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已無文采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Image by Bhikku Amitha from Pixabay

一、

中國最古老的書叫《尚書》,收集了古代最重要的文章。如堯典、舜典、大禹謨等等,整個夏商周三代的歷史,俱可由這些篇章考得。因此近代研究《尚書》的人都是為了藉它了解古史。
然而自清初辨《古文尚書》之真偽以來,研究《尚書》的人總在材料上肆其考證。考的是材料,《書》的語言、文字、事義、傳抄、篇卷、次第等。考這些材料的方法,也仍是材料:紙上的和地底下的。此即王國維所說的「二重證據法」。
講考證的朋友奉此語為無上祕要,其實可笑,因為材料不是證據。且「周書論辭,貴乎體要」(文心.敘志篇),此又豈考證所能為哉?
再說了,考證上古文獻的基礎是文字學,而真正好的文字學家,卻都是詩人。如近代章太炎、黃侃、王國維、陳夢家、郭沫若,誰不是詩人呢?小學工夫,一般人總以為擘積重重,貴在徵實,實則文心奧窔,非神思妙悟,難有所入。若非詩人,就只顯得笨。二重證據?那只是王國維用來告訴笨伯的門面語罷了,真正的本領仍在詩心、神思、聯想、觸機、感通等處。
此外,我們也不能把文字學聲韻學崇高化,認為國學大師之標準,就在於是否通小學。不知小學僅是小學,入學之基,通之何難?況國學中更有大人之學乎?
即就小學言之,現今也不應以清代為標準。因為我們已不是清朝的文字學家了。他們所要考釋的,只是古書上的文字。民初以來,增加了一項任務:還要處理新出土材料上的文字問題,如甲骨、敦煌寫卷。
近日馬王堆漢簡、郭店楚簡、清華簡、北大簡等等更是可觀,吸引了無數文字學家關注,動不動就要出來爆料一下,說又發現什麼珍貴的簡帛、可以破譯什麼古史了。自媒體、網站更是喜歡這類話題,以搏眼球。可真要他們做,又做不出什麼,一個長沙馬王堆,《簡帛整合》就忙了四十年。
其實那些東西,既然幾千年沒人看過,當然也就沒有任何影響,跟幾千年來之中國可說毫無關係,有什麼研究之價值?
縱使這跟恐龍蛋一樣,也不妨有人去研究研究。但我們畢竟活在一個新的時代,這個時代另有幾個問題,比歷史上的文字問題更為緊迫、更為重要,乃是現在這些文字學家所沒意識到或未及處理的。

二、

這個時代還有哪些文字問題呢?
一是新文化運動以後,白話文盛行;社會也因為現代化變遷,而出現了一個迥異於古代的語文環境。這個環境裡的語文問題,根本不是考釋古書古文獻那套本領所能處理。
二、清末以來,中西交衝,遂有漢字改革之議,想模仿西方人採用拼音文字。結果形成了拼音及簡化字。這種文字改革運動又因受政治影響,竟形成民族文化的大分裂。臺灣香港仍守傳統,大陸則改行簡化字。這個問題該如何處理,正考驗著我們這代人的智慧。再加上新科技的發展,漢字有計算機化的困難,急需肆應。古代雖有「字樣學」,規模與內容遠不能跟今日相比。
三、明清時期,華人出洋謀生者已多,近百年來規模越擴越大,海外華文教育的問題乃越來越嚴峻。而全球交流愈形熱絡,外邦人士學習華文的情況也就愈普遍。兩方面的需求,共同促成了一個華文教育新時代。對此時代,我人如何因應?由此延伸的,還有華文文學的發展、華文出版的問題呢!
以上這些,是我們這個時代必須處理的,急迫性更大於考釋古文字、說明歷代語文之變遷。
四是文字的哲學問題、文化問題。如《說文解字》,大家都說那是中國第一本字典,可是許慎寫這本書難道只是做編輯嗎?嗨,其體例始一終亥,乃是在表達他的世界觀呀!文字從來不只是工具,還體現著民族的思想、價值、對世界的指涉。使用文字的人,也從不僅是被動地使用,他還會創造新義、變更指涉,以滿足他對人生的詮釋。老子的道、孔子的仁、孟子的義、荀子的類、墨子的兼,都是「強為之名」的,有其特殊哲學意涵。故做哲學探究,在中國,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董仲舒說的,要「深察名號」。我們現今論文字,更應由此著手,做哲學文字學的處理。清代文字學家,除戴震《孟子字義疏證》以外,涉足於此者鮮矣,更甭談由此進行中西哲學的對勘比較了。
這些合起來,就是中國語文研究的新天地。我們能於此開天闢地嗎?

