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

含有「儒家」共 253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徐復觀人性論史──孔子〉中,作者詳細說明了孔子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地位,並探討論語中的兩個「性」字與天道、天命之間的關係。
謝謝您的分享❤️
人只有在自由、開闊、能夠勇敢追求所愛的狀態下,才最能彰顯自身價值,活出自我,獲得幸福。
Thumbnail
新的一年,這真是很棒的提醒,很有啟發性。台灣人常說「相欠債」,確實該調整這類思維。謹祝格友們找到可以投注心力的領域,發揮自己的才能!!
《笑傲江湖》主角令狐沖的成長與選擇,反映了仕隱的抉擇與武學的哲理。他由受儒家禮教約束的華山弟子,蛻變為自由自在的隱士,與小說中武功招式所隱含的哲理相互呼應。
Thumbnail
孔子提倡的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是爱,爱也是仁。人们根据对方的身份以及自己的身份,把爱以不同的具体形式呈现出来。现将其总结归纳。
下面先簡單介紹一下孔子: 孔子的父親叔梁紇和元配生了9個女兒後,娶妾,生了男孩,這男孩腳有殘疾。 叔梁紇又娶了孔子母親顏徵在,生了孔子。 生孔子時,父親72歲,母親18歲。 孔子3歲時,父親過世。17歲時,母親往生。往生時,母親大約35歲。
Thumbnail
眾所周知,『親親相隱』出自儒家。但『大義滅親』卻往往被認為是法家的主張。按法家不論親疏的義理,肯定也贊成『大義滅親』。但『大義滅親』也是儒家的主張,並且此一詞語出自儒家經典。  『親親相隱』從孔子的語錄中歸納而來。《論語》子路第十三篇記載了葉公與孔子的一段對話。『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
Thumbnail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講述了盛家大小姐盛明蘭在複雜的家庭環境中成長、面對命運和愛情的故事。這部劇在播出後迅速成為了許多觀眾的心頭好,不僅因為其精彩的劇情、細膩的角色塑造,還因為它所蘊含的深刻哲理和對傳統文化的反思。
Thumbnail
謝謝您的分享❤️
以郡縣制為基礎的皇權專制自秦始皇前221統一中國始,到1912年清王朝退位止,共持續了2133年。秦採用法家思想統一天下,且用法家思想治國,二世而亡,只持續了15年。漢朝建立後,因民生凋蔽,初期主要奉行『與民休息,無為而治』的黃老之術,以恢復元氣。到了漢武
Thumbnail
 春秋戰國時期,周朝的分封制逐步瓦解,最終由秦統一天下,建立起郡縣制。這是中國『君權至上』的政治規則在技術及經濟發展後的必然結果。周天子搞分封制是迫不得已,受技術和經濟水準的約束,缺乏相應的控制手段和支撐皇權及官僚體系的財政能力。經濟產出總量決定了財政能力的上限。周天子法理上擁有整個天下,但統治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