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珈山林心旅行

更新 發佈閱讀 9 分鐘
raw-image

在山林裡,自己獨處、有人同行、有瑜珈、有美食的一趟「心」旅行。

「漫步者喚醒之旅」,感受著每一段被精心設計引導的道路。喜歡這靜默、觀察實然並成為實然的一部份、走在回到自己的路上。

‧【悠閒之路】(DAY1-2020.11.27去途)

「真正的悠閒只存在於當下,在心念止息的狀態、在揚棄過去的現在、在否定未來的此時此刻之中。」

每次啟程,總需拋開所有綁住自己的「責任感」,工作需先告一段落(失聯無法處理好像有種不太應該);家務需要先處理好,切水果、洗衣服、倒垃圾(怕大家沒東西吃、找不到東西,其實大家還是活的好好的並且很開心,只是返家後需要整理堆積凌亂的環境)。自詡還算灑脫,但每次啟程前大概都是這種小混亂狀態,通常抵達現場過中午暖身認識大家後會漸趨穩定。

悠閒阿~就讓這些都暫掰~得到幾天的悠閒~

‧【寂靜之路】(DAY1-2020.11.27下午)靜默/找書籤

「靜靜看著那些早已充斥在你心中的一切,退去堅強,陪陪許久不見的孑然一身」

raw-image


raw-image

好山好水的環境,風鈴聲好好聽。抵達之後就被風鈴聲吸引,看到上面綁著書籤,漸漸的讓自己靜下來,感受周邊環境。有風、有風吹樹葉聲、有鳥叫蟲鳴聲,總之歸為大自然的聲音。

大自然的聲音,隨時都有,只是很少停下來感受他。

這次旅行,近20位夥伴同行,在火車上、計程車上,「知道」彼此,卻不主動攀談。一開始的我,有點不習慣,也許有點職業病,或覺得必要促進團體氛圍。關於人際,也趁機思考了一番,出於我不愛的稱之為「交際應酬」,出於我想要的稱之為「主動釋出善意等待回應交流」,但對方也是可以不回應的。

那就彼此自在吧,大家都想要時說一下話,不想說時就彼此安靜。試著讓自己不主動,觀察感受就好。

找書籤又要寂靜是一種衝突的存在。看到書籤會陷入一種我要找到它、看到它,想要收集多一點,就錯過了寂靜的當下。這樣的矛盾來來回回,一度希望自己先停下來,好好感受,不汲汲於目標,但這東西就是奇怪,當你不想時,抬頭一看他就出現在你面前。

‧【月光之路】(DAY1-2020.11.27晚上)靜默/燭光

「夜的實然,是否身陷心中把『黑夜』與黑夜混為一談」

一人一盞燭光,用微弱的燭光看著引導籤,找到自己自在的角落,欣賞著夜。這是我不曾有過的山裡的夜。看著每個人手上有一盞光,在夜裡搖曳,時而移動,時而安住,是阿~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道光,在夜裡也是。這道光,不管白天或黑夜都在,尤其在夜裡更加的安定,陪伴著自己,這穩穩暖暖的光,不燦爛奪目,卻安穩動人。不要忘了你內在的光,白天努力的閃耀光芒,夜裡也是曖曖有著光。夜裡的恐懼,其實多半是想像而來,對夜不再有想像的害怕,如同未知的恐懼也是想像而來。

‧【束縛之路】(DAY2-2020.11.28下午)靜默/橋

「看見束縛本身,保持清明覺知」

為什麼會不自由呢?被什麼限制綑綁了?

社會價值、人際親情、還有自己,這是整理下來自己的三大束縛。個人-家庭-社會,彷彿回到社會學、心理學、經濟學、社會心理學、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整個社會科學。在群體裡生活,控制社會秩序、控制生產力、讓自己活下去,資訊快速又爆炸的現代,實在太多干擾因素影響著每個人。困住的是自己,受人與人之間連結的影響,並一直相信有個美好世界的存在。在人世間修行束縛就是一直存在著,知道存在著、影響著,牽動著,就好。一次一點點的領悟、一次一點點的覺醒,增加了對世界的眼界,也擴大了對世界的包容。在這不是非黑即白0-1之間的光譜更能自在,雖然每次都載浮載沈快要溺斃的辛苦。

‧【獨立之路】(DAY2-2020.11.28下午)靜默/返程

「存在的孤獨,走在只有自己的獨立路上」

畢竟是自己,只有自己能面對自己,決定自己的想法、語言、行動。別人是別人,無法改變他人或完全理解他人,別人也不干你的事卻會一直來招惹你。生來一人、走也一人。有人同行的美好,有人互相傷害的領悟,都是為了讓你更完整的成為自己。