三、

臺灣曾有出版社邀我寫一本《文字學》,我擬想的內容,就是歷史文字學、社會文字學、交流文字學、文化文字學、哲學文字學五大塊。這才是文字學的全貌,現在的文字學太窄也太淺了。
但書後來沒寫,因為「託諸空言,不如見諸行事」,我選擇直接辦點事。
開端的行動,是創辦近代第一本社會語文學刊物《國文天地》月刊。不僅要研究活的、社會的語言文字現象,還想做漢字統合、推動全球華文發展等事。
漢字統合,有個大的思路或脈絡,不是孤立的反對簡化字,是涉及近代思潮之反省的。怎麼說?
我們穿任何衣服,都有得不得體的問題。所謂得體,有三個層面,一是合身體之「體」,指衣裳之大小、長短、厚薄、合不合乎我們的身體。其次是合身體之「身」,指所穿的衣裳合不合乎你的身分。貴人而服傭隸之服、僕役而衣士夫之服,大家都會覺得刺眼。再者,得體還有合身體之「合」的層面,即場合問題。不同場合該有不同的穿著,沒有人會穿著晚禮服去踢足球。
穿衣如此,說話亦然。語言有其身體層面,就是語種、語系、語音等。如果我們講中文而怪腔怪調,彷彿洋人,或不合中文語法,誰都聽了會匿笑,認為語言不得體。
同樣,語言也有其身分層面。士大夫、下里巴人、男人、女人、官場、黑社會,各有其不同的語彙、語用方式,絕不相同。如不注意,也會鬧出笑話或亂子。
再就是語言之場合問題,比穿衣更為講究。有家室之語、有廟堂之言,不得相混。文章中為什麼會有各種文類之區分,不就在處理這個問題嗎?詔、誥、章、奏,行之於廟堂;書、札、哀、啟用之於友朋;傳志記於身後,餞序發諸離筵,場合不同,內容與口氣就都要隨之調整。

