。
換言之,我們若不只注意到一句話是否要合乎語法地去傳遞訊息、影響他人,還更注意到這句話是否講得精采漂亮,那這句話便具有藝術品的性質了。
用這個理論來描述漢人之論,我們就不難理解他們如何看文學。
文字,本來只是用以抒情指事的符號,可是漢代人卻越來越關注它本身。因此寫字時,不只注意用字來指事抒情,或根本不注意,反而較注意字的字形構造、線條、寫時之輕重徐疾、寫者的性情習慣等等。重視這個寫字行為本身時,文字就不再只是文字,它變成了「書法」。
崔瑗〈草書勢〉、蔡邕〈篆勢〉〈筆論〉等文獻之出現,即是在教人如何重視字的「詩功能」,如何縱者如懸、衡者如編、蘊若蛇蟲、頹如黍稷、抑左揚右、將奔未馳……。也就是追求字的形勢之美。
同理,文字組合而成一篇文章,本來也只是用來抒情指事的。但若作者讀者都期望在指涉、感染、抒情諸功能之外,更多地關注詩功能,把文句寫得更好看些,便形成了對文學美的追求。
這就像女工織衣,原先只是實用的。但若把精力集中到衣服的式樣、布料、形制、顏色、花紋、剪裁上,這衣服就脫離了禦寒、遮羞等實用價值,而令它本身成為一件藝術品了。
衣裳的美感來自其形式紋飾,文章之美亦在其文辭組合之巧麗,司馬相如說賦應「合纂組以成文,列錦繡而為質,一經一緯,一宮一商」,所指即此。
合纂組與列錦繡,尤其表現為繁麗,《文心雕龍》稱為誇飾:「相如憑風,詭濫愈甚。故上林之館,奔星與宛虹入軒;從禽之盛,飛廉與鷦鷯具獲。及揚雄〈甘泉〉,酌其餘波,語瑰奇則假珍於玉樹,言峻極則顛墜於鬼神」。又稱其鋪張,〈詮賦〉謂:「賦者鋪也,鋪采摛文」,說它們「極聲貌以窮文」。
一經一緯,堆錦列繡就是貌,看起來繁豔。故《文心》云其「品物華圖,寫物圖貌、蔚似雕圖」,具有一種油畫、雕塑、織錦般的視覺之美。
一宮一商,則是聲韻上鏗鏘頓挫,念起來好聽,與日常語言明顯不同。
此時文學作品以辭賦為代表,道理就跟書法以草書為代表是一樣的。草書不便於實用,人亦不盡認識,故只能從字本身去做審美把握。辭賦亦旨不在實用,與日常做為指事溝通之文書十分容易區分,乃是做為審美物件而存在,盡情發揮「詩功能」的一套文字。
此即為「文章」,斐然成章之章,今稱為文學。

六、文質彬彬之立場

司馬遷說〈三王世家〉中幾篇文章「文辭爛然,甚可觀也」,又說〈儒林傳〉中「詔書律令下者,明天人之分,通古今之義,文章爾雅,訓辭深厚。」這些文書本身是有實用功能的,亦即具有前述詩功能以外之其他功能,但它同時也發揮著詩功能,詩功能更幫助它們令人喜愛,使它的指涉傳達抒情等功能都更具效果,這便是文可使言行遠了。
不過,有時文章只顧著強化詩功能,其指事達意諸功能便不及注意或索性忽略之,如書法藝術去發展著那一般人可能看不懂,也缺乏實際溝通功能的草書一般。
《史記》說莊子著書大抵寓言,「畏虛類、亢桑子之屬,皆空語無事實。然善屬書摛辭,指事類情」。空語無事實的文章,因其善於構語修辭,所以讀者讀之,自會賞其文而遺其事。漢代辭賦,論者常云其誇飾虛構、虛辭濫說。所謂虛構或寓言,都是指它在強調詩功能時,放棄或不符合指涉功能。
語言學家區分語文的表述形式,有一種是論斷性表述,一種是操作性表述。
前者指我們用語文去論斷客體世界,後者指我們並不只在說出了某件事,更在於說本身這個操作性活動。
文學家常願強調自己屬於後者。其實文學中兩者皆有,如現實主義式的作品便傾向前者,漢賦的寫物狀俗功能更強。只不過即使主張以文學寫作去描繪記錄客體世界,文學的表達,也不會同於一般記錄性文字,其詩功能之強化,令其文采爛然,寫作時自有重視操作文字活動的用心在。