‧【自由之路】(DAY3-2020.11.29上午)靜默/吊橋

「走著,走著,持續向前,毫不回頭地,走在這條通往自由的道路上

Gate Gate Paragate Parasamgate Bodhi Svaha」

這句心經《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訶》讓人恍然大悟。對心經的印象在於,抄心經讓人平靜、念心經讓人平靜、念經可以祝福逝者、沒事多念保平安,不知道是在唸什麼。

原來我們早已走在這條自由的道路上Gate Gate Paragate Parasamgate Bodhi Svaha,突然自由又平靜了起來。

‧【歸去之路】(DAY3-2020.11.29返途)

「覺察、接納、允許、當下、實然,在實然之中如釋重負」

人生的美好修練就在日常生活裡,刻意練習、刻意營造的旅程,為了讓大家感受到這股悠閒、寂靜、束縛、獨立、自由。有深刻體會過,就會一直留再身體裡,一直一直也許可能忘記,某時會被喚醒。

過去經驗裡,大多課程會設計營造留下被愛的感覺、被呵護的感覺、被傾聽的感覺、被支持的感覺、被同理的感覺、被重視的感覺、塑造成功的經驗、團隊合作的經驗。

這種回到「只有自己」的深刻覺察,是很特別也難得的經驗。有種自己內外雙修的感覺,從人群裡回到孤獨的自己,即使孤獨也很有力量。

‧【轉化之路】 (2020.12.04 離開山的第五天-老師手稿)

「生命的意義從來不需要追求,他就在日常生活的每一個覺察的片刻裡」

別了~這三天,這近20人的一起走過的旅程。

謝謝,老師時時刻刻精心設計與陪伴。這三天的食物也很美好,好食材、好用心,都深深的感受到了。

此刻燦爛,走吧~

走著,走著,持續向前,毫不回頭地,走在這條通往自由的道路上


【漫步者喚醒之旅-書籤】

‧不論處境如何,也不論白天或晚上的任何時刻我總是戰戰兢兢,矯正時間的誤用,並一筆一筆地記載下來;緊緊守住兩個永恆- - 過去與未來- -的交會亦即當下的此刻

‧讓我們在這裡暫停,讓昨天與明天就此止息,新的便會開始。

‧有什麼是寧靜試圖要告訴你,而你卻沒有在聽的呢?

