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自己想過的生活,讓我支持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一次次切斷我和你的連結,感覺難過,貪圖著有人可以依賴。我知道我可以完全的獨立,也從沒懷疑過你對我的愛。
看著你們之間的糾結,是你們的共存共業,感到愛的束縛。
我想,將來我一定不要拒絕我的孩子,即便我想要有自己的生活,只要孩子有需要,我一定都在。
突然一個驚覺!
是阿,我之所以能這樣想,是因為我現在還蠻自在的過著我想要的生活,我的父母沒有給我太多的限制和要求,讓我可以自由自在的直到現在;而他們的小時候、為生活打拼的時候、養兒育女的時候受到好多好多的限制與無奈。直到孩子長大了,不需要他們擔心了,他們才能過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突然很慶幸他們能這麼早就覺醒,開始過著他們真正想要的生活,而我也足以讓他們安心不需要擔心,支持他們可以過自己的生活。
是的,我只要支持就好,而我也有足夠的力量可以照顧好自己來支持你們。感謝你們如此正式面對自己的想望,勇敢杜絕一些不必要的打擾和困擾,並且把自己照顧好,不需我擔心。而我也說過,當需要的時候,記得要讓我知道。
現在的狀況還挺好的,謝謝你明確的說出自己的需求,就讓我支持你,也謝謝你,我愛你。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說給自己聽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山林裡,自己獨處、有人同行、有瑜珈、有美食的一趟「心」旅行。 「漫步者喚醒之旅」,感受著每一段被精心設計引導的道路。喜歡這靜默、觀察實然並成為實然的一部份、走在回到自己的路上。
在山林裡,自己獨處、有人同行、有瑜珈、有美食的一趟「心」旅行。 「漫步者喚醒之旅」,感受著每一段被精心設計引導的道路。喜歡這靜默、觀察實然並成為實然的一部份、走在回到自己的路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在家庭方面,雖然在我媽這邊,常常可以感覺到安全、放鬆,不像在我爸那邊一舉 一動都要為了別人的心情服務,但要開口提自己的事總是需要勇氣。
Thumbnail
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來自父母,但只要離開了母親的身體,我們每個人就是一個獨立的人格,從無法用言語表達、牙牙學語,到擁有自己完整的人生觀、價值觀跟世界觀 這個過程裡最大的難題之一就是父母到底要不要放手?應該什麼時候放手?我在別人眼中應該是個「不正常」的父親⋯⋯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成年後的孩子是否應搬離家獨立生活?首先要學習不要再以小孩的身分與父母相處。 權衡個人需求和家庭期望,在尊重家庭的同時,也走向個人的成長和獨立。
父母有父母的辛苦,但假如你小時候也沒有辦法每科一百、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那麼就算你有錢,你也沒有資格要求你的小孩達成你設立的目標,因為那滿足的是父母,而不是身為獨立個體的孩子想要的。 就算你的孩提時代真的非常優秀,你也不該奢求你的孩子複製你的道路,家長跟教育者只是孩子人生路上的啟蒙者與引導者,不該
Thumbnail
上一輩的父母總是威嚴十足,說一是一,孩子絕對不敢提出異議,他們跟父母有很強烈的從屬關係,必須聽命於父母,完全沒有討價還價的空間。這樣的親子關係通常不會太親密,尊敬大於關愛,威嚴蓋過暖意。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當時覺得家人就是這麼一回事,供我飲食,照顧起居,而父母也認為能填補肚子就好,心靈的需要有沒有被
Thumbnail
內文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再設想父母的想法,以及一些個人想法。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在家庭方面,雖然在我媽這邊,常常可以感覺到安全、放鬆,不像在我爸那邊一舉 一動都要為了別人的心情服務,但要開口提自己的事總是需要勇氣。
Thumbnail
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來自父母,但只要離開了母親的身體,我們每個人就是一個獨立的人格,從無法用言語表達、牙牙學語,到擁有自己完整的人生觀、價值觀跟世界觀 這個過程裡最大的難題之一就是父母到底要不要放手?應該什麼時候放手?我在別人眼中應該是個「不正常」的父親⋯⋯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成年後的孩子是否應搬離家獨立生活?首先要學習不要再以小孩的身分與父母相處。 權衡個人需求和家庭期望,在尊重家庭的同時,也走向個人的成長和獨立。
父母有父母的辛苦,但假如你小時候也沒有辦法每科一百、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那麼就算你有錢,你也沒有資格要求你的小孩達成你設立的目標,因為那滿足的是父母,而不是身為獨立個體的孩子想要的。 就算你的孩提時代真的非常優秀,你也不該奢求你的孩子複製你的道路,家長跟教育者只是孩子人生路上的啟蒙者與引導者,不該
Thumbnail
上一輩的父母總是威嚴十足,說一是一,孩子絕對不敢提出異議,他們跟父母有很強烈的從屬關係,必須聽命於父母,完全沒有討價還價的空間。這樣的親子關係通常不會太親密,尊敬大於關愛,威嚴蓋過暖意。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當時覺得家人就是這麼一回事,供我飲食,照顧起居,而父母也認為能填補肚子就好,心靈的需要有沒有被
Thumbnail
內文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再設想父母的想法,以及一些個人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