而那些耽於操作文字、巧構麗辭的人,「操作」之中,便亦可能令他淫溺於這種構作中,越來越不顧它與客體世界是否吻合或能不能指述論斷了。此即以文為戲,《文心.情采》說:「辭人賦頌,為文而造情」,就是對它的批評。

七、「麗以則」的目標

漢代社會上出現對辭賦過於華麗虛飾的反省批評,也正基於此。
如揚雄反對辭賦「麗以淫」,主張「麗以則」;王符《潛夫論.務本》說:「令賦頌之徒……競陳誣罔無然之事,以索見怪於世,愚夫戇士,從而奇之,此悖孩童之思而長不誠之言也」,都是就其「空語無事實」,不符合對世界的指涉論斷,過於耽溺於文辭構作,以致「虛辭濫說」氾濫的批評。有許多人希望詩賦除了寫得好看外,還應有諷諫功能,可對現實社會產生論斷性作用,炯戒君王,也是這一類想法。
但批評者也只是說不要麗以淫,不是說不要麗。他們希望的是「麗以則」,也就是既有很好的詩功能,也同時有指涉等功能。如司馬遷說的那些詔書律令,既明天人之分、通古今之義,又文章爾雅、文采爛然。

八、文采爛然的方法

文采如何爛然呢?
再回到司馬相如的話上去看。首先是「合纂組以成文」,把漂亮的文字排列組合起來,所謂辭藻豔發。
其法,一是辭彙要豐富。清阮元〈四六叢話序〉云:「兩京文賦之家,莫不洞悉經史,鑽研六書」,一點也不錯。大文學家往往先是大文字學家,識字多,能使用的辭彙自然豐富;辨義明,自然下字精確,此乃文章令人感到富豔的基本條件。他們喜歡用的一些怪字,又稱「瑋字」,雖然常遭詬病,其實一怪讀者自己識字太少,二則生僻字可構成閱讀時陌生化、離日常化的效果,也是不可厚非的。
其次,他們善於運用聯緜字、疊字、偏旁同類字來創造美感效果。例如司馬相如〈天子游獵賦〉中用「磷磷爛爛」形容色彩絢麗,用「郁郁菲菲」形容香氣流逸,用「煌煌卮卮」形容百花盛開,用「衯衯裶裶」形容衣飾飄拂,用「硠硠磕磕」形容水石相擊,用「潏潏淈淈」形容水流激湧,文章自然顯得繽紛多采。
再者,以上說的是用字遣辭,司馬相如講「列錦繡」之列,還可以理解為句式排列的問題。《文心.麗辭》云:「造化賦形,肢體必雙;神理為用,事不孤立。夫心生文辭,運裁百慮,高下相須,自然成對」,麗辭之麗,指的就是駢偶。
這種駢偶句式,雖說可以上溯於遠古,如《尚書》《易傳》中即已有之,但漢人才開始自覺地運用,單句對、隔句對、複句對、言對、事對、正對、反對,均已蔚然可觀,因此《文心》說:「自揚馬張蔡,崇盛儷辭,如宋畫吳冶,刻形鏤法,麗句與深採並流,偶意共逸韻具發」,對此後駢文傳統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句式,不只是對仗的問題,還涉及句型。做為一種審美的文章,要與一般文書常用的散體不一樣,又要跟古代歌謠之雜體或以四言為主者不同,此時遂發展為一種四六混合交錯為主的句式組合,如張衡〈西京賦〉:「祕舞更奏,妙材騁伎;嬌蠱豔夫夏姬,美聲暢於虞氏。」或排比句式,如〈子虛賦〉:「其山則盤紆岪鬱崇峍崒……其土則丹青赭堊雌黃白坿錫碧金銀……其東則有蕙蘭圃衡蘭芷若穹藭菖蒲……其南則有平原廣澤登降陁靡案衍嬗曼」。
這類句式,在古代也有偶然出現的例證,但漢人顯然是有意發展之,並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駢文之鋪張排比,唐宋且又稱為四六文,均與此句式特徵有關。
最後要說司馬相如講的「一宮一商」。