‧在實然之中,如釋重負

‧一切生存都在現在,不論你是快樂、是悲傷,不管你是怎樣,都是在當下,但是,我們的心卻會經由記憶收集經驗,再投射到未來。

‧湖水如果很平靜,你就可以看的得很深

‧因為和眼前的實然衝突,所以萌生想法指望未來

‧你不可能追尋自己不知道的東西,而你知道的東西從你知道的那一刻起便會成為過去、成為已知,不需要追尋。

‧追尋,這個行動本身才是問題,自由追尋不來,只有在你完全揚棄追尋什麼時,自由才會出現

‧當你有「應該」的念頭出現時,那不過是你的心在拖延化為行動的時機的把戲

‧所有的理想不論多麼崇高、多值得尊敬、多美,都沒有意義,因為理想在實然和應該間製造了衝突。

‧如果你用以往的知識看你自己,那麼你其實只是在依照以往的一切投射你所見的東西,你只是在「翻譯」你所見的東西而已,你並沒有真正看見自己。

‧只有時時刻刻都觸及生命、觸及實相,使每一件事、每一念、每一經驗都明明白白才是自由的心。

‧和自己的心、自己的欲望交流,需要的是耐性、一種溫柔、不斷探索自己,不譴責也不接受,這才是真正的冥想。

‧你必需要接近它,你必須不帶任何異議、偏見、責難或嫌惡來接近它,你必須看著它。

‧人生是沒有法則可循的,法則無疑是一種不幸的發現,因為當我們還不知道自己應該何去何從時它便來束縛了我們。

‧畢竟是自己

‧心是錄音機、是記憶的收集者,只要有外界的挑戰使記憶一直復甦,思想的過程就無日無之。

‧真正的悠閒只存在於當下,在心念止息的狀態、在揚棄過去的現在、在否定未來的此時此刻之中

‧理想是從實然中抽離,逃避實然,不用理想來觀察,你就會說:我接受實然,願意和實然同在,對他慈悲,要不就是你對實然直接行動或者實然直接對你行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說給自己聽的沙龍
2會員
3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有些事註定成為故事,有些人註定成為故人,有些路註定要一個人走。一些人,一些事,闖進生活,得到了,失去的,昨日的悲傷,今日的快樂,喜怒哀樂都要記得。當這一切都成了回憶,在我們記憶中又會留下了什麼?很多事,過去了,很多人,離開了,經歷的多了,心就堅強了,路就踏實了。然而困境遇多了就會累積一些歷練,這些歷
Thumbnail
有些事註定成為故事,有些人註定成為故人,有些路註定要一個人走。一些人,一些事,闖進生活,得到了,失去的,昨日的悲傷,今日的快樂,喜怒哀樂都要記得。當這一切都成了回憶,在我們記憶中又會留下了什麼?很多事,過去了,很多人,離開了,經歷的多了,心就堅強了,路就踏實了。然而困境遇多了就會累積一些歷練,這些歷
Thumbnail
雖然是這樣,我很高興這就是我的生活。
Thumbnail
雖然是這樣,我很高興這就是我的生活。
Thumbnail
靜心、冥想和禪修都是面對自己,學習放鬆專注、呼吸與覺察心念的一種方式,讓在平日被瑣碎之事煩憂與痛苦的人們,心靈得以回歸平靜。 幾年前,因為內心處在痛苦之中,於是去參加法鼓山的禪修營,想去體驗禪修與學習安定內心的方法。 那是舉辦給社會青年的禪修營,為期四天,屬於短期的體驗。還記得在那四天中,除了課程交
Thumbnail
靜心、冥想和禪修都是面對自己,學習放鬆專注、呼吸與覺察心念的一種方式,讓在平日被瑣碎之事煩憂與痛苦的人們,心靈得以回歸平靜。 幾年前,因為內心處在痛苦之中,於是去參加法鼓山的禪修營,想去體驗禪修與學習安定內心的方法。 那是舉辦給社會青年的禪修營,為期四天,屬於短期的體驗。還記得在那四天中,除了課程交
Thumbnail
能靜下來坐著觀賞,是一種幸福,也是一種能力!
Thumbnail
能靜下來坐著觀賞,是一種幸福,也是一種能力!
Thumbnail
當假期結束,自由就到盡頭了嗎?過往的旅行,多是為了脫離原來生活的慣性。如今,更多是為了平衡與探索內心。
Thumbnail
當假期結束,自由就到盡頭了嗎?過往的旅行,多是為了脫離原來生活的慣性。如今,更多是為了平衡與探索內心。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前幾天與先生驅車前往大雪山森林,傍晚邊吃柿子邊看夕陽時,來了一位隱居山林二十七年的退休老師與我們分享夕陽的變化;我們聊得很投緣,於是他邀請我們去他蓋的玻璃屋喝茶。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前幾天與先生驅車前往大雪山森林,傍晚邊吃柿子邊看夕陽時,來了一位隱居山林二十七年的退休老師與我們分享夕陽的變化;我們聊得很投緣,於是他邀請我們去他蓋的玻璃屋喝茶。
Thumbnail
在山林裡,自己獨處、有人同行、有瑜珈、有美食的一趟「心」旅行。 「漫步者喚醒之旅」,感受著每一段被精心設計引導的道路。喜歡這靜默、觀察實然並成為實然的一部份、走在回到自己的路上。
Thumbnail
在山林裡,自己獨處、有人同行、有瑜珈、有美食的一趟「心」旅行。 「漫步者喚醒之旅」,感受著每一段被精心設計引導的道路。喜歡這靜默、觀察實然並成為實然的一部份、走在回到自己的路上。
Thumbnail
手上的紅繩還沒解下,在日子中欠缺凝鍊的片刻就瞄一眼,當是提醒。參與優人神鼓在木柵老泉山辦的工作坊,活動開始前風雨跟著颱風預告一同抵達,差點就無法準時出現在集合地點。有將近100人在山徑上靜默,互相幫忙繫上保平安的紅繩、拿出麥克筆在厚實木牌上寫下想要揮別的/想要成為的。 想要揮別什麼?想要成為什麼?
Thumbnail
手上的紅繩還沒解下,在日子中欠缺凝鍊的片刻就瞄一眼,當是提醒。參與優人神鼓在木柵老泉山辦的工作坊,活動開始前風雨跟著颱風預告一同抵達,差點就無法準時出現在集合地點。有將近100人在山徑上靜默,互相幫忙繫上保平安的紅繩、拿出麥克筆在厚實木牌上寫下想要揮別的/想要成為的。 想要揮別什麼?想要成為什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