四、

這些都是常識,應該沒什麼可爭議的。
然而不然,近代之白話文運動,就是要打破此種語言常規,逆其本性地進行一趟語言單一化運動。
在語言之身體層面,白話文運動推動著國語化,事實上削弱乃至消滅了方言。
在身分層面,以下里巴人語言為正宗,謂引車賣漿者流的語言才是活語言,痛詆士大夫用語為死語言死文字。
在場合層面,對上、對下,親疏遠近,功能、目的都不管,只有一套語言。寫信給長官、部下、父母、師友、親人、陌生人,可以都是「某某某你好」或「尊敬的某某某」。這都是使得語言單一化的。白話文運動以來,語言越來越單調直白,即由於此。
之所以要如此單一化,乃是把語言當成強國之手段,因而此事本身也就是語言之政治化。語言政治化了以後,就可將中國之戰敗,解釋成是文化衰弱所致;再把文化衰弱,理解為因語文太差,使得民智無法普及,或文字語言本身就野蠻、落後,所以要廢除漢字漢語。
這,一方面是自我迴圈論證(文化差所以敗,敗了又證明文化果然差;語文差,所以民智不開;民智不開又證明了語文果然差)。一方面別是找錯了答案,把軍事上的弱等同於文化弱。殊不知「秀才遇到兵,有理講不清」,並非秀才之文化就劣於兵,正因兵無文化之故。乃誤以為秀才亦當學兵那樣不講理才好,於是竟一個勁地去學兵。
當然,秀才學兵,亦非絕對不可以,畢竟有文事者還須要也有武備。但只當學其強健體魄,而非改造自己的語言文化以同於兵。近代卻又恰好是拼命朝改造自己語文之路鑽。不知改造語文即能強國之例,歷史上也是沒有的。
當時一根筋,只想到語文須予改造,因為老百姓太愚昧了,所以要用最簡單的工具。可是如此一來又陷入語言工具化,忽略了語言不只是工具。
再者,國弱民愚,民愚乃是教育問題,不是因語文太難了才使他愚。白話文運動以來,改革語文者老是批評中文太難,故要簡化、拼音化。
不曉得難不難是外國人乃才會有感覺的。任何民族、任何語言,只要從小在其語言環境中自然習得,什麼語言都不難,都是「少習若天性」的。英文、俄文、西班牙文、拉丁文、中文、日文、吐火羅文,梵文,對該生活場域中人來說,沒有任何差別。成年人、外國人,脫離了語境,又過了語言習得期,要想學會一套新的符號,則學任何語文都是困難的。差別只在於:語言體系若相近,可以學得較快一些罷了。如果語言體系迥異,像中國人學印歐語、印歐語系人學中文就都會覺得難,久習乏功。
近代語文改革者不知此理,常忘了中國人學洋文也是很難的,競相站在外國人角度說中文實在難學。
其次,又常抽離「場合」的語境問題,孤立地比較語言,努力論證中文果然甚難。常見的:「英文才二十六個字母,中文卻要認幾千幾萬個字」云云,即屬於這種謬論。
其謬,不僅在於抽離場合,單憑形構斷優劣,更因其比較是虛假的。不是要通過比較來看出差距,而是利用比較的方式來說明中文確實繁難。其比較之基點根本就不一致。
英文是字母的組合,中文是筆劃的組合。英文要用許多字母才能拼成其文字詞彙,中文若也以字的組合單位算,則應該說中文僅有五筆。五筆字型,可以構建所有中文字,誰繁誰簡呢?
此外,還另有些先生不以字母或字論,他們根本反對字,認為那是野蠻、原始的表現,必須「進化」到拼音才算高階。他們以英文拼音為模型的思路,更是明確。
如此處心積慮,找理由論證中國語文太差、不利學習,目的是什麼呢?從壞處說是漢奸,要亡國滅種。從好處說是好心腸,希望能改善國弱民愚之問題。
可是要改善民愚之現象,重點在普及教育。五四以來,許多先生們不花氣力於此,反而在改革語文上耗費氣力,結果折騰來折騰去,普及教育竟還不如實施傳統文化之香港臺灣。古人云「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如今,則是在到底該怎麼改造上改來改去,把一張網弄得破漏不堪,而魚尚不暇捕哩!
本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欲善其教育,應先改善工具,這種工具論也非全無道理。但簡化的工具,必然只有簡化的功能,白話文運動,已然將語言簡化了;簡化字之施行,又把文字再簡了一番。語文之繁美精深,竟成了毛病,不復為人所嚮往。社會上人乃至學者專家,精煉清通者已少,文采斐然則成了奢求。以這樣的語文表意,實只等於用梳子勺水,聊勝於無而已。
更可笑者,是本來想改造語言工具,結果人自己被簡單鄙俚的文字改造了,從本來可以或追求文質彬彬,變成鄙俚粗俗不堪。以魯莽耍性格,以粗口為常態,即使學術會議和外交場合都不免。至於網路上,各種汙言穢語,狂噴不已,更是令人懷疑:這還是一個號稱有歷史、有文化的社會嗎?
所謂社會要有文采,不是要人整天引經據典、詩詞歌賦;而是首先要能說人話,不能開口閉口汙言穢語狺狺然;其次要吐屬文雅,注意遣詞造句;再則是就是要能時地場合得體,不能單一化。