辭賦多是韻文,但它又不只是押韻那麼簡單,有些人以為它是散文的整齊化音韻化,故具有音樂性。實則相反。它是詩不可歌以後,散體化文字化的詩,是用文字的聲、韻、調和語言性的節奏去製造出新音感的文辭。故除了押韻外,還要講究每個字的聲音搭配,此方是所謂的一宮一商。對仗與句式,亦依此原理而設計。
此外,一篇賦,序通常為散體,不押韻;本文押韻,但韻常隨意轉,顯得流動,而亦不甚覺其為韻文;結尾則常以仿歌之詩或亂作收,一篇之中,聲音的交錯配合也是很重要的。
文麗之法,大要如此。晉.陸機〈文賦〉云為文「其會意也尚巧,其遣言也貴妍,及音聲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所言亦近於此。
然而,此僅是「賦之跡」,不是「賦之心」。賦之心是什麼,就是創作者的創造性心靈。
《西京雜記》載:「相如為上林子虛賦,意思蕭散,不復與外事相關,控引天地,錯綜古今,忽然如睡,煥然而興,幾百日而後成。相如曰:「……賦之心,包括宇宙,總覽人物,斯乃得之於內,不可得而傳」。」作者包攬古今,而斷以一心,這種創造性的心靈,不諉諸天才或神遇,而是如莊子描述畫家「解衣盤礴」那般,說他意思蕭散,不復與外事相關地集中思致,進入到創作活動中的「凝神」狀態中去,故能寫出妙於常人的文章來。
桓譚《新論.袪蔽》形容揚雄作賦:「睏倦小臥,夢五臟出,以手納之,及覺,大小氣、病一歲」,情況亦與相似。
這種對創作活動中精思凝神的強調,下開陸機〈文賦〉、劉勰《文心雕龍》之先。謂為文學自覺之時代,誰曰不宜?

九、文學勢力之擴大

除了對文學創作時心理狀況之探討、對文學功能之反省、文學操作技藝之鑽研這些方面,漢代都引發了嗣後更多的討論以外,一個文學意識自覺業已發軔之時代,文學所處理的經驗必然漸廣、文人與文集必然越來越多、文學在與其他藝術競爭時勢力也必越來越大。
對於現今在文學經驗開拓、文體意識發達、文人階層擴大、文學勢力鞏固等各方面,「不知有漢、但論魏晉」的朋友,魏晉倒是有句俗語說得挺好: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原在台灣淡江大學主持中文系所時,系中即有老敦煌研究院出身的敦煌學家蘇瑩輝先生,時相過從,飫聞緒論。故對敦煌與敦煌學略有所知。一九八九年又率台灣教授團訪問敦煌,與段文杰先生有些交往,後來還安排過其公子赴台展畫。辦佛光大學時,又邀高爾泰、蒲小雨夫婦來為學校做了敦煌風格的壁畫。 此類因緣甚多,因此
四川青城山的道士們,會釀一種以彌猴桃為原料的酒。乳白色,故名「洞天乳酒」。爬山逛道觀的朋友,常要飲它一盅,配上用山上白果燉的土雞,令人齒頰留香,在這清幽絕塵的山上,越發流連不忍遽去了。 我讀過黃裳的遊記《遠去的足跡》,知道早在1956年他遊青城山時,就住在山上跟道士們喝酒,吃臘肉、白果燉雞,可見那原
書法,是古老的藝術,但在當代,其實是個新生事物。 用鉛筆鋼筆原子筆或打電腦長大的這幾代人,都已經不熟悉也不會用毛筆了。——前幾天,聽朋友說他一位高足看了他發的一段視訊,很興奮來道謝,說看了才知道稻子原來長在田裡,不是在樹上。——才離開農業時代沒幾天,已經不認得稻子了,何況毛筆?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喜歡談歷史,有強烈的歷史意識。這是我們的文化思想特色,與古印度、古希臘完全不同。 古印度人無歷史意識、無歷史觀、也無史著。希臘文化則是反歷史的。 希臘人「對本民族的起源很不感興趣。他們的好奇心只追溯到前幾個世紀為止,他們相信自己的祖先是神。
有人網購孔雀蛋,孵了一個月,結果孵出了只鴨子。 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我也經常如此。 就說那孔雀,我本來也養的。 1990年前後我常去雲南,麗江賑災啦、楚雄考古啦、昆明學術交流啦,常會看到孔雀。有時就在路邊田間,忽然便有彩羽翩躚,令人驚喜。 雲南跟台灣一樣,沒有印度和斯里蘭卡那種藍孔雀,只有綠的
怎麼樣能把經學用在自己文學創作上呢?歷來有幾種方法。第一種是以經為詩料,作為文章的材料。這是唐宋以降編類書時常用的方法。 中國的類書基本上是文學性的,以備文士采擇,寫文章時用來引經據典。 古代文人怎麼讀這麼多書呢?滾瓜爛熟,隨口就可以引。不要怕,編好類書,寫文章時就方便了,要用什麼典故,查類書
我原在台灣淡江大學主持中文系所時,系中即有老敦煌研究院出身的敦煌學家蘇瑩輝先生,時相過從,飫聞緒論。故對敦煌與敦煌學略有所知。一九八九年又率台灣教授團訪問敦煌,與段文杰先生有些交往,後來還安排過其公子赴台展畫。辦佛光大學時,又邀高爾泰、蒲小雨夫婦來為學校做了敦煌風格的壁畫。 此類因緣甚多,因此
四川青城山的道士們,會釀一種以彌猴桃為原料的酒。乳白色,故名「洞天乳酒」。爬山逛道觀的朋友,常要飲它一盅,配上用山上白果燉的土雞,令人齒頰留香,在這清幽絕塵的山上,越發流連不忍遽去了。 我讀過黃裳的遊記《遠去的足跡》,知道早在1956年他遊青城山時,就住在山上跟道士們喝酒,吃臘肉、白果燉雞,可見那原
書法,是古老的藝術,但在當代,其實是個新生事物。 用鉛筆鋼筆原子筆或打電腦長大的這幾代人,都已經不熟悉也不會用毛筆了。——前幾天,聽朋友說他一位高足看了他發的一段視訊,很興奮來道謝,說看了才知道稻子原來長在田裡,不是在樹上。——才離開農業時代沒幾天,已經不認得稻子了,何況毛筆?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喜歡談歷史,有強烈的歷史意識。這是我們的文化思想特色,與古印度、古希臘完全不同。 古印度人無歷史意識、無歷史觀、也無史著。希臘文化則是反歷史的。 希臘人「對本民族的起源很不感興趣。他們的好奇心只追溯到前幾個世紀為止,他們相信自己的祖先是神。
有人網購孔雀蛋,孵了一個月,結果孵出了只鴨子。 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我也經常如此。 就說那孔雀,我本來也養的。 1990年前後我常去雲南,麗江賑災啦、楚雄考古啦、昆明學術交流啦,常會看到孔雀。有時就在路邊田間,忽然便有彩羽翩躚,令人驚喜。 雲南跟台灣一樣,沒有印度和斯里蘭卡那種藍孔雀,只有綠的
怎麼樣能把經學用在自己文學創作上呢?歷來有幾種方法。第一種是以經為詩料,作為文章的材料。這是唐宋以降編類書時常用的方法。 中國的類書基本上是文學性的,以備文士采擇,寫文章時用來引經據典。 古代文人怎麼讀這麼多書呢?滾瓜爛熟,隨口就可以引。不要怕,編好類書,寫文章時就方便了,要用什麼典故,查類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精選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Thumbnail
看過原著的差不多在這前四集就可以把「改編原著」這件事從腦子抽出了,沒看過原著的,可以看完電視再追一下原著,感受一下1980年尚未數位化的時代,時間的緊迫和緩慢、人與人之間的靠近又疏離,以及情感的交流表達不太直接卻真摯動人的部分!