五、

除了單一化、政治化、工具化、簡陋化之毛病外,還有一大問題是科學化。
現今之國語和普通話,實質是一套人工語言,參酌北京語、古代官話而造,既不同於古官話也不同於北京話,事實上也不是原先任何省份之自然語言。簡化字同樣也要如此,乃基於「科學性」之要求,人為地造出這樣的簡化字及拼音方案,與原先自然形成的語文,頗有差距。
這種人工語言,乃是近代科學領域中的工作語言。例如數理運算,自然科學所用,大多即是人工語言,非生活語言和自然語言。近代語文改革,就模擬這一狀態,所以也造就了這套人工語言。試檢當年改革語言文字時的文獻,就可發現「科學性」實為其關鍵詞,故此舉亦可視為科學化之成果。
但人工語言乃濟生活語言之窮而生(例如學術術語、符號、對聯、詩詞格律、駢文、以及文體化之各種做為,都是人工語言),現在倒過來代替了生活語言,事實上就排擠了人工語言領域之發展。藝術語言,如駢文、格律詩等又都被斥為死語言,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領域皆大量挪用外國術語或乾脆直接用英文。
此一態度,與其工具化是相關的。而語言之工具化又使得語言之文化問題深受漠視。這與西方近代語言哲學、符號學之發展可說恰好相反。西方無論談語言與思維、語言與人生、語言與神話、語言與服飾……都是關聯著文化的。我們則否。我認為這便是近代我國語言哲學或符號學的不發展之內在原因,文化符號學、語意學研究都很差。
改善之道,不是要恢復文言文,而是要強化漢字的活力,復原漢字的風華,發展漢語在世界的地位等等。更應重新反省白話文運動之做法與觀念,讓語文在我們生活中重新「得體」起來。社會上的人乃至學者專家,文辭皆不講究,簡白潦草,畢竟是可羞的。
推薦閱讀:
鳳凰網專訪龔鵬程:「文言文」與「白話文」都是生造詞
文言文在當代究竟經歷了什麼?當代文言文教學或寫作,有無必要?文言文的運用是否過時?鳳凰網國學頻道為此獨家專訪了龔鵬程先生。medium.com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韓國時事分析:韓國執政黨無法重掌國會大權且選舉失利⋯⋯ 成尹錫悅從政以來最嚴重的管治危機】南韓第22屆國會議員選舉投票率創紀錄,選舉結果表明執政黨面臨較大壓力。投票率高、執政黨支持下滑等現象意味著政府施政將面臨挑戰,過去兩年的施政不被認可,令選民希望通過投票審判執政黨。政府需改革現行管治方式,回應民意,化解社會撕裂。
Thumbnail
avatar
伍麒匡 Cyrus Ng
2024-04-21
【衛星-外資券商】JPM(摩根大通)中國已跌入價值陷阱 逃命?? 或抄底??重點摘要: ”主觀判斷 客觀交易” 1. 『中國經濟』房市的部分價格仍不見好轉,但成交量的跌幅已收斂 2. 『中國政策』在近半年期間持續推出政策牛肉,但市場不買單 3.『滬深300』技術面的底部到了嗎?? 量先價行??
Thumbnail
avatar
優格
2024-01-25
照顧者注意:黴漿菌在青少年和孩童易感染,中國已經成為重災區,務必注意!目前在中國,有專家就有預估,可能在明年農曆春節前後,會有大爆發。 黴漿菌是飛沫傳染,因此,口罩務必戴到位。 而在嗅覺、觸覺過敏的星星兒,請務必做減敏訓練。 活用應用行為分析,見到星星兒喜歡獎勵品的類型,比較容易協助星星兒減敏 在見到星星兒所喜歡的獎勵品,就可以做為用集滿代幣的交換。 在第一