Thumbnail
一個人活在這世界上到底有多少是真我?有多少是基因組成?有多少是社會的影響?又或有多少教育的養成?所謂的「我」,在這世界是以何種方式、如何組成?所謂的「自由意志」到底會不會變成我們的救贖?這是我想要在小說中了解、描述的部分。不曉得用這種方式去了解平野先生的小說,是否恰當?
Thumbnail
近幾年,泰國出現越來越多科幻的題材,在當今社會的種種狀況下,那些不能直說的不能直接評論的,或許都寄託到了科幻世界中,將寓意藏在裡頭,或許是最安全的。而帕達.雲的最新作品也是一本科幻小說,時間設定在2069年的曼谷而場景是獨裁主義的社會。也許真的到那時後,依然是個獨裁政府的泰國呢!誰知道呢!
Thumbnail
常常有人說「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好像人生中只有充滿痛苦與無奈。但是,在這樣的痛苦中,是不是其實也收穫了些甚麼呢?《水澤文具店》和前一篇介紹的《解憂雜貨店》有些相似,但這家文具店不是寄信,而是為你寫小說......
Thumbnail
自臺灣文學學科建置以來,到今日,已然累積許多研究成果,既拓寬了視野,也加深了我們對文學、對臺灣的認識。然而,在知識專業化的趨勢之下,臺灣文學學科無可避免地和其他所有學科一樣,都面臨到學院與一般社會大眾之間的隔閡,或者說「時差」:學院認知走在很前端,但一般社會大眾普遍的認知卻可能停留在二、三十年前……
Thumbnail
●201707自然的呼喚小旅行3(終篇)-屏東 來義鄉【新來義部落】妳彎弄月桃玫瑰的雙手,是無需手文的驕傲,我2天1夜的體驗完美於太陽之子的熱情 (新來義部落產銷中心 原住民文物館)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精選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Thumbnail
看過原著的差不多在這前四集就可以把「改編原著」這件事從腦子抽出了,沒看過原著的,可以看完電視再追一下原著,感受一下1980年尚未數位化的時代,時間的緊迫和緩慢、人與人之間的靠近又疏離,以及情感的交流表達不太直接卻真摯動人的部分!
Thumbnail
一個人活在這世界上到底有多少是真我?有多少是基因組成?有多少是社會的影響?又或有多少教育的養成?所謂的「我」,在這世界是以何種方式、如何組成?所謂的「自由意志」到底會不會變成我們的救贖?這是我想要在小說中了解、描述的部分。不曉得用這種方式去了解平野先生的小說,是否恰當?
Thumbnail
近幾年,泰國出現越來越多科幻的題材,在當今社會的種種狀況下,那些不能直說的不能直接評論的,或許都寄託到了科幻世界中,將寓意藏在裡頭,或許是最安全的。而帕達.雲的最新作品也是一本科幻小說,時間設定在2069年的曼谷而場景是獨裁主義的社會。也許真的到那時後,依然是個獨裁政府的泰國呢!誰知道呢!
Thumbnail
常常有人說「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好像人生中只有充滿痛苦與無奈。但是,在這樣的痛苦中,是不是其實也收穫了些甚麼呢?《水澤文具店》和前一篇介紹的《解憂雜貨店》有些相似,但這家文具店不是寄信,而是為你寫小說......
Thumbnail
自臺灣文學學科建置以來,到今日,已然累積許多研究成果,既拓寬了視野,也加深了我們對文學、對臺灣的認識。然而,在知識專業化的趨勢之下,臺灣文學學科無可避免地和其他所有學科一樣,都面臨到學院與一般社會大眾之間的隔閡,或者說「時差」:學院認知走在很前端,但一般社會大眾普遍的認知卻可能停留在二、三十年前……
Thumbnail
●201707自然的呼喚小旅行3(終篇)-屏東 來義鄉【新來義部落】妳彎弄月桃玫瑰的雙手,是無需手文的驕傲,我2天1夜的體驗完美於太陽之子的熱情 (新來義部落產銷中心 原住民文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