avatar
宋雲燕
2023-12-05
華為Mate 60 Pro衛星通訊在台灣也能用,深山無訊號以後都靠中國手機?華為自從2020晶片戰後,就一直想辦法要開發自己的旗艦手機,幾週前無預警的發表 Mate 60 Pro之後,就形成了有人吹捧,各種 "遙遙領先"文,以及有人嘲諷,一個3年 8 Gen 1等級的晶片有什麼好驕傲的。 但我們今天都先不談這個,我們只談兩個部分: 衛星通話以及星閃協定 衛星
Thumbnail
avatar
Kevin_malamute |凱文-馬拉穆
2023-11-02
美國科技股會不會已漲太多?有無再漲空間? 那就從2023 Q3財報來觀察吧! 去年,市場不斷提高利率以應對通膨和擔憂經濟可能衰退,這導致股價紛紛從高點回落。然而,隨著逐漸公布的強勁經濟數據,這些擔憂逐漸減弱,這也促使今年標普指數上漲16.39%。   今年上半年,主要由大型科技股領漲,但接下來這些大型股能否繼續推動股價上漲,以及這些公司是否能夠提交出色的季度業績報告,也
Thumbnail
avatar
史塔克實驗室
2023-10-29
20年的陪考人生讓我真心建議:以後國中教育會考,如果無特殊理由,不要再開放家長陪考今天是我工作生涯中最後一次參加國中教育會考的陪考工作。我是抱著惜別和享受的心情去陪考的,而幸運的是,這大概也是我至少十六次陪考經驗中,天氣最涼爽舒適兩天。平均23-25度的天氣,以前從沒這麼涼快過,希望學生們能在舒適安靜的環境中,思緒清明、考試順利。
Thumbnail
avatar
iamsisphe
2022-05-22
台大歷史教授吳啟訥:以新疆打擊中國是西方悠久傳統|專家有話說西方為何要挑新疆來談人權問題?從中美高峰會爭論人權議題、瑞士發言、中歐相互制裁到此次棉花爭議,新疆何以一再成為焦點?除卻中美競爭,新疆對西方意義為何?甚至,西方是否要塑造一套關於中國治疆的敍事模式?
Thumbnail
avatar
劉燕婷
2022-05-14
中國已準備好進攻台灣,日本無疑也將淪為戰場 習近平是認真的,日本也別想「隔岸觀火」 某電視台的wide show(情報節目)針對台灣問題舉行了問卷調查。 筆者非常驚訝,驚訝的並非統計數字的結果,而是問題本身.....
Thumbnail
avatar
波波先生
2021-12-27
美國槍械暴力比新冠情疫嚴重,已無力遏止槍械暴力沉痾之真相─美中經濟(39)作者:陳華夫 美國槍械暴力真正原因是人民擁槍保衛身家性命,而造成槍枝氾濫,使安全問題更為惡化,所以,治本之道是加強社會治安。拜登總統的6項槍枝管制行政命令及長久被呼籲的全面禁槍修憲,都是捨本逐末之議。
Thumbnail
avatar
陳華夫hwafuchen
2021-04-10
游牧人生:是四海為家還是無家可歸?「以車為家」的銀髮打工客,美國地下經濟最年長的新免洗勞工同名電影榮獲── ★威尼斯影展最佳影片金獅獎★ ★多倫多影展觀眾票選大獎★ ★爛番茄滿分開盤★ 多倫多影展伊伯特導演獎得主 趙婷 改編原作 《意外》金獎影后 法蘭西絲麥朵曼 主演 歷經二○○八年美國金融海嘯的新興族群── 他們的退休生活,是開著車駛離美
Thumbnail
avatar
臉譜出版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